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中國人的自然時間觀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蕭放,參與並見證了二十四節氣申遺的全過程!
本書分別從二十四節氣的起源與流變、二十四節氣的時令節俗、二十四節氣的傳承與傳播以及民族地區的二十四節氣等方面,系統詳盡地介紹了中國二十四節氣相關的知識與文化。深具學術內涵,而又通俗易懂,且不失優美典雅。圖文並茂,可讀性強。
本書對於傳承與普及二十四節氣知識,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促進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創新性發展,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本書分別從二十四節氣的起源與流變、二十四節氣的時令節俗、二十四節氣的傳承與傳播以及民族地區的二十四節氣等方面,系統詳盡地介紹了中國二十四節氣相關的知識與文化。深具學術內涵,而又通俗易懂,且不失優美典雅。圖文並茂,可讀性強。
本書對於傳承與普及二十四節氣知識,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促進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創新性發展,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目錄
序言 傳承二十四節氣的價值與意義
上篇 總論
1. 二十四節氣探源
2. 農業社會的標準時間體系
3. 多樣的風土,共用的時序:廣西的二十四節氣文化
4. 自媒體環境中的二十四節氣傳播
下篇 分論
1. 立春:一年之計在於春
2. 雨水:天一生水,雨潤大地
3. 驚蟄:春雷起,桃花開
4. 春分:晝夜平分,春意融融
5. 清明:祭祖踏青兩相宜
6. 穀雨:好雨生百穀,濃芳落新茗
7. 立夏:炎暑與農忙
8. 小滿:麥齊絲車動
9. 芒種:麥登場,煮梅湯
10. 夏至:藏伏養生祭田婆
11. 小暑:溫風至,嘗新米
12. 大暑:清風不肯來,烈日不肯暮
13. 立秋:秋意與詩情
14. 處暑:暑將退,禾乃登
15. 白露:小麥下種,「秋興」正濃
16. 秋分:陰陽相半,秋高氣爽
17. 寒露:鴻雁南飛,遍地冷露
18. 霜降:田事向人事的過渡
19. 立冬:防寒保暖,補在立冬
20. 小雪:荷盡菊殘,天降初雪
21. 大雪:瑞雪兆豐年
22. 冬至:拜天賀冬祭祖先
23. 小寒:寒冬梅花開
24. 大寒:過了大寒,又是一年
參考文獻
後記
上篇 總論
1. 二十四節氣探源
2. 農業社會的標準時間體系
3. 多樣的風土,共用的時序:廣西的二十四節氣文化
4. 自媒體環境中的二十四節氣傳播
下篇 分論
1. 立春:一年之計在於春
2. 雨水:天一生水,雨潤大地
3. 驚蟄:春雷起,桃花開
4. 春分:晝夜平分,春意融融
5. 清明:祭祖踏青兩相宜
6. 穀雨:好雨生百穀,濃芳落新茗
7. 立夏:炎暑與農忙
8. 小滿:麥齊絲車動
9. 芒種:麥登場,煮梅湯
10. 夏至:藏伏養生祭田婆
11. 小暑:溫風至,嘗新米
12. 大暑:清風不肯來,烈日不肯暮
13. 立秋:秋意與詩情
14. 處暑:暑將退,禾乃登
15. 白露:小麥下種,「秋興」正濃
16. 秋分:陰陽相半,秋高氣爽
17. 寒露:鴻雁南飛,遍地冷露
18. 霜降:田事向人事的過渡
19. 立冬:防寒保暖,補在立冬
20. 小雪:荷盡菊殘,天降初雪
21. 大雪:瑞雪兆豐年
22. 冬至:拜天賀冬祭祖先
23. 小寒:寒冬梅花開
24. 大寒:過了大寒,又是一年
參考文獻
後記
序/導讀
序言
傳承二十四節氣的價值與意義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十一屆常會,於2016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會議中心召開。
11月30日下午,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通過委員會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是迄今為止中國申請的、最具有歷史意義與普遍代表性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二十四節氣作為中國人認識世界的時間知識體系,在中國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它不僅是黃河中游農業地區的時序指南,同時也是中國多民族、多地區的時間座標,是中國人的自然哲學觀念的生動體現,甚至還是海外華人與故鄉國度、歷史文化發生聯繫並強化文化認同的文化時間。
我們知道,二十四節氣的形成與國人對自然時序的理解有關。中國人很早就發明了一套思維方式,如陰陽五行的觀念,主要用陰陽二氣的運動變化來理解時間的流轉。古人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變化的關鍵期,陰氣處於最高點,但陽氣開始發生,即所謂的「冬至一陽生」。中國人對事物關係從來沒有固定的看法,習慣在運動流轉中理解世界、理解時間。最寒冷的時期,人們看到陽氣發生所帶來的溫暖的氣息,在近似絕望的環境中營造希望的心境。這也是節氣帶給我們的生活服務價值的特殊體現。對於我們今天的人來說,很重要的一點,我覺得這是一種文化認同的價值。傳統時間制度與觀念,代表一種文化歸屬,在每個節氣點,通過共同的儀式活動以及共用食物,帶來一種共同的感受,凝聚大家的文化認同感。馬來西亞華人的「二十四節令鼓」的發明,就代表著他們意識到了二十四節氣作為華人族群的文化標誌意義,以及由此產生的文化認同的精神價值。此外,二十四節氣,在今天的農事活動與養生方面,仍然持續地發揮著生活服務價值。其帶給人們的尊重、順應自然的價值觀,也尤為重要。因為人類最終逃不出自然的時間秩序,違背這些客觀規律,就會釀成災難,比如今天人們對自然環境過度利用所帶來的破壞,以及由此引起的氣候災難等。
二十四節氣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給我們祖國傳統文化以很高的榮譽與地位,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既是驕傲也是責任,如何進一步保護與傳承二十四節氣文化,值得我們認思考。借助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申請成功的契機,全社會需要進行二十四節氣知識的普及與價值功能認識的再動員,實現其在社區、家庭、學校的落地生根。我們應該充分利用節氣文化,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讓人們直接感知與節氣相關的知識與文化,從而把節氣作為生活的一部分。其實它本來就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只是我們對此缺乏足夠的認識與瞭解。節氣不僅與農時、養生相關,也不僅是一般飲食,還與許多花花草草,與生活中審美的東西聯繫在一起。大家共同參與,讓與節氣相關的文化成為一種生活儀式甚至特定的生活方式,只有這樣,二十四節氣才不會僅僅是過去留下來的傳統遺產,而是成為一種不斷再生產的文化資產,成為我們生活中天道與人道互相感應的周而復始、循環不絕、永保生機的物質資源與精神資源。
傳承二十四節氣的價值與意義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十一屆常會,於2016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衣索比亞首都阿迪斯阿貝巴聯合國非洲經濟委員會會議中心召開。
11月30日下午,中國申報的「二十四節氣: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及其實踐」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通過委員會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這是迄今為止中國申請的、最具有歷史意義與普遍代表性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二十四節氣作為中國人認識世界的時間知識體系,在中國已有數千年的歷史,它不僅是黃河中游農業地區的時序指南,同時也是中國多民族、多地區的時間座標,是中國人的自然哲學觀念的生動體現,甚至還是海外華人與故鄉國度、歷史文化發生聯繫並強化文化認同的文化時間。
我們知道,二十四節氣的形成與國人對自然時序的理解有關。中國人很早就發明了一套思維方式,如陰陽五行的觀念,主要用陰陽二氣的運動變化來理解時間的流轉。古人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變化的關鍵期,陰氣處於最高點,但陽氣開始發生,即所謂的「冬至一陽生」。中國人對事物關係從來沒有固定的看法,習慣在運動流轉中理解世界、理解時間。最寒冷的時期,人們看到陽氣發生所帶來的溫暖的氣息,在近似絕望的環境中營造希望的心境。這也是節氣帶給我們的生活服務價值的特殊體現。對於我們今天的人來說,很重要的一點,我覺得這是一種文化認同的價值。傳統時間制度與觀念,代表一種文化歸屬,在每個節氣點,通過共同的儀式活動以及共用食物,帶來一種共同的感受,凝聚大家的文化認同感。馬來西亞華人的「二十四節令鼓」的發明,就代表著他們意識到了二十四節氣作為華人族群的文化標誌意義,以及由此產生的文化認同的精神價值。此外,二十四節氣,在今天的農事活動與養生方面,仍然持續地發揮著生活服務價值。其帶給人們的尊重、順應自然的價值觀,也尤為重要。因為人類最終逃不出自然的時間秩序,違背這些客觀規律,就會釀成災難,比如今天人們對自然環境過度利用所帶來的破壞,以及由此引起的氣候災難等。
二十四節氣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給我們祖國傳統文化以很高的榮譽與地位,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既是驕傲也是責任,如何進一步保護與傳承二十四節氣文化,值得我們認思考。借助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申請成功的契機,全社會需要進行二十四節氣知識的普及與價值功能認識的再動員,實現其在社區、家庭、學校的落地生根。我們應該充分利用節氣文化,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讓人們直接感知與節氣相關的知識與文化,從而把節氣作為生活的一部分。其實它本來就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只是我們對此缺乏足夠的認識與瞭解。節氣不僅與農時、養生相關,也不僅是一般飲食,還與許多花花草草,與生活中審美的東西聯繫在一起。大家共同參與,讓與節氣相關的文化成為一種生活儀式甚至特定的生活方式,只有這樣,二十四節氣才不會僅僅是過去留下來的傳統遺產,而是成為一種不斷再生產的文化資產,成為我們生活中天道與人道互相感應的周而復始、循環不絕、永保生機的物質資源與精神資源。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