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講演錄(2004-06)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南懷瑾先生在2004至2006年間旅止上海,因各方再三邀約演講,盛情難卻,南師即在上海舉行了數場講演。講演的對象多為學界或社會菁英,其跨足領域甚廣,包括文化、商業及傳播等,故而南師演講內容涉獵亦廣。而在多次的演講過程中更透露南師對當前教育方面的諸多感歎。
本書包括五次講演記錄,內容雖以人文為主,但卻隱約透露了時代趨勢的走向,頗有發前所未發之處。
本書包括五次講演記錄,內容雖以人文為主,但卻隱約透露了時代趨勢的走向,頗有發前所未發之處。
目錄
出版說明
第一章 讀書和工商文化
第一講
今之學者為錢
讀書的問題
計利應計天下利
姜太公的生意經
管仲 范蠡 子貢
文化與工商發展的論辯
第二講
婚姻改變了家庭社會
無德而富貴的不幸
獨立人格的建立
用錢最難
認知科學興起
人生的目的和價值
掀天揭地的奇才
第三講
三生石的故事
曾子講認知
能知之性是什麼
催眠與夢境
中國文字的妙
九問九答
第二章 大會計?
第一講
原來名土真才少
不會數錢的人
誰會當經理
大禹王的會計
孔子和會計
會計的歷史
第二講
西方的會計制度
收稅員的本事
讀書無用論
明清的政治基礎
會計
錢穀師爺——會計師
唐朝大會計——劉晏
第三講
宰相之材——大會計
宗教與信仰問題
什麼是文化
兒童讀經
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關系
年輕人該如何
第三章 人文問題
第一講
背書要從小
你懂儒釋道三家嗎
古文里的大學問
為自己讀書吧
應酬應酬應酬
你讀過《千字文》嗎
說簡體字
第二講
什麼才算事業
新自由主義與帝國主義
新科技中國早研究了
賺了錢怎麼用
孔子與中國之道
帝王具備的三條件
蘇東坡與歐陽修
第三講
《大禹謨》說政治的最高原則
人性的善惡問題
七情不是人性
心性修養
人間工夫
五種神仙
第四講
朱元璋反對孟子
你會反省嗎
你有憂患意識嗎
男女愛情不是愛
多欲的武帝
誰能做到離情棄欲
第四章 中國傳統文化與經濟管理
第一講
令人憂心的教育
經師 人師
見解超越師父的人
什麼是經濟
民先富嗎?國先富嗎?
政治的最高目標
第二講
道家的經濟思想
東西方的時代人物
漢文帝如何提升經濟
半壁江山——讀書
領導者是關鍵
好領導 重法治
第三講
歷史的教訓
有智慧的歷史人物
真正為國為民的皇帝
武帝任用商人管財經
先均貧再均富吧
暗中資匪的特務
暴發的部分社會
第四講
快讀古書
有品格又民主的老板
關于滕王閣序
落霞孤鶩 秋水長天
《告子篇》和《盡心篇》
第五章 中國傳統文化與大眾傳播
第一講
新聞 媒體
新聞出版與文化教育
無古不成今
上海的發展
第二講
人貴自立
家譜與地方政治
抗戰的歲月
衣冠文物的影響力
新聞出版與道德
第三講
文化寶庫的鑰匙
新聞的社會責任
說考試
教育的精神
但得流傳不在多
文字的影響
文化人的人生目標
教育的目的
一本書
書刊管制
善意建議 惡意批評
第四講
買票不進場
中國的封建和西方封建
焚書坑儒管制有用嗎
向前的路
第一章 讀書和工商文化
第一講
今之學者為錢
讀書的問題
計利應計天下利
姜太公的生意經
管仲 范蠡 子貢
文化與工商發展的論辯
第二講
婚姻改變了家庭社會
無德而富貴的不幸
獨立人格的建立
用錢最難
認知科學興起
人生的目的和價值
掀天揭地的奇才
第三講
三生石的故事
曾子講認知
能知之性是什麼
催眠與夢境
中國文字的妙
九問九答
第二章 大會計?
第一講
原來名土真才少
不會數錢的人
誰會當經理
大禹王的會計
孔子和會計
會計的歷史
第二講
西方的會計制度
收稅員的本事
讀書無用論
明清的政治基礎
會計
錢穀師爺——會計師
唐朝大會計——劉晏
第三講
宰相之材——大會計
宗教與信仰問題
什麼是文化
兒童讀經
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關系
年輕人該如何
第三章 人文問題
第一講
背書要從小
你懂儒釋道三家嗎
古文里的大學問
為自己讀書吧
應酬應酬應酬
你讀過《千字文》嗎
說簡體字
第二講
什麼才算事業
新自由主義與帝國主義
新科技中國早研究了
賺了錢怎麼用
孔子與中國之道
帝王具備的三條件
蘇東坡與歐陽修
第三講
《大禹謨》說政治的最高原則
人性的善惡問題
七情不是人性
心性修養
人間工夫
五種神仙
第四講
朱元璋反對孟子
你會反省嗎
你有憂患意識嗎
男女愛情不是愛
多欲的武帝
誰能做到離情棄欲
第四章 中國傳統文化與經濟管理
第一講
令人憂心的教育
經師 人師
見解超越師父的人
什麼是經濟
民先富嗎?國先富嗎?
政治的最高目標
第二講
道家的經濟思想
東西方的時代人物
漢文帝如何提升經濟
半壁江山——讀書
領導者是關鍵
好領導 重法治
第三講
歷史的教訓
有智慧的歷史人物
真正為國為民的皇帝
武帝任用商人管財經
先均貧再均富吧
暗中資匪的特務
暴發的部分社會
第四講
快讀古書
有品格又民主的老板
關于滕王閣序
落霞孤鶩 秋水長天
《告子篇》和《盡心篇》
第五章 中國傳統文化與大眾傳播
第一講
新聞 媒體
新聞出版與文化教育
無古不成今
上海的發展
第二講
人貴自立
家譜與地方政治
抗戰的歲月
衣冠文物的影響力
新聞出版與道德
第三講
文化寶庫的鑰匙
新聞的社會責任
說考試
教育的精神
但得流傳不在多
文字的影響
文化人的人生目標
教育的目的
一本書
書刊管制
善意建議 惡意批評
第四講
買票不進場
中國的封建和西方封建
焚書坑儒管制有用嗎
向前的路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