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可以,這很科學:墨子早就懂針孔成像?春秋時期擁有專業外科團隊?圓周率、開平方根、多項式通通難不倒古人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9 315
    35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讓我們沿著自然科學史和科學哲學的漫漫長路,
探究這棵如今已經根深葉茂、庇護人類的科學之樹。


古希臘——科學誕生的天選之地
著名物理學家薛丁格(Erwin Schrödinger),將科學發源於古希臘的原因大致歸納為如下3點:
(1)古希臘愛奧尼亞島嶼上以及沿岸自治繁榮的小城邦,實行的是類似於共和制的政治。
(2)航海貿易刺激經濟,商業交換促進技術發展,由此而加速了思想交流,衝擊科學理論的形成。
(3)愛奧尼亞人大多不信教,沒有像巴比倫和埃及那樣的世襲特權的神職等級,有利於倡導獨立思想新時代的興起。

古希臘特定的歷史條件、獨特的地理環境,以及豐厚的文化背景,使其哲學思想獨具一格,他們的哲學家們喜好研究自然本身的規律,探討的是人與自然的關係,而這正是科學的本質。

你現在才學針孔成像?先秦第一科學家早就會了!
梁啟超在其著作《墨子校釋》的自序評價說:「在吾國古籍中欲求與今世所謂科學精神相懸契者,《墨經》而已矣。」

《墨經》言簡意賅,內容包括邏輯、幾何、力學、光學等方面,例如墨家以實驗事實證明了「光線直線傳播」這個物理規律:

〈經下〉:「景到,在午有端與景長,說在端。」
(譯:影顛倒,光線相交,焦點與影子造成。)

我們小學學的針孔成像的實驗,
原來兩千年前的古人早就懂了!

科學到底是什麼?
科學的英語,來源於拉丁文的scio,後來於14世紀中期,又演變為現在的寫法,其本意是「知識」、「學問」。中文的「科學」一詞,則是借鑑於日本著名科學啟蒙大師福澤諭吉對英文science的翻譯。

在中文的語義中,科學一詞既可用作名詞,表示反映客觀世界規律的學說理論,又能作為形容詞,表示為探索客觀規律為目的的技術、方法。在科學的要素中,如果除去與其他知識體系的共同部分不談,唯「現代自然科學」所獨有的,有4個不可或缺的主要特徵:

(1)可質疑(questionable)
(2)量化(quantitative)
(3)可被證偽性(falsifiable)及可證實性
(4)普適性(universal)。

可質疑、量化、可被證偽、普適性又是什麼呢?
就留給作者娓娓道來,
 帶你深入探索科學的無限奧祕!
 
本書特色

本書以科學家的視角論科學,具體事例多於抽象的概念描述,並在追溯科學史的過程中,簡單探究科學沒有誕生、發展於東方的原因,以及我們應該如何克服自身的不足,才能迎上世界科技的最先進水準。

 

作者

張天蓉

科普作家,美國德州奧斯汀大學理論物理博士,現居美國芝加哥。研究課題包括廣義相對論、黑洞輻射、費曼路徑積分、飛秒雷射、雷射探測晶體性質、高頻及微波通訊、EDA積體電路軟體等,發表專業論文三十餘篇。2012年開始出版了一系列科普著作,其文風深入淺出,趣味盎然,亦保持科學的嚴謹性,深得讀者喜愛,代表作品有《從骰子遊戲到AlphaGo》、《相對的宇宙,愛因斯坦的困惑》、《第一支火箭》、《宇宙零時》等。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科學之起源
1 第一位科學家
2 中國古代的科學
3 科學和邏輯
4 從畢達哥拉斯到微積分
5 古中國的算學
6 古希臘人的宇宙觀和天文學
7 古中國天文學和宇宙觀
8 古代教育
9 亞里斯多德的宇宙
10 托勒密的天空

第二章 科學之誕生
1 希臘數學家的傳承
2 阿拉伯世界的光亮
3 天文學打頭陣
4 牛頓之光
5 愛因斯坦的革命
6 賽先生到中國

第三章 科學之要素
1 何謂科學?
2 疑之而究之—質疑性
3 科學需要量化
4 可被證實和證偽
5 放諸四海、推而廣之—普適性

第四章 科學之思想
1 科學美與藝術美
2 西方和東方、寫實和寫意
3 科學的簡潔美
4 科學之數學美
5 愛因斯坦和哥德爾

第五章 科學之精神
1 科學中的實驗美
2 科學家的獻身精神
3 現代科學實驗之壯觀
4 將實驗室搬到太空

第六章 科學之方法
1 盲人摸象
2 知其然
3 知其所以然
4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5 電腦網際網路與科學

尾聲 科學與文明社會

附錄

序/導讀

前言

科學之科學——百年千年賽先生

賽先生即科學(science),科學這個名詞,在現在的社會是一個廣為人知的熱門詞彙。越來越多的學科和領域被冠以「科學」,甚至包括許多人文學科在內。不過,就當年請進中國的「賽先生」而言,主要指的是現代自然科學。所以,本書中我們沿用這個概念:主要從現代自然科學來敘述科學的起源、誕生和發展,來探討「科學」一詞的含義,以及所謂科學的若干屬性。

然而,書中涉及的內容,並不僅限於現代自然科學。特別是:科學之思想、精神及方法,是可以推廣應用於任何領域的。筆者的觀點是,就學科而言,不應該給科學和非科學強制設定任何明確的界限。與其花費口舌去爭論「哪門學科(某個理論)是否屬於科學」,還不如盡量使其接受科學思想,應用科學方法,走上「科學化」之路!

那麼,下面的問題是:(現代)科學到底是什麼?怎樣才是具備真正的科學精神?科學思想是如何產生的?在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長河中,科學誕生於何時何地?是哪些因素促成了科學的發生和成長?科學與數學是什麼關係?科學與技術、科學與教育的關係又如何?

本書旨在解答你對「科學」的這些疑惑,或許可以將本書的內容稱為「科學之科學」。

科學的原名是science,賽先生這個詞彙誕生僅100年,現代自然科學的發源卻是在近千年前。而科學思想的萌芽、科學方法的使用,甚至可以追溯至兩千多年前的古希臘。因此也可以說,本書敘述的是「百年千年賽先生」。

另外,科學產生和發展的歷史過程也令人不解。亞洲許多文明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人們頗能吃苦耐勞,在歷史上似乎也不乏著名的思想家和能工巧匠,但為什麼現代科學沒有誕生於東方而是誕生於西方呢?

這個問題在二十世紀初就被學者提出,之後成為著名的「李約瑟難題」,曾經引起各界的關注和熱烈討論,可謂至今不衰。李約瑟(Joseph Needham)是一個英國學者,原來是劍橋大學的著名生化學家和教授,在1930年代時與一位在劍橋大學讀博士學位的魯桂珍發生了婚外情,也許是因為愛屋及烏,李約瑟從那時起就開始潛心研究中國科技史,他認為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甚至認為古中國的科技水準超前西方數百年。由此他提出了「為什麼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發生?」「中國近代科學為什麼落後?」之類的「李約瑟難題」。

筆者認為他提出的問題很值得探究和思考。此外,在談及人類思想發展的問題上,必須將科學和技術分別看待,因為兩者產生和發展的驅動力是完全不同的。技術可以誕生於人的功利之心,科學卻更反映了人類對大自然運行規律純粹的追求和好奇。

如今表面上看,大眾對賽先生早就已經不陌生。特別是近幾年,快捷而方便的手機等通訊工具,已經是「婦孺皆用」。透過這種種的高科技產品,每個人都能深切地體會到科學技術對當今社會的重要性,每個人都盡情享受著「高科技」帶來的百般福利和快樂!學科學、愛科學、用科學、了解科學,似乎已經成為一種社會時尚,也深刻反映了現代教育的理念、父母一代的期望以及眾多青少年的抱負和理想。

然而,表象之下存在失誤,大多數人了解和熱衷的「科技」其實指的是「技術」,特別指的是技術帶來的便利成果,以及帶科幻色彩的想像。固然,科學和技術密切相關、不可分割,科幻作品也不可或缺。但是,如果要提高全民的科學素養,還得加強基礎科學知識的普及。

一個國家的崛起離不開科學技術的崛起,因此,對科學知識的廣泛普及迫在眉睫。

此外,探索李約瑟難題,不僅僅要研究科學史,傳播科學知識,也需要對科學涉及的方方面面有所了解:科學概念是如何形成的?囊括哪些內容?有哪些具體的科學研究方法?科學思想之精髓何在?科學與哲學、宗教、人類思維,以及與數學、技術、工程等其他領域的關係如何?廣大民眾對這些知識都有了解的願望和需求。

如果就專業術語而言,上段中所提及的課題涉及科學史、數學史、技術史、思想史、人類文明史、科學哲學、科學與宗教、科學與教育等多個範疇,可以分別用數本專業科普書一一加以介紹。然而,大多數讀者僅僅需要對某些方面有大致的了解,澄清腦海中的一些疑問,並沒有必要大量的閱讀和研究來解決這些問題。

因此,本書便是針對上述範圍內的讀者,沿著自然科學史和科學哲學的發展途徑,簡要地介紹這棵如今看起來已經根深葉茂、庇護著全人類的參天「科學」大樹。它根源於哪些地域?主幹立於何方?枝葉有多茂盛?整體又是何種景象?

本書在追溯科學史的過程中,也追蹤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發展的軌跡,簡單探究科學沒有誕生、發展於中東方的原因,東方人的思維特點中存在哪些不利於科學的因素;我們應該如何克服自身的不足,才能迎上世界科技的最先進水準。

作者希望透過本書,帶領讀者經歷一個有意義的閱讀之旅,為想了解科學的民眾去疑解惑,也期望本書能在科學教育中彌補其他專業科普書難以發揮的功能。

本書以科學家的視角論科學,具體事例多於抽象的概念描述。又因作者是理論物理專業出身,所以大多數例子屬於物理學和天文學範疇,對生物、化學、地理等其他科學領域著墨不多。此外,本書涉及的大多是有關科學哲學及科學史,算是人文學科。對某些問題的看法,也許在學界頗有爭議,可謂見仁見智,難有定論,作者基本根據較主流觀點及自己的判斷來做選擇,僅供讀者參考。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3325654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72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7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