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與公孫丑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孟子》這本書,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儒家典籍。
孟子生於戰國時代,他繼承了孔子的精神,始終為人倫正義,為道德政治奔走呼號。所以在《孟子》書中所記述的,不僅是為政的原理準則,更是人人身心道德修養的基本。
時至廿一世紀的今天,孔孟學說,在世界各地皆有蓬勃而起的趨勢,現《孟子》〈公孫丑〉篇,已在南師指導下,先行整理出版,其餘各篇,亦將加緊整理工作,陸續印行出版,以饗愛護傳統文化的讀者。
孟子生於戰國時代,他繼承了孔子的精神,始終為人倫正義,為道德政治奔走呼號。所以在《孟子》書中所記述的,不僅是為政的原理準則,更是人人身心道德修養的基本。
時至廿一世紀的今天,孔孟學說,在世界各地皆有蓬勃而起的趨勢,現《孟子》〈公孫丑〉篇,已在南師指導下,先行整理出版,其餘各篇,亦將加緊整理工作,陸續印行出版,以饗愛護傳統文化的讀者。
目錄
出版說明
公孫丑章句上
管仲的故事
管鮑之交
生死不易的知遇至情
歷史的乘除
時勢 機運 成功
由來才命兩相妨
不動心的哲學
羅近溪的不動心案例
動心與不動心
澡雪精神心自安
武俠工夫的不動心
文武殊途同歸的修養
修養哲學上的辯證
孟子的志氣同源說
唯大英雄能本色
門戶之爭的動心
從心所欲的不動心
專於一 萬事畢
養氣工夫
理氣不二論
浩然之氣
浩然之氣與正氣歌
心氣一貫
道家的煉氣
治心與養氣
平心靜氣
孟子養氣的心法
蓬生麻中 不扶自直
閒話養氣
言語相法
德行典型的討論
聖人不自是
大哉孔子
唐明皇與孔子
孔子外傳
素王的道德榜樣
孟子時論
賢能與職位的界說
選賢與能的另一章
自求多福
業由心造 命不由天
歷代帝制的心法
漢宣帝的論評
孟子的財經觀念
崇禎安得不上煤山
不忍心問題
由四端看人性本善說
生活技能與道德
修行容易專志難
聖賢的人格分類
公孫丑章句下
天時 地利 人和
孟子的架子
受授禮則
牧民的職責
職責與言責
疑人不用 用人不疑
葬禮的演變
直道作人難
門閥 財閥 學閥
處世的藝術
五百年必有王者興
公孫丑章句上
管仲的故事
管鮑之交
生死不易的知遇至情
歷史的乘除
時勢 機運 成功
由來才命兩相妨
不動心的哲學
羅近溪的不動心案例
動心與不動心
澡雪精神心自安
武俠工夫的不動心
文武殊途同歸的修養
修養哲學上的辯證
孟子的志氣同源說
唯大英雄能本色
門戶之爭的動心
從心所欲的不動心
專於一 萬事畢
養氣工夫
理氣不二論
浩然之氣
浩然之氣與正氣歌
心氣一貫
道家的煉氣
治心與養氣
平心靜氣
孟子養氣的心法
蓬生麻中 不扶自直
閒話養氣
言語相法
德行典型的討論
聖人不自是
大哉孔子
唐明皇與孔子
孔子外傳
素王的道德榜樣
孟子時論
賢能與職位的界說
選賢與能的另一章
自求多福
業由心造 命不由天
歷代帝制的心法
漢宣帝的論評
孟子的財經觀念
崇禎安得不上煤山
不忍心問題
由四端看人性本善說
生活技能與道德
修行容易專志難
聖賢的人格分類
公孫丑章句下
天時 地利 人和
孟子的架子
受授禮則
牧民的職責
職責與言責
疑人不用 用人不疑
葬禮的演變
直道作人難
門閥 財閥 學閥
處世的藝術
五百年必有王者興
序/導讀
出版說明
自從一九七六年南師懷瑾先生講完《孟子》以來,至今已是三十五個年頭了。當時是應台灣青年戰士報唐社長之邀請,在該社所作的公開講課。為了使年輕聽眾易於了解,南師是與歷史配合,且以輕鬆淺顯方式講解,俾使聽眾能深入經典中的真義和精神。
《孟子》全書共七篇,第一篇〈梁惠王〉於一九八四年出版,書名為《孟子旁通》(一)。惟世事無常,次年南師又應邀前往美國,《孟子》其餘各篇記錄,皆隨帶至美,後又輾轉各地,至今始得重啟整理工作。
《孟子》這本書,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儒家典籍。孟子生於戰國時代,他繼承了孔子的精神,始終為人倫正義,為道德政治奔走呼號。所以在《孟子》書中所記述的,不僅是為政的原理準則,更是人人身心道德修養的基本。
數千年來,孔孟之道為什麼如此受到重視?正如南師在《孟子旁通》前言所說,孔孟的一生,「始終為崇高的理想而努力,放棄了自我而為天下人著想,為千秋萬代著想,因此也就受到人們一種超越的崇敬,稱之為聖人」。
時至廿一世紀的今天,孔孟學說,在世界各地皆有蓬勃而起的趨勢,現《孟子》〈公孫丑〉篇,已在南師指導下,先行整理出版,其餘各篇,亦將加緊整理工作,陸續印行出版,以饗愛護傳統文化的讀者。
再者,本書雖為《孟子》的第二篇,由於各篇亦可單獨閱讀唸誦,故而另定書名為《孟子與公孫丑》。未來各篇,亦將各定書名,不再沿用《孟子旁通》原書名。
《孟子》全書的講解紀錄,原為蔡策當時中文速記,後再謄寫,並略作初步整理。在手寫的原稿中,也見有李淑君及另一人的整理筆跡,但迄未完稿。編者據此再做整理,完成工作。惟本書中小標題,仍保留蔡策所擬。
在蔡策手寫原稿中,歷經三十餘年的歲月,頗多殘破,外加零亂難識,經新加入的彭敬,細心辨認,始得以輸入電腦。
另義務協助校對,查資料等工作的謝錦揚、宏忍師等各位,在此也一併多謝了。
劉雨虹 記
二○一一年一月廟港
自從一九七六年南師懷瑾先生講完《孟子》以來,至今已是三十五個年頭了。當時是應台灣青年戰士報唐社長之邀請,在該社所作的公開講課。為了使年輕聽眾易於了解,南師是與歷史配合,且以輕鬆淺顯方式講解,俾使聽眾能深入經典中的真義和精神。
《孟子》全書共七篇,第一篇〈梁惠王〉於一九八四年出版,書名為《孟子旁通》(一)。惟世事無常,次年南師又應邀前往美國,《孟子》其餘各篇記錄,皆隨帶至美,後又輾轉各地,至今始得重啟整理工作。
《孟子》這本書,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儒家典籍。孟子生於戰國時代,他繼承了孔子的精神,始終為人倫正義,為道德政治奔走呼號。所以在《孟子》書中所記述的,不僅是為政的原理準則,更是人人身心道德修養的基本。
數千年來,孔孟之道為什麼如此受到重視?正如南師在《孟子旁通》前言所說,孔孟的一生,「始終為崇高的理想而努力,放棄了自我而為天下人著想,為千秋萬代著想,因此也就受到人們一種超越的崇敬,稱之為聖人」。
時至廿一世紀的今天,孔孟學說,在世界各地皆有蓬勃而起的趨勢,現《孟子》〈公孫丑〉篇,已在南師指導下,先行整理出版,其餘各篇,亦將加緊整理工作,陸續印行出版,以饗愛護傳統文化的讀者。
再者,本書雖為《孟子》的第二篇,由於各篇亦可單獨閱讀唸誦,故而另定書名為《孟子與公孫丑》。未來各篇,亦將各定書名,不再沿用《孟子旁通》原書名。
《孟子》全書的講解紀錄,原為蔡策當時中文速記,後再謄寫,並略作初步整理。在手寫的原稿中,也見有李淑君及另一人的整理筆跡,但迄未完稿。編者據此再做整理,完成工作。惟本書中小標題,仍保留蔡策所擬。
在蔡策手寫原稿中,歷經三十餘年的歲月,頗多殘破,外加零亂難識,經新加入的彭敬,細心辨認,始得以輸入電腦。
另義務協助校對,查資料等工作的謝錦揚、宏忍師等各位,在此也一併多謝了。
劉雨虹 記
二○一一年一月廟港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