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圖解實用按摩大全

  • 9 342
    380
  • 分類:
    中文書醫療保健舒壓養生按摩/指壓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謝景文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新文創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3/07/1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理論與操作結合,運用傳統的養生智慧,找出強身的最佳途徑
速查圖解,好學易做,健康必備

按摩推拿手法搭配辨證治療,
一書在手,如醫隨行!

常見病、慢性病、腰痠背痛等,各種疑難雜症都適用,
身體虛弱、四肢冰冷、頭痛失眠等,各種體質對象都可按。

只要持續認真練習,就會慢慢感受到神奇的效果。

★系統分科
本書是一本非常實用的中醫按摩圖解大全,其中詳細介紹單式按摩手法50種,包括常見的切法、分法、打法、合法等;複式手法按摩53種,包括常見的扣擊法、拍打法等;頭頸部治療法20種,包括一指托天法、乾洗頭法等;上肢治療法25種,包括開籠放鳥法、順指搖臂法等;腰背治療法22種,包括雙手臂扣法、點肩胛法等;下肢治療法43種,包括降龍伏虎法、金蛙游水法等。

★減輕病症
書中收集完整的內科54種常見疾病,例如感冒、咳嗽、哮喘、肺脹、中風、胃潰瘍等的治療方法;外科21種常見疾病,例如風疹、急性胰腺炎、闌尾炎、腦震盪、肩關節脫位等;婦科11種常見疾病,例如月經先期、月經後期、痛經、閉經、不孕症、乳腺增生等;小兒科20種常見疾病,例如幼兒感冒、幼兒咳嗽、幼兒支氣管哮喘、幼兒嘔吐等;五官科常見疾病8種,例如目赤腫脹、視神經炎、休克、牙痛等。

本書特色

推拿按摩,止痛安神,舒筋活血,健康養生必備

按摩能提高人體抵抗病毒的能力,減輕和舒緩身心疲勞,改善血液循環,並改善失眠、心情憂鬱煩悶、過度緊張的現代文明病,維持心情愉快。要減輕生活中的病痛,就要從改善生活習慣開始,從作息中找到最佳的治療處方。

這本按摩大全透過詳細的步驟圖解,加上操作說明和注意事項,在勤動手,推、按、捏、摩之間,滿足所有讀者想提高自癒力和抵抗力,舒緩病痛,利用最天然的方式找回健康的願望。

目錄

編者序 ....................................... 3
常見保健按摩 .......................... 4
常用按摩手法分類 ................. 6
手指度量法 ........................... 6

第一篇
按摩推拿手法
一、基礎手法
(一)單式手法
1. 分法 ....................................... 14
2. 切法 ....................................... 15
3. 打法 ....................................... 16
4. 合法 ....................................... 17
5. 掃法 ....................................... 17
6. 壓法 ....................................... 18
7. 抖法 ....................................... 19
8. 運法 ....................................... 21
9. 扯法 ....................................... 22
10. 伸法 ....................................... 22
11. 扼法 ....................................... 23
12. 抓法 ....................................... 24
13. 撫法 ....................................... 25
14. 拍法 ....................................... 25
15. 屈法 ....................................... 26
16. 撥法 ....................................... 27
17. 刮法 ....................................... 27
18. 貫法 ....................................... 28
19. 迭法 ....................................... 29
20. 背法 ....................................... 30
21. 點法 ....................................... 31
22. 挪法 ....................................... 32
23. 擠法 ....................................... 33
24. 振法 ....................................... 34
25. 捏法 ....................................... 35
26. 晃法 ....................................... 35
27. 捋法 ....................................... 36
28. 拿法 ....................................... 37
29. 一指推法 .............................. 37
30. 撚法 ....................................... 38
31. 掐法 ....................................... 39
32. 勒法 ....................................... 40
33. 彈法 ....................................... 41
34. 掖法 ....................................... 41
35. 搗法 ....................................... 42
36. 啄法 ....................................... 43
37. 梳法 ....................................... 44
38. 掏法 ....................................... 45
39. 揉法 ....................................... 46
40. 敲法 ....................................... 46
41. 提法 ....................................... 47
42. 搔法 ....................................... 49
43. 揪法 ....................................... 49
44. 搓法 ....................................... 50
45. 摸法 ....................................... 51
46. 纏法 ....................................... 52
47. 滾法 ....................................... 53
48. 劈法 ....................................... 54
49. 擅法 ....................................... 55
50. 擦法 ....................................... 56
51. 顫法 ....................................... 56
52. 叩擊法 .................................. 58
(二)複式手法 ....................... 58
1. 叩抖法 .................................. 59
2. 拍打法 .................................. 59
3. 拳擊法 .................................. 60
4. 扳肩法 .................................. 61
5. 屈伸法 .................................. 62
6. 平推法 .................................. 62
7. 扳頸法 .................................. 64
8. 旋肘法 .................................. 65
9. 揉抖法 .................................. 66
10. 彈撥法 .................................. 66
11. 點潤法 .................................. 67
12. 掌抹法 .................................. 68
13. 扳腰法 .................................. 69
14. 捏脊法 .................................. 70
15. 頓挫法 .................................. 71
16. 指揉法 .................................. 72
17. 肩搖法 .................................. 73
18. 揉按法 .................................. 74
19. 密拿法 .................................. 74
20. 旋推法 .................................. 75
21. 搓捋法 .................................. 76
22. 揉

試閱

基礎手法
(一)單式手法
分法
分法為按摩推拿手法中,摩擦類及補瀉類手法之一,常與推法、運法、摩法、按法等配合使用。本手法操作簡單,臨床應用廣泛,在經絡臟腑按摩流派中,用於調暢氣機;在傷科按摩流派中,用於活血散瘀;在小兒科按摩流派中,用於調節陰陽;在正骨按摩流派中,用於搬引捺正。
醫者用手掌或者手指,在施治部位,反向而行,做分開的手法,稱為分法。
分法一般分為指分法、掌分法和掌指分法。
【操作要領】
患者呈坐位或臥位姿勢,醫者用手指指腹或手掌,在施治部位,做左右或上下分開的手法動作。

指分法
雙手拇指指腹或拇指偏峰或餘四指指腹併在一起,於施治部位一上一下或一左一右地往返分之。此手法多用於頭面部(圖1-1)。

掌分法
以雙手掌面或大魚際或小魚際或掌根部,於施治部位同一處,一左一右,一上一下,往返分之(圖1-2)。此法主要用於面積較大的施治部位,如腰、腿、背部。

掌指分
用雙手掌指的掌心、指腹螺紋面,作用於施治部位作分開的動作手法,相互從左到右或從上到下地往返分之。此法多用於胸脅、腹部等面積較大的施治部位。
不管哪一種分法,都需在施治部位均勻地按順序施以緩和而持續的分推或分運法,一般著手時用力稍重,分推時慢慢減輕。
【功效】
調和陰陽,解鬱散滯,通經活絡,舒肝止痛,消食利水,開胸順氣,活血散瘀。
【主治】
傷風感冒,頭痛頭暈,脘腹脹滿,胸悶心煩,局部血腫。
重點提示
在分法操作過程中,施力要懸而不浮,沉而不滯。要儘量保護皮表,體質較弱者應慎用或少用。
切法
切法為按摩推拿手法中,一種強刺激按摩手法,與按法、壓法、點法、掐法配合使用。目前,指切法治病在臨床上單獨使用還不廣泛,需要進一步推廣。
指端按順序在施治部位點按,稱為指切法。切與掐不同,掐為不刺,切則是橫而點壓。
【操作要領】
患者呈坐勢或仰臥勢,醫者用拇指端或餘四指端略屈曲對齊,在施治部位或穴位上,一起一落、直上直下、彈而不拔,施用內勁點按切壓。手法用力要深沉,施以內動勁並柔中有剛,順序而切,緩慢移動,如播種,如插秧。切以指端壓切,而施以壓力;掐則以爪刺,而施以合力,兩者不宜相混。此外,掐法是剛中有柔,而切法是柔中有剛,用力大小也不同(圖2)。
【功效】
活血散瘀,順理肌筋,疏散風寒,消炎止痛,消除痙攣。
【主治】
局部黏連,肌筋拘攣,腰腿疼痛,肩背勞損,風溼痺痛,尤以對脊椎增生性病變,及因退行性變所致的肌筋僵硬、板滯等有效。
重點提示
操作前,需將指甲剪短修圓滑,在施加部位墊一層薄紗布或少許棉花,以保護皮表,避免損傷。
打法
打法為按摩推拿手法中的叩擊類手法之一,常與拍法、叩法、擊法、振法配合使用,有行氣活血,振擊開泄,引邪外出的作用,特別對風溼痺症及氣滯有很好的療效。
五指屈曲握拳,以下拳眼在施治部位進行一起一落打擊著力的方法,以力由表達於內者,稱為打法。打法分為掌打法、拳打法(圖3)。掌打法又分為側掌打、虛掌打、合掌打、反掌打。拳打分為兩拳心相對或兩拳眼相對,用拳交替擊打。
【操作要領】
患者呈正坐或臥位,醫者以雙手或單手,五指屈曲握拳,用下拳眼(尺側小魚際及掌指部)在施治部位,一起一落地連續著力。用力要均勻,不要過猛,要打而擊之,或緩慢觸打,或連續擊打,或反掌擊打。施力的大小和著力部位,要根據患病的部位、患者身體的胖瘦、病情的虛實來決定。當雙手打擊著力時最好有節奏的交替或同時施力。此法多用於肩腰部、背部、下肢股外側。除拳打法外,還有以五指分開的五指撒打法,用器械的抽打法等。
【功效】
透毛孔,引邪達表,營養筋脈,健肌皮,鬆腠理,宣通氣血,祛風散寒。
【主治】
表皮神經麻木,四肢肌肉麻木。
反背捶打法
手握成拳,用肘關節屈伸捶打,以手指掌骨捶打患處體表,力量適宜,不可太猛。
五指撒打法
以五指撒開、伸直,用小指外側前端隨著上肢向下運動,拍打患者肢體或肌筋,往返數次,要求謹慎使用,由輕到重,多用於頭部印堂、百會及肩背。
屈打法
醫者手抓患者踝部,活動膝關節,以其足根部叩打自身臀部,要求患者肌肉鬆弛。
重點提示
操作前,應與患者講清楚施用此法作用,與患者配合密切,以免產生誤會。
操作時施力的大小,應根據臨床辨證來決定,以腕關節為中心的擺動打法為小力,用於虛證及體弱患者;以肩關節為中心的擺動帶動拳打的方法著力為重力,用於實證及體壯者;以肘關節為中心擺動帶動拳打著力的方法為中力,用於一般患者。老年體弱及幼兒禁用打法。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8934665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44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