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毒生活一身輕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加熱超過60度,致癌物質即會滲出,經由碰觸或啃咬,就會接觸到有毒物質。經過燃燒,會釋出氯乙烯有毒單體,產生戴奧辛,對人體造成極大的危害。
您知道生活上有那些東西是PVC製品嗎?
保特瓶外包裝、PVC保鮮膜、信用卡、蛋盒、蛋糕點心盒、塑膠玩具等,這些隨手可得、廣泛應用的塑膠用品,都是PVC做的!
您知道如何分辨PVC製品?
辨識方法:
1.塑膠類產品外包裝,三角形回收標示內的數字,標示「3」,為PVC。
2.塑膠瓶瓶底為一條線,用力折會有白痕出現,在太陽底下長時間曝曬後會變成鐵色。
市面上PVC製品舉例:水管、雨衣、書包、建材、塑膠膜、塑膠容器、保鮮膜、飾品、玩具、電線電纜、血袋、塑膠針筒、合成皮等,運用範圍非常廣。PVC膜遇熱收縮度很好,廣泛用於盒外包裝及瓶外標籤上。
您知道如何檢測PVC嗎?
材料:粗銅線、檢查試料(表面請擦拭乾淨)
器具:瓦斯爐(家庭用的即可)、鉗子(挾銅線用)
方法:將銅線加熱,讓變熱的銅線和試料接觸(一些些即可)。再強烈加熱接觸的部份。
反應:若火色變綠,就是聚氯乙烯或二氯乙烯等,使用過一次後,要檢查其他試料時,請再次加熱銅線,待火變綠色再進行。檢查的東西即使是極微量也會有反應。
注意:調查時,為避免吸入瓦斯,請打開抽風機。(此方法僅供一般大眾參考,非專業正式的檢驗方式)
聚氯乙烯(PVC)是從生產、使用到廢棄,都會威脅環境和人體健康的污染物。PVC燃燒後不僅會產生戴奧辛,其所含的可塑劑被稱為環境荷爾蒙,還含有其他的毒性。而這些有害的PVC製品,現在廣泛地被使用在我們周邊切身的東西,然後再被丟棄。身為消費者的我們,該如何將這些有毒物質徹底趕出我們的生活?
書中除了教導讀者認識PVC的種種危險性外,還教導大家如何拒絕使用它、如何從各種日常商品中分辨它,以及有哪些替代品。本書以容易了解的方式解說PVC的問題點,並提倡不使用PVC的生活。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