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史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本書為以近代治史方法撰寫的中國佛教簡史。
《中國佛教史》初版於1928年,以日本學者境野哲《支那佛教史綱》為依據,系統地講述自東漢明帝起,迄晚清止,佛教傳入中國後的發展演化過程,對歷代佛教界的重要事件、人物、經典的移譯及各教派的形成等多有具體的敘述和闡釋。作者認為中國於佛教義理的方面有發達的學問,只是因不注重考史而影響深研義理。由此可見本書為彌補考史之缺而作,全書包括十八章,對佛教在東土的傳播,其間的發展興衰,直至民國初年中國佛教之狀況,進行了系統的、提綱挈領的描述和講解,其中不乏卓識;在今日仍為一本瞭解中國佛教歷史的基本讀物。
目錄
敘言
凡例
卷一
第一章 佛教東傳之期
第二章 佛經傳譯之初期
第三章 四大翻譯
第四章 南北佛教之中心
第五章 佛教之弘傳與道教
第六章 隋唐以前之二大系統(一)
第七章 隋唐以前之二大系統(二)
第八章 禪之由來
卷二
第九章 極樂往生與兜率往生
第十章 天臺宗之起源及其開創
第十一章 嘉祥之三論宗
第十二章 造像與石經
第十三章 會昌以前之佛教概說
第十四章 唐之諸宗
卷三
第十五章 華天之再興唐武周世之破佛
第十六章 宋以後之佛教
卷四
第十七章 近世之佛教
第十八章 近世各宗
序/導讀
序
一切學問,均有學理的研究,與歷史的研究二種,於佛教何獨不然。然我國佛教,自漢代輸入以來,於教理方面,特別發達;且有潛心冥悟,融合西來之義諦,獨自成宗者,如天台、華嚴是也。至於歷史,則數千年來,事實複雜,向無有系統之典籍,可供參考;欲從而研究之,正如暗中索物,不易獲得。此其故,由佛教徒缺乏歷史觀念,在印度已然,我國人亦承受其影響也。雖然,研求教理,若有歷史為依據,則所得結果,必益精確。是則歷史之研究,實足為教理之輔助,豈可忽哉?余夙有志於此,又自審學識譾陋,未敢率爾操觚,乃借資於東籍,竭年餘心力,以成此書。實未能自信為完善,讀者以篳路襤褸視之可也。
中華民國十七年六月 蔣維喬序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