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無上方便與現行法樂:彌陀淨土與人間淨土的周邊關係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1個人喜歡
  • 9 252
    280
  • 分類:
    中文書宗教命理佛教生活佛法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陳劍鍠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香海文化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5/02/17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內容簡介

溯源尋根  釐清問題  彌縫鴻溝 去陳用新
 
人間佛教追尋的人間淨土,與傳統的彌陀淨土有著千絲萬縷之複雜關係,本書十篇論述期待對彌陀淨土與人間淨土之間搭建橋梁,使修行者能夠安頓心靈,堅毅不拔地、自肯自得地在菩提道上邁進。
 
一、本書第一章整理歸納歷代各種立祖之說,易於瞭解立祖說之差異及成立過程,同時於第二章篇討論曇鸞未被列為祖師,恐因其被視為「純他力」的倡導者,及其求長生仙術有關,化解曇鸞未入祖位之疑義。
 
二、徹悟禪師為禪門臨濟正宗三十六世,磬山七世,晚年卻專修淨土。本書第三章詳細析釐禪師以緣起性空義,融攝般若與淨土二門。般若原屬空門,淨土則屬有門,本為兩種修持路數,如何使之融通,則為佛教學人所關注。
 
三、第四章從「體用思想」與「教化思想」兩個面向論述印光大師如何會通儒佛二教。大師對待儒佛二教之心態,算是開明,他高揚孔、孟之儒家思想,體現出他實施教化的用心——儒佛齊用。
 
四、第五章主要從「念佛利益」、「信願誠敬」、「轉業治病」三個面向,討論印光的念佛治病觀點。印光曾闢佛,且自幼患有眼疾,因而深自慚愧業障深重,並藉由念佛而消除業障,因此肯認現生中可以獲得念佛利益。
 
五、第六章從印順導師對印光大師的評述談起,繼而就兩人淨土觀點互異的問題進行審視。兩位大德雖對如何操持稱名念佛的觀點相同,但對於對淨土法門是否「契理契機」的觀點不同。
 
六、第七章主要探討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的性格,以及他想建立的「人間淨土」。近代研究「人間佛教」的學者,常以太虛大師是人間佛教的提倡者,星雲大師是人間佛教的實踐者。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星雲大師的性格觀念裡,早就有將佛法「人間化」的理想普及於世界各個角落。本篇闡述大師如何提倡人間佛教、及建設佛光淨土與建立人間淨土的關聯。
 
七、第八章探究聖嚴法師如何結合禪、淨兩種修持法,以「都攝六根」進行念佛禪觀,達致「淨念相繼」的禪定境地;並剖析法師如何詮釋「入流亡所、反聞聞自性」之要義。
 
八、第九章詳述四大名山志的修撰原因、過程及依據版本,並簡介山志的內容,最後闡述修撰山志的宗教意義,觀讀此篇,得以詳知中國四大名山志的內容梗概。
 
九、第十章從淨土經論探討「女人不生」之意涵,並且爬梳經典中女性障礙修行之成說,充分反省貶抑女性之說的可信度,從而激勵女性跳脫舊社會的束縛,努力修行,並揚棄男尊女卑的偏見,讓大乘佛法的平等觀得以真正落實。

目錄

第一章 蓮宗十三位祖師的確立過程及其釋疑
 
第二章 未了公案,且待來哲——有關曇鸞追尊蓮宗祖師位的問題師的確立過程及其釋疑
 
第三章 徹悟「般若淨土兩門大義」發隱
 
第四章 印光會通儒佛及其相關問題
 
第五章 蓮宗十三祖印光大師之念佛治病觀
 
第六章 印順導師與印光大師的淨土觀點比較——「契理契機」與「稱名念佛」為核心
 
第七章 星雲大師對人間佛教性格的詮釋及建立人間淨土之思想
 
第八章 聖嚴法師對「淨念相繼」與「入流亡所」的詮釋及其體證
 
第九章 四大名山志的修撰過程及其宗教意義
 
第十章 佛教論述女性障礙修行的相關省思――從淨土法門談起

序/導讀

【序論】
 
本書以「無上方便」及「現行法樂」為題名,是為了對應彌陀淨土與人間淨土的關係,這是我這幾年來思考的議題所在。回憶近二十年來,在彌陀淨土法門裡學習,除了關注曇鸞(476-542)、道綽(562-645)、善導(613-681?)一系的研究外,亦因早期研究印光大師(1861-1940),對儒佛進行探討;並對禪宗與彌陀淨土法門的關係、華嚴思想與彌陀淨土、天台思想與彌陀淨土的交涉等等,略有涉及。換言之,研究取徑是以淨土法門為主軸,逐步擴展與他宗、他派的交涉,進而與近代大德倡導的人間佛教,漸有交集。
 
彌陀淨土法門被古德一再稱述,強調此法門是一種勝異方便,方便中的方便,亦即無上方便法,從敷弘淨土法門的立場來看,信願念佛求生西方極樂淨土是契理契機之法,印光大師說:「淨土法門實為如來一代時教契理契機之特別法門,以故往聖前賢,人人趣向,千經萬論,處處指歸。」非無的放矢,例如前賢嘗云「諸教所讚,多在彌陀」,大乘經論超過二百九十部言及阿彌陀佛信仰。因而,念佛法門普被三根,實為「十方三世諸佛,普令眾生,現生出苦之達道。」基此,念佛法門乃契理契機之教法,豈不信哉!
 
另一方面,華人世界的佛教團體,對於建立人間淨土的聲浪,不絕於耳。近來倡導、弘傳人間佛教的大德如星雲大師、聖嚴法師,其終極關懷在於建設人間淨土。1930年代自太虛大師(1889-1947)提出「人生佛教」、「人間佛教」之後,慈航法師(1895-1954)在星洲創辦《人間佛教》月刊,人間佛教自此傳播,名聲一直非常響亮,並有甚多追隨者。但是,時至今日,人間佛教的定義或界說,不論學界或各自認定的「人間佛教團體」仍有不同說法,不但專家學者難以表明「什麼是人間佛教」?即便對一般讀者或信眾而言,更是疑疑思思。可見,有關「人間佛教」本身,以及「人間佛教」與傳統佛教關係的諸種問題亟需探討。這是溯源尋根,看見問題,予以解決的不二法門。
 
方立天教授(1933-2014)曾提出「人間佛教是中國佛教的又一重大創新」, 他在〈關於人間佛教的文化思考〉中指出:創新須是一個不斷完善、成熟的過程,人間佛教雖是中國佛教史上的重大創新,但同樣須經歷不斷建設、逐漸定型的過程,因而有些問題須繼續展開深入的探討研究。他提出五個面向,其中三點有關人間佛教、人間淨土跟傳統淨土理念之間的問題,簡述如下:
 
(一)人生佛教、人間佛教、人間淨土、唯心淨土幾個概念的內涵、外延為何?其各自的真諦是什麼?彼此的關係又是如何?這都需要加以嚴密的界說。與此相關,什麼是人間?什麼是淨土?人間是指人間性(筆者案:人文性或人文精神),還是泛指人間,或是特定的現實人間?淨土,傳統佛教有諸多說法,與人間佛教相關聯的人間淨土是什麼樣,其含義為何?這都需要嚴格釐清。
 
(二)確立彼岸世界是佛教學說的重要內容,由此引發人間佛教與彌陀淨土法門的關係,人間淨土與西方極樂世界的關係,積極入世與死後往生佛國的關係,是矛盾還是統一?若是統一,是如何統一?凡此種種關係都需做出理論上合乎邏輯的說明。
 
(三)人間佛教在自身理論建構上,還有需要繼續深入探討的問題。比如,做為宗教,佛教宣揚佛菩薩之加持、加被,宣揚依靠他力,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人間佛教提倡自力,就需要對現實人性作出全面深入的分析評判,以提供理論支援。又如,人間佛教主張積極建設「此時此地」的人間淨土,「此時」又如何界說?人間淨土能否「此時」建成?何以可能?這也需要加以清晰解說。
 
首先,上開所出,雖皆是基源性問題,而常為人所忽視,例如什麼是人間?什麼是淨土?人間是指人間性,還是泛指人間,或是特定的現實人間?實是極為嚴肅的課題。根源性如沒能予以合理闡述,建構理念,詳予界說,往後便難以「接著講」,即便「照著講」都會令人感到荒腔走板。此根源如木之於地,倘若根深柢固,則能發榮滋長,暢茂條達而生色也。
 
第二,自太虛大師以「人生佛教」對治「死的佛教」、「鬼的佛教」之後,人間佛教的倡導者如印順導師(1906-2005)、星雲大師(1927-)等人皆一再強調這樣的觀點,對於傳統佛教論述彼岸世界則不甚容受。因而,人間淨土與西方極樂世界的關係,積極入世與死後往生佛國的關係,需要做出理論建構,否則,「人間佛教主張積極建設『此時此地』的人間淨土,『此時』又如何界說?人間淨土能否『此時』建成?何以可能?」的問難,便成為人間佛教的阻礙,導致不能順利開展,足見這些課題不容小覷。
 
第三,建立「人間淨土」最常論述的理論依據是「唯心淨土」,先從自己開始,進而幫助他人淨化心靈,提昇品質,使環境裡的每個人都能得益。在此,我想提出惠敏法師〈「心淨則佛土淨」之考察〉一文所指《維摩詰經》「心淨則佛土淨」之「淨土行」應解釋為「心淨則眾生淨,眾生淨則佛土淨」,其關鍵點在於「眾生淨」。換言之,不可解釋為「自心淨,則淨土『自成』,而是『菩薩自心清淨,五蘊假者有情亦淨。內心既淨,外感有情及器亦淨。』也就是『自心淨』→『有情淨』(眾生淨)→『佛土淨』的關係。這樣觀點頗能用於初發心菩薩達到「自心淨」時即為「眾生淨」,然而,器世間(環境)是否隨之而淨?依此繼續追問,那麼,林朝成教授在〈佛教走向土地倫理:「人間淨土」的省思〉所做的評斷則值得參酌、反省,他說:「佛土淨(果)是眾生淨(因)的行果,淨土必須藉由眾生的心淨才可示現,其重點在於眾生的『心』而非外境的國土,因此要建立……佛教生態學必須有個『土地倫理的轉向』。」如從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來看,環境保護的實踐的確是需要給予關注。林教授認為:「人間淨土的實現,並不排斥土地倫理的建構,或者說,土地倫理可做為下一階段的時代任務,以成就『心境並建』的人間淨土。」可見,在建立「人間淨土」的同時,其依報莊嚴是否具有:(一)維護生態系的完整性與良好的運作狀態;(二)建立和維持一個能夠健全運作的社會,是值得進一步探討。
 
總之,由(一)重生死大事轉為重現實人生;(二)由重出世轉為重人世;(三)由追求彼岸淨土轉為建立人間淨土;(四)由依靠他力轉為依靠自力,雖使人間佛教在中國佛教上成為第二個重大創新,但諸多問題仍有待逐一、縝密地推衍,使其完善、成熟,面向人間、改良社會、改善世界,達致真正實效。
 
人間佛教追尋的人間淨土,與傳統的彌陀淨土有著千絲萬縷之複雜關係,可供論述的議題極多,我將尚未結集出版的五、六十萬字的文稿,挑出十篇,統為一冊,期待對彌陀淨土與人間淨土之間,做出一丁點的連結論述,並在此基礎上繼續搭建二者間的橋梁,彌縫鴻溝,去陳用新,使修行者能夠安頓心靈,堅毅不拔地、自肯自得地在菩提道上邁進。
 
本書第一、二章探討蓮宗祖師地位的確立,雖對歷代確立祖師的過程有詳盡闡述,乃至回應當代討論曇鸞、道綽不被尊為蓮宗祖師位的問題。這兩篇的弦外之音在於強調彌陀法門的祖師,被追尊而列位,是件不容易的事,欲被立為祖師必經大眾檢證,才會被接受。這十三位祖師彼此未必具有師承關係,例如二祖善導遠離初祖慧遠兩百年,善導的淨土思想繼承曇鸞、道綽,與慧遠風貌有別;七祖省常往生於公元一○二○年,八祖蓮池卻在公元一五三二年才誕生,中間隔了五百年。足見淨土宗的立祖目的是為了崇敬有功之大師,令後人產生景仰,激勵上進,跟其他宗派(如禪宗、天台)師生間之傳承,意味不同。
 
第三章探討清代臨濟宗的徹悟禪師(1741-1810)有關般若與念佛求生淨土的關係。徹悟禪師於嘉慶五年(1800)退居紅螺山資福寺後,專研淨土學說,恆常講演,勸人念佛,世稱紅螺徹悟。徹悟求生淨土之心極為剴切,晚年所居的紅螺山資福寺,因弘傳得力,成為當代專修淨宗的重要道場。徹悟有〈般若淨土兩門大義〉一文,以緣起性空義,闡述淨土思想。般若原屬空門,淨土則屬有門,本為兩種修持路數,如何使之融通,則為佛教學人所關注。空宗的系統則以現成之緣生法為其觀照處,並以般若智予以穿透、遮遣;而有宗的系統對於一切法的起源,指向賴耶緣起或是如來藏緣起。換言之,空宗指向般若學,有宗指向唯識學或真常心學。依徹悟的意見,各自修持路數雖然不同,然則般若、淨土兩門,兩不相礙,所謂殊途同歸,且於達致證悟圓教時,此「圓融不思議第一義諦」即是「當人本源心性之異名」。此乃般若、淨土兩門之大義。
 
第四章主要探討印光會通儒佛及其相關問題。印光未出家前曾習舉業,對宋明理學及孔孟思想極為用心,後因病重而轉向佛教。在他晚年教化信徒之言說理,含有大量之孔孟思想。所謂「會通」非指調和之意,因為他不是平等地看待儒、佛二教,而是認為佛教高於儒教,佛教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645886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6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9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