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杜拉克到郭台銘的101智慧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智慧來自經驗。愚者才僅從自己的經驗中獲取教訓與智慧;智者則懂得博覽群書,從中借鏡別人的經驗,學習旁人的智慧。
本書分為五篇,分別談:經營、工作、生活、推銷、成敗的智慧,每篇有20則故事,全書共101則小故事,每則雖然只有短短八百至一千字,卻是一本書(或兩三本)十幾萬字的濃縮結晶。
書中的每一篇,都是企業家或專家學者歷經許多磨難與經驗才累積出來的點滴智慧結晶,所以其中任何一則故事,甚至簡單的一句話,都可能給您重大的啟示。
有位哲人曾說:「許多人都是在讀了一本書之後,才開始他的新生。」希望讀者從本書汲取智慧,獲得啟示,豐富生命,開創新局。
本書分為五篇,分別談:經營、工作、生活、推銷、成敗的智慧,每篇有20則故事,全書共101則小故事,每則雖然只有短短八百至一千字,卻是一本書(或兩三本)十幾萬字的濃縮結晶。
書中的每一篇,都是企業家或專家學者歷經許多磨難與經驗才累積出來的點滴智慧結晶,所以其中任何一則故事,甚至簡單的一句話,都可能給您重大的啟示。
有位哲人曾說:「許多人都是在讀了一本書之後,才開始他的新生。」希望讀者從本書汲取智慧,獲得啟示,豐富生命,開創新局。
試閱
第一篇
經營的智慧
杜拉克認為,有效的經營者必須具備五項特質: 1. 珍惜時間,把時間用在最有生產力的地方。 2. 重視貢獻,常問自己:「我對公司能有什麼貢獻?」 3. 為了追求成果,必須發揮每個人的長處。 4. 依事情的輕重緩急安排先後次序,然後專心執行。 5. 有效的經營必須做有效的決策。
1 杜拉克反問老闆的五個問題
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是舉世公認的管理大師中的大師。他曾在通用汽車、奇異、IBM、英特爾、花旗銀行、可口可樂等大企業與政府機構及許多非營利機構擔任諮詢顧問工作。
杜拉克在從事診斷顧問工作時,情形是這樣的:雙方坐定之後,雇主總會提出一大堆管理上的難題向杜拉克請教。他耐心聽雇主講完後,推開那些問題,然後反問雇主說: ◆ 什麼是你最想做的? ◆ 你為什麼要去做呢? ◆ 什麼是你必須做的? ◆ 那件你必須做的事,你開始做了嗎? ◆ 你現在正在做什麼呢?
杜拉克不替客戶「解決問題」,而是替客戶尋找「最迫切重要的問題」。他改變客戶所問的問題,提出一連串的問題反問客戶,目的在幫助客戶釐清問題,找出問題,然後讓客戶自己動手去解決那個最須處理的重要問題。
企業領導人常常沉迷在「最想做的事」,而忽略了「必須做的事」,經由後者才能找出問題的輕重緩急,訂出工作的優先順序,把時間與精力放在最須處理的事情上,如此企業才會有效能。
通常,客戶愉快地離開杜拉克的辦公室時,都會說:「這些我都知道,為什麼沒去做呢?」
杜拉克的診斷過程給我們重大的啟示:企業領導人為了個人好惡(最想做的事),花時間與精力去解決一個不重要的問題,導致資源的浪費,造成企業的無效能。所以,一個有效能的領導人隔一段期間就會自問:「什麼是我必須做的?」而不是「什麼是我最想做的?」
E郭泰說:「一件必須做的事,常常不是你最想做的事。」 2杜拉克談有效的經營者
杜拉克是舉世公認的管理大師。他所著作的三十多本管理類書籍,不但擲地有聲,本本暢銷,而且他在書中提出的管理理論,諸如:民營化、分權、目標管理、顧客導向、組織結構追隨策略、知識生產力等,無不開風氣之先,帶動風潮,影響深遠。
因為如此,在一九八○年元月出版的《哈佛商業評論》中的一篇文章甚至寫著:「只要提到彼得.杜拉克的姓名,在企業叢林中就有無數的耳朵會豎起來傾聽。」《追求卓越》一書的作者畢德士甚至宣稱:「在杜拉克以前,沒有真正的管理學。」 杜拉克的管理著作中,在台灣行銷最廣、影響最大,可能是一九六六年出版的《有效的經營者》一書。當時,擔任國防部部長的蔣經國先生看中這書,通令全國軍官團購閱讀,這本書因此在一夕之間聲名大噪。雖然已經事隔四十年,該書至今仍是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書。
杜拉克認為,一位有效的經營者,必須具備下列五項特質:
一、他們知道時間是最稀有的資源,因此異常珍惜。他們管理自己的時間,把零星的時間集中起來,並把時間用在最有生產力的地方。
二、他們非常重視自己的貢獻。他們會不斷問自己:「對我服務的公司,我能有什麼貢獻呢?」他們為成果而工作,並非為工作而工作。
三、他們知道,發揮人的長處是組織唯一的目的。為了追求成果,必須用每個人的長處:用同事的長處、用上司的長處、用自己的長處。
四、他們會依事情的輕重緩急安排先後次序,每次都專心致力於一件事情。他們知道一心二用勢必一事無成。
五、有效的經營必須做有效的決策。他們知道,迅速的決策大多是錯誤的決策,而有效的決策,經常是眾說紛紜、優劣互見之下的產物,而非毫無異議、一致通過之下的產物。
E杜拉克說:「一般的經營者,重視勤奮而忽略成果,這是不正確的。」 19林百里的經營管理哲學
烏龜的性情溫和,行動緩慢。不過,當牠們遭受外物的攻擊時,能夠迅速把頭、四肢、尾巴縮入堅硬的甲殼裡,以保全性命。
可能因為溫溫吞吞,再加上只有躲避而沒有反擊的能力,所以烏龜一向是人們嘲諷的代名詞。然而卻有人非常欣賞烏龜的溫和、緩慢與堅持,並以烏龜為師。
企業界無人不知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喜歡烏龜,他欣賞牠的深藏不露與沉穩內歛,這跟他靦腆、羞澀,不愛出風頭的個性十分神似。
在經營管理上,林百里向烏龜學習下列三大特點:
一、烏龜永遠保持溫吞低姿態,可是頭、尾永遠抬得高高的。林百里行事一向低調,然而傾全力研發產品與開發市場,以贏得他在筆記型電腦世界大廠的競爭優勢。
二、烏龜只向前看,並一步一步不斷向前爬行,永不回頭。這象徵廣達電腦向前邁進,絕不回頭。
三、烏龜只跟自己比,不像龜兔賽跑中的兔子,心中老是有個假想敵,總要回頭看看烏龜跑到哪裡,才決定是否繼續跑下去。這象徵廣達電腦反求諸己,精益求精。
此外,烏龜還有一種特殊的習性,每當牠們要前進時,都會把脖子先伸出來。也就是說,牠們必須先把脖子從龜甲中伸出來之後,才能前進。
美國哈佛大學前校長康南特博士以烏龜的這項習性來惕勵自己。他在牆上掛了一塊金屬板,上面畫了一隻伸出長脖子的烏龜,旁邊寫著:「瞧瞧這隻烏龜,牠只有把脖子伸出來之後,才能前進。」
這位校長的意思是:烏龜的脖子伸出安全的甲殼,雖然有被敵人攻擊的危險,但那是前進必須付出的代價。企業家經營事業也要像烏龜一樣勇於嘗試,甘心去冒險,畢竟那是進步與成功必須付出的代價。
E「深藏不露、沈穩內斂、只向前看」是烏龜受人喜愛的特質。 21郭台銘成功的奧秘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成功的奧秘就在勤練基本功。基本功,聽起來有點抽象,其實簡明易懂,譬如,蓋大樓時的打地基、打籃球時的基本動作、練拳時的蹲馬步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常聽演員說「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的那個「功」字,也是基本功。
郭台銘三十幾年來,無論在研發工程用塑膠粒,或是在分析材料結構方面,都花很多時間在練基本功,然而卻以對模具的札根工作最膾炙人口。
回溯到一九七四年,那時郭台銘剛退伍,只有二十五歲,籌措三十萬新台幣成立「鴻海塑膠企業有限公司」,從事生產黑白電視機旋鈕,每年的營業額只有一百多萬元。
別小看這個不起眼的旋鈕,品質好壞差距很大,而影響其品質的關鍵,就在模具的優劣。
當時台灣的模具廠聚集在三重埔,都是由黑手師傅經營,資金短缺,規模受限;最糟糕的是,看到老闆生意好,半吊子的學徒紛紛自立門戶,小工廠一大堆,模具的品質與交貨期都不穩定。
觀察敏銳的郭台銘,對當時三重埔的模具廠有下列深入的看法: 一、這些模具廠都是靠經驗在做事,而不是靠知識在做事,格局太小。 二、每個人都在學做老闆,而不是在學做模具達人,技術無法累積。 三、資金少、規模小、小廠林立,技術很難創新與升級。
最後他得到一個結論:鴻海要成長茁壯,不能依靠三重埔的模具廠,一定要自行扎根,設立模具廠。於是在一九七七年,他到日本購買設備,蓋出了自己的模具廠。
扎根練基本功相當辛苦,模具廠開工後一年,學做模具看不到成績,相對的房地產飆漲了一倍,郭台銘有點懷疑自己的投資決定,但在培養「基本功」的信念下勇往直前。到了第四年,模具廠終於展現績效,成為鴻海的核心競爭力。
E人前得意人後流涕。
經營的智慧
杜拉克認為,有效的經營者必須具備五項特質: 1. 珍惜時間,把時間用在最有生產力的地方。 2. 重視貢獻,常問自己:「我對公司能有什麼貢獻?」 3. 為了追求成果,必須發揮每個人的長處。 4. 依事情的輕重緩急安排先後次序,然後專心執行。 5. 有效的經營必須做有效的決策。
1 杜拉克反問老闆的五個問題
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是舉世公認的管理大師中的大師。他曾在通用汽車、奇異、IBM、英特爾、花旗銀行、可口可樂等大企業與政府機構及許多非營利機構擔任諮詢顧問工作。
杜拉克在從事診斷顧問工作時,情形是這樣的:雙方坐定之後,雇主總會提出一大堆管理上的難題向杜拉克請教。他耐心聽雇主講完後,推開那些問題,然後反問雇主說: ◆ 什麼是你最想做的? ◆ 你為什麼要去做呢? ◆ 什麼是你必須做的? ◆ 那件你必須做的事,你開始做了嗎? ◆ 你現在正在做什麼呢?
杜拉克不替客戶「解決問題」,而是替客戶尋找「最迫切重要的問題」。他改變客戶所問的問題,提出一連串的問題反問客戶,目的在幫助客戶釐清問題,找出問題,然後讓客戶自己動手去解決那個最須處理的重要問題。
企業領導人常常沉迷在「最想做的事」,而忽略了「必須做的事」,經由後者才能找出問題的輕重緩急,訂出工作的優先順序,把時間與精力放在最須處理的事情上,如此企業才會有效能。
通常,客戶愉快地離開杜拉克的辦公室時,都會說:「這些我都知道,為什麼沒去做呢?」
杜拉克的診斷過程給我們重大的啟示:企業領導人為了個人好惡(最想做的事),花時間與精力去解決一個不重要的問題,導致資源的浪費,造成企業的無效能。所以,一個有效能的領導人隔一段期間就會自問:「什麼是我必須做的?」而不是「什麼是我最想做的?」
E郭泰說:「一件必須做的事,常常不是你最想做的事。」 2杜拉克談有效的經營者
杜拉克是舉世公認的管理大師。他所著作的三十多本管理類書籍,不但擲地有聲,本本暢銷,而且他在書中提出的管理理論,諸如:民營化、分權、目標管理、顧客導向、組織結構追隨策略、知識生產力等,無不開風氣之先,帶動風潮,影響深遠。
因為如此,在一九八○年元月出版的《哈佛商業評論》中的一篇文章甚至寫著:「只要提到彼得.杜拉克的姓名,在企業叢林中就有無數的耳朵會豎起來傾聽。」《追求卓越》一書的作者畢德士甚至宣稱:「在杜拉克以前,沒有真正的管理學。」 杜拉克的管理著作中,在台灣行銷最廣、影響最大,可能是一九六六年出版的《有效的經營者》一書。當時,擔任國防部部長的蔣經國先生看中這書,通令全國軍官團購閱讀,這本書因此在一夕之間聲名大噪。雖然已經事隔四十年,該書至今仍是值得一讀再讀的好書。
杜拉克認為,一位有效的經營者,必須具備下列五項特質:
一、他們知道時間是最稀有的資源,因此異常珍惜。他們管理自己的時間,把零星的時間集中起來,並把時間用在最有生產力的地方。
二、他們非常重視自己的貢獻。他們會不斷問自己:「對我服務的公司,我能有什麼貢獻呢?」他們為成果而工作,並非為工作而工作。
三、他們知道,發揮人的長處是組織唯一的目的。為了追求成果,必須用每個人的長處:用同事的長處、用上司的長處、用自己的長處。
四、他們會依事情的輕重緩急安排先後次序,每次都專心致力於一件事情。他們知道一心二用勢必一事無成。
五、有效的經營必須做有效的決策。他們知道,迅速的決策大多是錯誤的決策,而有效的決策,經常是眾說紛紜、優劣互見之下的產物,而非毫無異議、一致通過之下的產物。
E杜拉克說:「一般的經營者,重視勤奮而忽略成果,這是不正確的。」 19林百里的經營管理哲學
烏龜的性情溫和,行動緩慢。不過,當牠們遭受外物的攻擊時,能夠迅速把頭、四肢、尾巴縮入堅硬的甲殼裡,以保全性命。
可能因為溫溫吞吞,再加上只有躲避而沒有反擊的能力,所以烏龜一向是人們嘲諷的代名詞。然而卻有人非常欣賞烏龜的溫和、緩慢與堅持,並以烏龜為師。
企業界無人不知廣達電腦董事長林百里喜歡烏龜,他欣賞牠的深藏不露與沉穩內歛,這跟他靦腆、羞澀,不愛出風頭的個性十分神似。
在經營管理上,林百里向烏龜學習下列三大特點:
一、烏龜永遠保持溫吞低姿態,可是頭、尾永遠抬得高高的。林百里行事一向低調,然而傾全力研發產品與開發市場,以贏得他在筆記型電腦世界大廠的競爭優勢。
二、烏龜只向前看,並一步一步不斷向前爬行,永不回頭。這象徵廣達電腦向前邁進,絕不回頭。
三、烏龜只跟自己比,不像龜兔賽跑中的兔子,心中老是有個假想敵,總要回頭看看烏龜跑到哪裡,才決定是否繼續跑下去。這象徵廣達電腦反求諸己,精益求精。
此外,烏龜還有一種特殊的習性,每當牠們要前進時,都會把脖子先伸出來。也就是說,牠們必須先把脖子從龜甲中伸出來之後,才能前進。
美國哈佛大學前校長康南特博士以烏龜的這項習性來惕勵自己。他在牆上掛了一塊金屬板,上面畫了一隻伸出長脖子的烏龜,旁邊寫著:「瞧瞧這隻烏龜,牠只有把脖子伸出來之後,才能前進。」
這位校長的意思是:烏龜的脖子伸出安全的甲殼,雖然有被敵人攻擊的危險,但那是前進必須付出的代價。企業家經營事業也要像烏龜一樣勇於嘗試,甘心去冒險,畢竟那是進步與成功必須付出的代價。
E「深藏不露、沈穩內斂、只向前看」是烏龜受人喜愛的特質。 21郭台銘成功的奧秘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成功的奧秘就在勤練基本功。基本功,聽起來有點抽象,其實簡明易懂,譬如,蓋大樓時的打地基、打籃球時的基本動作、練拳時的蹲馬步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常聽演員說「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的那個「功」字,也是基本功。
郭台銘三十幾年來,無論在研發工程用塑膠粒,或是在分析材料結構方面,都花很多時間在練基本功,然而卻以對模具的札根工作最膾炙人口。
回溯到一九七四年,那時郭台銘剛退伍,只有二十五歲,籌措三十萬新台幣成立「鴻海塑膠企業有限公司」,從事生產黑白電視機旋鈕,每年的營業額只有一百多萬元。
別小看這個不起眼的旋鈕,品質好壞差距很大,而影響其品質的關鍵,就在模具的優劣。
當時台灣的模具廠聚集在三重埔,都是由黑手師傅經營,資金短缺,規模受限;最糟糕的是,看到老闆生意好,半吊子的學徒紛紛自立門戶,小工廠一大堆,模具的品質與交貨期都不穩定。
觀察敏銳的郭台銘,對當時三重埔的模具廠有下列深入的看法: 一、這些模具廠都是靠經驗在做事,而不是靠知識在做事,格局太小。 二、每個人都在學做老闆,而不是在學做模具達人,技術無法累積。 三、資金少、規模小、小廠林立,技術很難創新與升級。
最後他得到一個結論:鴻海要成長茁壯,不能依靠三重埔的模具廠,一定要自行扎根,設立模具廠。於是在一九七七年,他到日本購買設備,蓋出了自己的模具廠。
扎根練基本功相當辛苦,模具廠開工後一年,學做模具看不到成績,相對的房地產飆漲了一倍,郭台銘有點懷疑自己的投資決定,但在培養「基本功」的信念下勇往直前。到了第四年,模具廠終於展現績效,成為鴻海的核心競爭力。
E人前得意人後流涕。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