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修編導演教室
人,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情就功德圓滿了。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一代戲劇大師李國修逝世週年紀念!
李國修:看戲修心、演戲修行,
這份筆記是我這四十年來的劇場旅程。
獨家收錄李國修生前最後一部作品《六義幫》手稿!
李國修原著改編,《極光之愛》12月19日起全臺上映!
皇冠
60週年
紀念出版
人,一輩子能做好一件事情就功德圓滿了。
而這一生我只想做好一件事,
那就是──開門,上台,演戲。
●想學表演,得先認識這八個字:「角色扮演」與「生活態度」。先把做人的道理搞清楚,就會搞懂角色在想什麼了。
●戲是扮演,劇是故事。戲劇就是在一個虛構的故事裡,角色真實而真情的扮演。
●我對於自己的創作永遠不滿足,也一直在建立自己的風格後,推翻自己的風格,我很樂於當一個沒有風格的導演,一直在尋找不同的劇場語言。
●身為導演,你可以天馬行空的想像,但記得要回到地面來實踐。
●戲講的就是人,不管情節再精采,舞台燈光再絢麗,如果這個劇本沒有了「人味」,就不能打動觀眾。
●人活著是為了做自己,而不是解釋自己。作者該說的話,應該在作品裡都講完了,觀眾看完戲之後,必然各有各的解讀。
戲劇大師李國修雖然不是科班出身,但憑著對表演藝術工作的熱愛,持續在劇場發表創作,成為集經營者、劇作家、導演、演員於一身的華人戲劇泰斗。
一九八六年,他創立「屏風表演班」,在往後二十多年間,巡迴海內外二十三個城市,完成了上千場演出,帶給數以百萬計的觀眾許多美好的回憶。
從事劇場工作多年,他始終相信戲劇是一門關於「人」的藝術,任何美學形式的戲劇,它的核心都是在探討人性。身為一個創作者,除了要不斷地探索自我的內心,也要關心社會、熱愛生活,進而將自己對於生命的感動,透過舞台上的演出,傳遞給觀眾席上的每一個人。
本書首次完整呈現李國修一生的表演歷程、導演理念以及創作思維,不僅讓我們看見他四十年來為了「做好一件事」的專注,也讓我們看見他將理想化為行動,不斷超越自我,並勇於堅持的動人力量!
名人推薦
【金鐘獎最佳編劇】徐譽庭、【金鐘獎最佳男主角】樊光耀 誠摯推薦!●按姓名筆畫序排列
目錄
關於李國修
【推薦序】是你,你照亮了我的生命/徐譽庭
【推薦序】端出一碗好麵!/樊光耀
【編者序】把你訓練成我的對手/黃致凱
楔子
──我希望當一輩子的演員
──戲真劇假
──流眼淚運動
──劇場四大要素
──創作的發想:什麼先行?!
──觀眾與作品的三種關係
──劇本研讀三步驟
──劇場是危險的
表演課
概 論 尋找類型,再創造典型
第一堂 角色分析
第二堂 角色目標與態度表達──倒三角、三個圓
第三堂 演員的專注力與肢體控制
第四堂 聲音的表情
第五堂 角色情緒的轉折與層次
第六堂 感官與器官記憶
第七堂 情緒記憶
結 論 看戲修心,演戲修行
導演課
緒 論 「演」引創作概念,整合「演」出元素
第一堂 導演七大工程
第二堂 基調設定──元素與創意
第三堂 場面調度──時空觀
第四堂 空間調度(上)──走位與交通動線
第五堂 空間調度(下)──流動與畫面構圖
第六堂 焦點處理
第七堂 角色關係處理
第八堂 導演工作計畫
結 論 成為好導演的條件
編劇課
緒 論 說什麼,比怎麼說重要
第一堂 劇本的結構
第二堂 事件觀察──事實與陳述
第三堂 事件選擇──角度與層次
第四堂 角色創造
第五堂 敘事時空與場景選擇
第六堂 創造式思考
第七堂 喜劇創作
第八堂 創作規劃
結 論 如何檢驗文本結構
李國修生涯大事與創作年表
序/導讀
推薦序1
是你,你照亮了我的生命
徐譽庭
他說:「創作,要從小處去挖掘,挖掘得夠深、夠精采,它就大了!」
那時候我根本聽不懂。多年後,在見證了許多失敗的史詩鉅作後,剎那間明白了:「從大處去說一個故事,就好像走馬看花的「必到景點」旅遊行程一樣,經常過於浮面。」
他說:「最經典的作品,皆是對人心人性的極致探索。」
我當時依舊沒弄懂。後來在自己創作的時候終於領悟了「感同身受」的巨大。有天夜裡在看完《分居風暴》後,我想打電話給他,跟他說:「看『人』,果然是最震撼的!」
他說:「要成為一個好編劇的方法就是──動手去寫。」
我以為他在敷衍我。但後來,這句話,變成了我告誡那些想成為編劇的人們的「誠心建議」。
他說:「我以你為榮。」在我離開屏風十七年後。
而我想說:「是你,你照亮了我的生命。」
期待在屏風子弟細心的匯整之下,國修老師的精采能延續、能繼續的照亮更多戲劇人的生命。如果那些精彩的「國修獨門理論」,你現在還「不懂」,沒關係,因為你需要時間、歷練、你需要拿起你的筆。
推薦序2
端出一碗好麵!
樊光耀
日本大導演小津安二郎有一本文集:《我是賣豆腐的,所以我只做豆腐》。這書名道盡藝術工作者的專一,也跟李師國修的專業哲學如出一轍。國修老師常常以 「賣麵的」作為比喻,提醒自己也惕勵我們,他總說:「賣麵的最重要的就是把湯熬好!」他說的熬湯,便是對演員演技養成的基本功要求。
國修老師對於臺灣表演藝術的貢獻,毋須贅述,但起先,這位沒喝過洋墨水,甚至不是科班出身的表演藝術工作者,他的藝術思維、作品呈現、劇場經營、教育 理念,卻時常受到業界(特別是)學界的輕視與訕笑。然而他絲毫不以為意,憑著超強的個人意志,在極有限的資源下,土法煉鋼,鑽研「方法演技」 (method acting),並在屏風表演班的舞台上逐步累積,以致日後,李國修成為全球華人中,對於「方法演技」的探索最深遠,實踐最徹底,認知最全面的人之一。這 鍋湯,他熬了四十年!
許多人聞香而來,這位大廚也從來不吝於傳授,他樂於教人如何熬湯。2000年正式參與屏風的演出,初來乍到的我不按屏風文化,每見國修必照職場通例稱 呼為「導演」,然而除了我之外,幾乎所有演職人員皆以「老師」稱之,我非常納悶,並且認為,我是來工作的,國修以往又沒有教過我,我就是不喊他「老師」。 沒過多久我改口了,我再也沒有稱過他「導演」,而心悅誠服地尊稱他為「老師」。因為我發現國修把來屏風工作的朋友,特別是演員,都視為有心學習表演的人, 不但是屏風的演員,更是屏風的學員。我才恍然大悟,屏風表演「班」,不僅僅是個戲班子,更名符其實是個班級,是個私塾,是個學校。我終於理解並承認,李國 修當然是班主任,是校長,是教育家!這正是他的興趣、抱負與胸懷:「喜歡演戲?我教你!」
對於表演教學,國修老師真正做到了「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不管演員資歷深淺,戲齡長短,表現優劣,他從來一視同仁。而演員縱有不同的天賦條件、領悟 程度,專長特質,他總能找到他們能理解的方式,將他們引導至更正確的方向。但是先決條件是,學員們對表演所呈現的態度與付出的努力,必須達到他的高度認 可。帶藝投師的我,雖未磕頭,卻真真切切是國修老師一手拉拔起來的。不諱言,我曾懷疑過他的表演教學,覺得表演的世界之大,未必如他所言,但歷經日復一日 的排演與課程,我卸下了預設與防備,接受老師全面的表演訓練。我發現雖然他不等同於表演世界的全部,但卻是可以帶領我航向更廣闊的表演領域的最佳領航者。 在我不同的階段,老師深刻體察我的缺點與需求,循序漸進,對我進行不同的提示與調整。從最基礎的訓練開始,到成為極少數上過他「高級班」的親信演員,我獲 益良多且受用無窮,他絕對是我永遠的表演導師!
2005年11月12日晚間,屏風《昨夜星辰》巡演至新竹,謝幕時,國修老師拉起我的手,在舞台上對全場宣布稍早我獲頒金鐘獎最佳男演員的喜訊,我喜 極而泣之餘,充分感到他的興奮與激動更勝於我!如同我看過他為其他子弟兵演員獲獎時所流露出的喜悅,我明白,老師是真的替他所調教出來的演員感到驕傲。
在教室裡,在排演場內,在舞台上,在生活中,國修老師的表演教學無所不在。他常說他是「老老貓」,意謂比老貓還老道。他不費吹灰就可以洞悉學員們的身 心狀態與準備,進排演場前有沒有做足功課,完全逃不過老老貓的法眼。他善於觀察人的行為,分析人的心理,他是我所見,為他人做心理測驗或解夢,最「唬人」 的。他總有辦法讓人卸下心防,重新認識自己。
他演戲,他導戲,他寫戲,他教戲,他思考,他焦慮,他嚴肅,他嬉戲,他憤怒,他喜樂,他冷眼,他熱情,他熱愛生活,他永遠感恩,他一輩子從事表演,他超越表演一世人。
他不要演員自視天才,他要演員善用天賦。
他不要演員搶著表現,他要演員享受表演。
他不要演員通俗表演,他要演員完整表達。
他不要演員只是想到了什麼,他要演員確實感覺到了什麼。
他不要演員逃避自己否定自己,他要演員面對自己挖掘自己。
他不要演員傳播別人的八卦,他要演員觀察別人的言行。
他不要演員之間仰賴默契,他要求角色之間養成習慣。
他不要演員依附類型,他要求演員創造典型。
他不要演員鑽牛角尖,他要演員活在當下。
他不要演員耍小聰明,他要演員下真功夫。
每當大家辛勞的排演結束,國修老師最常對演員的鼓勵就是:「功不唐捐。」他認為戲只會越排越好,功夫不會白白浪費。就像熬湯煮麵一樣,他告誡我們:「你賣的每一碗(種)麵都不一樣,但各個口味要維持一樣。每天賣一百碗也好,二十碗也罷,投注的心力,不能變!」
去年2013,屏風重製《西出陽關》,我何其有幸,在國修老師生命的最終階段,由他本人親傳親授,接棒飾演原本由他所創造的經典角色「老齊」。他在與 病魔纏鬥中不時對我加以指導、修正,在我生日當天,他所傳來的簡訊,往後將會持續提醒我鼓舞我,因為他不能再陪著我熬湯了,只能記住他的教導、操練與勉 勵。簡訊寫著:「端出一碗好麵,讓客倌細細品嚐!」
編者序
把你訓練成我的對手
黃致凱
「我要把你訓練成我的對手,在劇場的擂台上較勁。」國修老師對每個課堂上的學生都這麼說。
2002年,還在就讀臺大戲劇系三年級的我,對畢業後的出路感到徬徨,因為我是第一屆的學生,毫無學長姊的前例可循。
就在大三下學期,國修老師受系主任彭鏡禧之邀,來臺大開了「導演實務」的選修課程。想修那門課不是在網路選課系統用滑鼠點一點就好了,他的要求如下: 繳交自傳一千五百字、過去作品DVD、未來導演學習計畫一千字、現場呈現十分鐘戲劇片段、口試──由於門檻嚴苛,近乎研究所入學推甄的標準,最後只有七個 人來報名,他硬生生只錄取了三個,我是其中之一。
那學期的課程讓對未來茫然的我大開眼界,與其說國修老師像是大海中的一根漂流木,我更覺得他像是一艘準備遠航的大輪船,順手把我撈上甲板──國修老師對劇場的熱情會把人燙傷,從他的身上我感受到,原來劇場不只可以是一份職業,還可以是一份志業。
學期結束後,修師說:「你如果還想學,就來屏風吧!」那年的暑假,我成為了屏風的見習生。我坐在排練場最角落的位置,每天除了掃地、拖地、倒煙灰缸之 外,就是「看」。我看著導演和演員透過排練把角色的形狀雕塑出來;我參加所有的設計與技術會議,了解場景調度的原理。在整整看了一年兩齣戲製作之後,我才 有資格當助理。或許是這份熱情與傻勁打動了他,2005年我正式磕頭拜師,成為入門弟子。
劇場界都知道國修老師是編、導、演三絕,但他除了創作之外,在戲劇教育上,可說是提攜後進,不遺餘力。除了屏風內部的演員訓練,我跟著他在北藝大戲劇 研究所、臺大戲劇系、靜宜中文系、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運用學系……等校系開設專業課程,陪著他走南闖北,貼身學習他的思想。他是一位胸襟開闊的藝術家,熱 於分享他的創作經驗,他從不留一手,學生隨便問一個問題,他就可以回答兩個小時。
修師常說,他對人生有三個重要信念:「一求溫飽、二求安定、三求傳承」。他對我的要求極其嚴苛,跟隨在他身邊十一年,他從來沒有稱讚過我一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