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刑事訴訟法(下冊)(9版)
新學林 出版 2019/9/1 出版這是一本貫穿理論、立法與實務的教科書。首要是理論方面,特別著重於基礎觀念的建立及我國法與普世人權基準的銜接。立法規範的闡釋,以截至2019年7月修正的刑訴新法為本。裁判引介的重心,放在最高法院截至同年月止的最新發展趨勢。這是本書的三根支柱。 為了突破傳統刑訴教科書的格局,本書重新分配刑訴議題的比重,將論述重點移轉至刑事訴訟的構造原則、辯護權利、強制處分、證據法則、證據禁止及法庭活動等。 此外,為了「冀以理論、契入實例」,本書每章契合數則案例輔助理解,其中多數取材、改編自台灣實際的案例。畢竟,訴訟法的生命在於運用,而解決台灣本土的實務問題,更是台灣刑事訴訟法的不二任務。 本書亦朝承先啟後的方向努力,故除傳述、批判我國刑訴傳統見解之外,亦歸納、評析國內的最新文獻,並佐以國外的學說與實例為借鏡,期使讀者能夠一目了然,掌握國內外刑訴的演進趨勢。
特價690元 -
新學林分科六法-土地法規(20版)
新學林 出版 2019/3/31 出版一、我國規範人與地關係之土地法規數量繁多,且內容廣泛錯綜,兼涉公法與私法領域,致體系複雜。對此,本書嚴謹地擇錄土地法規及其相關法規達225項,予以歸類;其中,尤將「土地法」、「平均地權條例」、「土地徵收條例」、「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國土計畫法」、「區域計畫法」、「都市計畫法」、「都市更新條例」、「土地稅法」、「農業發展條例」及「土地登記規則」等主要法規各法條之相關條文詳盡陳列,以串聯土地法規體系之關係與脈絡,藉此使讀者查閱法規時,得以掌握本法規各條文間及其與他法規條文間之關聯性,進而迅速.正確地適用法規,並理會規範之全貌。此外,亦選錄與該等法規相關之司法解釋、判例及決議,以利參考並輔助理解法條內容之意涵。從而,於研習土地法學或處理土地事務上,本書實為重要.優良之參考工具。 二、本版收錄至2019年3月13日止之最新法規,與前版(2018年3月版)相較,內容上主要新增錄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施行細則、考古遺址土地容積移轉辦法、住宅租賃契約應約定及不得約定事項3項法規,並修訂平均地權條例、都市更新條例、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國有財產法、稅捐稽徵法、山坡地保育利用條例、土地登記規則、申請土地登記應附文件法令補充規定、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古蹟土地容積移轉辦法等31項法規。此外,本書原列之相關條文及收錄之解釋.決議,亦均配合法規等之異動,予以修正.增補,使內容更為豐富.翔實。
-
民法總則(6版)
新學林 出版 2019/9/19 出版民法總則與債法以及物權法,共同構築財產法體系。民法總則乃法學之基礎,亦為法律人之入門,對於法律人的專業涵養,實有深遠之意義。為使讀者能有效建立清晰且完整的民法總則體系,本書乃於課文講述之中介紹中外精湛之學說,並舉實務案例以為進一步之說明,且適度地表達本書之意見;各章節均附有圖表協助閱讀,再另闢【例題】及【簡析】,俾令讀者透析掌握民法之基礎理論與應用。 本書共計十二章之編排,內容包括第一章概論、第二章法例、第三章權利主體(一)自然人、第四章權利主體(二)法人、第五章權利客體、第六章法律行為、第七章意思表示瑕疵、第八章法律行為之附款、第九章代理、第十章法律行為效力、第十一章期日與期間及第十二章消滅時效。其中第五章第四節權利之行使,係將第148條以下的規定與理論移列,以利於對該章第三節權利的整體瞭解;第六章第二節契約之成立,則係加列債編第153條以下的規定,以有效建立法律行為的完整體系。第九章代理,則整列債編第167條以下代理權之授與,並於第五節無權代理一併作完整而詳細的介紹。
特價750元 -
刑法總則-大學用書系列(經銷書)(一品)
一品 出版 2019/11/25 出版適用對象 1.對刑法學有興趣者。 2.法律系學生。 3.對於刑法學需要全盤性理解的考生。 適用時間 無限制 使用功效 內容深入淺出,讓初識刑法的學生也可以迅速學習。 架構綱舉目張,快速提攜出爭點要義。 改版差異 依最新修法修訂 書籍特色 本書為刑法總則,精要說明刑法的基本概念。全書文字簡潔清暢,讀者不必在重重濃霧中搜尋出路,為理解所苦。刑法之路,可以有如田園牧歌,悠緩並富含生命情調。本書的許多章尾設有「案例與解題」,解題以考場上可能作答的時間與篇幅呈現,供讀者參照。
特價450元 -
民主治理:公共行政與民主政治的制度性調和
五南 出版 2019/9/25 出版當代民主政府的運作,正面臨去中心化及效能不彰雙重的壓力,解決的關鍵在於如何面對國家治理中的「公共行政黑洞」,尋找官僚體系在回應與責任價值之間制度性調和的可能性。本書提供解開民主國家「治理績效秘密」的鑰匙,是建構一個跨領域的「民主治理」(democratic governance)理論,從理論與實務上調和政治與行政關係中價值衝突的問題,讓政府持續性的公共治理任務,可以和變動的民主政治建立有效的連結,這是一個講求過程與結果並重、價值與制度調和、既屬政治又屬公共行政的研究領域。全書以四篇十五章30萬字的篇幅,完整討論這個重要的當代議題;第一篇共四章,主要處理民主治理理論的範圍與方法,第二篇到第四篇當中,作者以公共行政「回應」、「責任」與「課責」的三元價值競逐理論為主要框架,各以三章的篇幅討論這些價值內以及彼此之間的重要議題。本書的出版,勢必成為國內討論公共行政與民主政治關係不可或缺的參考文獻。
-
刑法分則(下):人格與公共法益篇
新學林 出版 2019/9/6 出版本書依照2019年6月修改通過的刑法進行寫作,除了根據國家考試命題大綱選擇論述的罪名外,並加入一些具有重要學理意義,而為習法者應該知悉的罪名。寫作方法上,係以當代德國刑法理論為基礎,結合我國重要議題,對相關學說與實務見解進行深度的引用與討論,以求完整地闡釋每一罪名的保護法益、體系結構與基本內容。不論是仍在學習與準備考試的讀者,抑或已經從事刑事實務工作的人士,皆可透過對本書的研讀,獲得對相關知識廣泛且體系性的理解,反思既有知識,並從更遼闊的視野觀察各罪問題。
特價700元 -
例解刑事訴訟法II-案例解析版
五南 出版 2019/7/25 出版國家公權力對人民基本權利之限制與干預,厥於刑事訴訟程序中為甚,司法機關為取得證據並保全被告,乃於偵審程序實施強制處分, 對人民之身體、自由、財產、隱私、秘密通訊與遷徙自由等憲法保障之基本權利有所干涉或損害;嗣於有罪判決確定之執行時,更對受判決人之生命、自由與財產予以侵奪,刑事訴訟法即為確保任何人民,一方面於個人權利蒙受他人不法侵害時,有尋求國家救濟之途徑;另一方面,亦在使刑事訴訟程序中,受強制處分之相對人或受法院審判之被告,得獲法治程序之合法對待,以期能發現真實,保障人權,並實現公平正義。 本書體系釋義版為助讀者(法律工作者與學習者)深入融通刑事訴訟法之上開基本價值與實質內涵,建立上位性與架構性之整體概念,以表列體系為首,歸納實務要解與學說思見所均強調之關連性考點,併輔以詳細之焦點說明,深入剖析前揭體系之綱要要義,以為觀念之釐清。至案例解析版則藉由案例研習之相互印證,資為嫺熟相關重要法點之應用,而為因應近年來學說與實務見解之多元化,乃更強化資料蒐集之廣泛與精深,冀盼益能襄助讀者掌握國考之命題趨勢與實務工作之運用。
-
圖解刑事訴訟法
五南 出版 2019/3/28 出版市面上的刑事訴訟法動輒600頁以上,到底刑事訴訟法有多複雜? 只是想了解刑事訴訟而已,到底怎樣才能最快理解? 圖解刑事訴訟法,讓您看完就能了解整個刑事訴訟流程,還能了解相關的法律知識喔! 社會新聞中經常出現的「億元交保金」、「最高法院生死辯」、「法官自由心證」等標題,究竟是什麼?為什麼參加國考,刑事訴訟法老是拿低分?如果你有以上的疑惑,一本合適的刑事訴訟法教科書,可以開啟你的興趣、幫助你理解;本書目標是成為「一本看得懂的刑事訴訟法書」,任務便是將刑事訴訟法的趣味,帶給大家,降低學習門檻。而對於初學者而言,本學科之所以難懂,主要是因為學生在修讀時,大多沒有實務經驗,缺少圖像化的理解途徑。本書有感於此,除了以輕鬆的文字,帶領讀者循序漸進以外,並以大量圖解,幫助讀者圖像化思考;此種一頁文、一頁圖的方式,使讀者閱讀起來沒有負擔,讓人不知不覺下,看完整本書,因此,本書也是會是你架上那本「看得下去的刑事訴訟法書」,在此推薦給你。
-
CRPD話重點:認識《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的關鍵15講
新學林 出版 2019/2/28 出版《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以下簡稱「crpd」)於2006年12月13日獲得聯合國大會通過,並於2008年5月3日生效,是千禧年以來的第一部核心人權公約。截至2018年底,已有超過170個國家成為締約國。在台灣,立法院於2014年通過《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施行法》(以下簡稱「crpd施行法」)賦予這部公約國內法效力,要求政府正視現行法規政策與國際人權標準的落差。2017年10月,政府更邀請五位國際人權專家來台審查初次crpd國家報告,診斷公約的落實情況。 與兩公約相比,台灣社會對於crpd的瞭解顯得更加不足。於是,人權公約施行監督聯盟及台灣國際醫學聯盟於決定在國際審查前半年舉辦系列讀書會,邀請障礙者、相關實務工作者與公民朋友加入一同學習crpd的行列。多虧參與者的熱烈討論與經驗分享,我們決定以讀書會成果為基礎,策劃推出「crpd星期天」專欄,為更廣泛的大眾介紹公約中的重要概念。該專欄總共產出15篇文章,經過一年大幅編輯、補充與校對後集結成冊,並額外新增了第0回,以說明「平等與不歧視」此一所有人權公約共通之基本概念。 我們相信,障礙者的權利就是人權,而每一項人權議題也都需要特別關切障礙者的處境。我們也期待,這本《crpd話重點》的問世能協助讀者窺見這部公約的核心價值,進而將知識轉化為實踐的力量。唯有讓不分障礙與否的人們都願意理解與接受這部公約的人權意涵,才有可能攜手邁向一個多元、融合、平等、尊重且無障礙的理想社會
-
刑事制裁:犯罪後之刑法回應
新學林 出版 2019/2/28 出版刑事制裁領域在學術上的專論並不多,且在傳統法學教育的訓練,更是付之闕如。本書作者一針見血地指出我國刑事制裁體系的諸多問題,同時也提出具體可行之道,包括:以終身監禁替代死刑之執行、累犯存廢以及因累犯違誤產生非常上訴的問題、提出日額罰金制代替總額罰金制、困擾實務界已久的數罪併罰案件中的定應執行刑;同時,在各論中,針對社區矯治、電子監控以及青少年濫物濫用的法律責任、以治療代替刑罰之毒品處遇政策,甚至對於現在熱門的大麻合法化政策,也提出具體的方案。從事刑事法研究、司法實務工作者,不論是偵審人員,或是矯正工作人員,本書均可供為重要之參考文獻。
-
刑事訴訟法概論(下)(15版)
新學林 出版 2019/2/28 出版本書講究理論與實務兼備,特別重視相關理論在實務上之運用與發展。隨著9226修正刑事訴訟法,自訴制度改採律師強制代理制,明定告訴代理人制,嚴謹證據法則,強調無罪推定原則,改採傳聞法則,明定傳聞例外規定,嚴加區分證據能力與證明力,加強交互詰問之要求,重視當事人之對質權與詰問權,增設簡式審判程序,擴大簡易判決處刑功能,強化集中審理,活潑法庭活動,以建立更符合公平正義堅實第一審的金字塔型訴訟制度,本書對此等新制之重要問題,均予詳細而有系統的分析與探討,俾利初學者得以順利掌握刑事訴訟法之體系架構與實務運作,終而能保障人權與發見真實。
-
性侵害及性騷擾之理論與實務
五南 出版 2019/2/25 出版本書旨在論述探討性騷擾及性侵害之相關定義、立法運動、規範內容、法律救濟、防治機制、執法情況、案件處理、服務措施等。所涵蓋之範圍廣闊,不僅論述我國之性侵害犯罪防治法、性騷擾防治法、性別平等教育法、性別工作平等法、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家庭暴力防治法、老人福利法及其他相關法規,而且解析國外先進國家之法律規範與實務運作,從具體案例解析相關法規之交互應用,對現行法制及政策提出評論與建議,務期理論與實務兼顧,讓被害人得到最大的保護扶助,加害人得到最好的治療輔導,使我國的人權保障能邁開大步向前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