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聽聞即解脫:得法眼淨,轉凡成聖之道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9 234
    260
  • 分類:
    中文書宗教命理佛教南傳佛教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張雲凱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大千出版社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1/12/17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佛陀時代有許多弟子沒有實修止觀,
只「聽聞正法」即證果成聖,
得「法眼淨」者乃經由聽聞正法而證果。

現代人「聽聞正法」為何不能證果解脫,
本書將以四部《阿含經》與四部《尼科耶》為中心,
一起探討究竟的原因。


本書是以早期佛教經典以及部分南傳註釋書為研究範圍,介紹並討論其中一種成為早期佛教聖者的「成聖之道」:法眼淨。根據的紀載,這似乎是一種有別於傳統認知必須實際修證止禪與觀禪的方式,而是經由「聽聞正法」成為初果聖者的一種特殊方法。

本書於「第一部分」列出數篇這樣的經文,根據實際統計的結果,南傳與北傳的八部早期佛典之中,共有多達九十餘則這樣的故事,有些故事於南北傳聖典中均有記載,有些則出現於北傳聖典之中。

這些故事多半很生活化,有些就只是佛陀在某個居所或村落暫住,某個其他宗教團體的修行人或是沒有宗教信仰者遇見佛陀,相互交換了想法與意見,後來覺得佛陀這套解釋輪迴、證得涅槃的理論確實比原先自己認識的見解來得合理,而且是正確無誤而確實可行的,於是去除了原本種種疑惑,因此證法眼淨。

如上所言,在不同部派的南北傳經典中,都記錄這樣的事件,可知在佛陀當時這是眾所周知的入流方式,佛陀涅槃之後,部派論師們由於對於佛陀的景仰,以及一些修證方面的見解,促使他們對於法眼淨相關的議題增加詮釋,這些詮釋再經過當代的南傳法師們因應這個時代的狀況加以斟酌考量之後,似乎得到法眼淨的證果方式並不適合現代人的結論,因此不太宣揚這個在早期經典中的證果方式,這是本書第二部分將會討論的議題。

關於原文的引用方面,本書的第一部分,選擇以白話文的方式來呈現所節錄的經文,這個做法主要是受到關則富博士的影響,關教授在其譯著的《增支部》(一)中,舉歐洲在宗教改革後,將《聖經》翻譯成各種語言為例,使得一般基督徒有信奉其宗教的具體依據,因此他認為:

佛經若能譯成現代中文,將可讓為數眾多的中文讀者有機會瞭解佛陀的教誨。

他又說:
如果能精確地翻譯(古典佛經)成現代白話文,對佛教有興趣的廣大中文者將得以一窺堂奧,宛如親身聆聽佛陀的教導。

可知關博士重譯經典的意圖,目的是讓現代讀者能夠自力讀懂經典,打破因為文言文造成的疏離感,而對經文增加幾分的親切感,也不會在閱讀過後留下許多因為語言而造成的疑問。這個概念啟發了我,因此在本書的第一個部分,同樣探取白話文的方式來進行重新翻譯,期望能夠讓讀者讀懂。

在本書的第二個部分,由於有比較多的論證,探取更為學術的格式,所以此處引用以原文為主,並於註解或是原文之下,加上白話翻譯。

本書是針對似乎已被視為定論之早期佛教成聖之道,是否有另一條進路的探尋之旅。

作者

張雲凱

法鼓山中華佛學研究所十三屆畢業
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博士
以早期佛教教理教法等等為研究領域
亦關心佛教與現代社會之議題
近年另參與當代正念之訓練
期許未來持續推廣當代正念
履行佛陀於早期佛典中之教誨
並持續撰寫相關文章
目前以早期佛教相關領域之教學、
商業攝影、攝影教學等為業

目錄

推薦序一
推薦序二
推薦序三
前言
凡例

第一部份 法眼淨:早期佛經中的成聖之道
一、法眼淨是經由聽聞正法而證得果位元的特殊模式
二、初果聖者須陀洹的利益與成就的方法
三、以聽聞佛法而證法眼淨之經文
    (一)聽聞佛法後捨棄錯誤觀點而證法眼淨的阿若喬陳如
    (二)聽聞緣起理論而證法眼淨的闡陀尊者
    (三)因確認愛欲為苦之起源而得法眼淨的竭曇村長
    (四)因聽聞苦與受的緣起法則而證得法眼淨的長爪外道
    (五)業力觀念的辯證到聽聞含四聖諦定型句而證法眼淨之優婆離居士
    (六)喝醉的鬱伽長者見到佛陀,聽聞含有四聖諦定型句而證法眼淨
    (七)女性性工作者因聽聞佛陀說法而證得法眼淨

第二部分 當代南傳上座部關於法眼淨的認知
文前說明
(一)早期佛經中存在四種得入聖者之流的途徑
(二)現代學者的看法
一、聽聞正法不足以證初果
    (一)註釋書中關於「法眼(巴Dhammacakkhu)」的說明
   「聽聞正法」與「內正思惟」是證得法眼淨之原因
   「聽聞正法」與「內正思惟」是證得法眼淨之原因
二、法眼淨歸因於佛陀個人現身的強大影響力
三、現代人沒有漸修基礎與足夠的波羅蜜
    (一)證法眼淨者於聞法前已具備極高的心靈成熟度
    (二)現代人沒有累積過去世的波羅蜜

結論 法眼淨:早期佛教依於佛陀正見的成聖之道
後記
引用文獻
附件:四部《阿含經》與四部《尼科耶》中「法眼淨」之相關內容一覽表

序/導讀

推薦序

黃運喜
玄奘大學宗教與文化學系教授兼主任
2021.10.01

無我論是釋迦牟尼佛陀針對婆羅門教主張真常思想的深入探索,佛陀內觀自我身心,企圖尋找真常本我不得其所,而發現五蘊無我,因緣聚合的事實;但若沒有真常不變的主體,那麼生命如何延續?輪迴如何成立?又如何解脫輪迴?佛陀以「此有故彼有,此無故彼無」;「凡所有集法,彼皆為滅盡之法」的緣起論來闡述諸法的法性,並作為其獨特的生命觀與解脫論的重要依據。

「見我者則見法,見法者則見我」,佛陀認為自己的色身沒有什麼特別的,不過一具會腐朽的聚合之物,然諸法無常,因緣生滅的法性卻是宇宙的定則,只要「見法」,對生命與世界的實像就不會有疑惑,對於解脫應該遵循的法門就不會產生錯誤的見解,因此如果能確認這個佛陀獨特的見解,就被佛陀認可是初果的聖者。

問題是怎樣的確認,才能算是確認?作者在文中對此梳理經文,認為經由聽聞四聖諦法並確認其合理正當性,以及經由止觀的實修確認無我者,皆可以是為初果聖者。

本書兼具信仰層面與學術特質,是企圖以學術方法釐清信仰概念的嘗試,除了法眼淨的主題探討之外,對於一般流傳於坊間或是佛教界的概念,如波羅蜜、末法思想等,也有論及,對於想要瞭解早期佛教的正見與聞法解脫要旨者,值得一讀。

江萬里
東和宗教學院講座教授
2021.11.04

本書是一本二合一的作品,集合了關於法眼淨的佛典故事與這個論題的學術研究。

這本書的第一個部分,作者以現代人易懂的白話中文方式進行幾則與法眼淨有關的佛經翻譯,字裡行間帶領讀者回到當時的情境,故事中的人物的動作、心情,栩栩如生,似乎當事人、佛陀或是阿難就在我們面前,跟我們說法一樣。

第二個部分以學術的方式討論法眼淨的議題,探尋南北傳早期佛教經典乃至註釋書的看法,以及當代南傳法師在這個論題上的觀點,也旁論了四預流支、波羅蜜等概念的探究,與佛教的末法思想等等。

作者認為法眼淨這個經由聽聞正法而證得初果的方式很適合當代的修習佛法者,如同文章中所說,藉由端正法導入四聖諦,以建立正確的緣起與無我,確認五蘊身心是因緣聚合,其中並沒有一個常存的主體者。

可知正確的知見是修行的前導,有勇猛的修行決心也需配合正確的知見作為方針,方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梁崇明
大千出版社社長
2021.11.13

在佛陀時代「聽聞即解脫」的案例,可說是屢見不鮮。但對於現代人而言似乎是遙不可及的事情,難道是2550年前的人根器特別利,還是今天佛弟子們的根器較愚鈍呢!?如果真的是現代人根器較差,那麼近代的阿羅漢成就者雷迪西亞多、韋布西亞多、孫倫西亞多、遼攏西亞多、莫哥西亞多、馬雜湊西亞多、阿姜曼、阿姜查、阿薑摩訶布瓦、隆波田、蒂帕嬤……等等,他們的證悟與解脫就不能成立了。作者針對此疑惑,特別引四部《阿含經》與四部《尼科耶》中「法眼淨」之相關內容,來探討究竟原因。

佛陀教法之珍貴在於教導人們如何正確「認知」身心的真相,因為錯誤的「認知」才是普羅大眾造成痛苦的根源。怎麼「認知」才是佛陀的解脫知見呢!正是本書探討得法眼淨的原因。有助於現代行者,進入這一種成為聖者的管道。有關「聞法證果」在中國佛教最有名的案例是六祖惠能,佛陀時代知名的案例有舍利弗,以及第一位證果的在家居士耶舍……等等。

耶輸伽又名耶舍,他是古印度波羅柰國俱梨迦長者之子,生活豪華奢侈,住三時宮殿,有一天當他一覺醒來時,驚見一幅讓他非常悚動的畫面,他看到桌面及地上的酒杯及餐盤亂七八糟,垃圾到處都是,滿地杯盤狼藉;他又赫然發現平時陪他夜夜笙歌的美女們睡在床上的醜態,各個披頭散髮,蓬頭垢面,嘴巴流口水,臉上的殘妝看起來就像夜叉,還聽到有人會打呼,有人在磨齒咬牙,甚至有人說夢話。

看到這些景象,他的內心受到很大的衝擊,他驚覺到自己過去的生活是如此的放浪形骸,是如此的虛假與醜陋,他希望擁有清淨的生活,於是不告而別,棄家尋道。他在縛囉迦河邊聽佛開示,即證得四果阿羅漢。

節錄北傳《四分律》雲:「耶輸伽童子。遙見如來顏貌端正。生喜悅心。前至世尊所。到已白言。我今苦厄無所歸趣。願救濟我。佛告童子。來此處無為。此處無厄。此處安隱。欲求永寂無為者。欲盡無愛處。滅盡涅槃也。爾時耶輸伽童子。禮世尊已在一面坐。世尊漸與說法。勸令發歡喜心。所謂法者。佈施持戒生天之法。呵欲不淨。讚歎出離為樂。即於座上諸塵垢盡得法眼淨。見法得法成就諸法。自身得果證。」

耶舍的「聽聞即解脫」對現代人而言,簡直是不可思議,竟有如此便宜事,這可說是人人嚮往的成道方法。「言下頓悟」聽聞佛法立刻證悟,這是一種方便道,在佛法的修證之中,並非正統、並非標準的、並非一般的程式,但它的的確確存在著。

《聽聞即解脫》這本書,可說是作者獻給現代行者最珍貴的禮物,能夠讓我們重新拾回學習「聽聞智慧」的能力,這是難能可貴的福音。尤其處在AI資訊迅速時代,我們每天面對外界各種大量的混雜訊息、各式各樣誘惑的方便道,充滿我們周遭,如果沒有聽聞的智慧,很容易被這些似是而非的附佛外道所迷惑。期願這本書能夠開啟您的正知見,帶給您在修道上不可思議的意外收穫。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574473663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192
    • 商品規格
    • 14.8*21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7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