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學問十二講(2021年版)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國內老莊研究第一人,
說世道、說圓融、說生死、說信仰與人生、說良心的培養。
將古老智慧在現代社會中賦予新的生命力,
以真我洞析真相做為生命學問的依歸。
生命的學問.人間的智慧
本書是王邦雄教授對生命的學問深度觀照的集結。
生命的課題既深奧而又命題廣泛,王邦雄教授在書中談生死、談婚姻,也說故鄉、聊世道,用充滿機趣的言談把生命的嚴肅本質編織進他的論述之中。
全書內容包括兩個層面,首先是人間智慧,作者談世道說圓融,探討宗教信仰與生死大關,並論及生命情緣、良心的培養;其次則為老莊智慧現代詮釋,是儒、釋、道三家的會通,對於人文與自然、生命本相等亦有深刻、生動的剖析。
透過簡單卻充滿力道的指引,照見生命的深刻意義。
(本書為《行走人間》增訂新版)
說世道、說圓融、說生死、說信仰與人生、說良心的培養。
將古老智慧在現代社會中賦予新的生命力,
以真我洞析真相做為生命學問的依歸。
生命的學問.人間的智慧
本書是王邦雄教授對生命的學問深度觀照的集結。
生命的課題既深奧而又命題廣泛,王邦雄教授在書中談生死、談婚姻,也說故鄉、聊世道,用充滿機趣的言談把生命的嚴肅本質編織進他的論述之中。
全書內容包括兩個層面,首先是人間智慧,作者談世道說圓融,探討宗教信仰與生死大關,並論及生命情緣、良心的培養;其次則為老莊智慧現代詮釋,是儒、釋、道三家的會通,對於人文與自然、生命本相等亦有深刻、生動的剖析。
透過簡單卻充滿力道的指引,照見生命的深刻意義。
(本書為《行走人間》增訂新版)
目錄
〈增訂新版自序〉╱二○一七年
〈序〉世道在人心的開拓╱一九九七年
1 說世道
2 說圓融
3 說生死
4 說宗教
5 說生命情緣
6 說父母經
7 說第二故鄉
8 說人文與自然
「道法自然」的空靈智慧
9 說生命本相
「用心若鏡」的現代詮釋
10 說示相與識相
展現真相與真我
11信仰與人生
12良心的培養
〈序〉世道在人心的開拓╱一九九七年
1 說世道
2 說圓融
3 說生死
4 說宗教
5 說生命情緣
6 說父母經
7 說第二故鄉
8 說人文與自然
「道法自然」的空靈智慧
9 說生命本相
「用心若鏡」的現代詮釋
10 說示相與識相
展現真相與真我
11信仰與人生
12良心的培養
序/導讀
增訂新版自序╱二○一七年
這一本解讀人生的書,二十年前首度以《世道》為名刊行;十年之後再以《行走人間》之更貼近生活的姿態重新出發;而今又過了十年,轉以《生命的學問十二講》之增訂新版推出,加進了〈信仰與人生〉與〈良心的培養〉兩篇專為青年學生之通識素養而寫的篇章。
對人文學者而言,講課與寫書乃是理想追尋與責任擔當的分內事,它的本身就是目的,暢銷與否那可是廣大讀者的事了。這二十年來,出版社對本書未得到應有的迴響,引以為憾,難得主編有此信心與堅持,身為作者深感榮幸,哪敢輕言從講堂與書房中退休呢!
說是生命的學問,為的是與知識的學問做出簡別。老子有云:「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前者是知識的學問,而後者是生命的學問。知識的學問是每天求其增益,而生命的學問卻每天求其減損。此為道所減損的,正是為學所增益的。不過為學所增益的,可不是今天學術研究所強調之「價值中立」的客觀知識,而是價值執著所拖帶出來的傲氣與偏見,各門學術的專家學者,以尖端為優越,卻失去了對人生不同層次的理解與尊重,與不同界域的同情與關懷。
此外,孔子也說:「士志於道。」又說:「君子不器。」前者說的是一個知識份子的理想,就在開發生命的學問,後者說一個成德君子的一生,不能困在知識的學問,而僅求成就自家的器用而已。《易繫辭傳》統合兩家之說,云:「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就「心」在「物」中的存在處境來說,「心」引領「物」往上走是為道行;反之,「心」執著「物」往下掉則成器用,此道行就是「生命的學問」的實踐,而器用則是「知識的學問」的效應。
當代社會的病痛,就在只講求功利實效的器用,而失落了價值理想的道行。人物忙碌不堪,人間茫然不定,關鍵在人心盲昧不明,在無法無天中,自困自苦。人生在此要有一翻轉,不隨流俗而去,每天告訴自己,人間的名利權勢我可以不要,在那一當下,我們就擺脫了實效功利的器用束縛,而回歸價值理想的道行美好。原來,人生的道路不在東西南北,而在上下,問題在,我們的心能否在道行與器用間,做出存在的抉擇了!
王邦雄二○一七年九月序於秀岡心齋
這一本解讀人生的書,二十年前首度以《世道》為名刊行;十年之後再以《行走人間》之更貼近生活的姿態重新出發;而今又過了十年,轉以《生命的學問十二講》之增訂新版推出,加進了〈信仰與人生〉與〈良心的培養〉兩篇專為青年學生之通識素養而寫的篇章。
對人文學者而言,講課與寫書乃是理想追尋與責任擔當的分內事,它的本身就是目的,暢銷與否那可是廣大讀者的事了。這二十年來,出版社對本書未得到應有的迴響,引以為憾,難得主編有此信心與堅持,身為作者深感榮幸,哪敢輕言從講堂與書房中退休呢!
說是生命的學問,為的是與知識的學問做出簡別。老子有云:「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前者是知識的學問,而後者是生命的學問。知識的學問是每天求其增益,而生命的學問卻每天求其減損。此為道所減損的,正是為學所增益的。不過為學所增益的,可不是今天學術研究所強調之「價值中立」的客觀知識,而是價值執著所拖帶出來的傲氣與偏見,各門學術的專家學者,以尖端為優越,卻失去了對人生不同層次的理解與尊重,與不同界域的同情與關懷。
此外,孔子也說:「士志於道。」又說:「君子不器。」前者說的是一個知識份子的理想,就在開發生命的學問,後者說一個成德君子的一生,不能困在知識的學問,而僅求成就自家的器用而已。《易繫辭傳》統合兩家之說,云:「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就「心」在「物」中的存在處境來說,「心」引領「物」往上走是為道行;反之,「心」執著「物」往下掉則成器用,此道行就是「生命的學問」的實踐,而器用則是「知識的學問」的效應。
當代社會的病痛,就在只講求功利實效的器用,而失落了價值理想的道行。人物忙碌不堪,人間茫然不定,關鍵在人心盲昧不明,在無法無天中,自困自苦。人生在此要有一翻轉,不隨流俗而去,每天告訴自己,人間的名利權勢我可以不要,在那一當下,我們就擺脫了實效功利的器用束縛,而回歸價值理想的道行美好。原來,人生的道路不在東西南北,而在上下,問題在,我們的心能否在道行與器用間,做出存在的抉擇了!
王邦雄二○一七年九月序於秀岡心齋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