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衡的經濟:美中「再平衡」戰略大藍圖! Unbalanced:The codependency of America and China
美中經濟「失衡」,如何找新出路?改變者先贏!「再平衡」為新契機。
- 作者:史蒂芬.羅奇 追蹤
- 譯者:洪世民
- 出版社:寶鼎
出版社追蹤
- 出版日:2015/7/3
- ISBN:9789862484791
- 金石碼:2015520100923
- 語言:中文繁體
- 適讀年齡:全齡適讀
- 定價:420 元
- 特價:79 折 332 元 (可得紅利3點)
- 紅利優惠價:77 折 322 元 (折抵說明)
- 紅利可抵:10 元
- 信用卡紅利:可折抵多家銀行 (扣抵說明)
- 運送方式:全球配送 香港到店 國內宅配
國內店取
優惠活動-3hrs快送與海外寄送恕無法提供活動贈品。top 
內容簡介 top 
《失衡的經濟:美中「再平衡」戰略大藍圖!》Unbalanced:The codependency of America and China
名人推薦top 
【國內名人讚譽推薦】
王濬智 群益金鼎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朱成志 萬寶週刊社長
吳中書 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
吳嘉隆 AIA Capital財富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財訊雙周刊專欄作家
阮慕驊 News 98「世界一把抓:阮慕驊時間」、「財經晚點名」
林建甫 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台大經濟系教授
林宏文 環宇電台「財經熱點」主持人、《今周刊》顧問
洪寶山 理周集團總裁
梁國源 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董事長
許振明 台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陳思寬 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專任教授
葉雲龍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處長
楊紹華 《今周刊》副總編輯
熊秉元 浙江大學法與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蘭 萱 中廣「蘭萱時間」節目主持人
編輯推薦 top 
美中經濟「失衡」,如何找新出路?改變者先贏!「再平衡」為新契機。「共依存症」原是用在人際關係中,沒想到也出現在世界經濟裡,這次編輯史蒂芬?羅奇博士《失衡的經濟》一書,作者把原本硬梆梆的美中經濟發展大議題,化成你我生活中必須關心的話題。大學念歷史的我,原本擔心看稿時腦袋會不會打結連連,沒想到讀起來卻津津有味,真是大呼意料之外了!
美國與中國就像是彼此獨立的人,因為看到對方身上有自己缺乏的地方,進而彼此吸引互相合作,只是沒想到後來從好朋友變成有如「恐怖情人」般的病態,不良關係影響所及……全世界!要如何跳出這種不健康的關係呢,羅奇很有智慧的提出「再平衡」解方,因為美中雙方唯有轉型尋求再平衡,才有新契機。
美中關係未來會如何演變?是同電視上情殺案件中的「玉石俱焚」,還是變成更成熟獨立的夥伴關係?全球化的今天,世界的經濟牽一髮動全身,你和我都不能置身事外。
這次透過羅奇先生,帶我從了解世界經濟開始,一步步抽絲剝繭,我現在不只能看熱鬧,也開始看懂世界經濟的門道!(文/寶鼎出版主編王彥萍)
目錄 top 
失衡的經濟:美中「再平衡」戰略大藍圖!-目錄導覽說明
- 序第一部 共依存序幕第一章 偽繁榮的靈丹妙藥美國:最終消費者中國:最終生產者世界成長大陷阱共依存的陷阱第二章 誰依賴誰?GDP成長會說話資本流動的雙面刃歐洲搭上偽繁榮熱潮跨國企業全球化轉變中的共依存第二部 領導與權力第三章 老闆與大師:朱鎔基與葛林斯潘朱鎔基:一個確保、三個到位、五項改革葛林斯潘:要存在,就需要意識型態從微觀跳到宏觀既成長又要兼顧穩定第四章 大穩定的辯論:溫家寶及柏南克溫家寶:人民的總理班・柏南克:教授「四不」政策聯準會的保證共依存的領導人第五章 兩種策略觀:華盛頓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華盛頓的協調與會計是計畫還是策略?新思維新策略新行動第三部 緊張局勢第六章 新的全球化話說全球化一•○/二•○第二波全球化的困局重新思考李嘉圖美中全球化總體檢第七章 多邊世界裡的雙邊對稱美國的儲蓄不足中國的剩餘儲蓄一○二逆差供應鏈經濟學貨幣陷阱第八章 對中不滿貨幣操控不公平的貿易實務真相智慧財產權爭議網路攻擊迭起中國即將崩潰?!到底在不滿什麼?第四部 鳴槍示警第九章 不平衡與大危機美國消費者遊戲結束全球貿易的崩潰中國生產者撞牆大危機餘震大危機中的警訊面對刻不容緩第十章 斯慕特─霍利法捲土重來兩個參議員和一種貨幣恐嚇加碼一場惡夢彼一時與此一時美中間囚犯的困境第五部 解決之道第十一章 再平衡吃力的結構性變革新的中國新的美國美中再平衡第十二章 新美國遇見新中國新美國的終極出口新中國的終極進口開採中國服務業富礦消費力量大匯聚不對稱的經濟推動力第十三章 共依存、網際網路和雙重身分認同危機中國的「大霹靂」微博、政治改革和現代化論題中國的選舉與管理網際網路及美國的兩極化美中共依存的鏡子註釋謝詞
試閱top 
第十章 斯慕特─霍利法捲土重來
關於政治與經濟的互動,沒有什麼不可能。艱困時期尤其如此,經濟壓力難免會為政治行動帶來一些喧擾,在這種情況下,不當的政策決定,會對許多經濟造成深刻而持續的影響。
美中經濟關係亦無法免除於這種可能。自二○○五年以來,美國國會一再揚言實施反中國的貿易與貨幣措施,好消息是這些法案尚未變成法律。壞消息是過去的績效或許不是預測未來決定的好指標。
一九三○年的斯慕特─霍利法就是活生生最壞的腳本,示範小規模的貿易衝突如何演變成全面開戰。此法針對近九百項進口美國的貨物,提高了平均近百分之二十的關稅1。它引發美國重要貿易夥伴的強烈反抗,一場全球貿易大戰就此引爆──協助將世界金融衰退成經濟大蕭條。很多專家認為這是現代美國史上最糟糕的經濟政策錯誤。
歷史可不可能重演?當然不會──專家們自信滿滿地保證。謹記一九三○年代的教訓,並深諳自由貿易的理論與實務,美國或中國不會有哪個頭腦清楚的政治領導人會發射實彈開啟貿易戰爭,但這些風險並非不值一哂。過去專家們不也自信滿滿地相信下列神話:能長久維繫的不平衡、良性的資產和信用泡沫,以及自由資本主義社會中市場參與者的私利,千萬別說不可能。
馬克吐溫(Mark Twain)曾說,歷史甚少重複,但經常押韻。華盛頓責難中國的傾向就是格外令人擔心的韻腳之一。不同於斯慕特─霍利大範圍的掃射,反中國的貨幣或貿易法案,只會鎖定一個可能的敵人為目標,但共依存卻使那個目標攸關美國的利益。不同於美國還有貿易及儲蓄順差的一九三○年代,中國可是現今美國赤字的主要資助者,也是美國消費者垂涎的廉價商品主要供應者。這使得此時的美國,遠比彼時脆弱,禁不起美中貿易戰爭可能招致的任何報復行動。
哎呀,誰管邏輯。重要的是就業安全的政治──以及那個非理性的信念:要還給處境堪憐的美國工人公道,唯一的方法就是讓中國畏縮。誰在乎美國根深柢固的經濟問題──欠缺儲蓄、勞動者技能低落、曾經有競爭力的產業逐漸中空,以及公共建設不敷使用──大多是自己造成。華盛頓透露的訊息是,怪罪他人比著手處理問題來得容易。
誰在乎中國的報復,可能會對金融市場和美國實體經濟造成不利。恐懼的政治才不管兩敗俱傷的風險──這正是八十五年前參議員瑞德・斯慕特(Reed Smoot)和威利斯・霍利(Willis Hawley)犯下的錯。
◎兩個參議員和一種貨幣
這一波逐步加溫的反中國保護主義情緒,在二○○五年四月六日有個不祥的轉折。那一天,在美國參議院一場令人意外的投票,兩黨六十七位參議員中有過半拒絕擱置例行國務院撥款法案的舒默─葛蘭姆(Schumer-Graham)中國貨幣改革修正案。
雖然這不是國會第一次討論對中國採取強硬手段,卻是第一次實彈上膛。正如參議員查爾斯‧舒默數周後指出:「是溫言在口,大棒在手的時候了2。」
舒默,紐約出身的自由派民主黨員,和南卡羅萊納州出身的保守派共和黨員林德西‧葛蘭姆,結為看似不可能的政治組合。舒默在共同支持這項貨幣法案時根本沒去過中國。「那無關緊要。」他一年後在第一次於北京吃早餐時這麼表示。「我只要在一九八○年代晚期去過一次日本,就可以處理日幣事宜3。」這句油腔滑調的意思是,一如他不必長待日本就能在推動日幣升值上扮演要角,他也不需要待在中國多久,就能對人民幣發揮類似的影響力。受律師教育(雖然從未執業)的舒默,能成為名聞遐邇的參議員,靠的就是為中產階級的困境而戰,他很快建立這個觀念:中國對中產階級選民構成嚴重威脅。
也受過律師訓練的林德西‧葛蘭姆,是一九七七年以來在所屬南卡州國會選區第一個獲選的共和黨員。代表
...看全部
詳細資料top 
編/譯者:洪世民
語言:中文繁體
規格:平裝
分級:普級
開數:25開15*21cm
頁數:416
出版地: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