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談內學研究:內學年刊第2輯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9 405
    45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內學年刊為支那內學院發行的佛教研究刊物,相當於該院的學報。據傳共有六輯,然坊間所見,僅有四輯,1975年台灣坊間有流通本(鼎文版),將四輯結集成一冊,即以「內學年刊」之名行世。其中所收諸文之作者,皆為支那內學院成員,亦為當時之著名佛教學者。如歐陽漸、蒙文通、呂澂、王恩洋、湯用彤、聶耦庚、熊十力、梅光羲等人。作者以居士為主,出家人甚為少見。茲列各輯要目如下︰
(1)第一輯︰今日之佛法研究、心學大意、中國禪學考、顯揚聖教論大意、成立唯識義、雜阿含經刊定記、釋迦時代之外道等。
(2)第二輯︰談內學研究、龍樹法相學、楞伽疏決、雜阿含經蘊誦略釋、攝論大意、西藏傳本攝大乘論、起信論唯識釋質疑、阿毗達磨汎論、南傳小乘部執、經部義、日本相宗古德著述略表等。
(3)第三輯︰支那內學院院訓釋、諸家戒本通論、安慧三十唯識釋略抄、入論十四因過解等。
(4)第四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敘、南傳念安般經、觀所緣釋論會譯,集量論釋略抄、因明正理門論本證文、因輪論圖解等。

作者

支那內學院

是由歐陽竟無、呂澂等人於1922年南京創立。最早是依託於金陵刻經處之下的佛學院,後成為獨立的機構。它是一所說佛、教學、刻經和進行佛教研究的機構,與太虛大師創辦的武昌佛學院,成為佛學的兩大重鎮。支那內學院主要是以唯識宗研究為主,旁及印度梵文、巴利文佛學與藏傳佛學,是近代唯識宗復興與佛學研究的主要推手。

目錄

1.談內學研究(附說今後研究應作事) 歐陽師說
2.龍樹法相學 歐陽師說
3.佛學概論導言 王恩洋
4.楞伽疏決 歐陽漸
5.雜阿含經蘊誦略釋 聶耦庚
6.攝論大意(二種) 歐陽師說
7.四藏傳本攝大乘論 呂澂 譯
8.起信論唯識釋質疑 王恩洋
9.境相章(附帶質境說) 熊十力
10.阿毘達磨汎論 呂澂
11.南傳小乘部執 何戴陽 譯
12.經部義 劉定權
13.大種唯第八識所緣義討論 研究會記
14.法相大學特科開學講演(附開學記)
15.日本相宗古德著述略表 梅光羲
16.本院概況

試閱

談內學研究

今談內學研究,先內學,後研究。
內學之謂內,有三義:一、無漏為內,有漏為外也。雜集論云:「墮於三界為漏,其有漏法即流轉法,與還滅法截然二事,猶水與火,猶黑與白,以其種子即成二類也。」昔人於此每每講錯,以為真如本淨也,煩惱染之則流轉,煩惱
遠離則還滅。二者相替如輪轉焉,而不知其實不相謀也。
因此而談,儒家所云:人欲淨盡天理純全,措語亦有病。孟子亦云:養心莫善於寡欲。宋儒注云:寡者非絕。於此知其夾雜不純也。此在佛家謂之雜染,一分染亦是染法。染則須絕,非徒寡之。故儒家所云寡欲,表面似有理,實則雜理欲二者成黑白業,仍屬雜染,不究竟也。儒家又云: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此赤子之心即雜染,而以為天理,故理終屬不淨,亦猶驢乳終不可為醍醐矣﹗儒家而外,如現行耶教講愛,亦屬偏頗,不能及物,故殺生非所禁戒。此皆成其為有漏與外而已。從無漏種發生,即不如是,故云:有無漏可判內外。其理應於大論真實品中詳求。四真實中煩惱障淨智所行與所知障淨智所行,皆以純淨得名真實,內學即應認清此真實。又此雖就現行立說,所從來者乃在種子。此無漏種子之義雖自後人發明,然其道理建立不可傾動。
二、現證為內,推度為外也。如今人言哲學,研究真理而不得結論,以其出於推度,人各不同,遂無定論也。若出諸現證,則盡人如一,無有異說。如見物然,同見者則說同,出於想像則不同也。以是先佛今佛當佛皆言四諦,大小空有顯密乃至諸宗疏釋亦莫不說四諦,以其現證同而立說同也。又如諸佛以苦空無常無我為教,乃至涅槃言常亦為無常之注腳,此又現證同而立說同也。由此即得結論與哲學有異。
余常云:內學為結論後之研究,外學則研究而不得結論者,此為內外學根本不同之點。由此內外方法亦不同,哲學每用比方,以定例為比量,即有範圍限制。如以三百六十度測周圓,二直角測三角內和,皆屬一定限制,不論圓角之形大小如何,皆不出此限制,哲學家用心思推測,無論各人推測如何,而均在不得結果之一範圍內,人心所限制然也。內學則不如是,期在現證,無用比度,如說四諦,即是現證,即是結論。研求結論,乃有種種解析方法。又如不能理會苦而說苦由無常,復由種種分析以明無常,此皆為教導上不得已之辦法,故內學所重在親證也。然學者初無現證,又將如何﹖此惟有借現證為用之一法,所謂聖教量也。有聖教量,乃可不憑一己猜想。若不信此,亦終不得現證。世間哲學家即不肯冒險置信聖言,以為迷信,處處須自思一過,遂終墮於推度矣﹗此又內外分途之一點也。
三、究竟為內,不究竟為外也。經云:止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故佛說法無不究竟者。惟此就起點含有全體而言。雖始有未竟,而至終則究竟,如不了義經,得其解釋終歸了義也。無量義經云:四十九年皆說法華,其間雖實說三乘法,意則均在法華也。故云:教則為一,乘則有三。乘以被機有三,實亦各究竟也。由此內學者應生心動念皆挾一全法界而來,大悲由此起,大智從此生。即如大乘唯識說阿賴耶,亦以其挾全法界而得究竟也。此種全體大用上講求是為內學,反此皆屬外學。
次言內學研究。即知所研究者為無漏現證究竟之學,而起研究也,此可分人法兩者言之。法是所學,人是能學,各有四端。
法有四者:一研究之必要,二研究之範圍,三研究之所務,四研究之方法。今一言研究之必要,先以理對學論之。
其一、理是法爾,學是模填。法爾八萬四千法門,言議不及,禪家每用但字調,以為但得即是,然此意仍可商,今謂法爾未得,先事模填,如畫作模填采也。學問即模填之事,可以由得法爾,故屬方便,非真實。
其二、理是現在,學是過未。以學過念即非,落第二著。即云參究,亦落次念,成為過去,惟由此方便得到現在。
其三、理是現量,學是比量。學為方便,則屬借用現量,信解道理。能處處作此觀,開眼生心皆此道理,則可以發生現量,此義見真實品。故學雖比量,而是現量方便。
其四、理是無為,學是觀察。此乃本其所有而精細審量,亦得證會無為。
其五、理是不動,學是建立。理皆法爾常住,有佛無佛不稍動移。學由人興,故出建立。但由學可證理。
其六、理是真如,學是正智。
其七、理是無分別,學是有分別。
其八、理是離心意識,學是猛用六識。此皆如前分別可知。
次以教對學言之。教待機感,而有權實半滿漸頓,又有詳略異門。由學研理,教仍是一,以是各端研學有必要也。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7519394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64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5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