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蓮生活佛盧勝彥 第194冊文集
《夢幻的隨想:行腳的拾穗》
在宇宙的翰海中,我們只不過是其中的一粒小砂,嚴格的來說,或許連一粒小砂也都稱不上吧!我們只是時間洪流中,稍縱即逝的一瞬。往後看不到過去,往前看不到未來,所擁有的只是一瞬間而已。難怪智者會說:「人生如夢」,此書《夢幻的隨想》正是作者在夢幻般的人生裡,將周遭事物的感悟化作文字的饗宴,與大家分享。
不論是誰,每個人都需要一個能夠讓自己身心安頓並且安身立命的「立足點」,有了如此穩若磐石的「立足點」之後,我們每個人於是可以由此放眼天下,於是可以盡情的揮灑,只是,「立足點」如何而來?在健康的身體為首要的條件下,我們渴望的是足堪使用的財富,相知相惜且相陪的伴侶,能夠提昇心靈的智慧,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互愛,乃至令人尊敬的美好聲譽…
在作者的引領下,《夢幻的隨想》為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找到了架起「立足點」最重要的“源頭”,在「爭取功名對不對?」一文中,作者提到這世界原本是煩惱的世界,難道說只有淡泊名利,甚至摒棄名利的追尋才能沒有煩惱?
有名而無名,有位而無位,有財而無財,有相而無相,有色而無色,有樂而無樂…
這是什麼?
這是通達!
~蓮生活佛
您是否也早已發現,絕大多數的時候,我們活在「二元論」的世界裡頭,我們的形容詞不是「黑」,就是「白」,不是「對」,就是「錯」,不是「是」,就是「非」,不是「美」,就是「醜」,不是「你」,就是「我」,總之,不是「這樣」,就是「那樣」,所以,我們常常不自覺的讓自己陷入一種「對立」的情境,煩惱於是茵蔓不斷,剪不斷、理還亂,因此,佛法教導我們要學習「無我」,並從無我中了解如何與宇宙萬物合一。
「我」本來就是「無」,要把「無」也捨棄,這不是妄想嗎?
不應該捨棄「我」,而是要把「我」跟「無」一體化。
這就是開悟!
~蓮生活佛
而密教「合一」的道理,不只在「無」中,在生活也充滿了「合一」的奧妙。想想看,如果我們能夠消融自己,與我們誤解、憎怒的人「合一」的話,很快地我們也能體會他之所以憎惡的原因,有了這樣的體會與理解後,很自然的,也就能夠放下心中的對立與怨恨,再換個角度來說,您覺不覺得每次投身在大自然的懷抱裡,看青山高磊、大海呢喃,都令人心胸開闊不少呢!那麼,與高山合一,與瀑布合一,與大海合一,乃至與佛合一,任何事物只要能夠合一,都能夠進入禪定。為什麼呢?因為…
心的顯現是山河大地,山河大地就是心。
因此我們向高山去覓心,向大海去覓心。
~蓮生活佛
無論如何,略有命理常識的人都知道,想要提昇命運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其實就是從改變自己做起。因此追求幸福滿足的人生,最大最有力的加持,原來是自己證明自己。《夢幻的隨想》所要傳達的是一位智慧通達、圓滿無礙的法王作家,在生活中俯拾即是的感悟,他把對眾生的愛化作密密的文字,期待讀者能在文字的乳汁中吸取智慧的養份,由此成長茁壯,並以慈悲純樸的心,認真的看待每一個日子。
~大燈文化供稿~
《夢幻的隨想:行腳的拾穗》
在宇宙的翰海中,我們只不過是其中的一粒小砂,嚴格的來說,或許連一粒小砂也都稱不上吧!我們只是時間洪流中,稍縱即逝的一瞬。往後看不到過去,往前看不到未來,所擁有的只是一瞬間而已。難怪智者會說:「人生如夢」,此書《夢幻的隨想》正是作者在夢幻般的人生裡,將周遭事物的感悟化作文字的饗宴,與大家分享。
不論是誰,每個人都需要一個能夠讓自己身心安頓並且安身立命的「立足點」,有了如此穩若磐石的「立足點」之後,我們每個人於是可以由此放眼天下,於是可以盡情的揮灑,只是,「立足點」如何而來?在健康的身體為首要的條件下,我們渴望的是足堪使用的財富,相知相惜且相陪的伴侶,能夠提昇心靈的智慧,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互愛,乃至令人尊敬的美好聲譽…
在作者的引領下,《夢幻的隨想》為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找到了架起「立足點」最重要的“源頭”,在「爭取功名對不對?」一文中,作者提到這世界原本是煩惱的世界,難道說只有淡泊名利,甚至摒棄名利的追尋才能沒有煩惱?
有名而無名,有位而無位,有財而無財,有相而無相,有色而無色,有樂而無樂…
這是什麼?
這是通達!
~蓮生活佛
您是否也早已發現,絕大多數的時候,我們活在「二元論」的世界裡頭,我們的形容詞不是「黑」,就是「白」,不是「對」,就是「錯」,不是「是」,就是「非」,不是「美」,就是「醜」,不是「你」,就是「我」,總之,不是「這樣」,就是「那樣」,所以,我們常常不自覺的讓自己陷入一種「對立」的情境,煩惱於是茵蔓不斷,剪不斷、理還亂,因此,佛法教導我們要學習「無我」,並從無我中了解如何與宇宙萬物合一。
「我」本來就是「無」,要把「無」也捨棄,這不是妄想嗎?
不應該捨棄「我」,而是要把「我」跟「無」一體化。
這就是開悟!
~蓮生活佛
而密教「合一」的道理,不只在「無」中,在生活也充滿了「合一」的奧妙。想想看,如果我們能夠消融自己,與我們誤解、憎怒的人「合一」的話,很快地我們也能體會他之所以憎惡的原因,有了這樣的體會與理解後,很自然的,也就能夠放下心中的對立與怨恨,再換個角度來說,您覺不覺得每次投身在大自然的懷抱裡,看青山高磊、大海呢喃,都令人心胸開闊不少呢!那麼,與高山合一,與瀑布合一,與大海合一,乃至與佛合一,任何事物只要能夠合一,都能夠進入禪定。為什麼呢?因為…
心的顯現是山河大地,山河大地就是心。
因此我們向高山去覓心,向大海去覓心。
~蓮生活佛
無論如何,略有命理常識的人都知道,想要提昇命運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其實就是從改變自己做起。因此追求幸福滿足的人生,最大最有力的加持,原來是自己證明自己。《夢幻的隨想》所要傳達的是一位智慧通達、圓滿無礙的法王作家,在生活中俯拾即是的感悟,他把對眾生的愛化作密密的文字,期待讀者能在文字的乳汁中吸取智慧的養份,由此成長茁壯,並以慈悲純樸的心,認真的看待每一個日子。
~大燈文化供稿~
目錄
夢幻的隨想(序)
加持加持再加持
臥香爐的灰
珊妮的爸爸
眾人尋它千百度
楓葉的戀戀
為什麼不答辯
不是雪也不是雨
南泉「斬貓」是大慈悲
去看「瀑布」
力與美
福證新人
韋陀菩薩的降魔杵
穿白長袍的人
再談「打地和尚」
打太極拳
荒漠的大火
尋找櫻花
爭取功名對不對?
一碗水的故事
化生出一百粒小舍利子
以「我」為本位
「搬家」的哲學
倒垃圾的體悟
密教是天乘?
如何表示「諸天的階梯」?
不可避免的
伏地挺身拜佛
和光同塵
眾生都可以成佛?
「飛天」之舞
不禮拜神佛的人
洞安和尚
我沒有電腦
真與假
遇見「寒山寺」
我沒有「信用卡」了
吃喝拉撒睡死
遇見「石常輝」
天鼓使者的建言
摩訶雙蓮池淨土在哪裡?
雨雨雨雨雨
「火」的比喻
看見「老子」
遇「三山九侯先生」
什麼都不要累積
從睡覺到坐禪
「四禪八定」絕非一蹴而得
「四禪八定」的神變
也算「通告」
附錄一:「蓮花一勇」的見地
附錄二:開示內容-和光同塵
加持加持再加持
臥香爐的灰
珊妮的爸爸
眾人尋它千百度
楓葉的戀戀
為什麼不答辯
不是雪也不是雨
南泉「斬貓」是大慈悲
去看「瀑布」
力與美
福證新人
韋陀菩薩的降魔杵
穿白長袍的人
再談「打地和尚」
打太極拳
荒漠的大火
尋找櫻花
爭取功名對不對?
一碗水的故事
化生出一百粒小舍利子
以「我」為本位
「搬家」的哲學
倒垃圾的體悟
密教是天乘?
如何表示「諸天的階梯」?
不可避免的
伏地挺身拜佛
和光同塵
眾生都可以成佛?
「飛天」之舞
不禮拜神佛的人
洞安和尚
我沒有電腦
真與假
遇見「寒山寺」
我沒有「信用卡」了
吃喝拉撒睡死
遇見「石常輝」
天鼓使者的建言
摩訶雙蓮池淨土在哪裡?
雨雨雨雨雨
「火」的比喻
看見「老子」
遇「三山九侯先生」
什麼都不要累積
從睡覺到坐禪
「四禪八定」絕非一蹴而得
「四禪八定」的神變
也算「通告」
附錄一:「蓮花一勇」的見地
附錄二:開示內容-和光同塵
序/導讀
夢幻的隨想(序)
雖然常常在山林閒居著,好像不染塵世一般,過著像「阿羅漢」的生涯。
清晨的一盞燈、一支筆、一疊稿紙、一杯水,我就是寫著《夢幻的隨想》。
在山林閒居的日子很單純:
寫作、修法、練拳。
我就是簡簡單單的過了幾十年的時光,我悠悠的過著日子,曾經有六年的隱居,有別於教授弟子的歲月,從這六年的隱居,體會「其性平等」的大悲心。
想一想,我仍然喜歡隱居,這是我個人的生活態度。
因為,我發覺,我只要走入紅塵、走入社會、走入眾生、走入弟子群中,必然掀起來「驚天駭浪」。
我自己問自己:
「你要有事好呢?還是無事好呢?」
我喜歡雨:
是因為雨的悠哉!悠哉!
我喜歡雲:
是因為雲的自在!自在!
我喜歡月亮:
是因為月亮的無心!無事!
閒居應該是一種享受,如果能永遠這樣,也算是人生的幸福。
然而,我發了大誓願,不捨一個眾生啊!這畢竟不同一個好逸惡勞的人,為
了不使眾生入「三途惡道」,我不能常常閒居,看山看水,不能求樂而入山。
我從「南山雅舍」走了出來,弘揚佛陀的正法,在走入群眾之中,我亦然體會出:
輪迴與涅槃同道。
出塵與入塵同道。
生與死同道。
得與失同道。
凡夫與聖人同道。
其實能夠「安心」,也就是這些尊貴的人生體驗了。
我證知了:「佛性平等」四個字。
●
這一本書,是我第一百九十四冊的寫作,書名《夢幻的隨想》,副題是「行
腳的拾穗」。我覺得有意思的是,這本書隨想隨寫,一點也不做作。
這本書很自然,樸實而無華麗的修飾,就如同行水,也如同流雲,更希望如月華,讓人人得到清涼。
此書是:「有悟即記」。
願讀此書者,開卷有益。
蓮生活佛.盧勝彥:Sheng-Yen Lu
17102 NE 40th CT
REDMOND, WA 98052
U.S.A.
雖然常常在山林閒居著,好像不染塵世一般,過著像「阿羅漢」的生涯。
清晨的一盞燈、一支筆、一疊稿紙、一杯水,我就是寫著《夢幻的隨想》。
在山林閒居的日子很單純:
寫作、修法、練拳。
我就是簡簡單單的過了幾十年的時光,我悠悠的過著日子,曾經有六年的隱居,有別於教授弟子的歲月,從這六年的隱居,體會「其性平等」的大悲心。
想一想,我仍然喜歡隱居,這是我個人的生活態度。
因為,我發覺,我只要走入紅塵、走入社會、走入眾生、走入弟子群中,必然掀起來「驚天駭浪」。
我自己問自己:
「你要有事好呢?還是無事好呢?」
我喜歡雨:
是因為雨的悠哉!悠哉!
我喜歡雲:
是因為雲的自在!自在!
我喜歡月亮:
是因為月亮的無心!無事!
閒居應該是一種享受,如果能永遠這樣,也算是人生的幸福。
然而,我發了大誓願,不捨一個眾生啊!這畢竟不同一個好逸惡勞的人,為
了不使眾生入「三途惡道」,我不能常常閒居,看山看水,不能求樂而入山。
我從「南山雅舍」走了出來,弘揚佛陀的正法,在走入群眾之中,我亦然體會出:
輪迴與涅槃同道。
出塵與入塵同道。
生與死同道。
得與失同道。
凡夫與聖人同道。
其實能夠「安心」,也就是這些尊貴的人生體驗了。
我證知了:「佛性平等」四個字。
●
這一本書,是我第一百九十四冊的寫作,書名《夢幻的隨想》,副題是「行
腳的拾穗」。我覺得有意思的是,這本書隨想隨寫,一點也不做作。
這本書很自然,樸實而無華麗的修飾,就如同行水,也如同流雲,更希望如月華,讓人人得到清涼。
此書是:「有悟即記」。
願讀此書者,開卷有益。
蓮生活佛.盧勝彥:Sheng-Yen Lu
17102 NE 40th CT
REDMOND, WA 98052
U.S.A.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