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自由的人生:跟著首席分析師楊應超學華爾街的投資技巧和工作效率,40歲就過FIRE的優質生活
商品訊息
- 定價: 350元
-
特價: 79折 277元
- 紅利可抵: 8元 ? 除單一商品售價低於50元或特價折扣低於3折(含)以下者,其餘商品均可使用紅利點數。
- 配送地區: 全球、 香港OK、 台澎金馬
- 付款方式: ATM、 信用卡、 LINE Pay、 街口帳戶支付、 貨到付款、 PayPal、 FamiPort、 取貨付款
其他人也買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你活著不是為了工作,財務自由後,人生始得自由!
縱橫華爾街15年的第一名首席分析師楊應超,
首度分享高盛、花旗、巴克萊銀行的投資祕訣!
存到多少錢才能無憂退休?
別窮忙一輩子,理財的事一定要「早知道」,
錯過本書,你可能得多打拚20年才能退休,
現在開始行動,算出你的「自由數字」,一起在FIRE的山頂見面!
✩鴻海集團創辦人 郭台銘 、前行政院長 陳冲 好評推薦
《機構投資者》、《金融時報》、《格林威治》、《亞元雜誌》評選為第一名首席外資分析師楊應超不藏私,首度公開他征戰全球頂尖投行的投資和工作心法,幫助你40歲前達到FIRE,過不再為錢煩惱的優質人生!
本書是楊應超分享他退休三年來的研究成果,他用分析師的精神,研究美國現在很流行的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歸納出一套簡單而穩健的高效理財法,幫助大家早日達到財務自由、提早退休。
他在書中分享自己15年來在高盛、花旗、巴克萊等投資銀行界,以及8年在產業實戰所學到的理財技巧和工作效率,即使當「打工皇帝」,也有機會在適切的投資風險下,盡早存到退休需要的一桶金(FU Money),不為五斗米折腰,每天為自己而活,做喜歡的事。雖然存錢是要多賺和少花,但他更希望教你如何多賺錢,不用省過頭,過著富裕的優質生活。
縱橫華爾街15年的第一名首席分析師楊應超,
首度分享高盛、花旗、巴克萊銀行的投資祕訣!
存到多少錢才能無憂退休?
別窮忙一輩子,理財的事一定要「早知道」,
錯過本書,你可能得多打拚20年才能退休,
現在開始行動,算出你的「自由數字」,一起在FIRE的山頂見面!
✩鴻海集團創辦人 郭台銘 、前行政院長 陳冲 好評推薦
《機構投資者》、《金融時報》、《格林威治》、《亞元雜誌》評選為第一名首席外資分析師楊應超不藏私,首度公開他征戰全球頂尖投行的投資和工作心法,幫助你40歲前達到FIRE,過不再為錢煩惱的優質人生!
本書是楊應超分享他退休三年來的研究成果,他用分析師的精神,研究美國現在很流行的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歸納出一套簡單而穩健的高效理財法,幫助大家早日達到財務自由、提早退休。
他在書中分享自己15年來在高盛、花旗、巴克萊等投資銀行界,以及8年在產業實戰所學到的理財技巧和工作效率,即使當「打工皇帝」,也有機會在適切的投資風險下,盡早存到退休需要的一桶金(FU Money),不為五斗米折腰,每天為自己而活,做喜歡的事。雖然存錢是要多賺和少花,但他更希望教你如何多賺錢,不用省過頭,過著富裕的優質生活。
目錄
推薦序 外資分析師的人生分析報告 陳沖
作者序 在你年輕,精力最好時,天天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Part 1 達成 FIRE 的高效理財法:
多賺一點錢,早日不再為錢煩
第1章
為什麼要儘早達到 FIRE?別窮忙一輩子,你活著不是為了工作
1. 什麼是 FIRE?
2 為什麼要 FIRE?有錢不是萬能,但是沒錢就萬萬不能
3什麼是FU Money?自由無價,時間比金錢重要
第2章
如何達到FIRE?想達到財務自由到底需要多少錢?
1 你的自由數字是多少?要存多少錢才夠?
2 資產配置很重要
3 建立多方的收入來源:雞蛋不要全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第3章
如何投資股票?讓排名第一的首席分析師教你選股祕訣
1 如何挑股票:賺錢其實不難,但你得做足功課
2 買基金比挑個股安全省事:連巴菲特都幫老婆買 ETF,費用低又不用煩惱
3 高風險的投資:用 5% 到 10% 的資金以小搏大
第4章
進階財務規劃:買債券、當房東、善用保險,平衡風險和回報
1用債券或高配息股票提供穩定的定期收入
2 房地產投資不會有你想像的好,但可以當資產配置的一部分
3風險管理最重要:善用保險、信託和稅務規劃
第5章
當打工皇帝,在職場成功:光靠省錢很難達到財務自由
1 問題不是費用,而是營收:開源比節流重要,去高薪但你沒聽過的工作
2賺大錢不需要自己當老闆,但要知道職場規則
3職場成功必須具備的能力
Part 2 達成 FIRE一定要有的能力和習慣:
練好基本功,財富就會靠向你
第6章
沒有行動,一切都是白說:設定高目標,即使不到月球,也會飛到星星附近
1 沒有景氣的問題,只有爭氣的問題
2 永不滿足,別懼失敗: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3 遇到什麼事不重要,重要的是事後的態度以及如何面對
第7章
吸引力法則和目標設定:先相信,才會看見
1 吸引力法則的驚人力量
2 有計劃的設定目標:你的信念、價值觀和信仰是什麼?
3 做事要有熱情:精力管理比時間管理還重要
第8章
找到持續的動力,做最好的自己:理由才是驅使你長期行動的關鍵
1 為什麼比做什麼重要:設立目標後,要先有理由,行動才容易恆久
2 做事積極主動:目標導向,排出先後次序,用最高標準檢視
3 讓自己更好不是自私:先做最好的自己,才有能力幫助別人
第9章
弄清輕重緩急,不瞎忙:如何跟別人合作,增加效能及解決問題
1 辛苦做事和達成目標是兩回事:Do the right things.,而不是Do the things right.
2 尋求雙贏:一加一可以大於二
3 切膚之痛是合作的前提:Skin in the Game
Part3 FIRE最終的目的是建立健康快樂、有目的的人生:身心健康,才是真自由
第10章
再多的錢也不能帶來快樂,但有意義的生活可以:
心存感謝,就會看見美好世界
1 你活著的目的不是為了工作:健康和快樂最重要
2 做可以讓你快樂的事:找下一個有意義的挑戰目標
3 只要時常心存感謝,就可以無憂無慮的享受快樂
第11章
沒有健康和體力,就沒有一切:不但要活得久,還要活的好
1 健康和體力是一切的根本:司馬懿最後贏得勝利是因為活的夠久
2 健康就是要吃好、多動和睡飽
3 醫療保險和長照險很重要:預防重於治療,別讓一場病傾家蕩產
結語 人生的最後目的是什麼?
你希望告別式上大家如何記得你?先寫好你的墓誌銘
作者序 在你年輕,精力最好時,天天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Part 1 達成 FIRE 的高效理財法:
多賺一點錢,早日不再為錢煩
第1章
為什麼要儘早達到 FIRE?別窮忙一輩子,你活著不是為了工作
1. 什麼是 FIRE?
2 為什麼要 FIRE?有錢不是萬能,但是沒錢就萬萬不能
3什麼是FU Money?自由無價,時間比金錢重要
第2章
如何達到FIRE?想達到財務自由到底需要多少錢?
1 你的自由數字是多少?要存多少錢才夠?
2 資產配置很重要
3 建立多方的收入來源:雞蛋不要全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第3章
如何投資股票?讓排名第一的首席分析師教你選股祕訣
1 如何挑股票:賺錢其實不難,但你得做足功課
2 買基金比挑個股安全省事:連巴菲特都幫老婆買 ETF,費用低又不用煩惱
3 高風險的投資:用 5% 到 10% 的資金以小搏大
第4章
進階財務規劃:買債券、當房東、善用保險,平衡風險和回報
1用債券或高配息股票提供穩定的定期收入
2 房地產投資不會有你想像的好,但可以當資產配置的一部分
3風險管理最重要:善用保險、信託和稅務規劃
第5章
當打工皇帝,在職場成功:光靠省錢很難達到財務自由
1 問題不是費用,而是營收:開源比節流重要,去高薪但你沒聽過的工作
2賺大錢不需要自己當老闆,但要知道職場規則
3職場成功必須具備的能力
Part 2 達成 FIRE一定要有的能力和習慣:
練好基本功,財富就會靠向你
第6章
沒有行動,一切都是白說:設定高目標,即使不到月球,也會飛到星星附近
1 沒有景氣的問題,只有爭氣的問題
2 永不滿足,別懼失敗: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3 遇到什麼事不重要,重要的是事後的態度以及如何面對
第7章
吸引力法則和目標設定:先相信,才會看見
1 吸引力法則的驚人力量
2 有計劃的設定目標:你的信念、價值觀和信仰是什麼?
3 做事要有熱情:精力管理比時間管理還重要
第8章
找到持續的動力,做最好的自己:理由才是驅使你長期行動的關鍵
1 為什麼比做什麼重要:設立目標後,要先有理由,行動才容易恆久
2 做事積極主動:目標導向,排出先後次序,用最高標準檢視
3 讓自己更好不是自私:先做最好的自己,才有能力幫助別人
第9章
弄清輕重緩急,不瞎忙:如何跟別人合作,增加效能及解決問題
1 辛苦做事和達成目標是兩回事:Do the right things.,而不是Do the things right.
2 尋求雙贏:一加一可以大於二
3 切膚之痛是合作的前提:Skin in the Game
Part3 FIRE最終的目的是建立健康快樂、有目的的人生:身心健康,才是真自由
第10章
再多的錢也不能帶來快樂,但有意義的生活可以:
心存感謝,就會看見美好世界
1 你活著的目的不是為了工作:健康和快樂最重要
2 做可以讓你快樂的事:找下一個有意義的挑戰目標
3 只要時常心存感謝,就可以無憂無慮的享受快樂
第11章
沒有健康和體力,就沒有一切:不但要活得久,還要活的好
1 健康和體力是一切的根本:司馬懿最後贏得勝利是因為活的夠久
2 健康就是要吃好、多動和睡飽
3 醫療保險和長照險很重要:預防重於治療,別讓一場病傾家蕩產
結語 人生的最後目的是什麼?
你希望告別式上大家如何記得你?先寫好你的墓誌銘
序/導讀
【自序】
作者序Self Forward
在你年輕,精力最好時,
天天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你可能有聽人說過,錢不能帶來快樂。但是請想想,你有聽過沒錢的人講過這句話嗎?
「有錢真好!」這句話聽來真的很俗氣。金錢不是萬能,但是沒錢卻萬萬不能。在其他全部因素相同之下,有錢會比沒錢可以解決更多事情。
在這本書裡,你可能不會讀到很多冠冕堂皇好聽的話,但是會學到很直接、有用,甚至聽起來有一點痛苦卻實際的法則。這也是我們在外資投資銀行裡的多年訓練,講究直球對決、拚效率、比成績,而不會浪費時間講些你喜歡聽卻無用的場面話,以此媚俗,甚至討好群眾。所以你要有心理準備,看你是想聽漂亮的話,還是有用的話。事實通常是殘酷而無情的,像良藥苦口一樣,糖衣毒藥不會幫助你。
但是我也要強調,賺大錢的目的不是要你當一個吝嗇的富翁,在家裡天天數鈔票,而是讓你有更多的能力,先讓自己和家人過上好生活,進而去幫一些你想幫助的人,因為世上苦人多。
我1989年大學畢業,1991年碩士畢業,不久進入博士班,念的都是電機工程系,後來我又繼續攻讀MBA,1996年MBA畢業後,我一共做過15份工作,一直到2016年正式從巴克萊的全職工作退休為止,一路走來我不斷奮鬥打拚,從來沒有、也不敢停過。可能是因為國中就離鄉背井移民美國,父親在我大二就過世了,家裡又沒什麼背景,所以我一直有種危機意識,從國中開始就在家裡的餐館打工存錢,除了上學,每週平均上班20個小時,沒什麼機會參加高中週末舉辦的橄欖球賽或Party這類娛樂活動,在餐廳裡,從擦桌、端盤子、廚房洗碗、做菜,到櫃檯收錢、帶位、接外賣,幾乎樣樣都來。因為知道父母很辛苦,放棄台灣的一切,為的就是讓小孩在美國有更多的機會,所以我特別珍惜,不僅一邊上學,一邊打工,也一邊上班,一邊念碩士、博士,無非就是想一路拚下去,也因此常常一個人當兩個人用。
在美國好不容易建立好的舒適圈後(那時候在芝加哥已經有車、有房,也有好工作),在1996年我又放棄一切,搬到人生地不熟的香港(當時香港還在1997年回歸大陸前,很多人選擇搬離香港),也還是為了有更好的工作機會,繼續冒險打拚下去。1996年之後的20年當中,我的全球飛行哩程數突破了250萬英哩(這個哩程數地球可以繞一百圈,或從地球到月球來回5次),在大陸也很辛苦的住了2年(跟出差不一樣),北京、南京各待一年。除了大陸,因為各地出差跑透透,全球飯店也住超過了上千個晚上(也就是說我這20年裡有3年多都是在飯店裡渡過),全是為了工作,只要有好機會就往前衝,一直往上爬,盡量多存點錢,犧牲和家庭小孩相處的時間,就是因為我知道一切全都要靠自己,必須破釜沉舟,因為沒什麼安全網。
其實很幸運,巴克萊銀行在2016年撤出亞洲,讓我終於可以停下來看一看,發現錢如果不亂花應該也存夠了,於是就決定讓自己在48歲先提早從全職投資銀行退休(其實我在40歲主動離開花旗時就應該已經財務自由了,但是那時覺得還年輕,所以又找了下一個財務長的職務挑戰),不用為五斗米折腰,好好規劃人生下半場的生活,多花一些時間跟家人朋友相處,也可以讓自己多注重健康一點。在這3年時間裡(2016到2019年)雖然沒全職上班,但有幸能幫助我的長輩CK Yang和好朋友Sean當首席顧問,也讓自己有機會整理這30多年來在學校和職場所累積的經驗,在這本書裡與大家分享。
很謝謝這一路幫助過我的貴人,但是老實說,幫我的人真的不算多(所以才特別感激他們,像我EDS的大老闆Ed Yang),大部分還是靠自己,所以走了很多冤枉路,也被欺負過,犯了很多沒有必要的錯誤。這一路走來跌跌撞撞,工作被炒了好幾次魷魚,也還好最後運氣好,走投無路下碰到了很適合自己的投資銀行分析師的工作。
上大學之後我看了或聽了超過上百本的英文勵志書,也上了很多自我激勵的課程,基本上是靠自修和反覆試錯(Trialand Error)這樣一路走過來。所以本書的第二部除了是寫給現在的年輕人之外,其實也是寫給我自己的兒女,希望他們少走點冤枉路、少受點苦、少犯些錯,能學到老爸之前痛苦而寶貴的經驗,把我學到的知識傳承下去,至少可以讓他們有個參考,自己決定要不要用。因為這些都是幫助你賺大錢的基本功夫,就像不管你的跑車有多好,要加滿了油,才能跑的快。如果學到了一些基本的成功法則,賺錢其實很容易,讓第一部裡討論的財務自由可以事半功倍。而書中的第一部就是我這3年退休後研究的成果,我用之前當分析師的精神,研究美國現在很流行的話題: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也就是財務自由(或財務獨立)、提早退休的意思。因為我決定在50歲前退休,除了要確定自己的錢夠花,考慮小孩的教育費用,還要計劃自己以後可能需要的醫療費用,所以找到了一個很可靠的計算方法,不是像媒體上常看到的隨便丟出一個數字。書中的第一部跟讀者分享我這15年來在投資銀行學到的投資理財技巧,讓大家可以很快、很安全的存到退休需要的第一桶金,不需為五斗米折腰,早一點獲得自由,可以每天為自己而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存錢就是要多賺和少花,但是我寧願教大家如何多賺點錢,當然不是亂花錢,但是也不用省過頭,可以過著比較富裕而舒服的生活。
因為你活著不是為了天天上班,所以可以早點財務自由很重要。錢夠花就好,因為花到的叫資產,花不掉的叫遺產。舊觀念教我們辛苦努力一輩子到65歲光榮退休,但是如果你運氣不好,還沒退休或退休後幾年,就生重病或甚至掛了(你應該知道或認識和你年紀差不多的人,已經不幸往生或生重病的),或那時年紀大了,哪裡都跑不動,那不是很可惜嗎?因此,為什麼不想辦法盡快財務自由,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呢?
書的第三部則是我現在退休後正在進行的事,也就是計劃如何過人生下半場的進行式。我知道大部分的讀者可能對如何賺大錢比較有興趣,而的確也是應該先做到,所以這本書的大部分也是在討論如何賺大錢。但是財務自由後,應該要想想如何可以有健康的身體(也不要在賺大錢的過程中把身體搞壞)、快樂的心情,不是退休什麼都不做,而是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其實仔細想想,每個人一輩子辛苦的上班、賺錢、養家,最後要追求的不就是快樂的生活(這包括做一些對自己有意義的目標和事情),而且有健康的身體來過快樂的生活,也就是美國人常講的Health & Happiness(健康幸福)。如果還可以幫助別人或後代,留一點資源或傳承知識給下一代,讓一代比一代過的更好,才不枉此生,可以瀟灑走一回。
所以這本書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大家可以從我個人的經歷中,學習到對你最有幫助的成功做事習慣(因為每一個人都不一樣,所以你要選擇對你自己最有幫助的習慣),讓自己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賺最多的錢,盡早達到財務自由,在你還年輕而最有精力的時候,不被工作綁住,天天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享受自由自在又健康的快樂生活,這個終極目標聽起來應該還不錯吧。我的方法絕對不是唯一的方法,但是是個已經成功的案例可以讓你參考,希望你也可以早點達到FIRE。
作者序Self Forward
在你年輕,精力最好時,
天天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你可能有聽人說過,錢不能帶來快樂。但是請想想,你有聽過沒錢的人講過這句話嗎?
「有錢真好!」這句話聽來真的很俗氣。金錢不是萬能,但是沒錢卻萬萬不能。在其他全部因素相同之下,有錢會比沒錢可以解決更多事情。
在這本書裡,你可能不會讀到很多冠冕堂皇好聽的話,但是會學到很直接、有用,甚至聽起來有一點痛苦卻實際的法則。這也是我們在外資投資銀行裡的多年訓練,講究直球對決、拚效率、比成績,而不會浪費時間講些你喜歡聽卻無用的場面話,以此媚俗,甚至討好群眾。所以你要有心理準備,看你是想聽漂亮的話,還是有用的話。事實通常是殘酷而無情的,像良藥苦口一樣,糖衣毒藥不會幫助你。
但是我也要強調,賺大錢的目的不是要你當一個吝嗇的富翁,在家裡天天數鈔票,而是讓你有更多的能力,先讓自己和家人過上好生活,進而去幫一些你想幫助的人,因為世上苦人多。
我1989年大學畢業,1991年碩士畢業,不久進入博士班,念的都是電機工程系,後來我又繼續攻讀MBA,1996年MBA畢業後,我一共做過15份工作,一直到2016年正式從巴克萊的全職工作退休為止,一路走來我不斷奮鬥打拚,從來沒有、也不敢停過。可能是因為國中就離鄉背井移民美國,父親在我大二就過世了,家裡又沒什麼背景,所以我一直有種危機意識,從國中開始就在家裡的餐館打工存錢,除了上學,每週平均上班20個小時,沒什麼機會參加高中週末舉辦的橄欖球賽或Party這類娛樂活動,在餐廳裡,從擦桌、端盤子、廚房洗碗、做菜,到櫃檯收錢、帶位、接外賣,幾乎樣樣都來。因為知道父母很辛苦,放棄台灣的一切,為的就是讓小孩在美國有更多的機會,所以我特別珍惜,不僅一邊上學,一邊打工,也一邊上班,一邊念碩士、博士,無非就是想一路拚下去,也因此常常一個人當兩個人用。
在美國好不容易建立好的舒適圈後(那時候在芝加哥已經有車、有房,也有好工作),在1996年我又放棄一切,搬到人生地不熟的香港(當時香港還在1997年回歸大陸前,很多人選擇搬離香港),也還是為了有更好的工作機會,繼續冒險打拚下去。1996年之後的20年當中,我的全球飛行哩程數突破了250萬英哩(這個哩程數地球可以繞一百圈,或從地球到月球來回5次),在大陸也很辛苦的住了2年(跟出差不一樣),北京、南京各待一年。除了大陸,因為各地出差跑透透,全球飯店也住超過了上千個晚上(也就是說我這20年裡有3年多都是在飯店裡渡過),全是為了工作,只要有好機會就往前衝,一直往上爬,盡量多存點錢,犧牲和家庭小孩相處的時間,就是因為我知道一切全都要靠自己,必須破釜沉舟,因為沒什麼安全網。
其實很幸運,巴克萊銀行在2016年撤出亞洲,讓我終於可以停下來看一看,發現錢如果不亂花應該也存夠了,於是就決定讓自己在48歲先提早從全職投資銀行退休(其實我在40歲主動離開花旗時就應該已經財務自由了,但是那時覺得還年輕,所以又找了下一個財務長的職務挑戰),不用為五斗米折腰,好好規劃人生下半場的生活,多花一些時間跟家人朋友相處,也可以讓自己多注重健康一點。在這3年時間裡(2016到2019年)雖然沒全職上班,但有幸能幫助我的長輩CK Yang和好朋友Sean當首席顧問,也讓自己有機會整理這30多年來在學校和職場所累積的經驗,在這本書裡與大家分享。
很謝謝這一路幫助過我的貴人,但是老實說,幫我的人真的不算多(所以才特別感激他們,像我EDS的大老闆Ed Yang),大部分還是靠自己,所以走了很多冤枉路,也被欺負過,犯了很多沒有必要的錯誤。這一路走來跌跌撞撞,工作被炒了好幾次魷魚,也還好最後運氣好,走投無路下碰到了很適合自己的投資銀行分析師的工作。
上大學之後我看了或聽了超過上百本的英文勵志書,也上了很多自我激勵的課程,基本上是靠自修和反覆試錯(Trialand Error)這樣一路走過來。所以本書的第二部除了是寫給現在的年輕人之外,其實也是寫給我自己的兒女,希望他們少走點冤枉路、少受點苦、少犯些錯,能學到老爸之前痛苦而寶貴的經驗,把我學到的知識傳承下去,至少可以讓他們有個參考,自己決定要不要用。因為這些都是幫助你賺大錢的基本功夫,就像不管你的跑車有多好,要加滿了油,才能跑的快。如果學到了一些基本的成功法則,賺錢其實很容易,讓第一部裡討論的財務自由可以事半功倍。而書中的第一部就是我這3年退休後研究的成果,我用之前當分析師的精神,研究美國現在很流行的話題: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也就是財務自由(或財務獨立)、提早退休的意思。因為我決定在50歲前退休,除了要確定自己的錢夠花,考慮小孩的教育費用,還要計劃自己以後可能需要的醫療費用,所以找到了一個很可靠的計算方法,不是像媒體上常看到的隨便丟出一個數字。書中的第一部跟讀者分享我這15年來在投資銀行學到的投資理財技巧,讓大家可以很快、很安全的存到退休需要的第一桶金,不需為五斗米折腰,早一點獲得自由,可以每天為自己而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存錢就是要多賺和少花,但是我寧願教大家如何多賺點錢,當然不是亂花錢,但是也不用省過頭,可以過著比較富裕而舒服的生活。
因為你活著不是為了天天上班,所以可以早點財務自由很重要。錢夠花就好,因為花到的叫資產,花不掉的叫遺產。舊觀念教我們辛苦努力一輩子到65歲光榮退休,但是如果你運氣不好,還沒退休或退休後幾年,就生重病或甚至掛了(你應該知道或認識和你年紀差不多的人,已經不幸往生或生重病的),或那時年紀大了,哪裡都跑不動,那不是很可惜嗎?因此,為什麼不想辦法盡快財務自由,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呢?
書的第三部則是我現在退休後正在進行的事,也就是計劃如何過人生下半場的進行式。我知道大部分的讀者可能對如何賺大錢比較有興趣,而的確也是應該先做到,所以這本書的大部分也是在討論如何賺大錢。但是財務自由後,應該要想想如何可以有健康的身體(也不要在賺大錢的過程中把身體搞壞)、快樂的心情,不是退休什麼都不做,而是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其實仔細想想,每個人一輩子辛苦的上班、賺錢、養家,最後要追求的不就是快樂的生活(這包括做一些對自己有意義的目標和事情),而且有健康的身體來過快樂的生活,也就是美國人常講的Health & Happiness(健康幸福)。如果還可以幫助別人或後代,留一點資源或傳承知識給下一代,讓一代比一代過的更好,才不枉此生,可以瀟灑走一回。
所以這本書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大家可以從我個人的經歷中,學習到對你最有幫助的成功做事習慣(因為每一個人都不一樣,所以你要選擇對你自己最有幫助的習慣),讓自己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賺最多的錢,盡早達到財務自由,在你還年輕而最有精力的時候,不被工作綁住,天天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享受自由自在又健康的快樂生活,這個終極目標聽起來應該還不錯吧。我的方法絕對不是唯一的方法,但是是個已經成功的案例可以讓你參考,希望你也可以早點達到FIRE。
訂購須知
- 本公司所提供的產品配送區域範圍目前僅限台灣本島。注意!收件地址請勿為郵政信箱。
- 商品將由廠商透過貨運或是郵局寄送。消費者訂購之商品若無法送達,經電話或 E-mail無法聯繫逾三天者,本公司將取消該筆訂單,並且全額退款。
- 當廠商出貨後,您會收到E-mail及APP出貨通知,您也可透過【訂單查詢】確認出貨情況。
- 建議您可下載『金石堂APP』並開啟推播設定,即可收到出貨通知。
- 產品顏色可能會因網頁呈現與拍攝關係產生色差,圖片僅供參考,商品依實際供貨樣式為準。
- 如果是大型商品(如:傢俱、床墊、家電、運動器材等)及需安裝商品,請依商品頁面說明為主。訂單完成收款確認後,出貨廠商將會和您聯繫確認相關配送等細節。
- 偏遠地區、樓層費及其它加價費用,皆由廠商於約定配送時一併告知,廠商將保留出貨與否的權利。
商品運送說明: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