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原儒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9 495
    550
  • 分類:
    中文書社會哲思東方哲學儒家思想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熊十力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五南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5/06/28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論述新儒學觀的代表作

熊十力先生學貫古今,融攝儒釋,自成一家,被尊為現代新儒家的開宗大師。
本書分上卷《原學統》、《原外王》篇,下卷《原內聖》篇/共兩卷,是熊十力論述儒家思想的代表作。以《周易》、《春秋》、《周官》等儒家經典為依據,綜合考辨與分析,論述孔子儒家思想的宗旨和內涵以及後世對孔子儒家正統思想的曲解比附。
熊十力作品中,《新唯識論》、《原儒》、《讀經示要》為當代新儒家代表作品。

作者

熊十力(1885年2月18日-1968年5月23日)
  原名繼智、升恆、定中,後改名十力,字子真,號逸翁,晚年號漆園老人,湖北省黃州府黃岡縣(今黃岡市團風縣)上巴河鎮張家灣人。幼時因家境貧困,在家自學,後受「維新派」影響,萌生革命之志而從軍,曾參加武昌起義、護法運動。護法運動失敗後,專心學術一途,先後任教於武昌文華大學(今華中師範大學)、天津南開中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
  熊十力先生學貫古今,會通中西,融攝儒釋,自成一家,被尊為現代新儒家的開宗大師。著名學者牟宗三、唐君毅、徐復觀等,皆為熊十力學生,《大英百科全書》譽其為二十世紀中國最傑出哲學家,著有《新唯識論》、《佛家名相通釋》、《論六經》、《原儒》、《體用論》、《明心篇》、《十力語要》、《讀經示要》等。

目錄

再印記
原儒序

  上卷
緒言第一
原學統第二
原外王第三

下卷
原內聖第四

附錄
六經是孔子晚年定論
漢書藝文志尚書古文經四十六卷
答友人
答友人
答谷神老人
答田慕周
答劉公純

序/導讀

原儒序
本書分上下卷。上卷〈原學統〉、〈原外王〉,下卷〈原內聖〉。
〈原學統篇〉約分三段:一、上推孔子所承乎泰古以來聖明之緒而集大成,開內聖外王一貫之鴻宗。二、論定晚周諸子百家以逮宋、明諸師與佛氏之旨歸,而折中於至聖。( 《史記.孔子世家》讚稱孔子為至聖。後世因之。) 三、審定六經真偽。悉舉西漢以來二千餘年間,家法之墨守,今古文之聚訟,漢、宋之囂爭,一概屏除弗顧。獨從漢人所傳來之六經,窮治其竄亂,嚴核其流變,求復孔子真面目,而儒學之統始定。
〈原外王篇〉以《大易》、《春秋》、《禮運》、《周官》四經,融會貫穿,猶見聖人數往知來,為萬世開太平之大道。格物之學所以究治化之具,仁義禮樂所以端治化之原。( 天地萬物同體之愛,仁也。
博愛有所不能通,則必因物隨事而制其宜,宜之謂義。義者,仁之權也,權而得宜,方是義。義不違於仁也。老子曰「失仁而後義」,此不仁之言耳。失仁焉得有義乎?其流為申、韓非偶然也。樂本和,仁也;禮主序,義也。) 《春秋》崇仁義以通三世之變,《周官經》以禮樂為法制之原,《易大傳》以知物、備物、成物、化裁變通乎萬物,為大道所由濟。( 《大傳》曰「知周乎萬物」,曰「備物致用」,曰「曲成萬物」及化裁變通云云,〈原外王篇〉釋之已詳。) 夫物理不明,則無由開物成務。《禮運》演《春秋》大道之旨,與《易大傳》知周乎萬物諸義,須合參始得。聖學,道器一貫,大本大用具備,誠哉萬世永賴,無可棄也!( 本書言仁義禮樂,其辭皆散見。欲作《周官疏辨》更詳之。)
〈原內聖篇〉約分三段,從開端至談天人為第一段,談心物為第二段,總論孔子之人生思想與宇宙論而特詳於《大易》是為第三段,《原儒》以此終焉。( 〈原內聖篇〉皆是發《大易》之縕,不獨第三段文也,乃至〈原外王篇〉亦莫非根據《易》道,故第三段只云特詳。)
「大哉聖人之道!洋洋乎發育萬物,峻極於天。」此《中庸》讚聖之辭,非真於聖學洞徹淵奧者,莫能言也。內聖外王大備之鴻規。本體現象不二,( 遺現象而求本體,是宗教之迷也。) 道器不二,( 道者本體之目,器謂物質宇宙。准上可知。) 天人不二,( 天者道之異名,是人生之大原也。人生與其所由生之大原不二,正如眾漚與其所由生之大海水,不可析為二也。) 心物不二,( 心物,本實體流行之兩方面。) 理欲不二,( 後儒嚴於天理、人欲之分。朱子「人欲盡淨,天理流行」之說,乃理學諸儒所共宗也,然非孔子之旨。) 動靜不二,( 動而不亂,是動亦靜也;靜而不滯,是靜亦動也,大化流行之妙如是。人生不可屏動而求靜,亦未可囂動而失靜。) 知行不二,( 《中庸》言修學之方,曰「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此陽明子「知行合一」之論所祖也。《春秋》曰:「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於行事之深切著明也。」理論不踐之於行事,則其理論空浮而無實,佛云戲論是也。) 德慧知識不二,( 正智無迷妄,與道德合一,故云德慧。通常所云知識,未足語此,而聖學則啟導人深造乎知識即德慧之地。) 成己成物不二,( 治心養心之道,是成己之實基也;裁成天地,輔相萬物,乃至位天地,育萬物,是成物之極致也。人心與天地萬物,本通為一體。故聖學非是遺天地萬物而徒返求諸心,遂謂之學也。故字,至此為句。) 治心者,治其僻執小己之私,去迷妄之根也;養心者,充養其本心天然之明,而不遺物以淪於虛。不遺物以淪於虛,故窮物理,盡物性,極乎裁成輔相位育之盛。故成己成物是一事,非可遺天地萬物而徒為明心之學也。成己成物,是人人所應自勉之本分事。三篇之文,其要旨可略言者,提控如上。余所不能詳者,學者自求之六經可也。上卷以甲午春,起草於北京十剎海寓廬,中秋脫稿。( 約十五萬餘字。) 余始來海上,依吾兒居止。( 寓上海閘北青雲路。) 乙未,以上卷稿印存百部。是年秋季,始起草下卷,今歲夏初脫稿。( 約十五萬字。) 印存如前。從來治國學者,唯考核之業,少招浮議,至於義理之言,不遭覆瓿,即是非紛至。余造《原儒》,宗經申義,言所欲言,上酬先聖,他非所計。老子不云乎:「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夏曆丙申,立秋日。
公曆一九五六年八月七日漆園老人序於滬西寓舍。

上卷初出,因評及孝治論,頗有議者。殊不知,綱常之教本君主所利用以自護之具,與孔子《論語》言孝,純就至性至情不容已處,以導人者,本迥乎不同。中國皇帝專制之悠長,實賴綱常教義,深入人心。此為論漢以後文化學術者,所萬不可忽也。綱常為帝者利用,正是鑿傷孝弟,今猶不悟可乎?余談歷史事實,與毀孝何關?人類一日存在,即孝德自然不容毀也。十力附記。

試閱

原內聖第四

內聖之學,《易大傳》所謂廣大悉備,以言乎遠則不御,以言乎邇則靜而正,以言乎天地之間則備矣。( 《易.繫辭傳》,亦稱《大傳》。「廣大悉備」與「以言乎遠」云云,原文本不相連,今綴合之。古人引故書,亦有此例。) 夫廣則無所不包,大則無外;悉備則小大精粗,其運無乎不在。遠不御者,《中庸》曰:「大哉聖人之道!( 聖人之道,天道也。道者,宇宙本體之目。天字與道字合用為複詞。聖人能體現天道於己,故曰聖人之道,天人本非二也,若有超脫於吾人而獨在之造物主,則是宗教迷情所執,非吾儒所謂天道。) 洋洋乎!發育萬物,( 此云萬物,即天、地、人與一切物之總稱。萬物皆道之流行發見,故曰發育萬物。譬如大海水現作眾漚,一一漚皆攬大海水為其體,非大海水在眾漚外。道之發育萬物,實非超物而獨在。洋洋者,盛大貌。) 峻極於天。」( 峻、高大也。初民仰望太虛,至大至高而不可測其所極,則謂之天。
《中庸》則假天以形容道體。《中庸》本演《易》之書,雖經漢人竄亂,然此等處尚存《易》本義。) 夫道,至大無外,至高無極,其德用盛大,周流而不屈,( 橫盡虛空,豎窮永劫,皆是道體之充塞流行,故曰周流。劫,猶言時;時無盡故,曰永,不屈,謂無衰竭。) 故曰不御。( 御,虞翻云止也。周流不屈,何有已止。) 邇則靜正者,《說文》「邇,近也」。吾人能體道於己,即道近在一身,而常為主於中,( 古哲言道心是也。) 閒居常揭然有所存。( 此諸葛公語。存者,不失道心之謂。先儒言,當天下大利大害關頭時,才涉一毫私意,便利害莫辨,佛云顛倒是也。此時只是中無存主,失道心也。) 「清明在躬,志氣如神。」
( 《禮記.孔子.閒居篇》。) 物接而心不失其官,故明於物則。( 儒家說五官接物,唯感攝物象,如目之於色,耳之於聲是也。心之官則思,思乃由表入裡,由粗入精,由簡入繁,由曲入全,而深了事物之內蘊與其公則。) 不任臆想,不雜曲見,心安理得,故謂之靜。( 靜者,心地清淨,專一、安和之謂。靜生明,明故能得萬物之理。) 此靜不與動對,動亦靜也,靜非廢然之謂也。若其履大變,膺巨艱,則虛而不繫,所以應萬事;長而不宰,所以成萬物。( 長,讀掌。雖功德足以長人,而常抑然同物,因物而不自用,所以任萬物之各自盡自得也。此義與老子異。《老子》上篇第十章亦曰「長而不宰」。其長字讀長短之長。王弼注云:
「物自長足,不吾宰成。」此則完全放任,無為,老之旨本如是。然領導義廢,未知其可也。儒家主輔相、裁成,而要歸群龍無首吉,其猶天地生物而不宰,萬物乃各恣其發育而共榮也。) 是謂靜而正。靜而健動,輔萬物之自然,我無私焉,故正也。( 儒學總包內聖外王,後儒偏向主靜,成乎獨善,適與《大易》之道相反。) 萬化萬變萬事萬物之原,皆聖學所切究,而求不違乎大道,故曰以言乎天地之間則備矣。聖人作《易》創明內聖外王之道,而內聖實為外王之本。上引《易大傳》文幽贊內聖學,庶乎得其要已。( 《漢書.倪寬傳》注:「幽,深也;贊,明也。」)
余寫本篇之意願,唯將余所知所信於孔子內聖學之本旨據實揭出,其得失短長,當聽時賢與來者之抉擇。然年逾七十,神經衰弱最苦,又居處不適,平生解悟所至,邇來漸覺無形消失。說理之作當如江左所稱筆語,( 語字由吾增之,以便成詞。) 雖不求工於文,然顯揚理道,期無滯礙。非靈思煥發,無從著筆,而靈思之動本乎精力充沛,老而思泉日竭,此自昔學人所同患也。余年來時有意述作,每提筆輒止,此苦難向人言。學人對真理,對先哲,須有擔荷,述作太輕,無以傳信,不如其已。抱此孤懷,空過歲月,( 過音戈。) 頃乃惶懼,姑就吾夙知之未盡遺忘者,強為寫出,其能達意與否?且置勿論,唯求不失先聖之真而已。
孔子之內聖學源出《詩》、《書》、《禮》、《樂》,至五十學《易》而後,始集大成。本篇大意,唯依其進學之序而詳之耳。然開端頗欲將中學特點,略舉其二:( 中國哲學省稱中學,後皆仿此。言中學而不曰儒學者,儒家為正統派,諸子所從出。此所舉二特點,則儒學精神之普及於百家,故不單舉儒。) 一曰中學在本體論中之天人不二義;二曰中學在宇宙論中之心物不二義。此二特點固不始於孔子,要至孔子始發揮光大。惜乎余精力不堪用,未及詳論,只可提出,冀來賢留意耳。
將談第一特點,須先釋天道等名。六經中天字有時單用,有時聯道字成複詞。
天字所目,各各別異,不可無辨。( 目,猶名也,亦云指目。如呼方棹,則指定此器而名之也。) 其一,古以穹高在上,蒼然而不知其所極者,呼之為天,《詩》云「悠悠蒼天」是也。初民於此天頗感神異,以為有大神赫然鑑觀在上,所謂上帝是也。
其二,古陰陽家以日月星辰之麗乎太空,亦名為天。《易.乾卦》曰「天行健」,即以天體運行之健,譬喻乾元生生之健德也。( 《易》只是取譬,不是說此天。至後當知。) 陰陽家雖亦以星球名天,而視為有神力斡運之,( 運者,運行;斡者,主領義。) 其與前所謂天者,頗相通。歷史上以日月食等變,為天之警戒人君。天文家雖有就物理解釋者,而其說不盛行。( 晉以後,科學的天文家與術數的天文家時有諍。)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4234498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412
    • 商品規格
    • 21*15*2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30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