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園藝治療的方法
Horticultural Therapy Methods: Making Connections in Health Care- Human Service- and Community Progr
-
95折 361元
380元
-
預計最高可得金幣15點 ? 可100%折抵
活動加倍另計 -
HAPPY GO享100累1點 4點抵1元折抵無上限
-
分類:中文書>心理勵志>心理諮商/治療>心理治療追蹤?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Rebecca L. Haller 、 Christine L. Capra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譯者:曹幸之
- 出版社: 五南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9/11/1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簡單卻顛覆的思辯,帶你穿越人生迷霧...自我成長書展75折起,滿額送保溫袋 👉逛逛去
太多人活得太費力,我想為大家、包括我自己,找到比較省力、又能活得更舒服的方法。─蔡康永
內容簡介
二十多年前臺灣開始注意園藝治療,近十餘年更進行了不少研究及實務發展。最初,園藝治療是一個完全由園藝志工所帶領的活動,到現在逐漸成為獲得認可的治療模式,並擁有訓練有素且具有註冊資格的專業人員。
本書共分為六章,並附有補充材料,編排邏輯由淺入深、清楚明瞭。首先設立各章內容綱要以幫助讀者建立起園藝治療大略架構,而後一一說明園藝治療背景和界定、方案的處理過程、指導讀者如何做活動規劃並安排時程、和計畫參與者一起工作的資訊及技術、規劃一節活動課程的全部過程,以及記錄處置過程及結果的推論和方向,最後收錄處置過程的文件格式和範例,及書寫目標和選擇相應的活動和處置策略的想法供讀者參考運用。
本書對服務於健康照護領域及園藝領域的教育人員,或對此有興趣的讀者都適用。期望能促進園藝在治療、復健和福祉上的利用,持續在執業上、範圍上和認可上發展,讓更多人能感受它的益處。
本書共分為六章,並附有補充材料,編排邏輯由淺入深、清楚明瞭。首先設立各章內容綱要以幫助讀者建立起園藝治療大略架構,而後一一說明園藝治療背景和界定、方案的處理過程、指導讀者如何做活動規劃並安排時程、和計畫參與者一起工作的資訊及技術、規劃一節活動課程的全部過程,以及記錄處置過程及結果的推論和方向,最後收錄處置過程的文件格式和範例,及書寫目標和選擇相應的活動和處置策略的想法供讀者參考運用。
本書對服務於健康照護領域及園藝領域的教育人員,或對此有興趣的讀者都適用。期望能促進園藝在治療、復健和福祉上的利用,持續在執業上、範圍上和認可上發展,讓更多人能感受它的益處。
目錄
中文版推薦序
譯者序
推薦序
編者自序
編者誌謝
編者介紹
作者群介紹
合作撰稿者介紹
第一章 園藝治療綱要
引言
專業的形塑
園藝治療的界定
計畫的機構、類型和目的
認識服務對象
以園藝為治療模式
摘要
參考文獻
第二章 目標設定及處理規劃過程
引言
處理團隊
處理規劃過程
總結
參考文獻
第三章 園藝治療活動設計
引言
園藝為達成各種目的之媒介
配合治療目標的活動或任務選擇
治療處理的重點/目的
服務對象的背景及好惡
情境分析
計畫連續性成就個人發展
活動規劃的其他考量
規劃符合季節性及有效運用園藝資源
總結
延伸閱讀
參考文獻
第四章 與計畫參與者一起合作—治療師、訓練者及輔助員應用的技巧
引言
推動措施及團隊領導
善用自身的治療特質
激勵及行為管理技能
祕訣和技巧
工序分析
調適和修改
總結
第五章 活動節次之設計
引言
目的及紀錄—每節活動的基礎
治療性介入
每節活動的回顧與評估
總結
參考文獻
第六章 文件—治療計畫、過程及結果的專業記錄
引言
園藝治療紀錄的目的與重要性
園藝治療紀錄的一般準則
個人化紀錄
總結
參考文獻
附錄I 目的(目標)、活動及量測
職訓型園藝治療計畫
社交及福祉型園藝治療計畫
治療型園藝治療計畫
附錄II 活動、工序及課程規劃的資源
西方節日和重要的慶祝
因應節日而做的種植安排範例
把戶外的花園帶進室內
園藝治療任務和活動構思的文獻資源
園藝治療任務和活動構思的園藝文獻資源
園藝治療活動課程計畫
活動內容和規劃工具:瓶栽(玻璃箱花園)
課程檢討清單
附錄III 園藝治療紀錄用的各類表格
漢娜大學老年精神病學中心情境評估觀察報告
克雷格醫院園藝治療轉介病患及參與表
山谷發展服務—個人服務支持計畫(ISSP)
個人治療計畫(ITP)及園藝治療方法範例
單次團體活動課程觀察紀錄表範例
BASICS紀錄範例
出院摘要範例
附錄IV 園藝治療的處置對策
精神健康類(由S. Sieradzki及C. LaRocque提供)
身體健康類(由S. Hall及M. Wichrowski提供)
職業技能類(由S. Gallagher, J. Gabriel及R. Haller提供)
身心福祉類(由K. Kennedy及S. Taft提供)
譯者序
推薦序
編者自序
編者誌謝
編者介紹
作者群介紹
合作撰稿者介紹
第一章 園藝治療綱要
引言
專業的形塑
園藝治療的界定
計畫的機構、類型和目的
認識服務對象
以園藝為治療模式
摘要
參考文獻
第二章 目標設定及處理規劃過程
引言
處理團隊
處理規劃過程
總結
參考文獻
第三章 園藝治療活動設計
引言
園藝為達成各種目的之媒介
配合治療目標的活動或任務選擇
治療處理的重點/目的
服務對象的背景及好惡
情境分析
計畫連續性成就個人發展
活動規劃的其他考量
規劃符合季節性及有效運用園藝資源
總結
延伸閱讀
參考文獻
第四章 與計畫參與者一起合作—治療師、訓練者及輔助員應用的技巧
引言
推動措施及團隊領導
善用自身的治療特質
激勵及行為管理技能
祕訣和技巧
工序分析
調適和修改
總結
第五章 活動節次之設計
引言
目的及紀錄—每節活動的基礎
治療性介入
每節活動的回顧與評估
總結
參考文獻
第六章 文件—治療計畫、過程及結果的專業記錄
引言
園藝治療紀錄的目的與重要性
園藝治療紀錄的一般準則
個人化紀錄
總結
參考文獻
附錄I 目的(目標)、活動及量測
職訓型園藝治療計畫
社交及福祉型園藝治療計畫
治療型園藝治療計畫
附錄II 活動、工序及課程規劃的資源
西方節日和重要的慶祝
因應節日而做的種植安排範例
把戶外的花園帶進室內
園藝治療任務和活動構思的文獻資源
園藝治療任務和活動構思的園藝文獻資源
園藝治療活動課程計畫
活動內容和規劃工具:瓶栽(玻璃箱花園)
課程檢討清單
附錄III 園藝治療紀錄用的各類表格
漢娜大學老年精神病學中心情境評估觀察報告
克雷格醫院園藝治療轉介病患及參與表
山谷發展服務—個人服務支持計畫(ISSP)
個人治療計畫(ITP)及園藝治療方法範例
單次團體活動課程觀察紀錄表範例
BASICS紀錄範例
出院摘要範例
附錄IV 園藝治療的處置對策
精神健康類(由S. Sieradzki及C. LaRocque提供)
身體健康類(由S. Hall及M. Wichrowski提供)
職業技能類(由S. Gallagher, J. Gabriel及R. Haller提供)
身心福祉類(由K. Kennedy及S. Taft提供)
序/導讀
譯者序
二十多年前臺灣開始注意園藝治療,近十餘年進行了不少這方面的研究及實務發展。香港也發展園藝治療十餘年,並且與學界密切合作多年。研究參考資源除了美國園藝治療協會期刊、美國園藝學會期刊,還有不同國家的健康照護或造園景觀領域的報告。筆者於2012-2013年在加州上了四門由園藝治療學院開設的園藝治療課程,每門課的同學不一定相同,一起上四門課的同學全來自加州,其他同學來自美國各州。例如,上第三門課時有位來自芬蘭的同學,是醫院護士,由於工作關係,她無法一氣呵成地把四門課修完,而必須分幾年上完四門課。
每次上課前學員須先閱讀指定教材,上課時會討論《做好園藝治療的方法》(Horticultural Therapy Methods: Connecting People and Plants in Health Care, Human Services, and Therapeutic Programs)及《園藝作為治療的原理和實務》(Horticulture as Therap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1998)這兩本書,依課程所讀的章節。課後作業的完成也常要參考這兩本書。想翻譯《做好園藝治療的方法》這本書,是因它第一版(2006年)只有153頁,並且非常實用。筆者有機會修習美國園藝治療協會認可的培訓課程,但不是每位想投入這「助人的專業」—園藝治療的年輕人都有這樣的因緣際會,這涉及時間安排、路程、花費及語言表達的需要,在在都要付出及配合。假如這些教材能變成中文,是不是能嘉惠更多有需要的讀者呢?
美國園藝治療協會每年在十月舉辦年會,2018年10月3日—年會的前一天,園藝治療學院(設於科羅拉多州丹佛市)特別在丹佛植物園為香港園藝治療協會開辦一個工作坊,主題是:「Evidence-based measurement tools in horticultural therapy」。坐在我們對面的兩位學員是來自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其他還有來自美國各地及加拿大的學員。我們趁休息時間找機會和園藝治療學院的專案經理Christine L. Capra當面表達我們想翻譯她和主持人Rebecca L. Haller編著的這本《做好園藝治療的方法》;當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已在接洽有關版權的授權事宜,因此Christine說知道此事,我們也請她代向Rebecca致意。
譯者們都走過臺灣園藝治療發展的道路,彼此是多年的工作夥伴,對這件翻譯任務只有想把它做好的使命感和熱情。到了要開始工作前,才知本書已有第二版(2017年),內容增加並修訂成188頁,便順理成章翻譯了第二版。
本書內容大要及增訂目的已在編者們的序說明,譯稿多處經香港園藝治療協會成員郭翰琛先生及梁淑群女士修改更好。港、臺兩地一些專有名詞其實用語不同,因此會斟酌、並列兩種說法;另外,書內度量衡單位一律以公制表示以符合實際。最後,林木泉博士(現為一粒麥子基金會執行長)是最早想翻譯本書的人,這是他繼翻譯《園藝治療入門》(2008年洪葉文化出版社出版)之後的下一個目標;希望我們所做的符合他的期望。
中文版推薦序
綠手指,熱心腸
2002年,陽明醫學院開設兩學分的「園藝治療」通識課程。連續兩年,來陽明評鑑大學教育的委員在報告書上都指出這門課有必要檢討。雖然陳建輝老師和我提供厚厚的教學課綱、講義、課程照片圖像、學生很正向的回饋和紮實感人的作業來說明,委員還是回應:「為什麼醫學生要學習種田呢?」
到如今,臺灣聽過、明白而接受園藝治療的人越來越多,也有學者得到政府的補助從事園藝治療研究。這些必須歸功於一些用心推動發展的先驅人士和團隊的努力,栽培了許多在地的園藝治療師在不同地方提供服務,成績斐然。在發展過程也陸續觸發一些園藝治療師負笈海外更求精進,著重園藝治療的服務對象。我們有了更多精兵。
2007年,我到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建築學院交流「療癒花園」課程,忍不住申請成為景觀建築所「療癒花園」學程的學生,從此進入園藝治療研究和規劃設計的大觀園。我開了眼界,見識這門課師生研究並設計監獄花園、分娩花園、安寧花園、醫院花園、社會經濟弱勢族群的社區花園和原住民文化中心的花園,自己也著手規劃在臺南永康鬧市裡的「如一花園」。
在學習過程中,有幸得到多位老師手把手的牽成教導。每禮拜和Daniel Winterbottom、Sheila Taft(提供本書附件資料)和Roxanne Hamilton三位老師分別見面討論;經常跟著Sheila到「癌症生命線之家」為病友和照顧者開設「自然藝術」課程。Roxanne邀我到家裡使用製圖桌和工具材料。老師們也邀我和家人共進美食。Sheila甚至幫我梳理去波士頓演講的稿子,還替我校對申請當園藝治療師的文件。因為近身學習,見證許多老師都是綠手指,自家花園繽紛芳香、生意盎然。最吸引我的是教師之間融洽又很能合作、互相欣賞打氣。
從認識幸之老師的第一天,就知道她決心讓更多臺灣人真正了解園藝治療。我們久久才見一次面,每次都談這件事。幸之是蔬菜學的專家,退休以後在加州修習四門園藝治療學院的課程。這本書的翻譯是幸之多年心願的落實,編者和作者都是一時之選的資深園藝治療師。書中具體詳述身心治療、職業訓練及社交和福祉三大類型的園藝治療策略、施作步驟和記錄方法,深具指南價值。最令我敬佩的是作者嚴謹任事的態度中,蘊含著對生命的尊重關懷。
2008年秋天,我到肯達基州的Lexington參加美國園藝治療協會年會,報告臺灣園藝治療的推動經驗。本書作者之一Pam Catlin老師和我住同一房間。Pam談到她在許多地方用園藝治療服事有身心特殊需要的人,並且邀我有空去看看。我也分享如何陪伴振興護理之家的長輩、北護生死所的師生和遭遇家暴的姊妹。安靜的夜裡,她起身拿出一個鏤空的銀十字架手環送我;到今天我還珍藏著,提醒自己:要這樣捨得給予。
幸之邀了馮婉儀(Connie)老師、臺大園藝系同窗陳瑞源先生和許榮輝教授共同出力完成本書在臺灣的出版。Connie是香港第一位得到美國園藝治療協會認證的園藝治療師,深具專業知識和熱情,對臺灣發展園藝治療有很高的期待。瑞源以他獨特的眼光在嘉義開拓一片「水連天地」幽境,應是實施園藝治療的好所在。榮輝老師原就專長景觀設計,和幸之在臺大首開「園藝治療」課程。
因為知道編者、作者和譯者有冷靜的大腦、俐落的行事風格、溫暖的心腸和謙卑信服上天的靈性,這本書對我有如大地般紮實,帶著泥土的溫馨。本書英文原名是《Horticultural Therapy Methods: Connecting People and Plants in
Health Care, Human Service, and Therapeutic Programs》,清楚提醒我們:實施園藝治療需要用嚴謹的方法;在服務個人和社區的過程中,治療師和參與者都可以彼此聯結,不必落單。
深願我們汲取本書的知識技術,傳承人和人之間真誠合作的寬廣胸襟;在這片土地上深耕出有普世水準又具臺灣風格的園藝治療,並且結實累累。
林一真
陽明大學兼任教授
美國園藝治療協會認證園藝治療師
二十多年前臺灣開始注意園藝治療,近十餘年進行了不少這方面的研究及實務發展。香港也發展園藝治療十餘年,並且與學界密切合作多年。研究參考資源除了美國園藝治療協會期刊、美國園藝學會期刊,還有不同國家的健康照護或造園景觀領域的報告。筆者於2012-2013年在加州上了四門由園藝治療學院開設的園藝治療課程,每門課的同學不一定相同,一起上四門課的同學全來自加州,其他同學來自美國各州。例如,上第三門課時有位來自芬蘭的同學,是醫院護士,由於工作關係,她無法一氣呵成地把四門課修完,而必須分幾年上完四門課。
每次上課前學員須先閱讀指定教材,上課時會討論《做好園藝治療的方法》(Horticultural Therapy Methods: Connecting People and Plants in Health Care, Human Services, and Therapeutic Programs)及《園藝作為治療的原理和實務》(Horticulture as Therap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1998)這兩本書,依課程所讀的章節。課後作業的完成也常要參考這兩本書。想翻譯《做好園藝治療的方法》這本書,是因它第一版(2006年)只有153頁,並且非常實用。筆者有機會修習美國園藝治療協會認可的培訓課程,但不是每位想投入這「助人的專業」—園藝治療的年輕人都有這樣的因緣際會,這涉及時間安排、路程、花費及語言表達的需要,在在都要付出及配合。假如這些教材能變成中文,是不是能嘉惠更多有需要的讀者呢?
美國園藝治療協會每年在十月舉辦年會,2018年10月3日—年會的前一天,園藝治療學院(設於科羅拉多州丹佛市)特別在丹佛植物園為香港園藝治療協會開辦一個工作坊,主題是:「Evidence-based measurement tools in horticultural therapy」。坐在我們對面的兩位學員是來自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其他還有來自美國各地及加拿大的學員。我們趁休息時間找機會和園藝治療學院的專案經理Christine L. Capra當面表達我們想翻譯她和主持人Rebecca L. Haller編著的這本《做好園藝治療的方法》;當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已在接洽有關版權的授權事宜,因此Christine說知道此事,我們也請她代向Rebecca致意。
譯者們都走過臺灣園藝治療發展的道路,彼此是多年的工作夥伴,對這件翻譯任務只有想把它做好的使命感和熱情。到了要開始工作前,才知本書已有第二版(2017年),內容增加並修訂成188頁,便順理成章翻譯了第二版。
本書內容大要及增訂目的已在編者們的序說明,譯稿多處經香港園藝治療協會成員郭翰琛先生及梁淑群女士修改更好。港、臺兩地一些專有名詞其實用語不同,因此會斟酌、並列兩種說法;另外,書內度量衡單位一律以公制表示以符合實際。最後,林木泉博士(現為一粒麥子基金會執行長)是最早想翻譯本書的人,這是他繼翻譯《園藝治療入門》(2008年洪葉文化出版社出版)之後的下一個目標;希望我們所做的符合他的期望。
中文版推薦序
綠手指,熱心腸
2002年,陽明醫學院開設兩學分的「園藝治療」通識課程。連續兩年,來陽明評鑑大學教育的委員在報告書上都指出這門課有必要檢討。雖然陳建輝老師和我提供厚厚的教學課綱、講義、課程照片圖像、學生很正向的回饋和紮實感人的作業來說明,委員還是回應:「為什麼醫學生要學習種田呢?」
到如今,臺灣聽過、明白而接受園藝治療的人越來越多,也有學者得到政府的補助從事園藝治療研究。這些必須歸功於一些用心推動發展的先驅人士和團隊的努力,栽培了許多在地的園藝治療師在不同地方提供服務,成績斐然。在發展過程也陸續觸發一些園藝治療師負笈海外更求精進,著重園藝治療的服務對象。我們有了更多精兵。
2007年,我到西雅圖的華盛頓大學建築學院交流「療癒花園」課程,忍不住申請成為景觀建築所「療癒花園」學程的學生,從此進入園藝治療研究和規劃設計的大觀園。我開了眼界,見識這門課師生研究並設計監獄花園、分娩花園、安寧花園、醫院花園、社會經濟弱勢族群的社區花園和原住民文化中心的花園,自己也著手規劃在臺南永康鬧市裡的「如一花園」。
在學習過程中,有幸得到多位老師手把手的牽成教導。每禮拜和Daniel Winterbottom、Sheila Taft(提供本書附件資料)和Roxanne Hamilton三位老師分別見面討論;經常跟著Sheila到「癌症生命線之家」為病友和照顧者開設「自然藝術」課程。Roxanne邀我到家裡使用製圖桌和工具材料。老師們也邀我和家人共進美食。Sheila甚至幫我梳理去波士頓演講的稿子,還替我校對申請當園藝治療師的文件。因為近身學習,見證許多老師都是綠手指,自家花園繽紛芳香、生意盎然。最吸引我的是教師之間融洽又很能合作、互相欣賞打氣。
從認識幸之老師的第一天,就知道她決心讓更多臺灣人真正了解園藝治療。我們久久才見一次面,每次都談這件事。幸之是蔬菜學的專家,退休以後在加州修習四門園藝治療學院的課程。這本書的翻譯是幸之多年心願的落實,編者和作者都是一時之選的資深園藝治療師。書中具體詳述身心治療、職業訓練及社交和福祉三大類型的園藝治療策略、施作步驟和記錄方法,深具指南價值。最令我敬佩的是作者嚴謹任事的態度中,蘊含著對生命的尊重關懷。
2008年秋天,我到肯達基州的Lexington參加美國園藝治療協會年會,報告臺灣園藝治療的推動經驗。本書作者之一Pam Catlin老師和我住同一房間。Pam談到她在許多地方用園藝治療服事有身心特殊需要的人,並且邀我有空去看看。我也分享如何陪伴振興護理之家的長輩、北護生死所的師生和遭遇家暴的姊妹。安靜的夜裡,她起身拿出一個鏤空的銀十字架手環送我;到今天我還珍藏著,提醒自己:要這樣捨得給予。
幸之邀了馮婉儀(Connie)老師、臺大園藝系同窗陳瑞源先生和許榮輝教授共同出力完成本書在臺灣的出版。Connie是香港第一位得到美國園藝治療協會認證的園藝治療師,深具專業知識和熱情,對臺灣發展園藝治療有很高的期待。瑞源以他獨特的眼光在嘉義開拓一片「水連天地」幽境,應是實施園藝治療的好所在。榮輝老師原就專長景觀設計,和幸之在臺大首開「園藝治療」課程。
因為知道編者、作者和譯者有冷靜的大腦、俐落的行事風格、溫暖的心腸和謙卑信服上天的靈性,這本書對我有如大地般紮實,帶著泥土的溫馨。本書英文原名是《Horticultural Therapy Methods: Connecting People and Plants in
Health Care, Human Service, and Therapeutic Programs》,清楚提醒我們:實施園藝治療需要用嚴謹的方法;在服務個人和社區的過程中,治療師和參與者都可以彼此聯結,不必落單。
深願我們汲取本書的知識技術,傳承人和人之間真誠合作的寬廣胸襟;在這片土地上深耕出有普世水準又具臺灣風格的園藝治療,並且結實累累。
林一真
陽明大學兼任教授
美國園藝治療協會認證園藝治療師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