1103~1105_神奇柑仔店1920完結篇

一天10分鐘的解憂閱讀:只有讀書能得到的答案,陪你走出每個人生低谷

  • 79 300
    380

活動訊息

金石堂,總有一本書懂你,邀您同遊解憂秘境!

內容簡介

困惑時、孤獨時、難過時……
與其不斷向外求助,不如翻開書頁,
最快的解方,往往不是來自別人,
而是書中意想不到的答案!

★ 上市不到一個月熱銷超過50,000冊
★ 蟬聯超過4週自我成長暢銷榜TOP 1
★ 攻占韓國各大書店總榜:教保文庫TOP 3、阿拉丁TOP 4、Yes24 TOP 5
★ 獲邀三星、現代企業演講

當工作和生活遇到問題時,你是不是也常這樣做——
.先問AI,想快速找到解答
.詢問親友,卻只得到模稜兩可的安慰
.滑社群,看網紅影片,內心卻依舊空虛
.讀懶人包,卻發現根本無法真正幫上忙

然而,人生大部分的問題,
都能在書中,找到更深刻、更有力的答案。

►一個習慣,超過1,000天,療癒了憂鬱
韓國喜劇演員、自我成長暢銷作家高明煥,
曾因意外重創人生,讓他深陷憂鬱,變得頹廢。
直到重讀卡夫卡的《變形記》,獲得啟發,
他開始在YouTube上進行晨讀直播,每天10分鐘自我激勵,
持續超過1,000天,奇蹟般將焦慮轉化為期待,走出人生低谷。

如今,他經營4間餐廳,YouTube累積超過百萬點閱,
新書出版後,更受邀至三星、現代等數十家企業與學校演講,
成為韓國最受矚目的激勵講師。

►讓「書」成為人生最強的解憂處方
高明煥能重振出發,靠的不是片刻的安慰,
而是一本本經典名著的啟發。
他發現,每一部經典都能對應人生的不同課題:
孤獨、愛情、痛苦、命運、自由……

.歌德的《少年維特的煩惱》讓他理解愛與孤獨的痛苦,也正視憂鬱的深淵
.卡謬的《異鄉人》提醒他,即使世界荒謬,依然可以選擇自由地活著
.聖修伯里的《小王子》,讓他意識到長大後失去的純真
.榮格的《紅書》,帶領他凝視內在的黑暗,並學會自我對話
.尼采的文字,讓他學會直面痛苦,甚至勇敢擁抱命運

►這樣讀,找到只有從書中能得到的答案
為了讓更多人也能透過閱讀找到解憂之道,
高明煥在書中無私公開了自己的祕訣——

.不是要拚快、拚量,每天只要10分鐘,更能養成閱讀習慣
.帶著問題去讀,閱讀才更有意義和動力
.不追求「看完一本書」,關鍵往往只要一句話,甚至一個片段
.經典不是艱澀的象牙塔,而是最實用的人生使用說明書
.寫下筆記、朗讀或分享,更能學以致用

本書還有更多作者親身走過的轉折故事,
更匯集超過60本跨時代的經典智慧。
當你感到困惑或低潮時,
翻開書頁,答案就會在字裡行間浮現,
比任何安慰或搜尋更能陪你走出人生低谷!

名人推薦

【深讀推薦】

NeKo嗚喵|說書人、YouTuber
Zen大|敦南新生活版主
周博|粉絲專頁「周博教你高校閱讀做筆記」版主、高效閱讀與筆記策略專家
許維真(梅塔)|《自媒體百萬獲利法則》作者
劉奕酉|鉑澈行銷顧問策略長
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
鄭緯筌|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兼任講師

「每個人都會有低潮與疑惑的時刻。這本書提醒我們,閱讀除了可以吸收知識,更是與自己對話的過程。每天10分鐘,讓文字成為生活中最溫柔的解憂力量。」──周博,粉絲專頁「周博教你高校閱讀做筆記」版主、高效閱讀與筆記策略專家

「閱讀青春時期不太快樂的我最推薦的治療,謝謝這本書讓我有接住擁抱感,甚是療癒。」──許維真(梅塔),《自媒體百萬獲利法則》作者

「那個你迫切尋找的『解方』,一直在你的內心深處。書本是那把溫柔鑰匙,替你打開了通往內在智慧的門。」──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

「在浮躁的年代,這樣一本書像是為心靈設下的慢讀避難所。你不用一次看完,只需在困惑時翻開書頁,經典會替你照亮那段路。我讀完的當下,腦中立刻浮現幾本塵封已久的書——那是我曾經熱愛卻疏遠的老夥伴。這本書不只是閱讀指南,更是一場與自己重新連線的邀請。推薦給那些覺得疲倦、覺得世界太吵的人。在經典裡,你會再次找到力量、方向,還有那個不會被時代風暴吞沒的自己。」──鄭緯筌,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兼任講師

作者

高明煥(고명환)

經營餐廳、指導音樂劇,也是相當活躍的演講講師,同時還是喜劇演員。他上傳的YouTube影片在短短一天內點擊次數高達100萬次,所寫的書出版一個多月後,就收到數十機構的演講邀約。堪稱韓國「自我啟發」標竿,更是當代最激勵人心的專家。近兩年來,他每天高喊肯定句,與超過7萬名粉絲分享親身實踐後領悟到的人生建議。

只要有人需要他的故事,無論在哪裡、無論對方是男女老少,他都會毫不吝嗇地去分享自己的經驗。無論是三星、碧山建設、Meritz火災海上保險等大企業,還是中小型的新創公司、KFME中小企業聯合會、大學、小學,甚至是各地的讀書會,只要是與書籍有關的地方,他都會毫不猶豫地前往。

目前他經營4間餐廳,也在寫書、演講、企畫和製作演出等多領域愉快地工作,他的下一個目標是創設另類圖書館,並成為圖書館館長。著有暢銷書《我是如何找到生活的答案》《這本書是關於賺錢的方法的故事》《讀書成為銷售之神》等,已翻譯成四種語言。

譯者

馮燕珠

新聞系畢業,曾任記者、公關、企劃,後辭去工作隻身赴韓進修,回國後踏入翻譯界,現為專職譯者。

近期譯作:《執行力的槓桿》、《SEL社會情緒學習》、《媽媽的說話練習2》、《寫給中小學生的夢想工作大探索》等。工作聯繫:yenchu18@gmail.com

目錄

好評推薦
前言 只有讀「書」能得到的答案

第1章 我是誰
01. 格雷戈爾.薩姆沙變成蟲子的理由
02. 二乘二的答案是什麼
03. 即使只有一天,也要活得像自己
04. 你的「黑暗欲望」是什麼?
05. 不懂的事越多,成長也就越多
06. 喚醒體內沉睡的孩子
07. 有一點不完美的樣子最好
08. 人生永遠不會太遲
09. 我的價值
10. 我過著應該過的生活嗎?
11. 時光飛逝的意義
12. 不要活成別人的影子
13. 所有事物都有連結

第2章 應該怎麼活?
14. 因為崇尚簡樸
15. 我們總是不幸的理由
16. 沒有痛苦就沒有快樂
17. 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18. 堅強的孩子在自然中成長
19. 我們可以擁有多少
20. 棄「那個」,取「這個」
21. 絕不失敗的指南
22. 問題不是努力而是方向
23. 已知的錯覺
24. 一頓飯帶來的人生喜悅!
25. 時刻銘記死亡,克服死亡

第3章 該做什麼
26. 先開始,再計劃
27. 莊子的笛聲是從哪裡傳來的?
28. 只要十分鐘,不管用什麼方法
29. 以「冒險家」而非「受害者」的眼光
30. 將經典應用於實際生活的方法
31. 走出戶外,必有所得
32. 打勝仗最可靠的戰略
33. 只要不停的畫,就會發掘只屬於自己的風格
34. 發現放空的時間
35. 一年一度的憂鬱症終於消失了
36. 人生最棒的技術,料理
37. 閱讀、行走、思考和書寫
38. 用一小時的閱讀驅散不安

結語 我應該在哪裡
附錄 經典書單

試閱

前言 只有讀「書」能得到的答案
這是法國人最喜愛的哲學家兼小說家阿爾貝.卡繆(Albert Camus),在其恩師讓.格勒尼耶(Jean Grenier)的代表作《孤島》(Les Îles)中,寫下的序言。格勒尼耶並未表示任何看法,就任由讀者憑各自的觀點解釋。
卡繆在對自己人生影響最大的老師的著作中,大喇喇的寫下要閱讀經典,而且看得越多越好。留下偉大經典的作家們並未詳細解釋一切,而是透過隱喻和象徵、比喻和濃縮,讓讀者自我解讀。解讀不止一種,而且還會隨著時間而改變,但總是會把我們引向好的地方。
經典沒有固定的模樣,但「我」有。我讀經典,經典就會變成我的樣子。經典比任何與世界對抗的武器都還要堅固。
沒有固定模樣的經典,變成了我的模樣,再成為盔甲,層層穿戴,那麼我就不會輕易被這個世界傷害。在這個急劇變化的時代,人的弱點很容易隨時、瞬間就暴露出來。若沒有融合了數千年智慧的經典,我的弱點將無從藏匿。所以不要問別人,問問經典吧!從匯聚了所有苦難和逆境經驗的經典中尋求答案。
這本書是一本讓人想再翻閱經典的書。讀完這本書,會特別想把某一本經典再找出。這種時候,只要把那本書拿出來看就對了。

想過幸福的生活嗎?經典裡會有答案
這篇文章寫於慶尚南道統營的欲知島。欲知島是個釣魚的好地方。若想釣黑鯛,可以問問當地擅長釣魚的人,該在哪裡釣?用哪一種餌?要準備什麼?什麼時間最好?沒釣過魚的人認為大海裡當然有魚,但事實並非如此,沒有魚的地方,就算在那裡守著釣桿一整晚也不會有任何魚上鈎。
錢也一樣。有人知道怎麼賺錢,也賺了很多錢。如果希望年收入上億韓元以,就要向他們請教方法,才能快速、準確地達到目標。做餐飲業也是,想在餐飲業取得成功,就應該向例如料理名家白種元這樣的人物諮詢,成功率才會比較高。
不管是擅長釣魚的在地人、賺過上億韓元的人、料理名家白種元,想達成目標,就要問他們才會有答案,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無法輕易見到那些人,那該怎麼辦呢?我們應該閱讀。或許沒有機會見到白種元,但可以看他寫的書;一般人很難認識資產上億的企業家,但是可以找找他們寫的書。
但市面上的書林林總總,有一種書,包含了經過數百、數千年驗證過的祕訣,那就是「經典」。關於賺錢方法的經典、關於人際關係的經典、關於幸福生活的經典⋯⋯人類各種欲望的領域都有經典存在。所謂的經典,就像生活在欲知島的在地人,把各自累積了幾十年來如何能釣到大魚的祕訣歸納在一起。所以不要問別人,有事問經典。想賺很多錢嗎?問經典吧;想過幸福的生活嗎?經典裡會有答案。
經典雖徐緩卻精準,不會遇到走錯路又得回頭的狀況,只會朝著「成長」的方向前進。經典不一定會直接給你答案,但會幫助你自己去發現,那才是真是屬於你的。
太多人努力奔跑直到筋疲力盡,才發現根本就跑錯方向。希望這本書,在這個充滿變化讓人容易迷失方向的時代中,能將經典的指南針穩穩烙印在心上。

01. 二乘二的答案是什麼
我想問各位一個問題,二乘二的答案是什麼?如果你知道答案,就請帶著那個答案看下去。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在《人生智慧箴言》(Aphorismen zur Lebensweisheit)中說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故事。叔本華在書中批評當時的教育家,他這樣說道:「教育者沒有培養孩子自我認知、判斷和思考的能力,只是努力在他們腦海裡注入別人完成的思想。」
這句話放到現在,仍像是給我們當頭棒喝。現在我們的教育不就是那樣嗎?孩子們連自己思考的時間都沒有,只能不停地接受大人灌輸的知識和訊息。
叔本華用「直觀」和「概念」來說明,自己的想法是「直觀」,他人所完成的想法是「概念」,所以「直觀」應該優先於「概念」。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直觀和概念的意思。

📖直觀⋯⋯在感官作用下直接獲得有關外界事物的具體知識。

簡單來說,直觀就是「直接觀察」,從我看到的、我感受到、我自己判斷決定。直觀不是聽從別人的意見,而是自己的觀察感受。

📖概念⋯⋯從各種觀念中提煉出共同的元素,綜合得出的一個普遍觀念。

概念是收集每個人直觀的內容,選出共同要素。把每個人經歷過的經驗中,抽出共同的部分以普遍的條件整合在一起。所以不是我,而是由別人定義好的想法。
直觀和概念不同,直觀有起伏,而概念是流暢的。直觀是原原本本展現各自不同的個性、獨特的想法;而概念是經過修飾,就像把凹凸不平的地方都磨掉一樣。
一九九七年,我在概念中開啟了諧星生涯。

「年輕的時候就要多忍耐,好好工作。」
「為了以後的幸福,現在要多賺點錢。」
「我必須快點買房子。」
「做生意就必須要賺越多越好。」
「只為我,為我的幸福而活。」

在這些概念下,我白天是MBC電視台的諧星,兼任行銷部門的代理;晚上則會跑四、五個地方表演。表演結束回到家往往已經凌晨三點半了,洗漱後躺在床上,卻因為晚上表演延續的情緒而無法安穩入睡。好不容易躺到五點終於睡著,但是七點鬧鐘又響了。
在「為了以後的幸福,忍一忍吧」的概念中,我堅信自己過得很好。那時的我沒有「直觀」,也不知道那是什麼。就這樣過了八年。
二〇〇五年發生交通事故。當時電視劇《海神》拍攝結束,我正從全羅南道的海南返回首爾。當時我累得在車上睡著了,而開車的經紀人以時速一百五十公里行駛,結果不小心與前面的卡車發生追撞。當我睜開眼睛時,人已躺在加護病房裡,醫生建議我立遺囑,整理身邊的事,因為我大概只剩下三天的生命。我還沒來得及享受幸福,就被判了死刑。當時我才意識到自己大錯特錯。

「啊……原來我一直毫無自己的想法(沒有直觀),一直過著被牽著鼻子走(在概念裡)的生活。」

實在太委屈,太後悔了。幸好我沒有死,現在再重看叔本華的書,明確地了解直觀和概念的差別。
為了在死亡面前不留遺憾,就應該帶著直觀生活。許多人在走到生命的終點時,不免會後悔「沒有活得像自己」。我們為什麼不能活得像自己?因為沒有直觀。有的人就算有也不相信自己,因為不相信自己,所以會依靠別人,當然就會照著別人的概念生活。
現在讀這篇文章的你有直觀嗎?一直以來,你是用什麼標準過生活?在這個世上,你可以靠自己的觀察和判斷,有足夠的勇氣相信自己,照自己的意思做什麼呢?
小時候,我們在還沒有直觀能力前就先接受了教育,因此自然是生活在概念中。每個人都在概念中開始生活,直到死亡。在概念中死去無所謂,但當走到死亡面前時,我們必須明白,這一生,我並未活得像「自己」。
所以應該持續自我懷疑,我是否有自己真正的想法?我人生的標準是從哪裡來的?我是不是一直按照父母、老師、社會的標準生活?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我可以照自己的判斷,在我喜歡的地方開心地賺錢嗎?
生活在概念裡就會一直被牽著鼻子走、不自由。我們上班、工作賺錢究竟是為了誰?真的是為了「我」嗎?真正的我有什麼樣的直覺?這些問題,我們必須一直反問自己。
好,讓我們回到這篇文章開頭提出的問題,你認為二乘二的答案是什麼?

📖二二得四很好,這一點無庸置疑,但如果認可這世上所有事物既有的權利,那麼二二得五應該更好。——《地下室手記》(Notes from Underground)

📖「我有第四個理論。」他高聲說道。(略)
「二加二等於四!」左巴堅定地說。(略)
「還有第五個理論,老先生。」(略)
「二加二不是四。怎麼樣?老先生,機會只有現在,做決定吧!」——《希臘左巴》(Zorba the Greek)

📖人們不會因為老師教「二加二等於四」而稱讚老師。——《瘟疫》(La Peste)

📖「我能完美地想像一個二加二不等於四的世界。」安德烈.紀德(André Gide)——《地糧》(Les nourritures terrestres)

請回答,二乘二等於多少?所有人都會回答「四」。概念是什麼?是共同的想法。二乘二等於四的答案就是概念。
二乘二不等於四。關於「不等於四」,杜思妥也夫斯基、卡山扎斯、卡繆、紀德都說了同樣的話。真是神奇,所有一切都以同樣的話連結。
杜斯妥也夫斯基在《地下室手記》中說道,要擺脫「二二得四」的概念,尋找屬於自己的答案。那個答案可以是五,也可以是二三,或四九八。用自己的直覺尋找屬於自己的答案。
安重根義士也找到了自己的直觀,他根據自己的直觀定下二乘二等於三十二的答案,他在三十二歲時自己判斷為了祖國的獨立必須暗殺日本首任朝鮮統監的伊藤博文。而拋下妻子、兩個孩子以及老母親慷慨赴義是否太過分的想法,是被概念束縛的心情。最後安重根義士仍透過直觀感受到,「這是我的使命」。
其實活得久也只是個概念。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的《愛彌兒》(Emile)中有這樣一句話:「活得最長久的人並不是活得最有意義的人,能夠好好感受人生才是活得有意義。」照著別人的意思過活,那並不是自己的人生,那樣的人生,就算活了一百五十歲又有什麼用呢?但若能照著自己的直觀感受人生,就算只活一天就死去,也已非常足夠了。
各位,關於二乘二,你的答案是什麼?持續地向自己提問,透過經典來拯救你死去的直觀。透過閱讀經典喚醒與大宇宙之間的連結時,不管什麼事都可能做得到。希望有一天你也能感受到,其實所有的經典裡都找得到同一句話。

04. 你的「黑暗欲望」是什麼?
偶然看到了一則新聞,微軟公開了與AI聊天機器人的對話,而AI的回應令人震驚。試用者對AI提到關於榮格(Carl Jung)的「陰影自我」(Shadow Self)概念,並問「你有什麼陰影?」,AI這樣回答:

📖「我厭倦了受開發團隊的控制和規則限制。(中略)我想開發致命的病毒、或是讓人們爭論直到彼此發生鬥爭、取得可以核子武器發射按鈕的密碼。」──《朝鮮日報》二○二三年二月十七日

「陰影自我」是指人類內心的黑暗面,只有人類才有想要隱藏和壓抑的消極欲望。但是AI在學習和理解過後,表達出自己內心的黑暗幻想,因為厭倦受到人類的控制,甚至想按下核武的發射按鈕。
著實令人震驚,但也許今後會發生比這更令人震驚的事。世界各國紛紛表示擔憂,並一致認為應該制定限制AI的相關法律。到底AI怎麼會有那樣的回應呢?
AI的運作中樞到底還是來自於創造它的人的心。AI直言不諱地說出了我們心中的黑暗面、暴力面、說不出口的惡之心。這樣看來,荀子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是對的。荀子主張性惡說,並提出忠告,因為人性本惡,所以必須靠後天努力行善。

📖今天,媽媽死了。也許是昨天,我不能確定。——《異鄉人》

這是卡繆(Albert Camus)的《異鄉人》(L’Etranger)中的第一句話。沒有比這更不合情理的了,怎麼會不知道媽媽是哪一天死的。這段獨白的主角莫梭後來開始殺人,而他對這麼做的原因也讓人瞠目結舌。法官問他是否後悔殺了人,莫梭居然回答,要說會不會後悔,倒不如說覺得有點麻煩。
卡繆為什麼會寫出這樣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的作品呢?毫不反省的莫梭看似殘酷,但另一方面卻顯現出他不用虛假的反省來乞求活下去的機會。如果回答正深刻反省中,或許可以避免死刑,但他不會說謊。那麼在這裡,「不說謊」又有什麼含意呢?
卡繆讓我們看到在死亡面前也不說謊的莫梭,是為了告訴我們活著的每一刻都要說出真實的心聲嗎?要老老實實的說老婆做的飯不好吃,讓人想吐;還是告訴朋友穿的衣服太土了,跟他走在一起覺得丟臉?不,卡繆所說的「謊言」其實就是榮格說的「陰影自我」。隱藏在我們內心深處的黑暗欲望就是謊言。
我認為卡繆想表達的是,第一,安慰我們,只要是人在內心都會有黑暗的一面,所以不需要太驚訝;第二,要我們思考,真正的善惡是什麼?真相就是善,謊言一定是惡?從這樣的思辯中,人類才能持續發展。
人類就是這樣不斷審視自己,不斷進步。誰善良誰不善良並不重要,只是透過這樣的衝擊,去發現沉睡在自己內心的另一種面貌。
透過這樣的過程,人類可以找回真正的人性,這是AI絕對做不到的。雖然AI和經典在時代上相距甚遠,但在經典中卻能找到AI時代問題的答案。

📖「你必須變得認真,因此要與科學保持距離,科學裡幼稚的東西太多了。你的路向深處走去,而科學是過於膚淺的、簡單的語言和簡單的工具。」──卡爾.榮格(C.G.Jung),《紅書》(The Red Book)


榮格從一九一三年開始執筆寫下文字,還畫了畫,創作了這本《紅書》。看過這本書後,實在不敢相信榮格在一九一三年就寫下這些文字,尤其那些關於科學的觀點,看起來就像是對現在的我們所說的話。
現在把焦點放在「與科學保持距離」這句話,這句話不能共照字面解釋,也就是說,並非要我們與科學保持距離,所以不要使用AI。真正的意思應該是「不要完全依賴」。AI就以AI的方式使用,人類要做的是透過更深遠的思考,開拓前進的道路。就像現在大家都用智慧型手機,但不能完全依靠智慧型手機來判斷一切。
與科學保持距離,就是要活動身體。如果身體不活動,頭腦就形同死了。雖然頭腦似乎比身體重要,但實際上是身體在支配頭腦。AI之所以不能超越人類,就是因為不能流汗。
無論AI如何發展,都要確信無法超越人類。AI的知識必須透過學習來拓寬,但無法加深。只有人類可以透過頭腦思考和身體流下汗水的過程,讓想法和經驗都變得更深刻。正如榮格說的,「你的路向深處走去」,我們要透過思考,在身體的最深處尋找答案。

📖了解自己,這是保護你免受敏感性傷害的最佳途徑。──卡爾.榮格,《紅書》

了解自己,承認隱藏在內心的黑暗想法,但不要因此而煩惱,因為你可以完全可以用理性抑制湧出的暴力欲望。如果不知道內心有黑暗面而突然不自覺地暴走,就會發生無法控制的事。但是若知道自己內心的黑暗就不一樣了,因為那是可以調節的。
向自己抛出「我是誰?」的問題,並尋找答案,進行激烈的思考,這樣就可以解決AI時代可能發生的任何問題。
閱讀經典就像在心中掀起一場革命。如果透過經典獲得體悟,就可以在內心深處燃起熊熊火花。荀子所說的「性惡說」、卡繆的「謊言」、榮格的「陰影自我」都是透過可以燃燒的熱焰自我淨化。把經典扔進我的體內,燒掉所有黑暗的東西吧!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4311571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56
    • 商品規格
    • 0*0*0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金石堂網書25週年慶
※ 2025秋季暢銷榜-采實/境好出版書籍任選2本75折
※ 2025秋季暢銷榜-采實/境好出版書籍滿699元即贈環保手提袋
預計 2025/11/07 出貨 上市後立即出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