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那個討厭的自己消失吧:如何運用自我催眠改變自己
透過自我催眠訓練大腦遵循更健康的飲食習慣,並有規律地鍛鍊身體。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簡單卻顛覆的思辯,帶你穿越人生迷霧...自我成長書展75折起,滿額送保溫袋 👉逛逛去
太多人活得太費力,我想為大家、包括我自己,找到比較省力、又能活得更舒服的方法。─蔡康永
內容簡介
美國醫學會、美國精神醫學學會、英國醫學會
認可催眠是合法解決醫療與心理問題的治療手法
心理學或精神病學上的催眠治療,是利用人類意識容易受暗示的傾向,
「暗示」潛意識植入一些資訊與想法。
潛意識主宰人們的世界,只是人們沒有察覺。
人的個性、觀念、缺點就這麼一點一點形成。
潛意識的影響無窮大,催眠藉由調整潛意識來改變人們負面意念與不良行為。
●調節身心:放鬆舒壓、減少焦慮、提升自信、調節情緒、克服恐懼、打開心結。
●自我提升:提升EQ與AQ、改善專注力/行動力/積極性、激發靈感、強化成功觀念。
●心理困擾:改善憂鬱、焦慮、失眠、自卑、暴躁等負面心理狀況。
●改變習慣:戒除菸癮、酒癮、網癮,抑止暴力衝動等壞習慣。
●自我催眠並不可怕,它不過是讓人更放鬆;一旦被催眠並非置身險境,因為對任何外來刺激你還是警醒的。
●自我催眠運用「立體成像術」,將人生帶往心想事成的境界。
「我覺得自己不夠好」、「我太內向」、「我生病了」、「我沒辦法戒菸」、「我減肥減不下來」、「我沒辦法專心念書」、「我晚上會失眠」……這些種種負面想法不也是一種自我催眠嗎?讓有這些想法的人陷入負面循環當中無法自拔。有辦法解決嗎?
我們可以回到問題發生的原點―—潛意識―—對症下藥。潛意識一旦認同,一切都會成為事實。利用自我催眠,可以重新編寫潛意識來改變人們不想要的負面想法,將有助於自我提升的心理暗示植入潛意識中並且無條件接受,達到改變行為的目的。本書將教你自我催眠的方法與步驟,用自己感到自在與自信的速度,達到改變自我的目的。
對於讀者來說,這本自我催眠的指南提供了一個簡單易懂的技巧,讓我們可以自我催眠。這項練習的目的,是要消除任何影響大腦的東西,例如恐懼和憂鬱、吸菸和酗酒等。你還可以訓練大腦養成有益的思維習慣,例如積極思考,這也有助於消除對自己的消極看法,使自己變得更有自信。另一方面,也有許多人使用自我催眠來減肥,可以透過自我催眠訓練大腦遵循更健康的飲食習慣,並有規律地鍛鍊身體。
本書內容含括一些關於如何進行催眠過程的實際步驟,但這本書的主要重點在於催眠的好處。自我催眠是一種自我修復的技巧,主張與自己安靜相處,形成一個放鬆和沒有壓力的環境,所有這些都對我們的心理健康至關重要。
這本書的遣詞用字淺顯易懂,循序漸進地指導讀者獲得自我催眠的方法,讀者只需按照內文的說明操作即可。
目錄
試閱
如何進入催眠狀態?
讓我們先假設,在某種程度上,任何人都可以學會和施行自我催眠這門科學。我們也預設各位已進行過自我分析,並從中了解到自己想達成的目標為何,從而為自己訂定出合理的治療目標及自我改善目標。接下來就是如何進入催眠狀態。
在進入細節之前,先來看一則學員經常會提出的問題:在自我催眠狀態下,我給自己下達的心理暗示是否會跟他人催眠中的催眠師給受試者下達的心理暗示同樣有效?
大家會很自然地認為催眠師下達的心理暗示比較有效,但是,不管是自我催眠或他人催眠,心理暗示的效果都是一樣的。要記住,所有的催眠實際上都是自我催眠,所有的他人暗示都會被轉化為自我暗示。如果催眠師態度堅定地向受試者下達「從現在開始,在生活上的各種大小場合中,你都將能夠自信滿滿的應對自如」這樣子的心理暗示,在接收到心理暗示之後,受試者會在潛意識中自動將「你」這個主詞轉換為「我」,進而將催眠師下達的心理暗示轉換為「從現在開始,在生活上的各種大小場合當中,『我』都將能夠自信滿滿的應對自如」。
想要習得自我催眠,最簡單也最快的方法,就是先請催眠師將自己(受試者)催眠,並在進入催眠狀態之後,由催眠師將某個特定的心理暗示深植於受試者心中,如此一來,受試者日後再次接收到此一特定心理暗示時,便能夠馬上進入催眠狀態。而催眠師本身也不必是催眠領域的專業人士,只要具備催眠的基本相關知識就可以。但是,如果你們實在是找不到人幫忙,也沒有關係,只要按照我接下來介紹的步驟執行,也一定能夠達到目標。
一、 首先,找一張椅子坐下來,或是躺臥在沙發或床上。
二、 接著抬起頭,在天花板上找一個「注視點」。這個注視點,最好是能夠找在你的後方,如此一來,透過注視著這個注視點,你的眼睛就會自然而然地產生疲勞。
三、 接下來就開始慢慢地深呼吸。吸氣時,可以在內心或出聲念出「睡著」這個詞;吐氣時,同樣可以在內心或出聲念出「熟睡」這個詞。
四、 接下來,就是持續重複做這兩個動作,直到開始感覺意識朦朧時,便可以對自己下達「我的眼皮會愈來愈重,然後我會感覺到愈來愈疲倦」這樣的心理暗示。這一連串步驟的目的,是為了要讓你們進入一種可以安然闔上雙眼的狀態,當你們感覺眼睛好像自動闔上時,就代表各位已經成功進入自我催眠的第一階段了。
除了上面看到的心理暗示之外,也可以試試下面的心理暗示:
我的眼皮變得非常沉重和疲倦……我的眼睛變得很濕潤……我的眼睛在眨啊眨的……我只想閉上眼睛……我一闔上眼皮,就會進入深沉的、有催眠作用的睡眠……而就算身處深層催眠狀態,我仍然可以意識到周遭的一切,並且可以將催眠後的心理暗示引導到我的潛意識中。
當你們感覺到眼皮變重且眼睛開始濕潤的時候,可以透過重複上面的這些心理暗示來更加強化這些現象。我們稱這種手法為「反饋法」,其目的是要強化已經存在的現象(眼皮變重、眼睛開始濕潤等)。如果你們也使用這個手法,便可以加快眼睛闔上和進入催眠狀態的速度。
就算你們嘗試反饋法的時候沒有一開始就得到效果,我還是會建議你們繼續試試看,一直到眼睛可以自動闔上。就這樣持續練習,你們一定也可以在不久之後就上手了。
最佳練習時間
練習上述技巧的最佳時間,我會建議你們在就寢時間,且房間昏暗的環境下進行。接下來,要選注視點的時候,記得把注視點選在後方,這樣眼睛的肌肉會因為受到壓力而感到疲勞。一切準備就緒後,就可以開始給自己下達「我的眼皮開始愈來愈重」等等的心理暗示了。
這段時間之所以是練習自我催眠的絕佳時間,是因為睡眠是一個由「有意識」轉換到「無意識」的過程,而隨著這個過程,你給自己下的心理暗示也會隨之進入潛意識中。這就像你告訴自己要在早上幾點醒來,這個暗示進入你的潛意識裡,到了時間便啟動你有意識地醒來。透過這個手法你可以給自己下達正向且具有建設性的心理暗示,並且在進入催眠狀態後,給自己下達下次練習自我催眠時,能夠在數三秒後便進入深沉催眠狀態的催眠後暗示。在對自己下達心理暗示的同時,你也可以利用以下的心理暗示對自己進行制約:「每當我放鬆五分鐘,之後再數到三的時候,我的眼睛就會自動闔上。」
如果你們是在睡前時間進行這個制約,效果會更好。在你們入眠後,先前對於自身下達的心理暗示的效果通常都會在睡眠時顯現出來,且能夠加快你們達成心中目標,以及最終進入催眠狀態的速度。當你已經成功完成自動闔眼時,可以使用下列心理暗示來加深自己的催眠狀態:
當我數到三,我就會睡的更沉、更沉。當我數到三,我會感到全身愈來愈放鬆。當我數到三,我的意識便會身處深層的催眠世界當中。
在重複循環這段心理暗示的過程中,你其實是有意識地讓自己變得更容易放鬆下來、更容易進入催眠狀態,進而讓自身體質轉變為深度催眠狀態的體質。
很多人會在學習自我催眠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是因為有很多人從來都沒有被催眠過的經驗。換個方式說:假如今天我要求你們表現出快樂或傷心,由於你們都有過這兩種情緒的經驗,所以能一下就做出正確的反應。另一方面,由於我們大多數人都沒有實際看過「催眠」究竟是什麼樣子,所以就算我要求各位表現出「被催眠的樣子」,你們也只能透過猜測的方式拼湊出所認為被催眠的人的樣子。但是,如果你們曾經看過其他人被催眠,一定也能自然而然地知道且能夠表現出被催眠的樣子,而這樣子的模仿行為,則是在我們的有意識或無意識層面上發生的。
有些有經驗的受試者,把催眠形容成是一種完全放鬆的狀態,而這些完全放鬆的狀態,在感受的層面上則是因人而異。有很多受試者,表示他們感受到的放鬆,是一種彷彿肉體消失、只剩下意識存在的「身心分離」狀態;有一些人感受到的放鬆,則是一股猶如飄然於九霄雲外、身輕如燕的感覺;有些人感受到的,是一股舒暢的沉墜感;也有人感受到的,是一片祥和與寧靜。
很多被催眠過的人表示,催眠狀態就像是快要睡著時的感覺,又或是感覺像在做白日夢。但是,另外一群接受過催眠的人,卻表示他們在進入催眠狀態後,並沒有感覺到什麼特別的變化:「我感覺到眼睛是闔起來的,然後我聽得到周圍所有的聲音,且從頭到尾都保有清楚意識。」在催眠的狀態中,其實受試者是可以操控自己想要感受到的感覺(反應)的,所以我會建議你著眼在讓自己感受到放鬆和舒坦。到了這裡,相信你已經可以成功地將眼睛闔起,也能夠透過上面看到的心理暗示,幫助自己進入更深層的催眠狀態。這整個過程,大概需要六到十分鐘,而在經過這一段時間之後,有些人可能還是無法確定自己是否真的已經進入催眠狀態。測試是否已經進入催眠狀態的方法有很多種,我會在後面章節介紹其中一種,但在我們繼續往下看之前,我想要告訴各位:在剛開始嘗試進入催眠狀態時,不要太在意是不是真的已經進入催眠狀態,不過你依然下達下次要進行自我催眠時,可以在放鬆身心五分鐘和數到三之後便可以進入深沉催眠狀態的催眠後暗示。
用制約技巧進入催眠狀態
在一開始的階段,你們在做的事情,其實是將「數到三」和「闔上眼睛後進入催眠狀態」這兩件事情結合在一起(這個過程稱為「制約」)。當制約達到一定程度後,每當你們在數到三時,應該就能夠馬上進入催眠狀態了。制約(也稱條件反射)這個行為,目的是透過不斷的重複,讓某些特定字眼(例如在我數到三的時候)或是刺激訊息和想達成的動作(例如進入催眠狀態)形成聯結。一旦聯結形成,接受過制約的人只需透過想像,便能夠再現想要達成的動作。透過制約形成的動作,稱為「意念動作」✽,而意念動作不僅僅是在我們清醒時可以觀察到,甚至在我們進入催眠狀態後也可以看見。俄羅斯心理學家巴甫洛夫著名的制約實驗時,就是透過不斷重複「每次餵狗食物之前先響起鈴聲」,成功地讓實驗犬在聽到響鈴聲時就開始分泌唾液(此為巴夫洛夫想讓實驗犬再現的動作)。其實人也是如此;當有人說「現在已經中午了,要吃飯囉」的時候,我們往往也會不自覺就餓了起來,而那時實際上才十一點而已!
✽意念動作是一種心理現象,使受試者在不知不覺中做出動作。是催眠和心理學研究中的一個概念,指思想或心像引起通常很小程度、看似「反射的」或自動的肌肉反應,並且可能超出受試者的意識。例如,右臂並沒有彎曲,但在頭腦中出現彎曲右臂的意念時,右臂的二頭肌便會發生微弱的收縮。當人手拿細線的一端,細線的另一端懸著一小球,同時想像小球沿著圓周運動時,小球就會真的沿著圓周微小地晃動,這些就是意念動作。我最近剛好就發生了一個與此相關的小事件,我相信很多人一定也有一樣的經驗:一天,一個鄰居看到我的車停在家門口,知道我在家,所以打電話給我說他要來看我。當時我正好在寫這本書,寫著寫著,好像聽到了門鈴聲,所以去門口那邊看了一下,發現門口根本沒有人。我還繞了屋外一下,確保我真的沒有聽錯。這一段小插曲,也是意念動作的一個例子。大約三十分鐘後,在我鄰居真的到達我家後,我把剛剛發生的事情跟他說了一遍。他一臉丈二金剛地看著我,然後我們都笑了。我們在等電話的時候,不也是常常以為電話響了,但實際上並沒有?
在第四章〈自我催眠的運作方式〉裡面,我們花了很多時間看到立體成像術,而每當你嘗試想進入催眠狀態時,都能夠使用立體成像術來幫助自己進入催眠狀態。在加深催眠狀態之後,你們仍然可以透過立體成像術來想像自己所想要達成的境界或完成的事情。一開始的時候可能會有困難,但是,如果你這時候繼續堅持下去,最後一定也能夠達到心想事成的境界。
我希望你們牢記另外一件事情,就是:透過不斷使用立體成像術,你們腦海中的影像會變得愈來愈清晰,所以不管你是否認為自己已經進入催眠狀態,都一定要記得使用立體成像術。這個,就是達成自我催眠最快的捷徑。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