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本書從人體的五臟六腑與五穀的關聯性介紹起,詳細說明自古以來,中西方飲食的差異,以及後來國人因飲食西化的緣故,對身體、五臟的影響,導致治療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總而言之,西醫從微觀入手,將人體分割論症,以可見的資料作?治療標準和依據,但對於醫療器材未能檢驗出的"症",西醫往往未能預先察知且加以治療,加上細菌及外在環境變化多端,研究往往趕不上變化,西醫的治療因此陷入了迷宮。反之,中醫則是從宏觀的角度,認為人的身體機能是整體統一,密不可分的,並從疾病的根源著手,不是針對單一的症狀,而是透過全面調整身體機能,恢復陰陽平衡,調動人體自身能量來治癒疾病,標本兼治。
並以淺顯的文字進一步談到對腎、肺、脾、肝、心等的影響,以及引起病症的原理,因為遵循的原則不同,探尋的角度有異,所以中西方的治療方法自然有所差異。同時,更讓我們知道,在科技不發達的年代,老祖宗如何利用智慧,有效提高自身免疫力,遠離疾病痛苦的方法。
總而言之,西醫從微觀入手,將人體分割論症,以可見的資料作?治療標準和依據,但對於醫療器材未能檢驗出的"症",西醫往往未能預先察知且加以治療,加上細菌及外在環境變化多端,研究往往趕不上變化,西醫的治療因此陷入了迷宮。反之,中醫則是從宏觀的角度,認為人的身體機能是整體統一,密不可分的,並從疾病的根源著手,不是針對單一的症狀,而是透過全面調整身體機能,恢復陰陽平衡,調動人體自身能量來治癒疾病,標本兼治。
並以淺顯的文字進一步談到對腎、肺、脾、肝、心等的影響,以及引起病症的原理,因為遵循的原則不同,探尋的角度有異,所以中西方的治療方法自然有所差異。同時,更讓我們知道,在科技不發達的年代,老祖宗如何利用智慧,有效提高自身免疫力,遠離疾病痛苦的方法。
目錄
自序 中醫大道,道不遠人
他序
第一章、你所不知道的事
.生活方式影響健康
.病從何處來
.三分之二的病人死於無知
.打球後沖冷水澡、喝冷飲怎麼會變成腎衰竭
.運動員下場休息時為何要圍大毛巾喝淡鹽水
.高燒不退時中西醫治療的差異
第二章、人體中有哪些最重要的部分
.五臟六腑是哪些
.五體五官與五穀
.五臟六腑、五體五官與五穀之間的關聯
第三章、中醫健康基礎知識
.生命要靠養
. 看懂中醫名詞─「脾腎陽虛」
.食物為什麼能治病
.有病要忌口嗎
.癌症到底是什麼
. 中醫的「虛」與「實」
.激素真的能「治病」嗎
.抗生素抗住了什麼
.七情傷人最嚴重
第四章、五臟與疾病
1、腎
.老年人尿頻與尿急
.「症」不是「病」 中醫為何治未病
.藥物治標還是治本
.前列腺肥大
.從陰道炎到腎功能衰竭
.腎炎靠什麼修復
.腎裡怎麼會長石頭
.痛風為何從腳開始
.地中海型貧血為什麼是地區病
.骨質疏鬆怎麼辦
.骨質增生為何集中在主要關節部位
.股骨頭壞死能再生嗎
.耳鳴是警報
. 小孩得中耳炎是因為耳朵進水嗎
2、肺
.免疫力與萬病之源─感冒
.發燒不可怕
.為何在發達城市中,鼻炎發病率高
.禽流感是雞的問題嗎
.口手足病為何會致命
.紅斑狼瘡是要治皮膚嗎
. 哮喘、肺氣腫到肺結核
.闌尾有用嗎
.白血病是怎麼來的
. 直腸癌為什麼會擴散
.風濕性關節炎為什麼難以治癒
3、脾
.糖尿病到底是什麼
.什麼是血醣
.糖尿病是怎麼得到的
. 喝酒、肥甘過度
.情志鬱結
. 糖尿病的主要症狀:三多一少
.糖尿病為什麼「沒治」
.可怕的糖尿病併發症
. 糖尿病也有假的
.血黏度過高,吃什麼藥物也不能降糖
.寒症傷腎造成的血醣高
.女性最常見的假性糖尿病
.真正的糖尿病沒有遺傳
4、肝
.肝病為什麼發病率高而且早期難以發現
.B肝只是因為傳染得到的嗎
.心理疾病與肝臟的關係
.中風是被風吹的嗎
.抑鬱症很可怕
. 內分泌怎麼會失調
.小孩發育異常是肝出了問題
. 可能讓你終生後悔的切包皮手術
.膽囊炎怎麼得到的
. 膽結石只能動手術切除嗎
.小孩近視眼要補氣血
.青光眼與白內障
.靜脈曲張為什麼要鋸掉大腿
. 椎間盤突出不是病
.頸椎疾病要補肝腎
. 肝腎陰虧怎麼會診斷成腦膜炎
5、心
.失眠多夢是血不養神
.從舌頭看心腦血管疾病
.心臟病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 冠心病是怎麼來的
.搭橋手術有後患
.最不該做的支架手術
.高血壓不是病
. 高血壓沒有遺傳
第五章、中醫調整要知道
. 為什麼中醫調整過程中病情會反覆
.中醫調整為什麼慢
他序
第一章、你所不知道的事
.生活方式影響健康
.病從何處來
.三分之二的病人死於無知
.打球後沖冷水澡、喝冷飲怎麼會變成腎衰竭
.運動員下場休息時為何要圍大毛巾喝淡鹽水
.高燒不退時中西醫治療的差異
第二章、人體中有哪些最重要的部分
.五臟六腑是哪些
.五體五官與五穀
.五臟六腑、五體五官與五穀之間的關聯
第三章、中醫健康基礎知識
.生命要靠養
. 看懂中醫名詞─「脾腎陽虛」
.食物為什麼能治病
.有病要忌口嗎
.癌症到底是什麼
. 中醫的「虛」與「實」
.激素真的能「治病」嗎
.抗生素抗住了什麼
.七情傷人最嚴重
第四章、五臟與疾病
1、腎
.老年人尿頻與尿急
.「症」不是「病」 中醫為何治未病
.藥物治標還是治本
.前列腺肥大
.從陰道炎到腎功能衰竭
.腎炎靠什麼修復
.腎裡怎麼會長石頭
.痛風為何從腳開始
.地中海型貧血為什麼是地區病
.骨質疏鬆怎麼辦
.骨質增生為何集中在主要關節部位
.股骨頭壞死能再生嗎
.耳鳴是警報
. 小孩得中耳炎是因為耳朵進水嗎
2、肺
.免疫力與萬病之源─感冒
.發燒不可怕
.為何在發達城市中,鼻炎發病率高
.禽流感是雞的問題嗎
.口手足病為何會致命
.紅斑狼瘡是要治皮膚嗎
. 哮喘、肺氣腫到肺結核
.闌尾有用嗎
.白血病是怎麼來的
. 直腸癌為什麼會擴散
.風濕性關節炎為什麼難以治癒
3、脾
.糖尿病到底是什麼
.什麼是血醣
.糖尿病是怎麼得到的
. 喝酒、肥甘過度
.情志鬱結
. 糖尿病的主要症狀:三多一少
.糖尿病為什麼「沒治」
.可怕的糖尿病併發症
. 糖尿病也有假的
.血黏度過高,吃什麼藥物也不能降糖
.寒症傷腎造成的血醣高
.女性最常見的假性糖尿病
.真正的糖尿病沒有遺傳
4、肝
.肝病為什麼發病率高而且早期難以發現
.B肝只是因為傳染得到的嗎
.心理疾病與肝臟的關係
.中風是被風吹的嗎
.抑鬱症很可怕
. 內分泌怎麼會失調
.小孩發育異常是肝出了問題
. 可能讓你終生後悔的切包皮手術
.膽囊炎怎麼得到的
. 膽結石只能動手術切除嗎
.小孩近視眼要補氣血
.青光眼與白內障
.靜脈曲張為什麼要鋸掉大腿
. 椎間盤突出不是病
.頸椎疾病要補肝腎
. 肝腎陰虧怎麼會診斷成腦膜炎
5、心
.失眠多夢是血不養神
.從舌頭看心腦血管疾病
.心臟病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 冠心病是怎麼來的
.搭橋手術有後患
.最不該做的支架手術
.高血壓不是病
. 高血壓沒有遺傳
第五章、中醫調整要知道
. 為什麼中醫調整過程中病情會反覆
.中醫調整為什麼慢
序/導讀
中醫大道,道不遠人
幼承庭訓,練武習醫,三十多年來,面對各種疾病早已習以為常,可是近十多年大量增加的病人和不斷新增的所謂疑難雜症,常令我無法安坐。在面對一個個被現代醫學宣判為不治之症的疾病後,我發現其中大部分病因都只是傳統中醫裡很簡單的病理。為什麼小病會致命?為什麼科技越發達,而人的生命卻越脆弱?
十年來,我幾乎走遍了中國大江南北,走到香港、台灣,到處演講行醫,接觸無數病人,都發現一個共同的問題:中國的老百姓真是可憐又可悲。
可憐的是對健康知識幾乎一無所知,太多太多的人僅僅因為一個很小的毛病甚至只是不良的生活習慣而斷送了生命,至死也不知道是為什麼。更可怕的是我們的下一代,中國的青少年正以比經濟發展更快的速度步入各種各樣的疾病當中。
可悲的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孕育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古老中醫文化日漸式微,離老百姓越來越遠,各大醫療和學術機構都是由西醫主導,連對中醫的研究和教育,居然也是採用西醫的理論和技術,傳統中醫被邊緣化,甚至還出現了廢除中醫的荒謬言論,令人無比痛心。
在人類歷史上,許多偉大文明消失的主要原因是由於戰亂與疾病令整個種族滅亡,而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經歷了無數的戰亂與幾乎世界上所有的瘟疫疾病,卻能頑強而且健康地繁衍生息,正是古老的中醫文化不斷守護著中華民族的延綿強大。但是到了今天,又有多少中國人知道《黃帝內經》?這部唯一以民族先祖、帝王命名的寶典,曾作為歷代文人學士、王公大臣必讀的經書,今日卻沒有多少中國人願意翻閱。隨著文化和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習慣,自然和社會環境快速變化,文化的傳承卻日益困難,文言文的衰落令中醫術語越發顯得艱澀難懂,相較於西醫的現代化和大眾化,傳統中醫離老百姓越來越遠。在這個凡事都與經濟掛帥的時代,多少醫者已被迫成了商人,而醫院則變成做生意的地方。中醫需要傳承發展,需要得到更多的支援力量,雖離不開市場經營,但更需要從普及教育開始,希望現代中醫也能透過產業的擴大規模和影響,中華民族的醫道也能得到弘揚,以商載醫,以醫弘道。
作為一介平民,我沒有高深的學術背景,只是秉持著醫道中人願天下生靈 「眾病悉除,身心安樂」的初衷,憑藉著多年行醫的實踐經驗,十年來運用一切可能的管道與機會行醫講課,盡力地把古老的中醫理論轉化成老百姓的語言向大眾講解,結合簡單的生活常識,透過對常見病例的分析,力求讓大家能認識到最基本的健康知識。
中西醫關於人體健康的理論基礎其實是一致的,區別在於研究的方法與治療的手段。西醫從微觀入手,將人體分割論症,以可見的資料作為治療標準和依據,但是西方科技也早已論證了物質是無限可分的,現在每年出現大量新的疾病和細菌名稱,人們不斷花費大量資源研製對治的藥物,可是疾病越來越多,研究永遠趕不上病毒的變化快,西醫治療的手段也就因此陷入了迷宮。
中醫則是從宏觀角度,認為人的身體機能是整體統一,密不可分的。從疾病的根源著手,中醫關於疾病的名稱遠沒有西醫繁多複雜,都是直接歸結到病因與病機上,不是針對單一的症狀,而是透過全面調整身體機能,恢復陰陽平衡,調動人體自身能量來治癒疾病,標本兼治。
當全世界都在呼籲環保,提倡預防勝於治療的同時,我們是否知道在幾千年前的中醫理論中早就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未有形而除之」是中醫的最高境界,而如今卻不被世人所重視。通常我們所見的治療都是「病而後藥之」,「亂而後治之」,但往往因為延誤時機造成重大損失。大量的臨床實驗證明,許多現代疑難雜症、慢性疾病都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提早發現與防治的,疾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無知,健康不是依賴醫生和藥物,只有正確的思想和知識才是我們保護身體健康最強大的力量。
中醫講究辨證論治,對於希望通過看一本書,聽幾次講座就能得到一個包治百病的秘方的朋友,看了我的書後恐怕會失望,這裡沒有什麼靈丹妙藥,全都是最基本的健康常識,但如果你真正明白了這些基本的道理,健康就已經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 ◎推薦序
與陳老師結緣在 2005 年的聖誕夜,因緣際會上了陳老師二天課,從那一刻開始才算「正式」認識中醫。從事護理工作25年來,西醫理論一直是主要的知識來源。
以往,中醫學與西醫理論經常是對立的、矛盾的。中醫講經驗與調理、論機能與陰陽平衡;西醫則根據理論、科學與研究統計治病,人體各個器官是可以被分開討論和切割的。
中國傳統醫學表面看似用來日常養生的,實際上,中醫將人視為一個整體,人體的每個部分都是相關聯且不可分割的,是「天人合一」的,牽一髮而動全身。聽完陳老師二天的中醫講座,完全打破對中醫的刻板印象,其實中、西醫本屬同源,只是詮釋的方法、語言不同罷了。
現代人似乎經常處於忙與盲的生活,忙的忘了照顧自己的健康。2006年春天,我意外發現罹患了大腸癌,而動了一次大手術,歷經16次的化學治療和30次的放射線治療,幸運的是我在陳老師的指導下,比我曾經護理過的癌症病友減少許多的副作用,一年多的時間,沒有剃髮、沒戴假髮,沒有面黃肌瘦、也沒有精神不濟,休息半年後,仍然繼續回到我的護理崗位,直到今年,沒有任何的異樣變化,這更讓我加深對老祖宗中醫理論的信服。
近年來,中、外皆興起對中醫研究的熱潮,坊間對中醫論述的書籍普遍,卻難得一見使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與實際案例來闡述中華民族老祖宗的中醫文化。
本書中,陳老師將從一般民眾普遍認識的疾病,以簡單通俗的角度來介紹其致病原因、中醫養生及預防之道,將中醫所謂「三分治、七分養」的概念提倡給讀者認知,教導如何提高人的免疫力來對抗疾病,全文看不到艱深難懂的中醫名詞,是中醫入門者的最好幫手。
讀完本書,將讓您有耳目一新的感受,原來學習中醫是那麼的容易,認識自己的身體是那麼的重要,規律正常的生活就是履行中醫理論的最佳實踐法則。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護理長 金美玲
幼承庭訓,練武習醫,三十多年來,面對各種疾病早已習以為常,可是近十多年大量增加的病人和不斷新增的所謂疑難雜症,常令我無法安坐。在面對一個個被現代醫學宣判為不治之症的疾病後,我發現其中大部分病因都只是傳統中醫裡很簡單的病理。為什麼小病會致命?為什麼科技越發達,而人的生命卻越脆弱?
十年來,我幾乎走遍了中國大江南北,走到香港、台灣,到處演講行醫,接觸無數病人,都發現一個共同的問題:中國的老百姓真是可憐又可悲。
可憐的是對健康知識幾乎一無所知,太多太多的人僅僅因為一個很小的毛病甚至只是不良的生活習慣而斷送了生命,至死也不知道是為什麼。更可怕的是我們的下一代,中國的青少年正以比經濟發展更快的速度步入各種各樣的疾病當中。
可悲的是中華文化的瑰寶,孕育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古老中醫文化日漸式微,離老百姓越來越遠,各大醫療和學術機構都是由西醫主導,連對中醫的研究和教育,居然也是採用西醫的理論和技術,傳統中醫被邊緣化,甚至還出現了廢除中醫的荒謬言論,令人無比痛心。
在人類歷史上,許多偉大文明消失的主要原因是由於戰亂與疾病令整個種族滅亡,而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經歷了無數的戰亂與幾乎世界上所有的瘟疫疾病,卻能頑強而且健康地繁衍生息,正是古老的中醫文化不斷守護著中華民族的延綿強大。但是到了今天,又有多少中國人知道《黃帝內經》?這部唯一以民族先祖、帝王命名的寶典,曾作為歷代文人學士、王公大臣必讀的經書,今日卻沒有多少中國人願意翻閱。隨著文化和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習慣,自然和社會環境快速變化,文化的傳承卻日益困難,文言文的衰落令中醫術語越發顯得艱澀難懂,相較於西醫的現代化和大眾化,傳統中醫離老百姓越來越遠。在這個凡事都與經濟掛帥的時代,多少醫者已被迫成了商人,而醫院則變成做生意的地方。中醫需要傳承發展,需要得到更多的支援力量,雖離不開市場經營,但更需要從普及教育開始,希望現代中醫也能透過產業的擴大規模和影響,中華民族的醫道也能得到弘揚,以商載醫,以醫弘道。
作為一介平民,我沒有高深的學術背景,只是秉持著醫道中人願天下生靈 「眾病悉除,身心安樂」的初衷,憑藉著多年行醫的實踐經驗,十年來運用一切可能的管道與機會行醫講課,盡力地把古老的中醫理論轉化成老百姓的語言向大眾講解,結合簡單的生活常識,透過對常見病例的分析,力求讓大家能認識到最基本的健康知識。
中西醫關於人體健康的理論基礎其實是一致的,區別在於研究的方法與治療的手段。西醫從微觀入手,將人體分割論症,以可見的資料作為治療標準和依據,但是西方科技也早已論證了物質是無限可分的,現在每年出現大量新的疾病和細菌名稱,人們不斷花費大量資源研製對治的藥物,可是疾病越來越多,研究永遠趕不上病毒的變化快,西醫治療的手段也就因此陷入了迷宮。
中醫則是從宏觀角度,認為人的身體機能是整體統一,密不可分的。從疾病的根源著手,中醫關於疾病的名稱遠沒有西醫繁多複雜,都是直接歸結到病因與病機上,不是針對單一的症狀,而是透過全面調整身體機能,恢復陰陽平衡,調動人體自身能量來治癒疾病,標本兼治。
當全世界都在呼籲環保,提倡預防勝於治療的同時,我們是否知道在幾千年前的中醫理論中早就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未有形而除之」是中醫的最高境界,而如今卻不被世人所重視。通常我們所見的治療都是「病而後藥之」,「亂而後治之」,但往往因為延誤時機造成重大損失。大量的臨床實驗證明,許多現代疑難雜症、慢性疾病都是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提早發現與防治的,疾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無知,健康不是依賴醫生和藥物,只有正確的思想和知識才是我們保護身體健康最強大的力量。
中醫講究辨證論治,對於希望通過看一本書,聽幾次講座就能得到一個包治百病的秘方的朋友,看了我的書後恐怕會失望,這裡沒有什麼靈丹妙藥,全都是最基本的健康常識,但如果你真正明白了這些基本的道理,健康就已經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 ◎推薦序
與陳老師結緣在 2005 年的聖誕夜,因緣際會上了陳老師二天課,從那一刻開始才算「正式」認識中醫。從事護理工作25年來,西醫理論一直是主要的知識來源。
以往,中醫學與西醫理論經常是對立的、矛盾的。中醫講經驗與調理、論機能與陰陽平衡;西醫則根據理論、科學與研究統計治病,人體各個器官是可以被分開討論和切割的。
中國傳統醫學表面看似用來日常養生的,實際上,中醫將人視為一個整體,人體的每個部分都是相關聯且不可分割的,是「天人合一」的,牽一髮而動全身。聽完陳老師二天的中醫講座,完全打破對中醫的刻板印象,其實中、西醫本屬同源,只是詮釋的方法、語言不同罷了。
現代人似乎經常處於忙與盲的生活,忙的忘了照顧自己的健康。2006年春天,我意外發現罹患了大腸癌,而動了一次大手術,歷經16次的化學治療和30次的放射線治療,幸運的是我在陳老師的指導下,比我曾經護理過的癌症病友減少許多的副作用,一年多的時間,沒有剃髮、沒戴假髮,沒有面黃肌瘦、也沒有精神不濟,休息半年後,仍然繼續回到我的護理崗位,直到今年,沒有任何的異樣變化,這更讓我加深對老祖宗中醫理論的信服。
近年來,中、外皆興起對中醫研究的熱潮,坊間對中醫論述的書籍普遍,卻難得一見使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與實際案例來闡述中華民族老祖宗的中醫文化。
本書中,陳老師將從一般民眾普遍認識的疾病,以簡單通俗的角度來介紹其致病原因、中醫養生及預防之道,將中醫所謂「三分治、七分養」的概念提倡給讀者認知,教導如何提高人的免疫力來對抗疾病,全文看不到艱深難懂的中醫名詞,是中醫入門者的最好幫手。
讀完本書,將讓您有耳目一新的感受,原來學習中醫是那麼的容易,認識自己的身體是那麼的重要,規律正常的生活就是履行中醫理論的最佳實踐法則。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護理長 金美玲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