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心類學(藏中對照)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心類學》辯經前一定要學習的功課。
通達《現觀莊嚴論》之前必須紮穩的基本功。
本書的重要性:
▲本書採「藏中對照」以利同時學習藏文。
▲辯經前一定要學習的功課。
▲通達《現觀莊嚴論》之前必須紮穩的基本功。
▲身為佛教徒必須讀懂自心的瑰寶。
▲科學界探索佛教有關心理解析的藍本。
▲了知心的續流,足以證成「前世今生」、「生命無限」。
▲完全清楚「心智」與「心」是如何運作的。
▲覺知明了,轉變自己錯誤的知見與行為。
▲無論是科學家或不同信仰者闡釋佛教心理學時,你都能正確了知自信滿分。
一趟走進內心的旅程
◆林仁波切(十四世觀世音尊者的上師)
如果不了解《心類學》,就不知道如何修行。
◆日宗仁波切(第一〇二任甘丹赤巴)
如同世尊所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我們如果想獲得解脫及一切遍智,必須讓「心」不被煩惱控制,使它趨向善法。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必須先了解論藏當中所說心和心所、量和非量、染污清淨二法的定義和分類、對治相違品的方式;而《心類學》正是深入這些法類的前行。
◆洛桑丹增仁波切(第一〇三任甘丹赤巴)
《心類學》是認識佛法很好的工具,學《心類學》,可以提昇領悟佛法的能力,就好像是一把開發智慧的鑰匙,希望台灣的僧、俗二眾,都能夠好好地學《心類學》。
◆多殿祖古仁波切(前任洛色林住持)
做一位行者,我們必須了解取、捨的關鍵。再者,必須在覺知上建立所斷除的煩惱與毀滅煩惱的許多對治種類。《心類學》中闡述了覺知的種類、心所的現象等,倘若明瞭,修行時會有極大裨益。
◆班登扎巴格西(洛色林資深大老師)
學《心類學》,是因為往後的五大論內容皆與《心類學》有關。
《心類學》中闡述好的或必須斷除的心,什麼是我們要提昇的,什麼是貪、瞋、癡各種心所。智慧與方便二者中最好的心是證空慧,最好的方便是菩提心,這些是要提昇的。
我們必須知道有多少所斷與斷除次第。空正見能斷除所斷,譬如:洗衣服時,上面有污垢,要去除它,並不是除掉衣服,而單靠洗衣粉或水,也不能洗淨;同樣地,我們的心也有許多污垢,須以智慧的水、菩提心、慈悲心等方便去除,也必須了解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與智慧。
◆壇確格西(前任辯經學院院長)
貪等煩惱都是覺知,煩惱的對治法,如:通達無我的智慧等也是覺知的一類。若不知這些覺知的規則與心有好、壞兩類,則修行無從做起。
學過《心類學》的人,可以知道心的一些現象與規律。認知這些內容,就了解心理的變化,知道何者該做、何者不該做。
◆圖滇悲桑格西
學《心類學》的階段,心處於顛倒中,因為心被我執與煩惱左右。經過觀察,顛倒知會變成疑,從疑轉成伺察知,之後變成比量,隨之生起再決知,其後藉著修行而變成瑜伽現量。
目錄
譯序 您,覺知了嗎?
凡例說明
禮讚文
覺知的七種分類
現前
比度
再決知
伺察知
疑
顯而不定
顛倒知
覺知的三種分類
覺知的二種分類
量與非量知的二種分類
分別與無分別知的二種分類
錯亂知與無錯亂知的二種分類
意知與根知的二種分類
遣入覺與成入覺的二種分類
心與心所的二種分類
付梓祈願文
附錄一、廣說五十一心所
附錄二、《心類學》名相藏、中對照表
附錄三、《心類學》名相、性相表
序/導讀
譯序
您,覺知了嗎?
頂禮上師與諸佛菩薩眾
春景芳菲莊嚴大地,如同信使光臨遍傳法音──藏中文對照版的洛色林《心類學》依著善因緣問世。
班智達翻譯小組以尊崇玄奘大師、法尊法師遺風,又承蒙藏地師長Geshe Lobsang Tenpa、Geshe Lobsang Khechok、Geshe Lobsang Kalsang、Geshe Ngawnag Kalsang、Geshe Lobsang Rinchen五位格西的解惑,並沿用「名相研討會」中審慎擇定之藏中文名相,凡班智達翻譯小組所出版的五大論系統性教材,皆遵行譯法統一之用字遣辭,以便立志研閱《大藏經》者,能順利領納往昔諸位偉大譯師傾盡畢生苦心、召集群力而成的聖典。
深切感受到洛桑嘉措校長所編寫的《心類學》巨作(2012年出版)由於篇幅頗多,且以辯經方式呈現,廣大在家弟子較難以依循學習;遙想起年幼時,於印度辯經學院修學其中的「覺知七種分類」、「三種分類」、「二種分類」及「五十一心所」,利益深廣,心中燃亮正念:中譯篇幅十分適宜的洛色林《心類學》並發行藏中文版,希望有利於師長教學、譯者口述,並讓僅懂一般中文的三大寺僧人們熟悉佛法中文名相,以利傳授佛法於漢地,同時,世界各地的華人弟子在自己學習不懂時,能直接請益師長,消除語言的隔閡。
如果想要通達《現觀莊嚴論》,必須先紮穩《心類學》基本功。此外,當代科學界對於佛教有關心理解析的探索興味愈加高昂,既身為佛教徒,豈能未識自心瑰寶?又怎可對「心智」與「心」陌生?了知心的續流,足以證成「前世今生」、「生命無限」,轉變知見與行為;進而與科學家或不同信仰者闡釋佛教心理學時,亦能自信滿分。
祈願一切有情契入《心類學》等深奧門徑,再力登連綿峻峰的五部大論,盡覽藏傳佛法的全貌。於此多年來成辦翻譯三大寺教科書的班智達翻譯小組,懇請並感恩勇發菩提心,依隨佛陀淑世利生的善信士們恆長護持,令法廣布宣流!
佛子 敬書
2020.5.20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