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數字欺騙你:後真相時代的統計數據解讀指南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看穿生活周遭各種數據的完全指南
◎不需要公式,也能破解假數據
◎書末收錄看穿統計數據的11項建議
你或許看過以下統計數字:
☺根據二○一八年的世界幸福調查,芬蘭是全球最幸福的國家。
☺二○一六年,墨爾本在《經濟學人》的世界宜居城市排行中勇奪第一。
一切看起來都很美好吧,不過這些統計數字的背後都藏了統計學家不想告訴你的事:
☻芬蘭的自殺率和謀殺率居高不下。
☻墨爾本的流浪漢人數在過去兩年內增加了74%。
充滿日常生活的統計數據
學校排名、國家經濟指數,甚至每日確診人數,統計數據為我們每天的決策、對世界的觀點、甚至對自己的樣貌提供了簡單易懂的衡量基準。我們如此相信數據,卻常常發現被它們欺騙:優格的糖分標示比實際上還要低,號稱環保的產品其實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造成更大的汙染……我們發現每個數字背後都是為了推銷某種論點、產品或服務,它們也僅能呈現那些可以量化的事物,然而不是所有事物都能夠被數字單純地概括。這些對統計的誤用與錯誤呈現,正使我們開始進入真相不再明確的時代。
統計不只是數學——看穿假數據的十個重要建議
統計數據背後除了數學,還需要經過人為的詮釋與解讀。因此,統計數據也常常被作為誇大其辭或隱瞞真相的工具。在本書中,一生都在研究統計學的古德溫教授用大量的案例介紹這些沒有道理,卻依然支配我們世界的統計數據。他在書中也引用大量關於認知行為的科學實驗,指出我們被數字欺騙的多種方式,提供我們對任何統計數據應抱持的疑問:
產生這些統計數字背後的動機是什麼?統計學家想用這些數字告訴我們,又想隱瞞我們什麼?在這些數字計算的過程中有那些數據被捨棄了?要得到統計資料,背後的調查是怎麼進行的?對整體有代表性嗎?取樣的範圍會不會太小?如果是問卷調查,題目設計是不是有引導之嫌?如果有不同數據的比較,基準一樣嗎?提供的論點是不是根本就不合理?
在這本沒有任何數學公式的書中,透過了解統計與數據的真相,更有能力看穿那些可疑的科學結論。
聯合推薦
管中祥 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
黃哲斌 天下雜誌編輯顧問
目錄
目次
前言
一、排名執念
二、危險的替代指標
三、一個數字道盡一切
四、躍進和界線
五、用數字過一天
六、民調分歧
七、「一到十分,你感覺如何?」
八、大概是真的:軟數字遇上硬資料
九、去他的數字
十、數字安全
十一、何時可以相信數字?
附錄:對統計提問
序/導讀
數字,早已經是現代社會的重要象徵,不論是選舉民調、政府的施政滿意度、行政部門與企業賴以為生的KPI,或者是科學實驗的基礎與結果、穿戴裝置呈現的身體數值,甚至是評價、獎懲一個人的「客觀」標準,都和數字有關,數字不僅有著科學理性的樣貌,也是驅動社會前進的動力。
但偉大的數字背後總有些詭計,可能是虛妄的謊言、誇大的證詞、腐化社會的指標,也可能會指引人類前往錯誤的方向,《別讓數字欺騙你》不只告訴你如何識讀冒似客觀的統計數字,也會告訴你是誰在建構數字的假象。
管中祥(中正大學傳播學系教授)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