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東西動起來:給發明家、業餘愛好者以及藝術家的DIY機械裝置
Making Things Move:DIY Mechanisms for Inventors- Hobbyists- and Artists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在《讓東西動起來──給發明家、業餘愛好者以及藝術家的DIY機械裝置》一書中,您將學到要如何透過非技術性的說明、範例以及DIY專題──從動態裝置藝術、創意玩具到能源採集裝置──來成功地製作出會動起來的機械裝置。每個專題中皆有照片、插圖、螢幕截圖及3D模型圖像來協助說明。
您將會發現要如何:
.尋找並選擇材料
.接合並固定零件
.計算施力、摩擦力及扭矩
.瞭解機械動力與電力、運轉與能源
.建立並控制動作
.使用軸承、耦合器、齒輪、螺釘及彈簧
.結合工作或娛樂用的簡單機械
本書特色
本書中著重於使用現成的組件、容易取得的材料及製造技術,是您獨一無二的工具書。簡單的專題讓您可以動手實作並應用被涵蓋在數個章節中的技巧;而最後面較複雜的專題則整合了前面數個章節中的主題。經由此書的幫助,您可以透過書中實際的創作指南,來將天馬行空的想法化為真實。
您將會發現要如何:
.尋找並選擇材料
.接合並固定零件
.計算施力、摩擦力及扭矩
.瞭解機械動力與電力、運轉與能源
.建立並控制動作
.使用軸承、耦合器、齒輪、螺釘及彈簧
.結合工作或娛樂用的簡單機械
本書特色
本書中著重於使用現成的組件、容易取得的材料及製造技術,是您獨一無二的工具書。簡單的專題讓您可以動手實作並應用被涵蓋在數個章節中的技巧;而最後面較複雜的專題則整合了前面數個章節中的主題。經由此書的幫助,您可以透過書中實際的創作指南,來將天馬行空的想法化為真實。
編輯推薦
手癢的話就一起來動手做吧
你是否還記得國小自然課所用的簡易電路與機械呢?現在這些套件都可以運用自己手邊的材料做出來囉!不像一般的教科書一樣使用艱深的文字,作者用淺顯易懂的字句搭配手繪的簡易圖說,從物理學最簡單的章節開始,帶領讀者逐一回憶起力學、電學與齒輪,這些實際在動手做時會接觸到的部分,以做中學取代乏味的理論內容。
《讓東西動起來》對於Maker們就像一盞指路明燈,在挑選製作專題的材料時,可以按照書中的指示,就能輕易地找到合適的材料,少走許多冤枉路。俗話說得好:「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親自做過一次,一方面可以了解書中的理論,另一方面也可以體驗到實做的樂趣。實際製作完書中各個專題,相信你也已經成為具有一定程度的Maker了,現在就一起跟著一起讓自己動起來吧!(文/馥林文化編輯Jimmy)
目錄
第一章 介紹機械裝置與機械
第二章 材料:如何選擇並找到它們
第三章 旋緊或膠合:扣緊及接上零件
第四章 力,摩擦力與扭矩(天哪!)
第五章 機械能和電能、功及能量
第六章 一、二、三!摩托人!:產生和控制動作的選擇
第七章 內部:軸承、耦合器、齒輪、螺絲和彈簧
第八章 工作與娛樂相結合的簡單機械
第九章 製作東西與把東西製作好
第十章 專題大全
附錄:麵包板電源與Arduino入門
第二章 材料:如何選擇並找到它們
第三章 旋緊或膠合:扣緊及接上零件
第四章 力,摩擦力與扭矩(天哪!)
第五章 機械能和電能、功及能量
第六章 一、二、三!摩托人!:產生和控制動作的選擇
第七章 內部:軸承、耦合器、齒輪、螺絲和彈簧
第八章 工作與娛樂相結合的簡單機械
第九章 製作東西與把東西製作好
第十章 專題大全
附錄:麵包板電源與Arduino入門
序/導讀
這本書是什麼?
在我與MakerBot桌上型3D立體成型機(CupCake CNC)的製作者之一──布雷.佩蒂絲(Bre Pettis)的一次對話當中,我問他:「製作者裡面有任何人是受過訓練的機械工程師嗎?」他回應道:「沒有人是。如果我們是的話,那這個東西永遠不可能被作出來。」MakerBot桌上型3D立體成型機(CupCake CNC)是一臺迷你的3D成型機,藉由電腦模型創造出真實的3D物件,而該物件的大小約等於一個杯子蛋糕,由融化的塑膠製成。MakerBot團隊的成員能夠用現有的材料與手邊的工具就打造出這臺機器來。一個受過訓練的工程師會知道這個專案有多難以完成,並且可能不會企圖在沒有正確資源及資金的情況下去完成它。但MakerBot團隊的成員並沒有相關的經驗來讓他們知道自己會處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他們只是堅持自己心裡的目標並且設法完成它。這本書是寫給任何想要打造出會動的裝置,但只有接受過一點或是沒有接受過任何正式工程訓練的人。事實上,就像布雷所說的,沒有接受過工程訓練這件事說不定還幫了你一把。
在本書中,您會透過非技術性的說明、範例以及DIY專題,學到要如何成功地製作出會運動的機械。或許您是一個想讓自己的作品「活過來」的雕刻家、一個想要探索力學領域的電腦科學家,或是一個想要為產品添加一些符合產品型態功能的產品設計師;或許您在過去曾製作過專題,但它們很容易就解體了;又或許您從來沒有讓東西動起來過,但想要學習如何去做。我在紐約大學(NYU’s)互動電子媒體課程(ITP)中所教過的來自藝術學院的學生皆屬於此類,他們給了我寫作這本書的靈感。
這門課叫做 「移動的機械裝置與物體」,是被設計用來填補課程中學生已經學過要如何做的東西(基礎電子、互動設計、物聯網)和他們想要製作的東西(會自己爬樓梯的嬰兒車、木製機械玩具,以及可以供給電視電源的固定式自行車)間的空白。課程目標是為他們看似不可能的專題概念注入一些基本工程技術與訣竅,最後打造出驚人地接近原始概念的成品。您可以在http://itp.nyu.edu./mechanisms網站上看到這些專題以及更多關於課程的資訊。
我在第一年任教這門課的時候便了解到:我過去從工程設計作業中獲得的經驗也可以適用於完全非工程師的不同群眾身上。一個學生曾告訴我:「妳的課讓我擁有了一個新的世界。」另一個學生則告訴我:「設計並製作出這些東西讓我獲得難以置信的滿足感。」本書的宗旨便是要帶給所有想要學習機械裝置但不知從何著手的人們這種程度的滿足感。
這裡還有一個小目標:為機構不夠力以致於無法完成任務的電機專題建立適合的電路。你可以藉由在機械與材料方面的基礎知識,來避免您的專題陷入所費不貲的過度設計。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本書中會涵蓋一系列的主題,從如何安裝耦合器到將馬達轉軸在旋轉運動和線性運動之間進行轉換。在各章節中會有照片、圖解、剖面圖、零件的3D模型圖像以及被包含在各專題中的系統來作為您的指引。所有的插圖都是由專業插畫家(以及非工程師份子)來完成,以減少聽起來很困難的概念和照片,好消除令人不安的因素。關於概念的最後解釋則以幽默的筆調進行,以引起讀者的注意力,並使人能倍感親切。
我強烈建議盡可能使用現成的零件,而大部分的專題也都會使用易取得的金屬、塑膠、木材以及厚紙板,最後搭配容易達成的製造技術。整本書中收錄了許多簡單的專題,鼓勵您去取得在該章節中會用到的材料。而在本書的最後,您會看到一些更複雜的專題,而這些專題中使用到的材料都是能與前面的數個章節中所使用到的材料相結合的。
我保證您會得到對於機械裝置的概括知識,並透過避免掉設計失誤所導致的失敗來省下許多時間、金錢以及挫折感。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機械裝置的製造者──就算從未踏進機械商店裡半步也行。
在我與MakerBot桌上型3D立體成型機(CupCake CNC)的製作者之一──布雷.佩蒂絲(Bre Pettis)的一次對話當中,我問他:「製作者裡面有任何人是受過訓練的機械工程師嗎?」他回應道:「沒有人是。如果我們是的話,那這個東西永遠不可能被作出來。」MakerBot桌上型3D立體成型機(CupCake CNC)是一臺迷你的3D成型機,藉由電腦模型創造出真實的3D物件,而該物件的大小約等於一個杯子蛋糕,由融化的塑膠製成。MakerBot團隊的成員能夠用現有的材料與手邊的工具就打造出這臺機器來。一個受過訓練的工程師會知道這個專案有多難以完成,並且可能不會企圖在沒有正確資源及資金的情況下去完成它。但MakerBot團隊的成員並沒有相關的經驗來讓他們知道自己會處在什麼樣的情況下,他們只是堅持自己心裡的目標並且設法完成它。這本書是寫給任何想要打造出會動的裝置,但只有接受過一點或是沒有接受過任何正式工程訓練的人。事實上,就像布雷所說的,沒有接受過工程訓練這件事說不定還幫了你一把。
在本書中,您會透過非技術性的說明、範例以及DIY專題,學到要如何成功地製作出會運動的機械。或許您是一個想讓自己的作品「活過來」的雕刻家、一個想要探索力學領域的電腦科學家,或是一個想要為產品添加一些符合產品型態功能的產品設計師;或許您在過去曾製作過專題,但它們很容易就解體了;又或許您從來沒有讓東西動起來過,但想要學習如何去做。我在紐約大學(NYU’s)互動電子媒體課程(ITP)中所教過的來自藝術學院的學生皆屬於此類,他們給了我寫作這本書的靈感。
這門課叫做 「移動的機械裝置與物體」,是被設計用來填補課程中學生已經學過要如何做的東西(基礎電子、互動設計、物聯網)和他們想要製作的東西(會自己爬樓梯的嬰兒車、木製機械玩具,以及可以供給電視電源的固定式自行車)間的空白。課程目標是為他們看似不可能的專題概念注入一些基本工程技術與訣竅,最後打造出驚人地接近原始概念的成品。您可以在http://itp.nyu.edu./mechanisms網站上看到這些專題以及更多關於課程的資訊。
我在第一年任教這門課的時候便了解到:我過去從工程設計作業中獲得的經驗也可以適用於完全非工程師的不同群眾身上。一個學生曾告訴我:「妳的課讓我擁有了一個新的世界。」另一個學生則告訴我:「設計並製作出這些東西讓我獲得難以置信的滿足感。」本書的宗旨便是要帶給所有想要學習機械裝置但不知從何著手的人們這種程度的滿足感。
這裡還有一個小目標:為機構不夠力以致於無法完成任務的電機專題建立適合的電路。你可以藉由在機械與材料方面的基礎知識,來避免您的專題陷入所費不貲的過度設計。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本書中會涵蓋一系列的主題,從如何安裝耦合器到將馬達轉軸在旋轉運動和線性運動之間進行轉換。在各章節中會有照片、圖解、剖面圖、零件的3D模型圖像以及被包含在各專題中的系統來作為您的指引。所有的插圖都是由專業插畫家(以及非工程師份子)來完成,以減少聽起來很困難的概念和照片,好消除令人不安的因素。關於概念的最後解釋則以幽默的筆調進行,以引起讀者的注意力,並使人能倍感親切。
我強烈建議盡可能使用現成的零件,而大部分的專題也都會使用易取得的金屬、塑膠、木材以及厚紙板,最後搭配容易達成的製造技術。整本書中收錄了許多簡單的專題,鼓勵您去取得在該章節中會用到的材料。而在本書的最後,您會看到一些更複雜的專題,而這些專題中使用到的材料都是能與前面的數個章節中所使用到的材料相結合的。
我保證您會得到對於機械裝置的概括知識,並透過避免掉設計失誤所導致的失敗來省下許多時間、金錢以及挫折感。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機械裝置的製造者──就算從未踏進機械商店裡半步也行。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