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眼:喚醒你的真我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你的靈性生活,迫切需要的理性平衡**
在這靈性蓬勃發展的當代社會
各種體驗已經來到了飽和點
我們能明確感受到,世界呼喚著關鍵思辨力
就像在心中展開一張明晰的意識地圖
使你在紛陳選擇中不致迷失
☆所有精進靈修者必須擁有的分辨思維☆
☆一本靈性「除魅經典」,打破虛幻「靈性神話」☆
☆透過更高階「自我知識」,真正認識我們的永恆本質☆
“這本書所深入的第三眼,並非坊間常談論的靈視力
也不是開天眼的技術教學
而是一種向內看的精微分辨
直至剝除一切使人由真相分離的詮釋
回到根本法性,回到真我“
「聰慧的『大師們』輕易地愚弄大眾,
聲稱他們已消滅了虛假的小我,那全是垃圾!」
現在的唯靈主義,全都雜亂無章地混雜在神祕主義與神話學之中,主要是因為多數人帶著盲目的信念,盲目追隨、歌頌神祇及穿得像僧侶的名人。我們忽略了這個主題的精髓,一次又一次地告訴我們:你唯一要做的是,探索並發現你的「真我」。
靜心、瑜伽、禪、內觀、太極等正念式的鍛鍊,都只是過渡的方式,讓我們的心智收斂,卻不見得能意識到那「終極的真我」──靈。我們相信的「主格我、受格我、我的」,不過是非二元性的「靈」為了體驗這個世界的二元性而短暫地化身,那也相對造成了人類情感面的苦難。
最終,我們必須意識到自己「不是自己的心智」,我們是端坐於心智內的「觀察者」,便能超越所有的心智面的依附與認同,那會讓我們的「靈」覺醒,進而喚醒第三眼。吉安.庫馬爾不僅採用印度吠檀多哲學的觀點解釋靈與靈性,更納入量子力學的角度,兩者都呼應著這樣的觀點:我們最終都是股單一的絕對性能量,而那正是古代聖賢們所說的「梵」,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摧毀,只是如其所是地存在於其絕對性之中,究極的一。
本書特色
◇適合每一個渴望明晰思辨的叛逆靈魂
◇推薦給《奧義書》、克里希那穆提的讀者,帶領你透過邏輯性語言和哲學思辨,接近真實義:我們都是超越時空的永恆之靈,透過觀察靜靜地見證一切。
◇剝除一般對「靈性」眩目而不實的包裝,引領真正的靈性尋求者直達「靈性」的核心。
◇穿透各種宗教與靈性教派的層層詮釋,指出成為「個體化的靈魂」的必經之路。
◇在崇尚成功法則的社會中,若你希望暫時慢下腳步、思考人生意義,這本書將是你沉靜而誠實的良伴。
◇你將透過當代思想的理性清晰,親近《八曲仙人之歌》奧義
◇許翊誠 加州整合學院心理教授
智慧推薦
張仙武 身心靈工作者
目錄
推薦序 超越我他,全然安住於智慧和真理
前言
第一章 內在的恆星
第二章 使心智靜止;喚醒靈
第三章 放下靈性
第四章 覺知與意識
第五章 人類意識的三個層次
第六章 「存有」與「成為」的本質
第七章 有靈性是什麼意思?
第八章 觀照
第九章 理解人類心智的本質
第十章 你就是終極實相
第十一章 如何成為你人生的主人
第十二章 兩個心智
第十三章 發展靈性成長
第十四章 人類心智的力量
第十五章 人類之靈的力量
第十六章 超意識心智
序/導讀
推薦序
超越我他,全然安住於智慧和真理
我們處在一個很有趣的時代,科技快速地發達,而天災人禍普及,每天從各個管道得到的許多資訊都是激烈的、煽動的、負面的。這也讓我們的心靈越來越匱乏,越來越孤單。也由於這樣的背景,各個宗教、靈修、身心學派迎接了大量的關注與發展,各門各派都努力宣揚喜悅的道路、離苦的捷徑。這本身是個多元社會很重要的發展,畢竟每個人都是獨特的,都有屬於最適合自己的成長之道,但這也是個挑戰。畢竟要從這訊息爆炸的社會理清一個脈絡並不容易,加上身心靈又是個抽象複雜的主題,所以也創造了空間,讓有心人士基於私欲而利用他人情感的脆弱,來進行操控與傷害。原是靈魂最純粹、最自然的渴求,卻變成掉入陷阱的動能。
所以我們如何在追尋靈魂答案、身心整合時,不被絢麗煽動的靈性宣傳語所迷惑?在面對那麼複雜的資訊與親身經歷時,不迷失方向跟動力?到底靈性追尋的本質又是什麼?
這幾個問題就是透過《第三眼》的作者吉安.庫馬爾想跟大家分享的──超越不同靈性體系所用的技巧與型態,回歸靈性的本質,以思辨與覺察,發現靈性最原始的樣貌與動能。靈性跟宗教、學派不一定要畫上等號,畢竟信仰並不是靈性探索必要的先決條件。但也不是要排斥宗教而形成去信仰運動,反之,可以提供探索路途上的一盞明燈。所以不管始於任何信仰背景,這本書都可以提供回歸本質的指南針,當遇見疑惑與迷思時,指點方向。
庫馬爾基於對八曲仙人之歌的認識,結合自身的經驗與覺察,用現代的語言呈現第三眼這本書。透過一層層的解剖跟反思,讓我們認識意識,了解心智的本源,從而更深地進入靈性,喚醒稱之為超意識心智的存在。過程中我們猶如進入一個思辨,一步步的過濾對於心智與靈性的認知。這旅程也是回歸當下的實踐,畢竟當心看向自己,它就必須停下來,必須扎根於此刻,成為最本質的「在」與圓滿。靈性的樣貌在這個時刻會最鮮活地呈現,而當我們越能保持在這個狀態,我們就越來越能發展出作者所提到的「心智與心靈的力量」,進入真理探索者、修行人所說的神聖區塊,也就是我們所謂的第三眼。
在這本書的閱讀過程中,我時常需要停下來,好好思考、體悟每一字一句。每次的停歇就如同書中所講的觀照,留意因閱讀所啟發的感受與洞見,安住於當下,感悟每段智慧的顯現。就好像我跟作者還有八曲仙人一起喝著咖啡,討論生命與靈性,偶而會有寂靜的時刻,不是因為無聊或沒話說,反之是進入「在」的航續狀態,超越我他,全然安住於智慧和真理。
很開心能遇見這本書,也期待每位讀者在進入第三眼的神聖殿堂時,能讓各自最獨特的靈性之路清晰化,睜開屬於你們的第三眼,與真我相遇。
許翊誠
心理諮商師、國際表達藝術治療師
加州整合學院心理教授
前言
今天我們發現,唯靈主義(spiritualism)的主題全都雜亂無章地混雜在神祕主義與神話學之中,主要是因為多數人沒有耐心,也沒有認真地下工夫,獨立地研習、理解這個主題。帶著盲目的信念,我們不斷大發議論並重複,卻不曾嘗試去理解這個主題的基本原理。我們把自己局限在其外緣,盲目地追隨、八卦、歌頌我們的神祇及穿得像僧侶的名人。我們忽略這個主題的深度訊息或其教導的精髓,那一次又一次地告訴我們:你唯一要做的是,探索並發現你的「真我」,其餘的都會不請自來。
較高階的知識是「自我知識」(self-knowledge),也就是真我,那並不是指我們的身體和心智。在我們的主題中,低階知識是現象世界的知識。若要理解「我們是誰」這個複雜的專門知識,我們必須堅持不懈、多元閱讀、全神貫注,一遍又一遍始終如一地重複那些字詞、句子、含義。這是獲得那種清明所需的,也是任何學科的本質。要帶著開放的心好好閱讀本書,才能經驗不同的事物,即使本書提供的資訊與先前別人告訴你,或要你相信的資訊並不一致。幾個世紀以來,為了揭開實相的性質背後的真理而深入研究,比較是要化解我們心智這麼多世紀以來的堅固制約。我相信「自我知識」是極為重要的,也就是說,在我們這個紛亂的世界裡,除了利益和娛樂之外,我們是否需要平衡的生活、心靈的平靜與安寧。
人類身體和大腦的虛幻存在根本上奠基於「我」、「我的」、「我自己」等短暫的實相。我們似乎沒有領悟到,我們不僅是「身體」(body)和「心智」(mind)獨一無二的映像,也是「靈」(spirit)獨一無二的映像,統一且連續。根據唯靈主義所指涉的,追根究柢,我們實際上就是「靈」。那是宇宙的非個人組成部分,包含在個體的靈魂之中,而我們非常自由地使用著,但實際上,卻不曾費心了解它是什麼,或它在我們的個人生命中扮演什麼角色。我們的身體和心智出現於,也消失於那個絕對的部分,也從中物質化和非物質化。不管怎樣,個體性(individuality)—或是由意識引導的獨特性(uniqueness)—會在死亡之後留下特定的傳承,那是我們可以讓所有人記得的行為之總和。因此,我們有必要知道這個第三種能力關乎於什麼,因為,儘管擁有所有物質性和社會性的安逸,但除非心智充分理解這個意識性的法則,否則它難以平靜。
本書就跟我的其他著作一樣,並不鑽研超自然的信念和寓言,也不圍繞著宗教打轉。它認真、嚴格地忠於眼前的主題,要求你在閱讀的時候全神貫注,但是當然,是要以自由和開放的心態。我重申,以不同的詞語重複解釋靈性的概念,是為了要讓訊息清晰易懂,也是這個主題的實際精神。
當我們生活在囿限的空間和時間裡,有著獨立的名字和性別,就沒有「摩克夏」(moksha)、自我了悟(self-realization),或在純粹的意識中變得純粹這種事。身體和心智的設計和限制是要體驗二元性,比方,神和魔兩者的相對性,讓靈性的自我得以經歷短暫的物質顯化。你就是無法忽視其中一個面向;只能單純地在兩者之間穿梭。一方面,「靈」永遠醒悟、理解,而身體和心智則有機會體驗、理解如何及以何種方式踏上通往高階意識的道路。就像走鋼索的人,你要抬起頭來平衡那根桿子,睜開第三眼,歡慶你的物質生命。
生命循環往復地移動,就跟所有其他形態的能量一樣,就進化而言,這是從一方超越到另一方。那從其意識和潛意識經驗中創造出某種「成為性」(becoming-ness),在此,死亡只代表著新的開始。能量以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的圓形模式振動、移動,就像行星或季節,盤旋環繞,最終崩解成暗物質(dark matter)或暗能量(darkenergy),我們稱之為「空性」(Shunyata)。根據科學的說法,宇宙只是由能量構成,而這樣的能量包含大約百分之五的物質、意識,以及剩餘百分之九十五的暗物質和暗能量。
在亞原子的層次,物質和意識只是振動,在其各自的量子場中以不同的頻率共鳴、同步。此外,能量往往在「熵」(entropy)中隨機移動,好比以思想為例—創造、毀滅、再創造,好去擴展和實現。那需要覺知性的意識能量才能穩定、演進、轉化。另一方面,暗物質和暗能量只不過代表在平衡之中的純粹至福。
一旦心智開始清楚地知道,它的真正主人是非個人的「存在性」(being-ness)狀態,也就是「靈」,那所有個人神祇的想像以及個人的「我」之想像都會消失。只有人類的心智才有這份能力,可以充分理解宇宙並利用「汝即是彼」(Thou Art Tha)的主張背後的潛力。在明確地接收到自我知識後,大腦承認宇宙是種連續的實相統一場,在「空性」之中保持強力、潛伏、順從。不管怎樣,當這股本體的能量振動、碰撞,在物質和意識形態中的各種現象性特質便會復甦並持續一陣子,直到屈從於宇宙那覺知性能量的蟄伏狀態。本書後續會詳細說明這點。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