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7~0928_9月選書

幸福好日子:向全世界最快樂的丹麥人學習滿意生活的10項祕訣

來自全球最快樂國度的10個簡單觀念,從改變想法開始,在尋常日子中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
強推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4個人喜歡
  • 9 252
    28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內容簡介

幸福,發生在每個平凡的日子裡。
來自全球最快樂國度的10個簡單觀念,
從改變想法開始,在尋常日子中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
 
自1973年,歐洲最早開始針對「幸福」這項主題進行各種調查以來,丹麥屢屢高居國際幸福排行榜第1名,包括聯合國的《世界幸福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歐盟官方民調「歐盟氣壓計」(Eurobarometer)的調查、蓋洛普世界民意調查的「全球幸福指數」、歐洲社會調查,以及OECD的「美好生活指數」(Better Life Index)等。
 
到底為什麼這個人口只有560萬人、一年12個月有9個月都很寒冷、冬天一到下午3點就天黑,而且所得稅高達60%的國家,人民會感覺如此幸福?在目前富裕國家專注在失業率的問題、抱怨政府管控太多,並且積極遊說賦稅改革法案之際,同為先進國家的丹麥,似乎呼吸著較為健康的新鮮空氣?
 
本書作者瑪琳娜‧希達樂為土生土長的丹麥人,現居法國,擔任凱悅酒店集團歐非中東區的公關負責人。自18歲成年之後,希達樂為了追求個人幸福,獨自前往異鄉「光明城市」巴黎生活。經過多年的努力,在走訪各國、累積豐富的人生閱歷之後,她在本書分享自己在丹麥成長、生活的經驗,告訴我們丹麥人民幸福、快樂的原因,包括:
 
•信任:丹麥擁有全球最高的信任度,78%的人相信周遭人。數百件大衣掛在無人看守的置物間,也不擔心有人會偷。
 
•教育:以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自主意見為目標,比起1%的精英,更重視其餘99%的群體發展。高等教育是免費的,而且政府每個月都有補助。
 
•自由與獨立:大約70%的丹麥年輕人在18歲時離家獨立生活;作者分享自己在11歲就靠當小模特兒賺錢開戶買股票的經驗。
 
•機會均等:由低處往高爬是「美國夢」的概念,但根據OECD研究指出,丹麥的社會流動率比法國、英國、義大利,甚至美國都高。
 
•務實:丹麥人喜歡過簡單的生活,極少對物質財富抱有很大的野心,有66%以上的丹麥人表示「對自己的生活非常滿意」。
 
•尊重與團結:大多數丹麥人都支持高稅率,並且為群體福利積極努力。分享使大家感到快樂,前提是人人都要有所貢獻。
 
•工作與生活平衡:丹麥人注重家庭和休閒生活,通常在下午5點就下班回家陪小孩。彈性工時與在家完成部分工作是工作常態之一,企業和社會對此抱持著非常進步的態度。
 
•金錢觀:大多數人不以致富為優先要務,福利國家的制度能夠照顧基本需求。比起拿高薪,擁有充分的溫馨時刻更令人快樂。
 
•謙遜:丹麥人普遍認為「我不比別人優越」,「我們」比「你」更重要。有意義的是「參與」,不是「獲勝」。
 
•性別平等:人人都能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角色,不必擔心刻板印象或社會禁忌,男女之間的機會是平等的。
 
幸福就是「感覺愉快、享受生活,並且希望這種感覺繼續下去。」來自全球最快樂國度的10個簡單觀念,從改變想法開始,在尋常日子中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

編輯推薦

向快樂的丹麥人學習滿意生活祕訣,每個人都能在尋常日子中追求幸福。

包括聯合國的《世界幸福報告》、歐盟官方民調「歐盟氣壓計」的調查、蓋洛普世界民意調查的「全球幸福指數」、歐洲社會調查,以及OECD 的「美好生活指數」等,丹麥屢屢高居國際幸福排行榜第1名。這個人口只有560萬左右,一年12個月有9個月都很寒冷,而且冬天一到下午三點就天黑,所得稅接近60%的國家,它憑什麼是全球最幸福的國度?

說到丹麥人的幸福,似乎應該先給「幸福」下一個基本定義,英國經濟學家理查‧萊亞德(Richard Layard)表示:幸福是「感覺愉快、享受生活,並且希望這種感覺繼續下去。」對於已享有幸福超過40年的丹麥人而言,這個幸福定義陳述得很貼切,因為丹麥人普遍如此認為,而且他們會告訴你「這裡的生活確實很棒。」

說到這裡,你應該還是無法瞭解丹麥人是如何幸福的,那就來說幾個實例吧。

例如:在丹麥郊外有一些賣蔬果的路邊攤,那些蔬果全都是附近農場種的,這沒什麼稀奇,只有一個細節並不尋常:那些攤子都無人看管。每個攤子上都放著一個小罐子,要買農產品的錢就投到裡面。農民們甚至貼心地放了一些零錢,好讓要找錢的顧客有錢可找。到了收攤時,農民們再來收取賣得的錢。

又或者,在丹麥哥本哈根一家咖啡館,那家店以店外停滿娃娃車著名,原來是請產假的新手媽媽們在店內與朋友聊天,把嬰兒車放在外面。非丹麥人往往覺得不可思議,但在丹麥,父母留在店內,把小baby放在餐廳和咖啡館外很正常。從一個角度看,是沒人管那些嬰兒,但從另一個角度看,是大家都在幫忙管。

上述的行徑許多人看了一定都覺得不可思議,但是丹麥人認為「人們愈是信任彼此,就會愈感到幸福。」他們覺得人人都應該信任周遭的人,也因此,丹麥擁有全世界最高的信任度。

談到自由與獨立這個議題時發現,丹麥年輕人在18歲時離家尋求獨立很常見,根據歐盟統計局的一份報告,18歲至24歲離家生活的人口比例,丹麥保有全球最高紀錄。這個年齡群組的人,在丹麥僅有34%仍與父母同住,在法國是62%、英國70%,西班牙和義大利則超過80%。在25歲至34歲的年齡群組,丹麥人已有98%離開父母單飛。

他們早早離家,許多人可避免來自父母的社會壓力,又讓自己獲得充分自由。而許多年輕人在晚上或週末都有兼職,根據丹麥青年研究中心的一項調查,年輕人打工的主要動機,是為了能夠自己負擔各種活動的費用,這樣他們從事活動就不必一直跟父母要錢,那還得獲得父母的同意,因此可以享有更多的獨立自主。這項調查也證實,出身富有家庭與一般家庭的年輕人同樣可能去打工,這與父母賺多少錢無關,只是丹麥年輕人想要某種程度的自主。這種喜歡自給自足的精神不限於年輕人,它深深烙印於丹麥精神中。

著名的安徒生童話故事《醜小鴨》,告訴我們必須接受自己與其他家人長得不一樣,才能夠真正地做自己。這是丹麥人幸福的根基之一:可以隨心所欲變成自己想要成為的人。丹麥的獨立文化也能給孩子翅膀,鼓勵他們變得更加勇敢。

在《幸福好日子》書中,作者以「信任」「教育」「自由與獨立」「機會均等」「務實」「尊重與團結」「工作與生活平衡」「金錢觀」「謙遜」「性別平等」等10個丹麥模式議題,為讀者解答丹麥何以是全球最幸福的國度。

但是,國家無法使個人幸福,真正的幸福必須靠自己。丹麥模式的特殊之處,在於它創造出十分有利於人民獲得幸福的制度。那是鼓勵個人打好幸福基礎的制度,它能夠讓每個人都有機會找到自己的立足點,而這是尋求長期幸福安樂非常珍貴的起點,一旦你培養出這樣的價值觀,能夠幫助你在社會上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在日常生活中感到自由、充滿自信。

培養同樣的丹麥模式價值觀,你永遠可以向自己的內在去尋覓它們,這樣,你也會過著幸福好日子!

譯者

顧淑馨
 
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碩士。曾任職中國廣播公司、聯合報系及美國在台協會,並曾兼任淡江大學、政治大學及東吳大學講師。目前專事翻譯,已出版譯作四十餘種,主要有《與成功有約》等,近作有《會說才會贏》、《說謊教父馬多夫》、《逆齡社會》、《最嗆的貿易史》、《好問題建立好關係》等。

目錄

前  言   從前從前⋯⋯:一本關於幸福的書
祕訣1   我對周遭的人有信心:信任
祕訣2   我在社會上有一席之地:教育
祕訣3   我可以自由選擇生活方式:自由與獨立
祕訣4   我可以成為自己想要做的人:機會均等
祕訣5   我有實際的夢想:務實的期待
祕訣6   見到你好,我會更快樂:尊重他人與團結
祕訣7   我要享受很多溫馨時分:工作與生活平衡
祕訣8   我滿足於自己所擁有的:與金錢的關係
祕訣9   我不認為自己高人一等:謙遜
祕訣10  我可以自由選擇角色:性別平等
結  語   幸福要靠自己追求:改變觀念,改變人生
注  釋

試閱

前言

從前從前……:
一本關於幸福的書


從前從前,有個年輕的丹麥女子,決定要寫一本關於幸福的書。

寫作期間,她到法國南部度假,應邀參加一場大型晚宴,地點是俯瞰大海的一棟豪宅,賓客是相當時髦的一群人,個個爭奇鬥豔,一切好像都很完美。餐前酒提供極佳年分的香檳和葡萄酒,還有各種奇奇怪怪你不一定能想像得到的異國雞尾酒。

大家討論的話題不出生活的享樂:到遙遠異地旅行、入住世上最漂亮的飯店,在最時尚的餐廳、最棒的座位用餐,還有藝術與文化等。他們談生活中所有美好的事物,那是人人夢寐以求的人生。後來,話題轉向這位女子寫的有關丹麥人的書。同桌其他賓客對書名《像丹麥人一樣快樂》(Heureux comme un Danøis)感到驚訝,有位男士說:「妳怎麼會選這個主題?我想不出那個國家的人有什麼理由可以這麼快樂!」

年輕女子試著解釋,丹麥人對彼此與國家體制的無比信任,以及他們為社會整體利益、為公益付出的熱忱。丹麥的教育體系在促進每個學生培養獨特的人格,並且賦予每位國民找到一片天的自由,讓人人知道那有多麼重要。重點不在於出人頭地,而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一席之地。女子告訴在座者,丹麥人無意培養一群超級精英,他們的優先要務是使全國人民都過得很快樂。說完後,她一時多嘴,加了一句:為了維持那種社會所需要的經費,丹麥的稅賦高居世界第一,所得達39萬克朗(krone)以上的人,邊際稅率將近60%。

聽到這裡,剛才那位男士忍不住大叫:「太可怕了!」又說:「別想說服我們相信,那樣的制度能讓任何人幸福,沒有人願意為別人付錢。總而言之,沒有精英的國家,不會有未來。」另一位女士也說:「我看過電視上的政治劇《城堡》(Borgen)影集,那些人都活得很痛苦,這根本就說不通!」

故事到此為止,言歸正傳。

全球最幸福的國度

我完全清楚,丹麥模式不會令人人叫好,我寫這本書的目的也絕對不是要說服大家,丹麥模式優於任何其他模式,我只是希望分享個人經驗和我對世界的看法。我出生在世界上最快樂的國家卻不自知,我不知道自己有多麼幸運,卻決定離開它去追尋我想要的人生。如今,在離開丹麥很長一段時間後,我想要從10個簡單的關鍵觀念,來討論一個看來已讓人民享有幸福超過40年的模範社會。

世界各地的觀察家都同意,丹麥人是地球上最快樂的人民之一。自1973年,歐洲最早開始針對這項主題進行各種調查以來,丹麥屢屢高居國際幸福排行榜第1名。在2012年及2013年著名的《世界幸福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中,丹麥都是榜首——該報告是聯合國調查各國幸福度的「聖經」;相較之下,法國在2013年排名第25名。

丹麥在其他調查中得第一的,還有2012年歐盟官方民調「歐盟氣壓計」(Eurobarometer)的調查、2011年蓋洛普世界民意調查(Gallup World Poll)的全球幸福指數,以及2008年的「歐洲社會調查」(European Social Survey)等。對一個人民普遍傾向於謙虛的小國而言,這是很了不起的紀錄。

但是,這要怎麼解釋呢?為什麼這一小群人口才560萬左右、一年12個月有9個月都很寒冷,而且冬天一到下午3點就天黑的國家,人民卻還覺得如此滿足?它的稅賦也是名列世界前茅:所得稅接近60%,汽車稅170%,加值稅25%。為什麼?實在是很奇怪。

當被問到對「丹麥是世界上最快樂的國家」有何感想時,丹麥人經常回答:「喔,我聽過這件事。我不知道這是不是真的,但這裡的生活確實很棒。」他們不喜歡自誇,當然更不會炫耀自己是世界上最快樂的人民。謙遜、樸實,是丹麥文化的基本價值。再說,丹麥的生活也並非事事稱心如意,那裡酒類與抗憂鬱藥的消耗量居高不下,自殺率也很高。但這是否意味著丹麥人的幸福是謊言?絕非如此。基於本書要與讀者一起探討的10個重要觀念,絕大多數的丹麥人是真心滿意自己的人生,只是在丹麥跟在其他國家一樣,人生很複雜,不能一概而論。

我的出生地奧胡斯(Århus),是丹麥的第二大城市,人口約25萬。我在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長大之後,帶著從那裡獲得的知識與經驗,決定出走到異鄉生活,尋找自己的幸福。年僅18歲的我,想要親身去理解,別人教給我與我自己認為的生命真相,其間有何差別?與現實人生交手,往往是驗證個人參考標準和信念的好方法。當年的我並不知道,丹麥模式是國際上的幸福標竿,也把丹麥的制度視為理所當然,覺得那是常態。不過,我並未就此不質疑這個制度的主要信條,反而自問過許多問題,包含人人平等是否真的是好事?大家都一樣,不是會導致平庸嗎?一味強調樸實、謙虛,豈不限制了人們的潛能?還有,福利國家難道不是國民推卸自身責任的託辭?當時,我也仔細思考了幸福的概念,並思索應該到哪裡尋找它。我需要在現實生活中測試自己的想法,以便給自己最好的機會,變得獨立、自由、忠於自我。

那是一條漫長的路。我和其他國家與文化的接觸,使我更明白並增強了我所認識的丹麥人幸福觀。行走於亞洲、美國和歐洲各地,打開了我的眼界,使我看到自己周圍的寶藏。令我傾心的國度,也是我目前的定居地:法國,以其文化和人民的豐富內涵,啟發我尋找屬於自我的平衡。於是,今天我在法國,憑藉著後見之明的優勢,寫作關於丹麥的幸福。

幸福的定義

在探討丹麥的幸福祕訣之前,先讓我們對「幸福」的真正涵義有個共識。只用幾句話來說明幸福是什麼並不容易,因為視個人的語言和文化不同,有關幸福的定義與幸福的同義字可謂不可勝數,比方說,有歡樂、愉悅、福祉、喜樂、滿足……等一長串。但是,要怎麼形容幸福最為貼切?

科學上有十分務實的觀點,在醫學影像專家的眼中,「幸福」是一種腦部不同部位特定、可測量的活動。從字源學上得到的資訊是,「幸福」(happiness)的英文單字來自中世紀的英文名詞「hap」,意指「機會」或「運氣」。也有哲學家洋洋灑灑的各種主張,從文藝復興時期法國蒙田(Montaigne)及17世紀荷蘭斯賓諾莎(Spinoza)主張樂觀,到19世紀德國叔本華(Schopenhauer)及20世紀奧地利佛洛伊德(Freud)認為不可能有幸福,還有把幸福連結到享樂的古希臘哲學家伊比鳩魯(Epicurus),或是連結到信仰的17世紀法國神學家帕斯卡(Pascal),或像19世紀德國哲學家尼采(Nietzsche)連結到權力。

最重要的是基本定義,英國經濟學家理查.萊亞德(Richard Layard)陳述得很好:幸福是「感覺愉快、享受生活,並且希望這種感覺繼續下去。」我喜歡這個定義,因為它簡單,而且與大多數人能夠產生共鳴。當然,我們也別忘記一個重要的區別,那就是國家集體的幸福(由各項著名的幸福調查測量所得)與個人的幸福確實存有差異。影響個人幸福的因素有很多,我不確定是否可能以真正客觀的方式來測量,就算分辨幸不幸福的人往往並不難,但那依舊是非常私密且主觀的感受。精神科醫師、社會學家、神經科學家和教育學者等專家都同意,在幸福這件事上,不見得人人生而平等,我們可能天生的幸福潛力就比較好或比較差。有人甚至主張,基因要100%為我們的基本幸福度負責,一個人幸不幸福是命中注定的。他們認為,是每個人遺傳的基因,有系統地管理著我們的幸福度。

上述這種看法稱為「定點理論」(set-point theory),有一項1996年的調查支持這個說法。該項調查的對象是三百對雙胞胎,有一起長大的,也有被分開扶養的。調查結果指出,80%的幸福情緒取決於基因。幸好,還有其他研究發現,這個比例是比較中庸的50%。舉例而言,精神治療師西瑞.簡森(Thierry Janssen)說,人的幸福能力50%受染色體影響、10%受外在因素影響、其餘40%取決於自己,因此在追求個人幸福方面,我們仍保有相當大的努力空間!

至於各種國際調查測量的集體幸福,因為標準各異,所以必須小心解讀。有很多人試圖為集體幸福下定義,像是喜馬拉雅山脈中的小國不丹,國王在1972年轉化正統的「國內生產毛額」(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一詞,首創「國民幸福毛額」(Gross National Happiness, GNH)指數,它依據四項標準:永續公平的社經發展、環境保育、文化的保存與推廣,以及良好治理。儘管不丹曾遭受經濟危機的負面影響,這個概念仍替它贏得「幸福國」的稱號。

另一個例子是著名的羅馬俱樂部(The Club of Rome),它因各成員國「共同關切人類與地球的未來」而於1968年成立。羅馬俱樂部評估幸福最有名的是:1972年的報告《成長的極限》(Limits to Growth),該書主張以經濟指標來衡量生活品質。

無論用哪種方式,這些全球性的調查研究難免會有失精準。一來,集體幸福不可能是個人幸福相加所得的總和。其次,有許多因素可能會影響個人回答調查中所問的問題,如:「一般來說,你是否滿意自己的生活?」當場要回答這個問題並不容易,因為舉凡天氣、國家代表隊在重要比賽中是否獲勝,或是任何個人控制不了的好事或壞事等因素,都可能會影響當時的答案。甚至我們也可以推論,非常不快樂的人會懶得或不想參加這類調查。從事大規模調查的機構,如聯合國、蓋洛普和歐盟統計局(Eurostat)也發現,就連問題的順序也可能會影響答案。舉例來說,如果前面的問題與政治或貪腐程度有關,受訪者在回答是否滿意自己的生活時,較容易做出較為負面的答覆。國際排名也可能會遭受批評,指稱未將文化差異納入考量,因為同樣的價值觀在不同國家,不一定代表相同的現實狀況。雖然存有這些小瑕疵,也儘管這種大規模的調查或許無法表現出一國集體幸福的真實全貌,但大量的民眾受訪意味著最低限度,就一般平均的幸福度或一國全體人民的福祉而言,它提供了一個相當不錯的指標。

為了擴展我對這項主題的觀點,我聯絡了任教於奧胡斯大學(University of Århus)的丹麥籍教授克里斯欽.比亞奇可夫(Christian Bjørnskov),他投入時間和精力研究這項主題已有多年,他也是幸福研究所(Happiness Research Institute)的創始成員(沒錯,真的有這個研究所存在。)丹麥有一群無私的學者組成智庫,專門致力於研究這個令人高興的題目。我們花了一整個早晨,在奧胡斯的卡薩布蘭加咖啡館(Café Casablanca)討論集體幸福。比亞奇可夫教授說,有一些基本的普遍因素會提升國家的幸福度,如民主政治體制、一定程度的國家繁榮、運作良好的司法體系,以及沒有戰爭等。他估計,有三、四十國符合這些標準。在這些因素為基礎下,還有其他因素會影響幸福感,特別是對他人的信任和選擇個人生活方式的自由(及可能性)。

無論有哪些變數、受到哪些微妙的影響,幸福是普世的權利。在1776年7月4日,甚至白紙黑字寫於波士頓起草的美國《獨立宣言》(The 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中:「我們認為下述真理不言而喻: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賦予他們若干不可剝奪的權利,包括生命權、自由權和追求幸福的權利。」

所以,我覺得分享丹麥人的某些幸福祕訣很重要,這些祕訣很簡單,並非遙不可及。我決定,一方面不能忘記這項主題是多麼複雜、牽涉廣泛,但同時採取非常簡單的方式,借用從我認識的人身上得到的啟發,以及自身的見聞與體驗,來討論如何獲得幸福。

從前從前,有10個成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的簡單方法。祕訣1

我對周遭的人有信心:
信任

人們愈是信任彼此,就會愈感到幸福。

丹麥擁有全世界最高的信任度。

那是丹麥一個燦爛的夏日,人們走出戶外,盡情享受珍貴難得的溫暖與陽光。我帶著母親開車到郊外去,購買晚餐要用的蔬果。一路上,只見賣馬鈴薯、碗豆、胡蘿蔔、覆盆子和草莓的路邊攤。那些蔬果全都是附近農場種的,這沒什麼稀奇,只有一個細節並不尋常:在丹麥,那些攤子都無人看管。

每個攤子上都放著一個小罐子,要買農產品的錢就投到裡面。農民們甚至貼心地放了一些零錢,好讓要找錢的顧客有錢可找。到了收攤時,農民們再來收取賣得的錢。我小時候便是如此,至今大家仍然遵守這個原則。或許,這令人難以置信,但是沒有人想要偷竊,這個制度是怎麼運作的?

氣溫下降,信任升高

丹麥教授傑特.提葛.史文森(Gert Tinggaard Svendsen)最近出版了一本關於信任的著作,他在書中比較了86個國家,看看哪些國家的人民彼此信任,哪些則否。他的判定結果如何?78%的丹麥人相信周遭的人,這創下世界紀錄。

在史文森教授研究的其他國家,平均信任度僅25%或更低。所以,下列這點毫無疑問:丹麥享有世界上最高的信任度。有趣的是,所有北歐國家在這項調查中都名列前茅,而巴西則排名倒數,信任度僅達5%。其他南美國家和非洲國家與巴西同屬墊底;法國和葡萄牙則低於平均值,法國有70%以上的人不信任同儕。

這項研究顯示,丹麥人對體制——包含政府、警察、法律和公務員等——的信任度高達84%。是否因為史文森教授是丹麥人才這麼寫的?不大可能。其他研究者如法國亞恩.艾爾剛(Yann Algan)和皮耶.卡胡克(Pierre Cahuc),也證明丹麥人很少質疑國家的體制。比方說,僅2.2%的丹麥人表示不相信本國的法律制度,英國卻有將近15%、法國20%、土耳其25%的人表示不相信。此外,在《富比士》(Forbes)雜誌全球十大最佳政府排行榜上,丹麥高居第一位。這個排行榜的評比標準有:政府權能、清廉、社會秩序與安全、人民權利、政府透明度、法規執行力,以及民刑事司法公正等。這種調查結果對社會關係重大,舉例而言,如果你懷疑身邊每個人都在耍詐,那你情不情願繳所得稅?很可能不情願,因為你會覺得繳稅像笨蛋,而非好國民在做的事。通常當人們相信別人也會照做時,會比較願意遵守規定,因此福利國家唯有建立在個別人民的互信上才可能持久。

信任不但對社會運作有極大的影響,也左右著個人的幸福。世界各地有無數的研究人員、社會學家、經濟學家和哲學家,曾經試圖找出幸福的明確原因。他們幾乎一致同意: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絕對是幸福等式中的一項關鍵要素。關於這個主題的最終定論,聯合國著名的《世界幸福報告》說得很清楚:人們愈是信任彼此,就會愈感到幸福。法國研究者艾爾剛和卡胡克也證實:相反地,建立在不信任上的社會,幸福的傾向也連帶偏低。奧胡斯大學的比亞奇可夫教授有同樣的結論:「丹麥的高信任度,是其高幸福度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2136171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08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本商品會員日滿額金幣加碼回饋最高15倍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