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諾貝爾生醫獎2001-2021
認識本世紀諾貝爾生醫獎的二、三事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最出色的科學家,僅有少數人可以得獎,
即使無人知曉,卻一樣很有貢獻。
看懂諾貝爾生醫獎:當研究能應用於救人性命,那喜悅無法衡量。
進入21世紀之後的諾貝爾生醫學獎得主,
透過再生醫學及細胞療法,為遺傳疾病和慢性疾病帶來新希望。
專研開發疫苗、找出新藥,讓病毒、細菌、寄生原蟲不再威脅人類生命。
瞭解神經記憶和辨識機制已成為人工智慧參考的系統,
他們以先驅角色,為人類福祉做出重大的貢獻。
◎本世紀諾貝爾生醫獎的二、三事
•科學不外人性,透過試管嬰兒技術解決不孕症,在2010年獲獎。
•重新啟動基因!2012年得主將「已分化的細胞變回幹細胞」。
•人腦中的空間定位細胞,如何幫助我們認路回家?
•C肝竟然可以根治!人類醫學史上首次成功治癒慢性病毒感染疾病。
‧2019年得主破解細胞缺氧調節之謎,改善癌症預後不良問題。
‧晝夜節律有何祕密?2017年得主破解生物時鐘的機制!
每年10月諾貝爾獎頒布,總在媒體和學界引來話題,從獲獎人的國家、背景、學術經歷和奮鬥歷程,到得獎感言和頒獎花絮,誠然是全球科學界每年最大的盛事,因為它代表得主在科學成就的巔峰,也能展現出科學發展的最新趨勢。
《21世紀諾貝爾生醫獎2001-2022》集結《科學月刊》每年在諾貝爾獎得主公布後,邀請國內同領域的專家,分析該年各個得主生平事蹟和得獎領域,以深入淺出的文字和說明,讓讀者瞭解生醫領域研究的最新景況,前瞻地引導讀者思考科學的前景。
我們可以簡單將本世紀諾貝爾生醫獎分成五類:第一類,細胞和分子生物學;第二類,生殖生物學;第三類,免疫學;第四類,神經生理學;以及第五類,感染性疾病及治療。2003年核磁造影的發明則較難列入以上五類,可單獨列為醫學儀器的發明,核磁造影的新技術使得臨床診斷可以非侵襲性診斷出各類臟器的病灶,在診斷醫學貢獻良多。
這五類當中又以細胞和分子生物學類佔最大宗,共有八個年次,主要原因是細胞是生物的基本單位,細胞的藍本分子(DNA)的結構及基因調控都歸此類。舉例來說,2009年三位科學家對DNA末端複製有關的端粒及端粒酶的研究,闡明了端粒酶活性對老化和癌症的影響;2013年三位美國科學家對細胞內囊泡運送分子機制的瞭解,尤其是發現運輸分子若發生差錯可能引起神經相關的疾病;2019年三位科學家發現細胞如何感受到周邊環境缺氧的情況所引起的生理反應而得獎。
諾貝爾生醫獎在大家最關心的感染性疾病治療上給獎也不遺餘力,包括:2005年頒發給澳洲兩位醫學科學在幽門螺旋桿菌的發現與治療;2008年楚爾郝森對人類乳突病毒(HPV)的研究,以及巴赫一桑努希和蒙塔巴艾對愛滋病毒(HIV)的發現;以及2021年三位科學家在C型肝癌病毒(HCV)的發現以及藥物等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為本書撰稿的台灣經濟學家中,有許多師出諾貝爾獎大師門下,能一窺得獎者或特立獨行的研究風格,或平易近人的為人處事一面,更神遊於他們治學的風範和精神。
名人推薦
曾耀寰(科學月刊社理事長、中研院物理所副技師)
累積2001年2021年的諾貝爾經濟科學獎,年份加倍、超值的內容,宴饗大眾,值得購買珍藏。
導讀:羅時成(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教授)
2022年預測得生理/醫學獎呼聲最高的兩位科學家是卡塔琳(Katalin Kariko)與魏斯曼(Drew Weissman),他們發明mRNA當作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疫苗,在2020年疫情嚴重期間讓上億的人免於感染或死亡。以mRNA當作藥物是個非常突破性新發明,mRNA不只可以應用在流行性的病毒感染預防上,也可以應用在癌症的治療,我猜測他們未來一定可以獲得諾貝爾獎。
推薦文:寒波(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部落主、泛科學專欄作者)
科學類諾貝爾獎得主,以地理劃分,大部分位於北美、少數歐洲國家和日本;以族裔區分,多數為白人;以性別區分,絕大部分是男性。諾貝爾獎評選看的是結果,這反映出過往百年的科學研究,全人類只有少數群體參與較多;往積極面想,人類的聰明才智,仍有許多潛能可以挖掘。
目錄
序│曾耀寰
導讀 生醫獎的五大類別│羅時成
推薦文 關於諾貝爾獎二、三事│寒波
2001|諾貝爾生醫獎 無止盡的生命探索——細胞分裂的調控
2002|諾貝爾生醫獎 1. 翻開閻羅王的生死簿
2. 細胞凋零話從頭
3. 打開細胞分化的大門
2003|諾貝爾生醫獎 核磁造影之今昔
2004|諾貝爾生醫獎 嗅覺生理知多少
2005|諾貝爾生醫獎 消化醫學的新紀元
2006|諾貝爾生醫獎 生物體內的訊息攔截戰
2007|諾貝爾生醫獎 基因改造敲開疾病研究之門
2008|諾貝爾生醫獎 揭開致病原的面紗──人類乳突病毒與愛滋病毒
2009|諾貝爾生醫獎 染色體DNA的守護者──端粒與端粒酶
2010|諾貝爾生醫獎 不孕患者的希望之歌──試管嬰兒的漫漫長路
2011|諾貝爾生醫獎 維繫健康的抗病機制──免疫系統活化的秘密
2012|諾貝爾生醫獎 反轉細胞命運──誘導式多能性幹細胞技術的突破
2013|諾貝爾生醫獎 細胞的貨運系統──抽絲剝繭囊泡運輸歷程
2014|諾貝爾生醫獎 心之所向──埋藏在腦內的空間導航系統
2015|諾貝爾生醫獎 1. 百萬人的福音──寄生蟲疾病新療法
2. 中國首位諾貝爾生醫獎得主屠呦呦―抗瘧藥物青蒿素的發現
2016|諾貝爾生醫獎 大隅良典與細胞自噬
2017|諾貝爾生醫獎 晝夜節律
2018|諾貝爾生醫獎 癌症免疫療法
2019|諾貝爾生醫獎 1. 從腎臟細胞發現呼吸奧秘
2. 破解細胞感測氧氣與缺氧調節之謎
2020|諾貝爾生醫獎 C型肝炎病毒——第一個可以治癒的人類慢性病毒感染
2021|諾貝爾生醫獎 史上最「有感」的諾貝爾獎?解開溫度與觸覺的身體感覺之謎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相關商品
21世紀諾貝爾經濟學獎2001-2021
21世紀諾貝爾化學獎2001-2021
21世紀諾貝爾物理獎2001-2021
21世紀諾貝爾生醫獎2001-2021
21世紀諾貝爾獎2001-2021(全新夢想版 一套四冊)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