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明心與眼見佛性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9 270
    300
  • 分類:
    中文書宗教命理佛教禪修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游正光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正智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1/02/01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本書細述明心與眼見佛性之異同,同時顯示了中國禪宗破初參明心與重關眼見佛性二關之間的關聯;書中又藉法義辨正而旁述其他許多勝妙法義,讀後必能遠離佛門長久以來積非成是的錯誤知見,令讀者在佛法的實證上有極大助益。也藉慧廣法師的謬論來教導佛門學人回歸正知正見,遠離古今禪門錯誤者所墮的意識境界,非唯有助於斷我見,也對未來的開悟明心實證第八識如來藏有所助益,是故學禪者都應細讀之。

目錄

平實導師 序001
自 序.序005
花 絮001
第一章 緣 起..007
第二章 辨 正..0038
一、 緣由..039
二、 佛性是見分?.045
三、 佛性是作用?..065
四、 眼睛見到佛性?..090
五、 明心是觸證阿賴耶識?蕭氏的常見、蕭氏的我慢...150
六、 宗門與教下..220
七、 以行觀心..254
第三章 結 論...322
第四章 明心正說..332
第五章 後 記...364

序/導讀

  執著離念靈知心為實相心而不肯捨棄者,即是畏懼解脫境界者,即是畏懼無我境界者,即是凡夫之人。謂離念靈知心正是意識心故,若離俱有依(意根、法塵、五色根),即不能現起故;若離因緣(如來藏所執持之覺知心種子),即不能現起故;復於眠熟位、滅盡定位、無想定位(含無想天中)、正死位、悶絕位等五位中,必定斷滅故。夜夜眠熟斷滅已,必須依於因緣、俱有依緣等法,方能再於次晨重新現起故;夜夜斷滅後,已無離念靈知心存在,成為無法,無法則不能再自己現起故;由是故言離念靈知心是緣起法、是生滅法。不能現觀離念靈知心是緣起法者,即是未斷我見之凡夫;不願斷除離念靈知心常住不壞之見解者,即是恐懼解脫無我境界者,當知即是凡夫。

  一切誤計意識心為常者,皆是佛門中之常見外道,皆是凡夫之屬。各種粗細意識心境界,依層次高低,可略分為十:一、處於欲界中,常與五欲相觸之離念靈知;二、未到初禪地之未到地定中,暗無覺知而不與欲界五塵相觸之離念靈知,常處於不明白一切境界之暗昧狀態中之離念靈知;三、住於初禪等至定境中,不與香塵、味塵相觸之離念靈知;四、住於二禪等至定境中,不與五塵相觸之離念靈知;五、住於三禪等至定境中,不與五塵相觸之離念靈知;六、住於四禪等至定境中,不與五塵相觸之離念靈知;七、住於空無邊處等至定境中,不與五塵相觸之離念靈知;八、住於識無邊處等至定境中,不與五塵相觸之離念靈知;九、住於無所有處等至定境中,不與五塵相觸之離念靈知;十、住於非想非非想處等至定境中,不與五塵相觸之離念靈知。如是十種境界相中之覺知心,皆是意識心,計此為常者,皆屬常見外道所知所見,名為佛門中之常見外道,不因出家、在家而有不同。
─平實導師─

  如聖教所言,成佛之道以親證阿賴耶識心體(如來藏)為因,《華嚴經》亦說證得阿賴耶識者獲得本覺智,則可證實:證得阿賴耶識者方是大乘宗門之開悟者,方是大乘佛菩提之真見道者。經中、論中又說:證得阿賴耶識而轉依識上所顯真實性、如如性,能安忍而不退失者即是證真如、即是大乘賢聖,在二乘法解脫道中至少為初果聖人。由此聖教,當知親證阿賴耶識而確認不疑時即是開悟真見道也;除此以外,別無大乘宗門之真見道。若別以他法作為大乘見道者,或堅執離念靈知亦是實相心者(堅持意識覺知心離念時亦可作為明心見道者),則成為實相般若之見道內涵有多種,則成為實相有多種,則違實相絕待之聖教也!故知宗門之悟唯有一種:親證第八識如來藏而轉依如來藏所顯真如性,除此別無悟處。此理正真,放諸往世、後世亦皆準,無人能否定之,則堅持離念靈知意識心是真心者,其言誠屬妄語也。

平實導師

自序

  《楞伽經》中 佛說阿賴耶識心體即是如來藏,《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自性清淨章〉第十三亦云:「有二法難可了知:謂自性清淨心難可了知,彼心為煩惱所染亦難了知。如此二法,汝及成就大法菩薩摩訶薩乃能聽受,諸餘聲聞唯信佛語。」經中已明文:這個心體是自性清淨,難可了知,當然不是一般的法師、居士所能了知的;彼自性清淨的心體含藏著七轉識相應的染污種子,更難了知,這個道理唯有成就大乘法的菩薩、以及聽聞信受 佛陀開示的小乘聲聞人,才能深信不疑;因此一般凡夫眾生聞之不信,甚至毀謗,實乃正常。也難怪許多眾生,包括藏傳佛教應成中觀派的印順、昭慧、性廣、慧廣等人不信;慧廣又兼稱是禪宗弘法者,卻是執離念靈知意識心為真實心。他們一直百思不解:為何這個心體—阿賴耶識(第八識)—含藏著七轉識相應的染污種子,而自性還是那麼清淨無礙?心中無法想像:為何自性清淨的心竟然會有染污?因為無法思議及親證的緣故,前者乾脆否定第八識存在,後者乾脆認定阿賴耶識是妄心、妄識;這已清楚證明慧廣法師是繼承印順藏傳佛教應成派中觀的六識論邪見,所以慧廣是六識論者,恐懼墮於斷滅見故,不得不建立意識心的性用(見聞知覺性、離念靈知)為常住法,成為具足常見與自性見的佛門外道凡夫。

  又《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自性清淨章〉第十三也說明兩者之關係,如經云:「世尊!如來藏者是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間上上藏、自性清淨藏;此性清淨如來藏,而客塵煩惱、上煩惱所染,不思議如來境界。何以故?剎那善心非煩惱所染,剎那不善心亦非煩惱所染;煩惱不觸心,心不觸煩惱;云何不觸法而能得染心?世尊!然有煩惱,有煩惱染心;自性清淨心而有染者,難可了知,唯佛世尊實眼實智,為法根本,為通達法,為正法依,如實知見。」

  經中已清楚明白說出,這個如來藏—阿賴耶識(第八識)—心體是法身藏、自性清淨藏,卻含藏七轉識相應的染污種子;然而不論善法欲上的煩惱或者惡法欲上的煩惱,都不與如來藏心體相應,此心體也不接觸生起時的煩惱,也就是說這個心體離見聞覺知的,所以不在六塵境上起分別而生起貪染厭憎的心行。正如《維摩詰所說經》卷中開示:「法(第八識)不可見聞覺知。」雖然祂透過自己所生的六根,以及共業有情所感的外五塵相接觸而產生內六塵相分;再由七轉識見分來分別內六塵相分,藉以連接外境,讓眾生以為真實接觸外境,為吾人所受用,可是這個心體仍然那麼清淨,不會在六塵境起任何的分別,此即《維摩詰所說經》卷上所說正理:「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

  這樣的正理,如果自己不是依照佛的開示、善知識教導以及親證祂,導致不能現觀祂確實是如此的,就很難相信這個心體自身是自性清淨,體內卻含藏許多染污的種子。若是將來親證了,發現祂外於六塵分別的運作,而在蘊處界上分明顯現祂的真實性與如如性,故亦得名之為真如;這也是透過八識心王等九十四法所顯而證得虛空無為,是所顯得,所以是無境界法、無所得法;因此緣故,證悟如來藏者都可以隨時隨地現觀自己如來藏的運作,也能現觀如來藏自身的真實性與如如性,名為證真如,所以禪宗祖師常常說祂是真如。譬如吾人因有喜事而非常高興、手舞足蹈的時候,祂還是那麼清淨,一點兒也不隨外境影響,卻能完全配合七轉識運行;當吾人正在大發雷霆時,祂還是不動心境,將自體的真實性與如如性毫無遮掩的顯示出來,能為親證實相的人所親見,毫無障礙。由於親證第八識慧力照見其理的緣故,發起了下品妙觀察智,以此智慧比量推之,不但能了知其他有情也都如此,也能現觀別別有情真心的運作,都是同一體性——清淨無染,不在六塵境上起分別,祂從來不思量,也不作主,因此緣故,發起了下品平等性智。合此妙觀察智及平等性智,名為般若總相智、根本無分別智,即是七住菩薩的般若智慧。

  因為親證實相心發起般若智慧的緣故,發現這個第八識阿賴耶識不論在動中或在靜中並不是完全無知,還是有知;只是這個知,不在六塵境上分別,而是能夠了知眾生七轉識的心行等,此即《維摩詰所說經》卷上所說正理:「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由於這個第八阿賴耶識在六塵外的知,能夠了知眾生七轉識心行,卻不在六塵境上起分別,因此一般人在恭讀經典時,無法真實了知佛所說的真實義理,誤以為這個真心在六塵境上有知,遂落入有語言文字的靈知心或離語言妄念的靈知心中,此中最好的例子,是以慧廣法師為代表(因慧廣法師否定佛在三乘經中說的本識如來藏,成為《楞伽經》中佛說的謗菩薩藏者,是最嚴重謗法的一闡提人,已失出家戒體,成為佛門中披著僧衣的俗人,已不再是法師了,故以下都不再稱其為法師,只稱其名):

  一者,慧廣不知這個第八識阿賴耶識從來不在六塵境上起分別,從來不思量、從來不作主,正是經中所說的真實常住的真心;慧廣卻執著離開語言文字的離念靈知意識心為真心,不知這意識是生滅性的妄心,誤以為能夠了了常知的意識心就是佛所說的真心如來藏,因此常教導學人「放下、息心、無心、莫染污、莫執著」等,專在我所上面用心,從不在斷我見上面用心,成為佛所說的常見外道。

  二者,慧廣不知第八識阿賴耶識自性清淨,心體內卻含藏著七轉識染污的種子,便妄謂第八識阿賴耶識是妄心、妄識,將佛所說三乘菩提的心體否認,因此外於第八識阿賴耶識,欲另外求一個不可知、不可證的真心。因求不可得而否定之,返墮離念靈知意識心中,而離念靈知意識心又是生滅的虛妄法,故慧廣因此又同時成為佛所說的斷見外道者。由於慧廣的佛法知見膚淺且違背佛說,使得自己所修、所證完全落入常見見及斷見見而無法自拔,又妄言已知、已證常住心而否定如來藏阿賴耶識心體,成就謗菩薩藏的大惡業,成為佛所說斷一切善根的一闡提人。

  三者,慧廣堅持執著離念靈知意識心就是佛所說的常住真心,見善知識 平實導師所說與己相違,又無法依善知識及經典所說自我簡擇,不能安忍 平實導師的法義不同於他,故寫文章妄加破斥;本會基於正法不可被破壞的理念,為救護眾生,是故回應他的破法文章而出版了《眼見佛性》一書。慧廣因此又復起瞋,另闢新題目,再度毀謗正法;是故正光不得不再度為文回應之;慧廣又因自己的邪法被人辨正,造成面子難看及名聞利養漸漸流失的窘境,遂不斷撰文毀謗本會所弘揚的正法,故又成就毀謗善知識及正法的惡業。合此兩惡業,已使慧廣未來捨壽後將面對非常嚴峻的不可愛異熟果報,因此建議慧廣應該努力研讀經典,深入了知三乘經典中佛說的八識心王正義,然後公開懺悔而消弭謗法、謗善知識的大惡業;否則臘月三十到來時,想懺悔或補救,都已來不及了!一世的名聞與利養,何須如此看重而賭上未來的無量世。

  又證悟以後,可以現觀這個第八識阿賴耶識心體非常清淨,隨時隨地顯示祂的清淨性,可是心體內卻含藏著七轉識相應的染污種子,尚待歷緣對境轉變這些染污種子;仍待悟後精進斷除我執等一念無明煩惱種子,即是斷除阿賴耶識能藏、所藏、我愛執藏的阿賴耶性後,斷除了分段生死,除掉阿賴耶識名字,成為異熟識,只改其名不改其體。又精進斷除一念無明習氣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6431128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448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10/02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