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疼痛:為痛苦尋找話語、慈悲與寬慰(二版)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召喚疼痛的語言,撫慰受苦的心。
「痛」是一種無法形容、無從分享的概念。如同與世界之間的一堵高牆,不被理解的孤獨,無以傳達的難言之苦,更甚於生理上的折磨。
有人與你一樣受苦,必須尋找出路。猶如吳爾芙和狄金生寫詩論文,記述疼痛造成的疏離與懸置;維根斯坦和梅洛龐蒂以哲學辯證手法,思索疼痛的本質,而芙烈達卡蘿和孟克則以令人震撼的畫作,雋刻疼痛鮮烈的痕跡。
疼痛,此一生命磨難給了受苦的人一個非比尋常的機會,促使人們在極端時刻以強烈的方式回應,釋放並表達出自己。由此我們得以在疼痛中奮力不懈,轉疼痛的煎熬為心靈之眼;得以專注凝視他人的疼痛,體認其意義。而這種人我之間對苦難產生的共鳴,正是一劑寬慰痛苦的良方。
名人推薦
詹廖明義,台中大里仁愛醫院疼痛科醫師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作家
周志建,敘事治療心理諮商師
熊秉荃,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從「不可說」到「可說」,故事開啟了我的病痛經驗。痛,像一個探照燈,讓我重新照見自己——這是一個多麼痛的領悟啊!如今回頭凝視,我不禁懷疑,是我治療了「坐骨神經痛」,還是「坐骨神經痛」治療了我?這本「聆聽疼痛」的好書恰好是我自身經驗的寫照,寫得既真實又貼切,真心推薦給「痛」過的你。—周志建(心理諮商博士/敘事私塾主持人/故事療癒暢銷書作者)
本書闡釋當可供描述的日常語言力有未逮時,承受疼痛的人或許能利用隱喻的方式,來表達並緩解自身的痛苦和寂寞——這是你無法在藥局取得的止痛良方。—出版人週刊
畢羅為醫師和病患間一直存在的鴻溝架起橋樑。本書對醫療專業人員、心理醫師,以及承受長期或極度疼痛的人都有莫大助益。它幫助病患向醫師陳述所經歷的苦痛,從而獲得鼓勵和啟發。—圖書館週刊
旁徵博引、雄辯滔滔且極富企圖的一本書。書中論點迴盪疼痛與死亡的共通必然性,也反映出人類生命與話語無限延伸的個性。—華盛頓郵報
每一個精心挑選的案例,都幫助我們發現作者苦心尋覓的奇思妙語。透過親身經歷,畢羅創造了描繪疼痛的巨大圖像,敏銳解讀各種受苦者的身心經驗,他不但超越了單純的事件敘述,更轉化了讀者理解疼痛的方式。畢羅是真正的天才。—美國醫療協會期刊
這本充滿熱情與希望的著作,為疼痛和隱喻賦予豐富的哲學和文學意涵。書中引述令人信服的真實臨床案例故事,更展現偉大文藝作品中的體悟與洞見,值得高度讚賞。—PsycCritiques,美國心理協會
目錄
目錄:
譯者序——彭榮邦
前言
第一部份:危機
第一章、典型的私人經驗
第二章、疼痛的難以捉摸
第三章、疼痛的公共面向
第四章、人的無盡細語
第二部分:解決方案
第五章、隱喻與創造世界
第六章、武器
第七章、文學的肇因
第八章、鏡子
第九章、X光
後記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