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溫柔以對:人生難題裡,看見神的指引!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青春,是一段問題比答案還多的旅程。
當努力未必換來成果,真心也可能遭遇誤解,信仰的陪伴究竟是支撐,還是空洞的口號?
《青春,溫柔以對》並非站在高處的說教,而是作者游以寧在教學現場的真實書寫。
從焦慮、孤單、學業、人際到信仰選擇,她以誠實又溫和的語氣,陪伴年輕讀者在「還沒想清楚」的年紀中,學會怎麼堅持、怎麼相信、怎麼走下去。
這本書沒有提供人生的快速解答,提供的是一份願意與你並肩思考的信仰札記。
書中分為三大主軸:
• 青春,溫柔以對:談功課焦慮、升學壓力與信心的真實掙扎
• 青春,溫柔相待:觸碰校園戀愛、友情界線與霸凌陰影
• 人生難題,有神指引:引導讀者在混亂中,靠近神、重新得力
不論你是還在青春期的學生,或是關心年輕人的輔導與師長,這本書都將幫助你看見——溫柔,是一種堅定;信仰,是一種直面人生的力量。
當努力未必換來成果,真心也可能遭遇誤解,信仰的陪伴究竟是支撐,還是空洞的口號?
《青春,溫柔以對》並非站在高處的說教,而是作者游以寧在教學現場的真實書寫。
從焦慮、孤單、學業、人際到信仰選擇,她以誠實又溫和的語氣,陪伴年輕讀者在「還沒想清楚」的年紀中,學會怎麼堅持、怎麼相信、怎麼走下去。
這本書沒有提供人生的快速解答,提供的是一份願意與你並肩思考的信仰札記。
書中分為三大主軸:
• 青春,溫柔以對:談功課焦慮、升學壓力與信心的真實掙扎
• 青春,溫柔相待:觸碰校園戀愛、友情界線與霸凌陰影
• 人生難題,有神指引:引導讀者在混亂中,靠近神、重新得力
不論你是還在青春期的學生,或是關心年輕人的輔導與師長,這本書都將幫助你看見——溫柔,是一種堅定;信仰,是一種直面人生的力量。
目錄
04 出版序
06 作者序<青春美好,因神引導>
Chap.1 青春,溫柔以對
09 焦慮世代
15 孤單人生不寂寞
20 青春不「痘」留
24 專一心志,學為主用
30 考前努力,考後運氣?
36 談青少年讀書時間規劃
42 致考生:青春歲月不荒蕪
46 選一個「未來」:談升學志願選填
51 畢業,啟程
Chap.2 青春,溫柔相待
57 當愛缺氧
63 校園戀愛記事本
70 即時處理,及時把握
76 無形的操縱者:談校園霸凌
81 白色羽戀,思界線分明
87 灰色孤單,專心仰賴主
92 藍色浮沉,定睛在天家
97 紫色焦慮,尋生命的光
102 黑色孤寂,練和好課題
Chap.3 人生難題,有神指引
108 前行的動力
113 有果效的努力
117 或向左,或向右
122 心切慕主,擇主所愛
128 思想主恩,與主偕行
134 重新得力,展翅上騰
138 與主同行,舉重若輕
143 籤在懷中,定事由神
149 從未竟未盡到清心盡己
154 信仰的下載、管理與更新
06 作者序<青春美好,因神引導>
Chap.1 青春,溫柔以對
09 焦慮世代
15 孤單人生不寂寞
20 青春不「痘」留
24 專一心志,學為主用
30 考前努力,考後運氣?
36 談青少年讀書時間規劃
42 致考生:青春歲月不荒蕪
46 選一個「未來」:談升學志願選填
51 畢業,啟程
Chap.2 青春,溫柔相待
57 當愛缺氧
63 校園戀愛記事本
70 即時處理,及時把握
76 無形的操縱者:談校園霸凌
81 白色羽戀,思界線分明
87 灰色孤單,專心仰賴主
92 藍色浮沉,定睛在天家
97 紫色焦慮,尋生命的光
102 黑色孤寂,練和好課題
Chap.3 人生難題,有神指引
108 前行的動力
113 有果效的努力
117 或向左,或向右
122 心切慕主,擇主所愛
128 思想主恩,與主偕行
134 重新得力,展翅上騰
138 與主同行,舉重若輕
143 籤在懷中,定事由神
149 從未竟未盡到清心盡己
154 信仰的下載、管理與更新
序/導讀
【作者序】
青春美好,因神引導
「青春」是散發著迷人氣息的字詞,如閃爍光芒的雙眼、煥發神采的容顏,曙光般恰如其分地展現年少豐沛的生命力。
徜徉青春之流,彷似有大把時光可恣意揮灑:有些人趁年輕四處旅遊,增廣見聞,擴展人脈;有些人在此時埋首書堆、熬夜苦讀,只為考上理想學校、謀取高年薪工作;有些人苦心孤詣、練就一身技能,為開創屬於自己的一片天而勞碌波奔……;然而,回眸年輕時的我們,更多時候是處於一種「迷航狀態」,面對浩瀚未知的前途,茫然無措,不知將何去何從。
國小時,我有幾次月考數學考差了,爸爸試著教我,我卻怎麼也聽不懂,爸媽只好讓我去補數學。說也奇怪,老師一講,我就懂了。此後,我在校成績名列前茅,還拿了個第一名畢業。畢業後,通過私立女校入學測驗,國中時期就忙到連想補習都沒時間。感謝主,當年考上國立家齊女中。升大學時,報考資優保送甄試,主又施恩眷顧,使我得以順利錄取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回顧往昔,一帆風順的升學路,除了和大多數同學一樣聽講與讀書( 小時曾學了幾年鋼琴,其他才藝就沒多學),費用都花在補數學和英文;但神的引導奇妙,讓我考取國文系,畢業後直接實習,幾年後通過教甄,成為一名正式國中教師。翌年,經教會婚姻介紹人介紹,我與在新竹工作的外子在教會結婚。
可以說,我人生中的里程碑及轉捩點,無一不是神親自引導。置身於安穩羊圈中,生命的體會與心境就如大衛所寫之詩:「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 詩二十三1-2)。
即或平穩如我,生活難題也未曾少過,只是神都安排了一些人主動幫忙我。國三夜自習時,打開課本念沒多久就「盹龜」(tuh-ku;台語:打瞌睡),旁邊同學看不下去叫醒我,我跟她說:「讓我睡個十分鐘再叫我。」結果,我們考取同一所高中。高中推甄因名額限制,沒法選填中山大學中文系,神讓我在上課時聽見資優保送的資訊,我報考後順利錄取高師大國文系。當我考教師甄試考到崩潰,除了學校同事陪伴、安慰、幫看試教,還有同校實習的學妹不辭遠途,連三年自費從台北搭客運南下指導,甚至願意隨時聽我訴苦……。人生低谷中,有神引路,有人扶助;所謂美好遭遇,莫過於此。
這本《青春,溫柔以對:人生難題裡,看見神的指引》,主要分享青春歲月中的經歷、恩典,以及任教國中的一些觀察、體悟,期許大家能試著溫柔對待青春期的自己、家裡的孩子,或者您的學生。因著每個人的生命課題不同,經驗或許無法直接複製至您的生活中,但期盼藉由這些生活見證,讓主耶穌的福音傳揚至遠方,使眾人皆蒙神恩,同享福杯滿溢的人生。「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 ; 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 詩二十三6)
以寧 2025.04.08
青春美好,因神引導
「青春」是散發著迷人氣息的字詞,如閃爍光芒的雙眼、煥發神采的容顏,曙光般恰如其分地展現年少豐沛的生命力。
徜徉青春之流,彷似有大把時光可恣意揮灑:有些人趁年輕四處旅遊,增廣見聞,擴展人脈;有些人在此時埋首書堆、熬夜苦讀,只為考上理想學校、謀取高年薪工作;有些人苦心孤詣、練就一身技能,為開創屬於自己的一片天而勞碌波奔……;然而,回眸年輕時的我們,更多時候是處於一種「迷航狀態」,面對浩瀚未知的前途,茫然無措,不知將何去何從。
國小時,我有幾次月考數學考差了,爸爸試著教我,我卻怎麼也聽不懂,爸媽只好讓我去補數學。說也奇怪,老師一講,我就懂了。此後,我在校成績名列前茅,還拿了個第一名畢業。畢業後,通過私立女校入學測驗,國中時期就忙到連想補習都沒時間。感謝主,當年考上國立家齊女中。升大學時,報考資優保送甄試,主又施恩眷顧,使我得以順利錄取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回顧往昔,一帆風順的升學路,除了和大多數同學一樣聽講與讀書( 小時曾學了幾年鋼琴,其他才藝就沒多學),費用都花在補數學和英文;但神的引導奇妙,讓我考取國文系,畢業後直接實習,幾年後通過教甄,成為一名正式國中教師。翌年,經教會婚姻介紹人介紹,我與在新竹工作的外子在教會結婚。
可以說,我人生中的里程碑及轉捩點,無一不是神親自引導。置身於安穩羊圈中,生命的體會與心境就如大衛所寫之詩:「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 詩二十三1-2)。
即或平穩如我,生活難題也未曾少過,只是神都安排了一些人主動幫忙我。國三夜自習時,打開課本念沒多久就「盹龜」(tuh-ku;台語:打瞌睡),旁邊同學看不下去叫醒我,我跟她說:「讓我睡個十分鐘再叫我。」結果,我們考取同一所高中。高中推甄因名額限制,沒法選填中山大學中文系,神讓我在上課時聽見資優保送的資訊,我報考後順利錄取高師大國文系。當我考教師甄試考到崩潰,除了學校同事陪伴、安慰、幫看試教,還有同校實習的學妹不辭遠途,連三年自費從台北搭客運南下指導,甚至願意隨時聽我訴苦……。人生低谷中,有神引路,有人扶助;所謂美好遭遇,莫過於此。
這本《青春,溫柔以對:人生難題裡,看見神的指引》,主要分享青春歲月中的經歷、恩典,以及任教國中的一些觀察、體悟,期許大家能試著溫柔對待青春期的自己、家裡的孩子,或者您的學生。因著每個人的生命課題不同,經驗或許無法直接複製至您的生活中,但期盼藉由這些生活見證,讓主耶穌的福音傳揚至遠方,使眾人皆蒙神恩,同享福杯滿溢的人生。「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 ; 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 詩二十三6)
以寧 2025.04.08
試閱
Chap.1 青春,溫柔以對
焦慮世代
前些日子,就讀教師在職專班時,因選修同一門課而認識的學妹,透過line傳訊給我:「我可以請教您關於教甄的準備問題嗎?我今年也邁入第5年了,還是一直進不了,好絕望。從開始考之後,每年全台灣不到10個缺,每次都好幾百個取10個、取8個,根本不知道在考什麼。我已經考到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了,還得皮蛇、腸病毒,完全沒心情準備……。」這位年輕學妹在高中當代理教師,以前曾與她選修過同一堂課所以認識。印象中,她上台報告流暢又有架式,拿起麥克風講述內容時,那氣勢完全不輸正式教師,但多年的教師甄試竟也將她折騰得信心全無,身心狀態跌至低谷。
我猜想她應是無人可傾訴才找我聊,於是回訊鼓勵她:「國高中這幾年缺額都少,部分縣市因少子化,甚至有正式教師超額的問題。加上前幾年疫情,多少有影響到學校辦理正式教甄的意願(若有辦理甄試,多是以代理缺為主)。教甄是場硬戰,但也不能硬打,需要先照顧好身心,評估停損點(是否繼續考、轉考國考或換其他跑道)。如果確定要繼續考,鎖定目標會是較快的。高中職教甄和國中考法不同,請教自己校內這幾年考上的教師相對準確。我曾詢問考上國中的正式老師,他們幾乎都念專書(此指厚本專業書籍,如:教育心理、輔導理論、教育哲學、教育測驗及本科專業科目等)。所以,我後來也買來研讀。學校教育生態有愈來愈糟的趨勢,妳得先確認這是自己想要的職業,不然可能好不容易考上了,很快又想辭職。
總之,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優先,身體是奔跑人生的「本」;其次,要有充足「信心」,務必相信自己是優秀的,日子會愈走愈好;最後,妳得要有非常非常想要考上的「堅定信念」。繼續努力之前,先評估自身有多少時間可用,規劃好每日讀書時間,確實付出實際行動改變。我覺得妳是很優秀的人,考上是早晚的事,但如果妳沒有先想好;之後會不會認為現在的自己是浪費時間在教甄?若這是妳真心想要的工作環境,就算之後還是一直代理代課,也不會感到焦慮與後悔;若想要趕緊上岸(不用一直考試),就須全力以赴,摒除所有負面思考,找到戰友一起應試。不然隨著年紀和時間過去,就會愈來愈沒氣力備考了」。
沒多久,學妹回訊分享:「我前一陣子有想離開這個世界,那就不會這麼丟臉的念頭,所以去看諮商了,但是只讓我更懷疑自己。心理師一直說我覺得妳好像沒有真的想要考試,說我只有在確定自己一定能成功才盡力,一輩子都會過得很空虛。就像一杯熱水,人家是握在手裡握到受不了才放開,你是握了覺得燙就鬆開先去忙其他事,或是吹一吹,說我沒有真的經歷過痛苦,沒有我自己想得那麼努力」(這比喻我其實看不太明白,照常理碰到會燙的水杯先鬆開是正常的,「握到受不了才放開」反而很不尋常?)。雖然不知道學妹和心理師晤談的細節,但就她傳來的這段話,我的感受是:哇!心理師也有說話這麼直接的?對一個身心俱疲的考生如此說,似乎有些殘忍?
為了替學妹加油打氣,我傳訊回覆:「先照顧好自己身心,妳本身要教書備課、批閱作業已經很忙碌,同時要準備教甄和念碩班,會感到疲憊或崩潰是正常的;然而,考試與求職的時間安排終究是要自己去評估與掌握,別人怎麼看待妳的狀態,不該影響妳「預設的進度」。目前沒缺額不代表之後沒有,邊教書邊準備,待時機成熟就會考上。妳正處於儲備能量和累積戰力的階段;所以,如果諮商師這麼對我說,那我寧願將這筆錢拿去做頭皮按摩和護髮,再去吃碗牛肉麵補鐵或是去咖啡店喝下午茶,對身心健康還比較有幫助。推薦妳喝些香蕉牛奶或薰衣草、洋甘菊之類的花茶,對舒緩考生的精神壓力很有幫助。現在代理教師的聘期可以到7月31日,往好的方向想,每個月都有薪水,經濟生活暫可無虞。好好休息調養,利用暑假外出走走、放鬆一下身心,養足了精神與體力,確立目標再奮戰吧!」。
焦慮世代壓力如山大,高競爭的環境常迫使我們必須努力再努力。近年來,社會上流行這句:「最可怕的不是『不進則退』,而是『比你優秀的人比你更努力!』」對於認為自己已經很努力,但始終看不到成果的人來說,很容易因多次的挫敗而心灰意冷,甚至失去前進的動力。「反正我再努力都沒用」、「我就是這麼糟」的無助、無力感,讓這些「屢戰屢敗」者乾脆自我放棄,當個「躺平族」,覺得這樣還比較輕鬆。也許在外人看來他們像在擺爛,但對他們來說,啟動這種「自我保護機制」,至少可隔絕些外來期待與冷言冷語之「攻勢」,而不致於走向絕路。
相對的,「愈挫愈勇」者固然令人欽佩,但若單靠一腔傻勁地奮力往前衝,身心未必能長久支撐得住。要知道世上的競爭與比較沒有止盡的一日:小孩比分數,大人比薪資;年輕時,考試拚學歷,青年期,努力工作比績效;中老年,比誰早退休、退休金多少?是否兒孫滿堂?殊不知這一路比來,常較輸贏的壓力默默攀升,最終躺在病床,懊悔人生。在學校或者讀書煩悶,但專心應付還能「過關」;出了社會,面對身兼多重職務,如:同時要工作又要考試、進修,想照顧家庭又想要發展個人事業,魚與熊掌難以兼得,該如何取捨與平衡二者,才能使家人和自己都滿意?就是一道難解的課題。面對多重壓力,若一味「橫衝直撞」,效果與效率必然不佳。
困境若非自身可完全掌控,而是來自於外在不可控之因素,可能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可試著找個安靜的空間,向神禱告並釐清現階段以下幾件事項:
一、自己在乎的是什麼?焦慮往往來自於對某些人事物的在意,在焦慮狀態下,可練習察覺自己的隱而未現的需求,如:想被肯定、擔心被嘲笑或害怕失去些什麼?釐清造成焦慮的因素,能幫助我們深入了解自己的想法與價值觀,同時找出造成焦慮的原因。
二、我們的生命中真正需要的是哪些?又有什麼是相對(時間不足時)可以割捨的?
三、我們是否有足夠的「資源」(如:時間、體力、相關知能、對趨勢的掌握與可提供協助者)可突破難關?若不足,該如何補足?
四、什麼事項是必須親力親為的?又有哪些能請人協助?愈長大愈發覺時間的可貴,分身乏術時,我們得先處理必須自己親力而為的事,其他的事項若該尋求支援時,當盡快找人協助;必要時,委婉推辭,以免身心不堪負荷。
除了上述幾項可幫助降低焦慮感的思考事項,我們也當意識到這世界充滿了無止盡的追求,而這些極可能將我們從神的身邊漸拉漸遠;不知不覺間忘了真神才是我們力量的源頭與真實的福分。聖經告訴我們:「肉體與心腸會日漸衰殘,但神是我們心裡的力量與福分,直到永遠」。(詩七十三26)。身為基督徒的我們須謹慎自己的心思意念與腳步,時時禱告讓主引導我們的前程,求祂保守我們在主的愛中,才不致被世上的俗慮纏身而迷失自我。聖經也提醒我們:「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我都可行,但無論哪一件,我總不受它的轄制。食物是為肚腹,肚腹是為食物;但神要叫這兩樣都廢壞。」(林前六12-13上)。「凡事我都可行」代表神給我們足夠的自由,但真自由是能辨明所行之事是否對我們的靈性有益處且不受其轄制。
「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四6-7)「耶和華所賜的福使人富足,並不加上憂慮。」(箴十22)幸福如我們,在主裡一無匱乏,雖在這焦慮世代,但透過思考所追求之事是否有益或已轄制我們的生活(如:不做會痛苦,無法安心聚會等)。記得凡事「禱告交託」,讓心思意念皆安靜在主裡,踏實度日必有歡呼收割之時。
「凡較力爭勝的,諸事都有節制。他們不過是要得能壞的冠冕,我們卻是要得不能壞的冠冕。所以,我奔跑不像無定向的,我鬥拳不像打空氣的。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傳福音給別人,自己反被棄絕了。」(林前九25-27)。
我們雖身在這世上,所要得的卻是從神而來永存的冠冕,就當「攻克己身」,要攻克不只是自身內在的私慾,也包含了外在環境的諸多誘惑,更要積極地將我們的身心調整到能與神密相契的狀態。聚會、讀經與禱告的時刻便是鍛鍊我們的信仰「肌力」,得以在這競爭激烈的環境下站得得穩,並免得在這焦慮世代中被各樣的憂慮、無止境的比較與追求的念頭所「吞沒」了。
焦慮世代
前些日子,就讀教師在職專班時,因選修同一門課而認識的學妹,透過line傳訊給我:「我可以請教您關於教甄的準備問題嗎?我今年也邁入第5年了,還是一直進不了,好絕望。從開始考之後,每年全台灣不到10個缺,每次都好幾百個取10個、取8個,根本不知道在考什麼。我已經考到覺得自己一無是處了,還得皮蛇、腸病毒,完全沒心情準備……。」這位年輕學妹在高中當代理教師,以前曾與她選修過同一堂課所以認識。印象中,她上台報告流暢又有架式,拿起麥克風講述內容時,那氣勢完全不輸正式教師,但多年的教師甄試竟也將她折騰得信心全無,身心狀態跌至低谷。
我猜想她應是無人可傾訴才找我聊,於是回訊鼓勵她:「國高中這幾年缺額都少,部分縣市因少子化,甚至有正式教師超額的問題。加上前幾年疫情,多少有影響到學校辦理正式教甄的意願(若有辦理甄試,多是以代理缺為主)。教甄是場硬戰,但也不能硬打,需要先照顧好身心,評估停損點(是否繼續考、轉考國考或換其他跑道)。如果確定要繼續考,鎖定目標會是較快的。高中職教甄和國中考法不同,請教自己校內這幾年考上的教師相對準確。我曾詢問考上國中的正式老師,他們幾乎都念專書(此指厚本專業書籍,如:教育心理、輔導理論、教育哲學、教育測驗及本科專業科目等)。所以,我後來也買來研讀。學校教育生態有愈來愈糟的趨勢,妳得先確認這是自己想要的職業,不然可能好不容易考上了,很快又想辭職。
總之,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優先,身體是奔跑人生的「本」;其次,要有充足「信心」,務必相信自己是優秀的,日子會愈走愈好;最後,妳得要有非常非常想要考上的「堅定信念」。繼續努力之前,先評估自身有多少時間可用,規劃好每日讀書時間,確實付出實際行動改變。我覺得妳是很優秀的人,考上是早晚的事,但如果妳沒有先想好;之後會不會認為現在的自己是浪費時間在教甄?若這是妳真心想要的工作環境,就算之後還是一直代理代課,也不會感到焦慮與後悔;若想要趕緊上岸(不用一直考試),就須全力以赴,摒除所有負面思考,找到戰友一起應試。不然隨著年紀和時間過去,就會愈來愈沒氣力備考了」。
沒多久,學妹回訊分享:「我前一陣子有想離開這個世界,那就不會這麼丟臉的念頭,所以去看諮商了,但是只讓我更懷疑自己。心理師一直說我覺得妳好像沒有真的想要考試,說我只有在確定自己一定能成功才盡力,一輩子都會過得很空虛。就像一杯熱水,人家是握在手裡握到受不了才放開,你是握了覺得燙就鬆開先去忙其他事,或是吹一吹,說我沒有真的經歷過痛苦,沒有我自己想得那麼努力」(這比喻我其實看不太明白,照常理碰到會燙的水杯先鬆開是正常的,「握到受不了才放開」反而很不尋常?)。雖然不知道學妹和心理師晤談的細節,但就她傳來的這段話,我的感受是:哇!心理師也有說話這麼直接的?對一個身心俱疲的考生如此說,似乎有些殘忍?
為了替學妹加油打氣,我傳訊回覆:「先照顧好自己身心,妳本身要教書備課、批閱作業已經很忙碌,同時要準備教甄和念碩班,會感到疲憊或崩潰是正常的;然而,考試與求職的時間安排終究是要自己去評估與掌握,別人怎麼看待妳的狀態,不該影響妳「預設的進度」。目前沒缺額不代表之後沒有,邊教書邊準備,待時機成熟就會考上。妳正處於儲備能量和累積戰力的階段;所以,如果諮商師這麼對我說,那我寧願將這筆錢拿去做頭皮按摩和護髮,再去吃碗牛肉麵補鐵或是去咖啡店喝下午茶,對身心健康還比較有幫助。推薦妳喝些香蕉牛奶或薰衣草、洋甘菊之類的花茶,對舒緩考生的精神壓力很有幫助。現在代理教師的聘期可以到7月31日,往好的方向想,每個月都有薪水,經濟生活暫可無虞。好好休息調養,利用暑假外出走走、放鬆一下身心,養足了精神與體力,確立目標再奮戰吧!」。
焦慮世代壓力如山大,高競爭的環境常迫使我們必須努力再努力。近年來,社會上流行這句:「最可怕的不是『不進則退』,而是『比你優秀的人比你更努力!』」對於認為自己已經很努力,但始終看不到成果的人來說,很容易因多次的挫敗而心灰意冷,甚至失去前進的動力。「反正我再努力都沒用」、「我就是這麼糟」的無助、無力感,讓這些「屢戰屢敗」者乾脆自我放棄,當個「躺平族」,覺得這樣還比較輕鬆。也許在外人看來他們像在擺爛,但對他們來說,啟動這種「自我保護機制」,至少可隔絕些外來期待與冷言冷語之「攻勢」,而不致於走向絕路。
相對的,「愈挫愈勇」者固然令人欽佩,但若單靠一腔傻勁地奮力往前衝,身心未必能長久支撐得住。要知道世上的競爭與比較沒有止盡的一日:小孩比分數,大人比薪資;年輕時,考試拚學歷,青年期,努力工作比績效;中老年,比誰早退休、退休金多少?是否兒孫滿堂?殊不知這一路比來,常較輸贏的壓力默默攀升,最終躺在病床,懊悔人生。在學校或者讀書煩悶,但專心應付還能「過關」;出了社會,面對身兼多重職務,如:同時要工作又要考試、進修,想照顧家庭又想要發展個人事業,魚與熊掌難以兼得,該如何取捨與平衡二者,才能使家人和自己都滿意?就是一道難解的課題。面對多重壓力,若一味「橫衝直撞」,效果與效率必然不佳。
困境若非自身可完全掌控,而是來自於外在不可控之因素,可能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可試著找個安靜的空間,向神禱告並釐清現階段以下幾件事項:
一、自己在乎的是什麼?焦慮往往來自於對某些人事物的在意,在焦慮狀態下,可練習察覺自己的隱而未現的需求,如:想被肯定、擔心被嘲笑或害怕失去些什麼?釐清造成焦慮的因素,能幫助我們深入了解自己的想法與價值觀,同時找出造成焦慮的原因。
二、我們的生命中真正需要的是哪些?又有什麼是相對(時間不足時)可以割捨的?
三、我們是否有足夠的「資源」(如:時間、體力、相關知能、對趨勢的掌握與可提供協助者)可突破難關?若不足,該如何補足?
四、什麼事項是必須親力親為的?又有哪些能請人協助?愈長大愈發覺時間的可貴,分身乏術時,我們得先處理必須自己親力而為的事,其他的事項若該尋求支援時,當盡快找人協助;必要時,委婉推辭,以免身心不堪負荷。
除了上述幾項可幫助降低焦慮感的思考事項,我們也當意識到這世界充滿了無止盡的追求,而這些極可能將我們從神的身邊漸拉漸遠;不知不覺間忘了真神才是我們力量的源頭與真實的福分。聖經告訴我們:「肉體與心腸會日漸衰殘,但神是我們心裡的力量與福分,直到永遠」。(詩七十三26)。身為基督徒的我們須謹慎自己的心思意念與腳步,時時禱告讓主引導我們的前程,求祂保守我們在主的愛中,才不致被世上的俗慮纏身而迷失自我。聖經也提醒我們:「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我都可行,但無論哪一件,我總不受它的轄制。食物是為肚腹,肚腹是為食物;但神要叫這兩樣都廢壞。」(林前六12-13上)。「凡事我都可行」代表神給我們足夠的自由,但真自由是能辨明所行之事是否對我們的靈性有益處且不受其轄制。
「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四6-7)「耶和華所賜的福使人富足,並不加上憂慮。」(箴十22)幸福如我們,在主裡一無匱乏,雖在這焦慮世代,但透過思考所追求之事是否有益或已轄制我們的生活(如:不做會痛苦,無法安心聚會等)。記得凡事「禱告交託」,讓心思意念皆安靜在主裡,踏實度日必有歡呼收割之時。
「凡較力爭勝的,諸事都有節制。他們不過是要得能壞的冠冕,我們卻是要得不能壞的冠冕。所以,我奔跑不像無定向的,我鬥拳不像打空氣的。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傳福音給別人,自己反被棄絕了。」(林前九25-27)。
我們雖身在這世上,所要得的卻是從神而來永存的冠冕,就當「攻克己身」,要攻克不只是自身內在的私慾,也包含了外在環境的諸多誘惑,更要積極地將我們的身心調整到能與神密相契的狀態。聚會、讀經與禱告的時刻便是鍛鍊我們的信仰「肌力」,得以在這競爭激烈的環境下站得得穩,並免得在這焦慮世代中被各樣的憂慮、無止境的比較與追求的念頭所「吞沒」了。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