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信仰初探(2版):為慕道者排疑解惑

  • 9 324
    360
  • 分類:
    中文書宗教命理基督教神學/教義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吳道宗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橄欖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4/11/15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是以聖經為出發點,來回答基督教初信者一些信仰上的問題。
本書作者認為,很多不信耶穌的人,不是因為詳讀了聖經的內容,以致瞭解聖經而拒絕基督教信仰。
相反的,他們不相信耶穌是因為沒有讀過聖經,或是對聖經有誤解而造成的。
傳福音就要從福音的核心談起;要去除福音的障礙,就要帶領人來到聖經面前,讓人看看聖經怎麼說。
這並不是說護教學只能自說自話;而是護教學若不回到聖經來回答慕道者內心的疑問,那麼,它所「護」的將不知是何物,並且極有可能是徒勞無功的。

作者

吳道宗

美國南方浸信會神學院哲學博士,現任台灣中台神學院新約教授。
著有:《約翰福音析讀:道成為人的耶穌》(基道,2006)、《約翰壹、貳、參書(卷上)》(天道,2007)、《約翰壹、貳、參書(卷下)》(天道,2007)、《深知所信:基督徒基要真理》(華神,2010)、《腓立比書:在患難中成長的生命》(天道,2011)、《啟示錄:得勝君王的啟示與作為》(聖經資源中心,2013)。

目錄

推薦序
自序

第一章 上帝的存在
第二章 殊途同歸?
第三章 基督教信仰與科學是否相容?
第四章 演化論與基督教信仰
第五章 基督教的神蹟可信嗎?
第六章 聖經是怎樣的一本書?
第七章 耶穌是誰?
第八章 耶穌是否真的從死裡復活?
第九章 苦難與上帝
第十章 罪與罪人
第十一章 末日審判與地獄
第十二章 為什麼非等要信耶穌才能得救?
第十三章 從來沒有聽過福音的人會有何下場?
第十四章 天堂:何等美境!
第十五章 基督徒與祭祖

序/導讀

自序

筆者過去未曾想到寫一本護教學的書,就算曾閃過這樣的念頭,也沒有真的將它放在近些年的寫作計劃中。不過,這本書的動筆也不是憑空而起的。因為筆者在31年前(1982年)加入學園傳道會從事學生福音工作時,就曾尋找以聖經為本的護教學專書。當時這方面的書並不多;就算是有,內容也是深度不足或是不夠多元。
然而,筆者近年來有感於教會弟兄姊妹在回答慕道友信仰上的問題時,常處於不知所措的狀況;有時是胡亂回答,曲解聖經,使得提問者不滿於這些答案。就算弟兄姊妹想要在這方面裝備自己,也苦於尋不到一本實用的護教學書藉。故此,筆者心想,也許現在應該是寫一本護教書籍的時候了。
本書主要是以聖經為出發點,來回答慕道友一些信仰上的問題。筆者認為,很多不信耶穌的人,不是因為詳讀了聖經的內容,以致瞭解聖經而拒絕基督教信仰。相反的,他們不相信耶穌是因為沒有讀過聖經,或是對聖經有誤解而造成的。
保羅說:「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羅一16),這也是本書的信念。傳福音就要從福音的核心談起;要去除福音的障礙,就要帶領人來到聖經面前,讓人看看聖經怎麼說。這並不是說護教學只能自說自話;而是護教學若不回到聖經來回答慕道者內心的疑問,那麼,它所「護」的將不知是何物,並且極有可能是徒勞無功的。
這本書是為了來那些到教會的慕道友寫的,它也可以透過小組的方式閱讀。讀者會發現,每一章最後面都有「問題討論」的單元,這便是為了小組的討論而設計的。因此,本書除了適合個人閱讀之外,筆者也希望教會的弟兄姊妹以小組的方式來帶領慕道者討論書中相關的主題。
本書對讀者有個基本前設,就是:讀這本書或是願意參加教會慕道小組的人,都是有心想要認識基督教信仰,甚至在去除某些理性上的障礙後,願意歸信耶穌的。這也是為何筆者將此書的副題定名為「為慕道者排疑解惑」的原因。
筆者誠懇希望所有閱讀本書的人都能獲益,不只能解決理性上的疑惑,在生命中也能與那位生命的主相遇,進而全人投靠祂、認識祂、服事祂。如同本書的題目所示,這本書的寫作是對信仰做初步的探討。一旦對基督教信仰有了初步的了解後,筆者建議讀者參加附近的教會,並多多閱讀基督教的書籍,如此才能在真理的道路上逐步往前邁進。
本書是要特別獻給我的恩師戴德理博士。筆者在28年前於台北的中華福音神學院讀書時,他是我的希臘文老師。從畢業後到現在,戴老師常常為我禱告,沒有中斷。此舉讓筆者深深感動,難以忘懷。許多學生畢業後,師生的關係也就淡了,但是筆者在戴老師身上看到什麼叫做堅定的愛,什麼是愛主的服事。

吳道宗
2013年3月

試閱

第一章
上帝的存在

壹、 前言
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人不相信神的存在。如德國哲學家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在19世紀就喊出「上帝死了」的口號。此外,1961年4月12日,27歲的蘇聯太空人賈加林(Yuri Gagarin)在完成108分鐘太空飛行任務後,回到地球向傳播界發表談話:「有人說宇宙中有神,這班人到底有沒有上過太空?我就去過,沒有看到神。所以宇宙中沒有神!」
雖然有不少人不相信神(或作上帝)的存在,但是世界上大部分的人都有宗教信仰,從實際的統計數字來看, 有宗教信仰的人,是遠遠多於沒有宗教信仰的。雖然統計上的數字並無法證明這個世界有神,卻可以說明人類具有宗教性(尋找神)的普遍現象,換言之,人類自古以來想要認識神的意願是不爭的事實。
這現象就使我們不得不發出一連串的問題:世界上真的有神嗎?神的存在可以證明嗎?如果有神,那麼這位神是誰?並且又如何認識祂呢?為什麼人想認識神?認識神對人有何意義?不認識神又有何遺憾?有多少位神?怎麼知道我所認識的上帝是真神?
雖然這些問題不容易回答,卻是許多人常問的。此外,有一個現象值得注意,就是:無論人是否承認上帝的存在,人類的心靈深處一直不斷地有「上帝存在」的呼聲。當無神論者拼命地壓抑內心的聲音,去否定上帝存在的時候,他總是有一種不安感,因為似乎有許多事情,只有「上帝存在」才能解釋。
他也可能會想,萬一真的有神怎麼辦?如果否認神的存在,這勢必可能要冒著得罪神的危險,甚至可能失去永恆;但如果順從這聲音,他又無法確定,這樣的確信是否只是出自個人的幻想。人似乎面臨一個進退兩難的窘境。究竟在認識神的事上,人有沒有出路呢?本章所要探討的主題,就是上帝是否存在,並且如果上帝存在,那麼人如何能認識上帝?

貳、 一般人對神的概念
除了一些無神論者之外,大部分的人是相信有神的。在相信有神的人之中,有一些人是屬於「泛神論者」或「自然神論者」。前者認為神化身於宇宙萬物中,因此,萬物與神之間沒有分別。後者則相信一位與宇宙萬物有別的神,在他創造宇宙萬物之後,便撒手不管他的創造物,只留下自然律管理宇宙。這位神與人之間沒有關係,也不參與人的事務。
除此之外,還有兩類的神觀是相信有神的。第一種是多神論。它可以從大部分的人類文明中反映出來,例如希臘、羅馬神話對眾神的描述;而擁有大批信眾的華人各地民間宗教,也是屬於這一類。這類的神明很多時候是像人類一樣,有七情六慾,並且有男女之別,可以生子傳後,甚至還會彼此嫉恨或爭鬥。
第二種神觀是一神論,即世界上只有一位神,祂是宇宙萬物的創造者,祂是永恆、無限、超越人類、非物質,與人有密切的關係,祂會關心人、幫助人。因此,人可以向祂禱告,並從祂那裏得著回應,猶太教、回教、天主教和基督教都屬此類。

參、 如何認識神
一、 科學(理性)
這一類的方法是靠人的力量來認識上帝,目前大部分的宗教是屬於此類,哲學性的推理或冥想也包括在這個範圍內。要認識或推知上帝的存在,人最先使用的,就是我們的頭腦(理性)。理性是很有用的,因為我們可以使用理性來檢驗任何的主張;理性可以認識事實、檢驗證據、進行實驗、作出判斷。雖然人的理性不能產生真相(理),但它可以作為仲裁的工具,用以檢驗論證是否前後一貫。
但是理性有限,這種有限性可以由一些現象看出,就是:人透過理性對萬物的了解或解釋,都是暫時的,也是有限的,因為它們都毫無例外地,會被後來的解釋所取代或修改。此外,透過理性所得的知識也不完全,由現代的科學不斷發現新事物,就可以證明這一點。
此外,使用科學的資料,也牽涉到個人的前題或偏見。許多人持科學的資料來反對上帝的存在;但也有許多人用科學的發現來支持上帝的存在。為什麼會這樣呢?這是由於前題(或偏見)決定了結論。這情形就像是:如果有人打從心底就認為沒有「孔子」這個人物存在,只要他繼續抱持這個態度,那麼就是有排山倒海的客觀證據,仍然無法憾動他的立場。
同樣的,如果人對上帝存在與否早已心存懷疑,則再有力的論述、證據都於事無補,人的偏見會使他對資料做出偏差的解釋。因此,討論上帝存在一事,不只是在於證據的問題,更是牽涉到前題(或成見)。這點在談論上帝存在時,是不可不注意的。
那麼,「上帝是否存在」的問題,是否可以透過理性或科學解決?許多人認為可以。不過,由以上提到理性的限制可以知道,以科學來驗證上帝的存在,可能會有很大的困難。因為人的理性思考非常有限,科學的發展也不足以掌握到所有的事實真象。唯有在人獲得宇宙中一切知識的前提下,人才有可能確知上帝是否存在。若是如此,在目前的情況下,要認識上帝儼然成為不可能的嘗試。這情形就像:以螞蟻的能力以及存活的年限來說,要認識「人」是怎樣的動物,是如登天一樣的困難。這就是為什麼德國哲學家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ure Reason)一書中指出:「人的理性無法證明一位至高的存有」。既然如此,那麼我們如何知道上帝的存在呢?我們可以嘗試以下的另一種管道。

二、 啟示
1、 啟示的必須性
人雖然有限,但是人還是有一個管道可以認識上帝,就是透過啟示。啟示是指上帝主動向人顯示祂自己,與人想盡辦法尋求認識上帝的方向剛好相反。如果有限的受造物想認識上帝的嘗試不可行,那麼由上帝來告訴人,祂是怎麼的一位上帝,就變得極為重要,並且是非得如此不可了。這就意味著,只要上帝願意,人就可以認識祂。因此,談到啟示時,上帝是主動者,人是被動者。那麼,上帝是如何啟示祂自己的呢?啟示又可以分成兩種,第一,是一般啟示,第二,是特殊啟示,我們將一一談論這兩個部分。

2、 一般啟示
就一般啟示而言,上帝把自己啟示在兩個層面上:自然界與人心。就自然界的部分,我們可以舉一個例子。如果我們看到一棵桑樹上的葉子有咬痕,並且被咬掉一大片,就可以知道有吃桑葉的蟲子存在,雖然我們沒有親眼看到這樣的蟲正在吃它。但是吃桑葉的蟲子留下的記號(葉子上的咬痕,不完整的葉子),使我們推測有蟲子存在。
同樣的,我們無法使用某種方法直接檢驗上帝是否存在,但我們可以從某些現象看出祂的存在。因此,如果這個世界披有上帝的記號,那麼我們就可以合理的推測有上帝的存在。那麼我們的問題是:這個世界是怎樣的世界?
自古以來,人類就驚嘆大自然的偉大與奇妙,這等奇妙的自然世界正是上帝的自我顯明的方式之一,聖經就這麼說:「諸天述說神的榮耀;穹蒼傳揚他的手段(作為)」(詩十九1)。這意思是:大自然受造的奇妙、偉大,其實就透露了上帝一部分的工作,而這些工作就把上帝的榮耀顯明出來。
還有一處聖經這樣說:「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永恆的能力)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疬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羅一20)。這處聖經至少告訴我們兩件事,一、大自然對上帝的見證,自古至今一直都沒有停止過(「自從造天地以來」)。二、大自然的現象不是止於視覺的觀賞,而是要人去思想,並且思想後所得的結論應該是:上帝確實存在(「神……是明明可知的……但藉疬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簡言之,大自然的一切,就是上帝存在無可否認的記號與見證。
一般啟示也顯明在人心,這是指上帝把祂存在的印象放在人的心裡。聖經說:「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顯明在人心裏,因為神已經給他們顯明」(羅一19),因此,人會去思索、探尋上帝的存在,其實就是上帝預先在人的心中所作的工作。古今中外,不分種族、性別、年齡,也不限於所居之地,人類有一個共同的現象,就是會去尋求上帝,這就是所有宗教產生的內在因素。
難怪聖經說:「他從一本(一個本源)造出萬族的人,住在全地上,並且預先定準他們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要叫他們尋求神,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實他離我們各人不遠」(徒十七26~27)。這裡不只提到人會「尋求神」,也說人對神的「揣摩」。「揣摩」有「摸索」的意思,它是表示:當特殊啟示尚未彰顯時,人企圖以一種不確定的方式,在黑暗中摸索神。不過,在一般的宗教裡,以及哲學性的冥想中,有許多探索神的方法,其結果往往若非造成偶像的產生,不然就是自承對真神的無知。
因此,人有尋求上帝的傾向是一回事,能否清楚的認識上帝卻又是另一回事。一般啟示雖然使人知道上帝存在的事實;然而,因為上帝與人在本質上的差距,也只能得出一些糢糊的「認識」;有時也會因為人性的敗壞,而使人對上帝的認識受到扭曲;甚至對上帝的存在有所抗拒,聖經就說:「因為,他們雖然知道神,卻不當作神榮耀他,也不感謝他。他們的思念變為虛妄,無知的心就昏暗了」(羅一21)。既是如此,人是否就毫無希望了?不是,上帝還預備了一條路,就是特殊啟示。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471134238221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2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6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