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技與人權法制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內容係在探討生物科技與人權法制重要倫理與法律議題,以世界人權宣言所揭櫫以人為本之人權核心價值與道德信念框架為基礎,闡述法律與倫理在生物科技領域所應扮演之角色與定位,對於近年因各國生物科技發展所衍生有關人民基本權利之變遷與保障亦一併涉獵探討,提供讀者參考及反思。
全書分為六章,第一章科學自由與人權,探討科學自由與科技人權之關係;第二章現代科技與生命,闡明現代科技之意涵與課題;第三章醫療人權與醫學,討論醫療權之面向與保障;第四章克隆技術與人類,討論克隆應用於人類之重要觀點;第五章人類複製與正義,探討憲法保障人類複製之範疇與機制;第六章人類研究與倫理,研討以人體為研究對象之法制基礎。
目錄
第一章 科學自由與人權
第一節 人權
第一項 人權之概念
第二項 人權之價值
第三項 人權之法制
第二節 科學自由
第一項 科學自由之意義
第二項 科學探知自由
第三項 科學知識接近權
第三節 科技人權
第一項 科技人權之內涵
第二項 科技人權之性質
第二章 現代科技與生命
第一節 現代科技之意義
第二節 生命科技之範疇
第三節 生命科技之課題
第一項 基因工程
第二項 生物多樣性
第三項 風險管理
第四項 基因專利
第三章 醫療人權與醫學
第一節 醫學與醫療
第一項 醫學權
第二項 醫療人權
第二節 醫療權
第一項 廣義醫療權
第二項 狹義醫療權
第三節 醫治權
第一項 醫療行為
第二項 病人權
第四節 保障框架
第一項 基本人權取向
第二項 法律權利取向
第三項 基本權利取向
第四項 人道關懷取向
第四章 克隆技術與人類
第一節 倫理觀點
第一項 扮演造物地位
第二項 罔顧人類生命
第三項 貶抑人類價值
第四項 利用人類身體
第二節 道德觀點
第一項 遵循造物旨意
第二項 尊重人類胚胎
第三項 肯定人類尊嚴
第三節 法律觀點
第一項 漠視人類福祉
第二項 剝奪人類自主
第三項 買賣人類活體
第四節 政策觀點
第一項 實現公共利益
第二項 落實法律治理
第三項 建構規範框架
第五章 人類複製與正義
第一節 實體正義
第一項 生育權
第二項 隱私權
第三項 健康權
第二節 程序正義
第一項 生命權
第二項 自主權
第三項 拓展權
第三節 憲法審查
第一項 正當程序
第二項 平等保護
第六章 人體研究與倫理
第一節 倫理之概念
第一項 倫理之意義
第二項 倫理思維
第三項 倫理準則
第二節 研究倫理
第一項 研究倫理之概念
第二項 研究倫理規範
第三項 研究倫理基本原則
第三節 人體研究
第一項 人體研究之概念
第二項 研究對象之保障
第三項 人體檢體之管理
第四項 基因資訊之使用
第五項 利益衝突
第四節 醫療生技人體試驗
第一項 新醫療技術藥品器材
第二項 人體試驗
第三項 臨床試驗
附錄一 世界人權宣言(英文版)
附錄二 紐倫堡準則(英文版)
附錄三 人體研究法
序/導讀
自序
生物科技是一門統整大自然與生命的科學與技術,對很多人來說這門學問總是高深莫測,不得其門而入,感覺上應該是一個純然探索自然科學的領域。近年來伴隨人類知識的增長及社會互動的增加,生物科技的討論也漸漸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經常思考的話題,尤其是現代醫療照護需求經由公共衛生系統深入民心,更使得生物科技已不再是過去沉潛實驗室的小精靈,而是邁開大步走入民眾生活的社會公器。自此,以人為本的人權思維價值及維繫人類社群綱維的倫理與法律規範,亦將無可避免地重重掛在生物科技的研究與發展之上,而成為科學家及研發人員另一項必要又難以開脫的沉重負荷。
曾聽聞人們誇張地說生技公司在新產品進入市場販售前,必須通過倫理及法律的層層把關始得量產。換言之,在一棟十層樓的生技公司裡,從事實驗及生產的科學家至多僅占整個大樓的一層至二層,剩下的三層到十層則都是公司所禮聘的哲學家、倫理學家及法律學家。新產品如未能通過上面專家學者的層層問責與檢驗,例如認為新產品的推出與販售將對人類社會造成現實或潛在的倫理或法律疑義,則不論其對於使用者將產生多少效益或對於股東將形成多少分潤,公司終將採取斷然措施立即捨棄該項新產品之開發與量產。這個說法雖然有點誇張,但也道盡在生物科技領域,科學家往往站在人類方舟的前桅,與船艏前的驚滔駭浪進行第一線的搏鬥,但決定的海路不能太過激進或冒險,以免導致整個方舟的翻覆與全體船員的湮滅。科學家對於倫理與法律的議題不可恣意輕忽或貿然蔑視,而應虛心接受道德與理性的建議與呼籲,從而能夠坦然面對及主動緩減因自己的研發行為,而對於他人甚至人類社會所造成現在或未來得預見及可避免的不良後果或不當影響。
桃莉羊的誕生,筆者試圖跨越法律的框架,開始思考關於科學、法律與倫理交錯的問題,幸獲機緣師承DR. SOMPONG SUCHARITKUL教授及其指導,於美國舊金山GOLDEN GATE UNIVERSITY法律學院,針對當代生物複製所衍生人類克隆技術之道德與法律等諸多爭點進行研究,於2010年完成博士論文取得S.J.D.法學博士學位。承蒙中原大學張董事長光正講座教授提攜,任職中原大學人事室主任,並於財經法律學系研究所及大學部擔授生物科技法律與倫理相關課程,從而獲得與系所師生分享個人學習心得的機會。筆者基於任教以來與學生交流互動的體認與經驗,綜整當今生物科技重要課題彙集成書,提供讀者作為參考。
筆者才學疏漏,不周及未盡之處所在多有,尚祈方家先進不吝賜正指教。本書之出版,承蒙五南圖書公司鼎力相助,謹此一併致謝。
史慶璞
於中原大學人事室
2024.1.13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