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讀10分鐘:世界和你想的不一樣(附閱讀素養題本)
幫助你秒懂PISA和108課綱的閱讀策略
商品訊息
- 追蹤分類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米蘭.昆德拉、曾寶儀等 追蹤作者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繪者:林韋達
- 出版社: 親子天下 追蹤出版社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9/6/4
- ISBN:4717211025963
- 適讀年齡:13~18歲適讀
- 定價: 399元
-
特價: 79折 315元
- 紅利可抵: 9元 ? 除單一商品售價低於50元或特價折扣低於3折(含)以下者,其餘商品均可使用紅利點數。
- 配送地區: 全球、 香港OK、 台澎金馬
- 付款方式: ATM、 信用卡、 LINE Pay、 街口帳戶支付、 貨到付款、 PayPal、 FamiPort、 取貨付款
其他人也買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放眼世界,學習思辨,儲備未來競爭力
國際NGO工作者、知名暢銷作家褚士瑩
為中學生培養國際視野、訓練邏輯思維精心編選
隨書配備超級強大的閱讀素養題本
幫助你秒懂PISA和108課綱的閱讀策略
世界很大,我們知道的卻很少。
更別說世界上的事物每分每秒都在變化,
又該如何運用有限的知識判斷真相?
跟著擁有多年國際NGO工作經驗的褚士瑩,
一起拓展視野,發掘這個世界的不一樣。
◎本書3大特色
特色1 褚士瑩精心編選19篇深入世界角落的優質好文,帶領讀者顛覆既有思維,開啟不一樣的視野。
特色2 「褚阿北的哲學蹲馬步」專欄,用哲學思辨的角度進行提問,訓練新世代所需的邏輯思考力。
特色3 特別配備由品學堂針對選文編寫的《閱讀素養題本》,幫助你秒懂108課綱的長文閱讀策略
朋友越多越好嗎?難民一定很窮?把穿不到的舊衣舊鞋捐給落後國家,其實弊多於利?知名作家米蘭.昆德拉,為什麼又告訴我們「你的感受其實沒那麼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會遭遇到各式各樣的事件,然而我們評斷這些事件的思考方式,卻受限於過去的知識和經驗,有許多習以為常的價值觀,放進瞬息萬變的世界才發現並不是唯一的標準答案!
在《晨讀10分鐘:世界和你想的不一樣》中,知名暢銷作家兼國際NGO工作者褚士瑩,將帶領讀者看見他所認識的世界,從探討移工、難民等重要國際議題,到不同國家制訂教育方針、經營人際關係的差異,透過各個面向幫助我們開啟視野,邁開成為世界公民的第一步。
唯有張開雙臂擁抱百花齊放的世界,才能真正成為其中的一分子;也唯有開始思考、打破框架,才能因應世界的劇烈變化,提前預備面對多元未來的競爭力!
本書共分四章:「標準答案/人際關係/學校/生涯」,收錄19篇開啟國際視野的精采文章。
一、標準答案和你想的不一樣:顛覆既有思維,用嶄新的觀點認識世界。
二、人際關係和你想的不一樣:尊重個別差異,建立1+1>2的群我關係。
三、學校和你想的不一樣:精采紛呈的求學故事,重新找回「學習」的真義。
四、生涯和你想的不一樣:大膽想像、積極實踐,成為自己人生的領航員。
★隨書配備「閱讀素養題本」一本,由《閱讀理解》學習誌編輯團隊為書中選文量身設計,每道提問均有清楚具體的評量目標,分為擷取訊息、統整解釋、省思評鑑三層次,搭配最後的詳解,期待讀者透過對文本的再次探訪,有效提升閱讀理解與思考探究,從閱讀素養獲得面對生活各種問題的關鍵能力!
◎本書關鍵字:哲學思辨、國際觀、世界公民、難民、移工、生涯發展
◎無注音,適合13歲以上閱讀
◎教育議題分類:性別平等、人權、生涯發展、家政
◎學習領域分類:語文、社會、綜合活動、生活科技
【晨讀十分鐘】系列簡介
透過知名的作家、選編人,為讀者編選類型多元、有益有趣的好文章。每日定時定量的閱讀,不僅是要讓學習力加分,更重要的是讓心靈茁壯、成長。在學校,晨讀就像是吃學習的早餐,為一天的學習熱身醒腦;在家裡,不一定是早晨,任何時段,每天不間斷、固定的家庭閱讀時間,也會為全家累積生命中最豐美的記憶。
【晨讀十分鐘】系列特色
★臺灣第一套針對「晨讀十分鐘」運動策劃編選的讀物。
★倚重不同領域大師的人生及閱讀經驗進行選編,選文包羅各種文類,觀點橫跨不同世代。
★10分鐘內能完整讀完的短篇故事,最能帶給孩子閱讀的自信和堅持到底的成就感。
★附選編人的話、選編人專欄、延伸問題等,深具解釋和學習附加價值功能。
國際NGO工作者、知名暢銷作家褚士瑩
為中學生培養國際視野、訓練邏輯思維精心編選
隨書配備超級強大的閱讀素養題本
幫助你秒懂PISA和108課綱的閱讀策略
世界很大,我們知道的卻很少。
更別說世界上的事物每分每秒都在變化,
又該如何運用有限的知識判斷真相?
跟著擁有多年國際NGO工作經驗的褚士瑩,
一起拓展視野,發掘這個世界的不一樣。
◎本書3大特色
特色1 褚士瑩精心編選19篇深入世界角落的優質好文,帶領讀者顛覆既有思維,開啟不一樣的視野。
特色2 「褚阿北的哲學蹲馬步」專欄,用哲學思辨的角度進行提問,訓練新世代所需的邏輯思考力。
特色3 特別配備由品學堂針對選文編寫的《閱讀素養題本》,幫助你秒懂108課綱的長文閱讀策略
朋友越多越好嗎?難民一定很窮?把穿不到的舊衣舊鞋捐給落後國家,其實弊多於利?知名作家米蘭.昆德拉,為什麼又告訴我們「你的感受其實沒那麼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會遭遇到各式各樣的事件,然而我們評斷這些事件的思考方式,卻受限於過去的知識和經驗,有許多習以為常的價值觀,放進瞬息萬變的世界才發現並不是唯一的標準答案!
在《晨讀10分鐘:世界和你想的不一樣》中,知名暢銷作家兼國際NGO工作者褚士瑩,將帶領讀者看見他所認識的世界,從探討移工、難民等重要國際議題,到不同國家制訂教育方針、經營人際關係的差異,透過各個面向幫助我們開啟視野,邁開成為世界公民的第一步。
唯有張開雙臂擁抱百花齊放的世界,才能真正成為其中的一分子;也唯有開始思考、打破框架,才能因應世界的劇烈變化,提前預備面對多元未來的競爭力!
本書共分四章:「標準答案/人際關係/學校/生涯」,收錄19篇開啟國際視野的精采文章。
一、標準答案和你想的不一樣:顛覆既有思維,用嶄新的觀點認識世界。
二、人際關係和你想的不一樣:尊重個別差異,建立1+1>2的群我關係。
三、學校和你想的不一樣:精采紛呈的求學故事,重新找回「學習」的真義。
四、生涯和你想的不一樣:大膽想像、積極實踐,成為自己人生的領航員。
★隨書配備「閱讀素養題本」一本,由《閱讀理解》學習誌編輯團隊為書中選文量身設計,每道提問均有清楚具體的評量目標,分為擷取訊息、統整解釋、省思評鑑三層次,搭配最後的詳解,期待讀者透過對文本的再次探訪,有效提升閱讀理解與思考探究,從閱讀素養獲得面對生活各種問題的關鍵能力!
◎本書關鍵字:哲學思辨、國際觀、世界公民、難民、移工、生涯發展
◎無注音,適合13歲以上閱讀
◎教育議題分類:性別平等、人權、生涯發展、家政
◎學習領域分類:語文、社會、綜合活動、生活科技
【晨讀十分鐘】系列簡介
透過知名的作家、選編人,為讀者編選類型多元、有益有趣的好文章。每日定時定量的閱讀,不僅是要讓學習力加分,更重要的是讓心靈茁壯、成長。在學校,晨讀就像是吃學習的早餐,為一天的學習熱身醒腦;在家裡,不一定是早晨,任何時段,每天不間斷、固定的家庭閱讀時間,也會為全家累積生命中最豐美的記憶。
【晨讀十分鐘】系列特色
★臺灣第一套針對「晨讀十分鐘」運動策劃編選的讀物。
★倚重不同領域大師的人生及閱讀經驗進行選編,選文包羅各種文類,觀點橫跨不同世代。
★10分鐘內能完整讀完的短篇故事,最能帶給孩子閱讀的自信和堅持到底的成就感。
★附選編人的話、選編人專欄、延伸問題等,深具解釋和學習附加價值功能。
名人推薦
《世界和你想的不一樣》不只是一本青少年讀物,我在閱讀的過程中,也常常會有「Wow!原來還有我不認識的世界長這樣!」的感覺。是啊,即使到了這個年紀,我也都還在學習。學習接納尊重不同的價值觀,學習不斷擴展想像力和同理心、打開腦洞,學習愛這個即使不見得能達到共識但百花齊放的世界。
每一天,都依然感到新鮮。
士瑩在書裡說:「世界很大,而我們知道的很少。」
讓我們一起開始理解,一起開始思考吧!──知名藝人曾寶儀
這本書收錄了許多突破大家對不同國家、文化、族群刻板印象的故事。而對我來說尤其重要的,是書中不斷的邀請讀者一起思考,整本書專注於提出問題,而不是強硬的灌輸答案。放下心中的成見,跟著這本書,試著想像自己是這個世界上其他角落的各種人物,然後去思考這個廣大世界上的各種可能性吧。──「空屋筆記」專欄作家楊宗翰
每一天,都依然感到新鮮。
士瑩在書裡說:「世界很大,而我們知道的很少。」
讓我們一起開始理解,一起開始思考吧!──知名藝人曾寶儀
這本書收錄了許多突破大家對不同國家、文化、族群刻板印象的故事。而對我來說尤其重要的,是書中不斷的邀請讀者一起思考,整本書專注於提出問題,而不是強硬的灌輸答案。放下心中的成見,跟著這本書,試著想像自己是這個世界上其他角落的各種人物,然後去思考這個廣大世界上的各種可能性吧。──「空屋筆記」專欄作家楊宗翰
目錄
選編人的話 我想學會怎麼使用這個世界
第一章 標準答案和你想的不一樣
序曲:寫給一首變奏
捐舊衣舊鞋到非洲,其實弊多於利?
我與死亡面對面
誰是逃難者?
我在埃及貧民窟的日子
第二章 人際關係和你想的不一樣
為什麼亞洲人朋友很多,歐洲人朋友卻很少?
為什麼老師不能犯錯?為什麼不應該嘲笑英文不好的人?
你在等什麼?
關於愛
第三章 學校和你想的不一樣
德國教育的力量
那堂嚇壞我的芬蘭高中課
如果高中可以重來,我想念這所不用上課、沒有考試的學校
我是第一個到卡達念書的臺灣留學生
我為什麼去法國上哲學課?
第四章 生涯和你想的不一樣
靠著洗腎環遊世界的人
你想做的職業,還沒有被發明的職業
十五歲的我,在阿根廷
尋找世界的入口
跑步,讓平凡的我們變成有故事的人
企劃源起 成長與學習必備的元氣晨讀
推薦文 放下成見,開啟你的無限可能
第一章 標準答案和你想的不一樣
序曲:寫給一首變奏
捐舊衣舊鞋到非洲,其實弊多於利?
我與死亡面對面
誰是逃難者?
我在埃及貧民窟的日子
第二章 人際關係和你想的不一樣
為什麼亞洲人朋友很多,歐洲人朋友卻很少?
為什麼老師不能犯錯?為什麼不應該嘲笑英文不好的人?
你在等什麼?
關於愛
第三章 學校和你想的不一樣
德國教育的力量
那堂嚇壞我的芬蘭高中課
如果高中可以重來,我想念這所不用上課、沒有考試的學校
我是第一個到卡達念書的臺灣留學生
我為什麼去法國上哲學課?
第四章 生涯和你想的不一樣
靠著洗腎環遊世界的人
你想做的職業,還沒有被發明的職業
十五歲的我,在阿根廷
尋找世界的入口
跑步,讓平凡的我們變成有故事的人
企劃源起 成長與學習必備的元氣晨讀
推薦文 放下成見,開啟你的無限可能
序/導讀
【推薦序】放下成見,開啟你的無限可能 文/楊宗翰(「空屋筆記」專欄作家)
如果說,要找一件海外經驗教會我最重要的事情,那麼應該就是讓我意識到:這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還存在很大一部分的灰色。
我從大學開始有機會接觸不同的世界,大二在臺灣走路環島,大三到印度用沙發衝浪旅行,大四到歐洲搭便車跟打工換宿,最後到了克羅埃西亞,一邊乖乖當交換生去學校上課,一邊暗地裡跟一群無政府主義者們占領空屋,搞社會運動。
我經歷了很多臺灣不會有的體驗,也認識了很多不一樣的人。印度有治安很好的地方,德國也有浪漫得天花亂墜的夢想家,各式各樣的人都有;透過認識這些不一樣的文化、不一樣的人,我漸漸了解到我來自什麼樣文化的國家,以及我是什麼樣的人。
很幸運的是,在看過了不同角度的世界後,我也真的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或是更貼切的說,找到了「自己應該要做的事情」,我開始邀請世界各國的旅人來拜訪臺灣的學校,跟學生分享。
這些外國旅人不教英文,我們試著讓他們跟學生分享不同國家的文化或是旅人們自己的故事。我們試著邀請各式各樣不一樣的人,讓學生們知道,這個世界和他們想的不一樣。
《晨讀10分鐘:世界和你想的不一樣》裡面收錄了許多突破大家對不同國家、文化、族群刻板印象的故事。而對我來說尤其重要的,是書中不斷的邀請讀者一起思考,整本書專注於提出問題,而不是強硬的灌輸答案。
臺灣人從小所受的教育,從童話故事到自然科學、文化歷史,幾乎所有的人與事,都必須馬上被分類成好與壞、對與錯。任何知識或訊息,似乎必須盡速的分類到各自的圈圈裡。
我認為二分法是很嚴重的問題,這個世上絕大多數的事物,本來就沒有絕對的是非善惡,而蠻橫的歸類,會讓我們錯失更多理解事物的機會,我很希望多一點年輕人能夠在學生時期就習慣二分法以外的思考方式。
放下心中的成見,跟著這本書,試著想像自己是這個世界上其他角落的各種人物,然後去思考這個廣大世界上的各種可能性吧。
【推薦序】透過閱讀,成為更新更好的自己 文/品學堂創辦人、《閱讀理解》學習誌總編輯黃國珍
大海的另一端是什麼?星光距離我們多遠?為什麼月亮會有圓缺的變化?
人類對這世界好奇所開展的探究與理解歷程,讓人類逐步認識自己所生活的世界,同時也開展對自身的了解,並且成就人類的文明發展。
認識世界的過程是段漫長的歷史,人類對世界萬象的解釋,從充滿眾神間恩怨情仇的神話中,發展到以神的話語為主,作為知識威權與生活教條的宗教年代,再到相信理性能發展知識以解決人類問題的啟蒙時代。這過程中基於好奇或質疑,勇於求知的精神,將人類的心靈從原始的狀態中逐步解放出來。
從未知到已知,這探究思考的過程,從有問題到有答案,問題成為打開世界的鑰匙,而答案往往就在問題裡。人類文明之所以能開展,其源頭並不是因為擁有答案,而是發現問題,面對問題的能力。當前素養教育很重要的一個目標,就是讓孩子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成為終身的學習者。
談到學習,我們在一般認知上看待「學習」的面向,著眼於認識新事物。但是有越來越多的情況,學習並非「從頭是了解未曾認知的事」,而是要「更新自己以為知道的事」。這觀念在當前這時代更顯重要。
我想這種更新已知或認知的學習,應該能說明《晨讀10分鐘:世界和你想的不一樣》與《晨讀10分鐘:科學和你想的不一樣》這兩本書的意義。這兩本書中的選文,提供多元主題在新研究中的事證與反思,提醒現今世界跟過往所想已經有所不同。同時,也由書中閱讀的文本,理解看似科學的觀察和報導,本身可能就是一個待釐清,需要再學習的判斷。
而要給予下一代什麼內容,才能讓他們具備理解文本、學習判斷的能力?我認為閱讀理解和素養,是最重要的學習。過去一篇網路報導提出養成閱讀理解與素養的幾點建議,像是「大量閱讀」、「培養閱讀習慣」等。這些你我早就熟悉的論點看似合理,卻是導致大眾對閱讀教育認知偏差的片面性觀點──空有大量閱讀就像是擁有頂級食材,卻沒有基本料理技能的廚師;擁有閱讀習慣也不一定會形成閱讀能力,這就像是有運動習慣的人,不必然能成為運動健將。
從PISA國際閱讀素養評量來看,以普世生活共有的生活情境為文本形式與議題內容,學生以平常培養的能力及素養來作答。而每個學生評量結果的差異,就可視為素養上的差別。這樣子藉由文本訊息建立客觀的理解脈絡,更符合閱讀理解的需求。
這次品學堂《閱讀理解》學習誌與親子天下合作推出《世界和你想的不一樣:閱讀素養題本》,期待透過我們設計的閱讀理解提問,帶領孩子建構對於文本的理解,解決閱讀中發現的問題,並以自身經驗探究思考文本內容。
每個時代,學習都是重要的事,但是每個時代的學習內涵,都會受時代面貌的主題影響。在這個事事更新的年代,或許學習的時代意義,就在於學習不被自己所限,不盲目相信,不人云亦云,學習發現自己可能是錯誤的,時時更新自己,超越自己,成為更新更好的自己。
如果說,要找一件海外經驗教會我最重要的事情,那麼應該就是讓我意識到:這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還存在很大一部分的灰色。
我從大學開始有機會接觸不同的世界,大二在臺灣走路環島,大三到印度用沙發衝浪旅行,大四到歐洲搭便車跟打工換宿,最後到了克羅埃西亞,一邊乖乖當交換生去學校上課,一邊暗地裡跟一群無政府主義者們占領空屋,搞社會運動。
我經歷了很多臺灣不會有的體驗,也認識了很多不一樣的人。印度有治安很好的地方,德國也有浪漫得天花亂墜的夢想家,各式各樣的人都有;透過認識這些不一樣的文化、不一樣的人,我漸漸了解到我來自什麼樣文化的國家,以及我是什麼樣的人。
很幸運的是,在看過了不同角度的世界後,我也真的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或是更貼切的說,找到了「自己應該要做的事情」,我開始邀請世界各國的旅人來拜訪臺灣的學校,跟學生分享。
這些外國旅人不教英文,我們試著讓他們跟學生分享不同國家的文化或是旅人們自己的故事。我們試著邀請各式各樣不一樣的人,讓學生們知道,這個世界和他們想的不一樣。
《晨讀10分鐘:世界和你想的不一樣》裡面收錄了許多突破大家對不同國家、文化、族群刻板印象的故事。而對我來說尤其重要的,是書中不斷的邀請讀者一起思考,整本書專注於提出問題,而不是強硬的灌輸答案。
臺灣人從小所受的教育,從童話故事到自然科學、文化歷史,幾乎所有的人與事,都必須馬上被分類成好與壞、對與錯。任何知識或訊息,似乎必須盡速的分類到各自的圈圈裡。
我認為二分法是很嚴重的問題,這個世上絕大多數的事物,本來就沒有絕對的是非善惡,而蠻橫的歸類,會讓我們錯失更多理解事物的機會,我很希望多一點年輕人能夠在學生時期就習慣二分法以外的思考方式。
放下心中的成見,跟著這本書,試著想像自己是這個世界上其他角落的各種人物,然後去思考這個廣大世界上的各種可能性吧。
【推薦序】透過閱讀,成為更新更好的自己 文/品學堂創辦人、《閱讀理解》學習誌總編輯黃國珍
大海的另一端是什麼?星光距離我們多遠?為什麼月亮會有圓缺的變化?
人類對這世界好奇所開展的探究與理解歷程,讓人類逐步認識自己所生活的世界,同時也開展對自身的了解,並且成就人類的文明發展。
認識世界的過程是段漫長的歷史,人類對世界萬象的解釋,從充滿眾神間恩怨情仇的神話中,發展到以神的話語為主,作為知識威權與生活教條的宗教年代,再到相信理性能發展知識以解決人類問題的啟蒙時代。這過程中基於好奇或質疑,勇於求知的精神,將人類的心靈從原始的狀態中逐步解放出來。
從未知到已知,這探究思考的過程,從有問題到有答案,問題成為打開世界的鑰匙,而答案往往就在問題裡。人類文明之所以能開展,其源頭並不是因為擁有答案,而是發現問題,面對問題的能力。當前素養教育很重要的一個目標,就是讓孩子能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成為終身的學習者。
談到學習,我們在一般認知上看待「學習」的面向,著眼於認識新事物。但是有越來越多的情況,學習並非「從頭是了解未曾認知的事」,而是要「更新自己以為知道的事」。這觀念在當前這時代更顯重要。
我想這種更新已知或認知的學習,應該能說明《晨讀10分鐘:世界和你想的不一樣》與《晨讀10分鐘:科學和你想的不一樣》這兩本書的意義。這兩本書中的選文,提供多元主題在新研究中的事證與反思,提醒現今世界跟過往所想已經有所不同。同時,也由書中閱讀的文本,理解看似科學的觀察和報導,本身可能就是一個待釐清,需要再學習的判斷。
而要給予下一代什麼內容,才能讓他們具備理解文本、學習判斷的能力?我認為閱讀理解和素養,是最重要的學習。過去一篇網路報導提出養成閱讀理解與素養的幾點建議,像是「大量閱讀」、「培養閱讀習慣」等。這些你我早就熟悉的論點看似合理,卻是導致大眾對閱讀教育認知偏差的片面性觀點──空有大量閱讀就像是擁有頂級食材,卻沒有基本料理技能的廚師;擁有閱讀習慣也不一定會形成閱讀能力,這就像是有運動習慣的人,不必然能成為運動健將。
從PISA國際閱讀素養評量來看,以普世生活共有的生活情境為文本形式與議題內容,學生以平常培養的能力及素養來作答。而每個學生評量結果的差異,就可視為素養上的差別。這樣子藉由文本訊息建立客觀的理解脈絡,更符合閱讀理解的需求。
這次品學堂《閱讀理解》學習誌與親子天下合作推出《世界和你想的不一樣:閱讀素養題本》,期待透過我們設計的閱讀理解提問,帶領孩子建構對於文本的理解,解決閱讀中發現的問題,並以自身經驗探究思考文本內容。
每個時代,學習都是重要的事,但是每個時代的學習內涵,都會受時代面貌的主題影響。在這個事事更新的年代,或許學習的時代意義,就在於學習不被自己所限,不盲目相信,不人云亦云,學習發現自己可能是錯誤的,時時更新自己,超越自己,成為更新更好的自己。
訂購須知
- 本公司所提供的產品配送區域範圍目前僅限台灣本島。注意!收件地址請勿為郵政信箱。
- 商品將由廠商透過貨運或是郵局寄送。消費者訂購之商品若無法送達,經電話或 E-mail無法聯繫逾三天者,本公司將取消該筆訂單,並且全額退款。
- 當廠商出貨後,您會收到E-mail及APP出貨通知,您也可透過【訂單查詢】確認出貨情況。
- 建議您可下載『金石堂APP』並開啟推播設定,即可收到出貨通知。
- 產品顏色可能會因網頁呈現與拍攝關係產生色差,圖片僅供參考,商品依實際供貨樣式為準。
- 如果是大型商品(如:傢俱、床墊、家電、運動器材等)及需安裝商品,請依商品頁面說明為主。訂單完成收款確認後,出貨廠商將會和您聯繫確認相關配送等細節。
- 偏遠地區、樓層費及其它加價費用,皆由廠商於約定配送時一併告知,廠商將保留出貨與否的權利。
商品運送說明: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