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論白話輕鬆讀:用智慧尋找佛道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連貫《中論》與禪語,探討肇論
僧肇的《肇論》在中國佛學的歷史中,獲得了極高的評價。這些評價,其一是,集中國佛學中的般若學大成;其二是,較客觀地闡述了印度佛學的中觀學派思想;其三是,促使中國佛學跳脫與玄學扯不清的關係;其四是,文字優美,能以中國化的語言,闡述印度的佛學思想。這些成就都是可以肯定的,但事實上僧肇的文章也極盡舞文弄墨的能事。讓人覺得美則美矣,對義理的闡述,卻是飄搖深澀。
然而,《肇論》確實較正確地傳達了印度中觀學派的思想,也影響了後世中國佛學的發展。在唐代盛極一時的禪宗,雖然實質上也受到大乘有宗的影響,但禪門的語錄當中,還是最大量地傳達了受空宗影響的痕跡。禪門的語錄至今仍受到許多有心學佛的人喜愛,甚至社會大眾也愛不釋手。
因此,在翻譯本書時,筆者將龍樹的《中論》以及禪語,間歇插入白話譯文中。這樣的對比,一方面適度地讓讀者了解僧肇般若學的來源;另方面也讓讀者了解《肇論》對後世具體的影響。當然,《肇論》對後世中國佛學的影響,是全面性的,不僅禪宗而已。
《肇論》傳誦千餘年,是華人學佛必讀的一本書。因為僧肇提供了我們以客觀的角度,正確觀察這個世界,建立正確的觀念。當你了知這世界任何事物的本質都是空時,自然不會執著,不執著就是解脫,就是現世涅槃。
本書以《肇論》白話譯文為核心,結合了禪宗的語錄,以及印度龍樹菩薩的《中論》,以最淺顯的方式表現。告訴您如何用智慧尋找佛道,智慧在於客觀的角度,認知世界是虛幻不實的,任何事物的存在來自因緣,所以本質就是空。
學習肇論的智慧,活出生動美麗的生命藝術—— 輕.盈.飄.逸。
體用肇論的智慧,建立健康有機的心理磁場—— 清.新.空.靈。
目錄
前言 5
用智慧尋找佛道 7
般若的大意 8
連貫《中論》與禪語,探討肇論 12
宗本義 13
概說 15
本文 17
物不遷論 29
概說 31
本文 33
不真空論 49
概說 51
本文 53
般若無知論 73
概說 75
本文 77
涅槃無名論 107
概說 109
本文 111
序/導讀
導讀
本書是根據《肇論》中的四篇論文,作提綱挈領的解釋。就佛學的體系而言,也是闡述大乘空宗的基本義理。
文中首先提出了五個名詞概念:本無、實相、法性、性空、綠會。這五個名詞實際上的意涵是相同的,都是用來解說宇宙一切現象的真實本質。用一句完整的白話來說:宇宙的一切現象本來就不是真實存在 (本無),因為一切現象的本質(法性)沒有自性 (性空),現象只是因為因緣聚會(綠會)而存在。因緣散去,現象也就消失。這就是宇宙的真實狀況 (實相)。
大乘空宗的解脫之道,是從認識宇宙的真實現象著手,理論的根據是「緣起性空」。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因緣聚合而成,就像這個世界是地水火風聚合而成,不是獨立存在。當我們能認知這個道理,就不會對事物有所執著,甚至生命、肉體也不執著。不執著就不會有任何痛苦,沒有痛苦就是解脫。
那麼我們又要如何面對這虛幻不實的世界?理論上就是不存在「有」的認知,但也不能存在「無」的觀念,因為這也是一種執著。離開了險峻的高山,又掉入了深谷,一樣沒有脫離危境。
因此,在這虛幻的世界裡,要過著快樂無憂的日子,就是要有善巧方便的大智慧,也就是般若的功用。以般若觀空,以善巧方便入世,這就是僧肇的智慧解脫之道。
涅槃解脫之道只在一念之間,但看你的一念之間是不是有智慧。解脫煩惱以後,就是窮盡一切,不是還有什麼涅槃的具相。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