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家的英雄之旅:以人為本的創新創業管理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內容簡介
創業,就是一趟又一趟的英雄之旅,歷程中的各種磨練讓英雄具備充分的能力、智慧與武器,得以面對未來的所有挑戰。
本書從心理學及人性的角度解析創業的可能動因,探討以人為本的思維對組織的構成與運作所產生的具體影響,並定義了創業家的十二種不同的原型,以及組織及伙伴團隊、品牌及溝通的重要性,這些都是創業者將會面臨的課題,也是邁向成功所必經之路。
每個創業家所追求的只是一場無悔的英雄之旅。而每一場創業冒險追尋的,其實是自己所期待的那個自己。
目錄
推薦序一 從「天真者」到「魔術師」的英雄之旅 / 吳靜吉
推薦序二 創業是一場人生旅行 / 邱復生
推薦序三 旅程就是最好的獎勵 / 吳仁麟
自序
前言 行前地圖
附錄:想像與真相之間:霍金斯離台之後
第一章 創業的英雄之旅
創業,是一種生命的轉變與實踐
創業之旅的生命課題
創業家的年紀
第二章 創業的試煉
冒險召喚
遇上師傅
在啟程之後
第三章 創業的理由
探索人性的努力
價值管理系統──結合動機理論與原型理論
獨立
天真者
探險家
智者
征服
英雄
亡命之徒
魔法師
歸屬
凡夫俗子
情人
弄臣
穩定
照顧者
創造者
統治者
打破單一文化的迷思
附錄:叛逆的風景
第四章 創業的力量
創業理論的發展軌跡
從巨觀到微觀──以人為本的創業觀
正面的力量──超越黑暗
創業,是尋找幸福的主動出擊
創業的力量──完成自己的生命藍圖
附錄:建人與建物──繪出文創十大建設藍圖
第五章 以人為本的組織藍圖
組織社會的誕生──從生產到創意經濟
從機器觀到生命觀的轉變
探索組織的內心世界
組織的英雄之旅
追求自我實現的組織目標
用意義與價值打造品牌與創新
第六章 合作創新
合作是創意時代的生存之鑰
找回組織中的人性
創意經濟時代的來臨
創業是追尋自己的靈魂
創造力在哪裡?
創意經濟時代的生存法則
附錄:一種尚未出現的存在──談台灣文創產業策略的典範轉移
第七章 創意生態:往人才聚集的地方移動
逃脫古典經濟學理論的束縛
創意生態的要素:多樣化、改變、學習、適應
創意生態──共同工作空間崛起
生生不息──共同工作空間的成長
附錄:獨立工作者的新生活運動──不必要的孤獨
第八章 面對世界:創業就是一種溝通
行銷溝通的關鍵──人性
創業家的品牌──尋找意義、發現價值
故事是全世界共通的語言
人性是一切溝通的寶庫
附錄: 讓創業教育 成為人生必修課
第九章 歷劫歸來
成功的迷思
成功的真相
歸返
參考書目
序/導讀
【作者序】
深夜,一片燈海的電影街有如白晝,一幅幅電影看板沿街羅列著。看板裡,末日將臨的聳動標題,看來與現實其實相去不遠。
空難、氣爆、經濟崩盤……,一波波的天災人禍令人不寒而慄。深夜的西門町,稀疏的人影閒來逛去,看似不經心又隨興的挑選著兩個小時的刺激或感動,試圖進入另一個平行世界。
午夜場正要開始,售票口的音樂震天響起,卻讓這時空分外寂寞。而對街,原本幽微的燈一盞盞熄了,鐵捲門緩緩拉下,吐出幾枚疲憊身影,匆匆走入夜色之中。
這是我兩年多生活裡的一個典型夜晚,觀望著稀疏的電影街人潮中夾雜了幾個夜歸的創業家年輕人,夜色中,一個個都成了翦影。風吹動著四層樓房兩旁的旗幟,這是出現在1911年武昌起義的鐵血十八星旗。
幾個小時前,一位資深的編劇老師在這個空間裡為大家講電影,他細心的解讀導演在鏡頭背後埋藏的言外之意,神色裡有終遇知音的喜悅。他說:「電影裡的主角總是會面臨各種選擇的時刻,而每一次的選擇,總是讓他不得不走向最後的結局。」
電影故事與創業人生有著令人驚豔的相似性,每一個人都在自己的世界裡扮演主角,在抉擇中度過每一天。跟著編劇老師咀嚼各個經典電影的橋段時,我和創業家們彷彿也在觀看屬於自己的英雄之旅。
我時常不經意與人聊起那離奇時刻。2010年末,旅居英國多年後,我帶著一雙兒女再回到台灣,試著和這片土地和解,對她懺悔並期盼重新開始。二十多年前,少女時期的我,頭也不回的遠走高飛,如今再度歸來。在別人眼中,可能以為這會是一個叛逆少女在國外取得名校學歷、載譽歸國的圓滿故事。但其實對我而言,新的考驗反而才正要降臨。
過去二十多年的流浪歷險,其實只是某種的鋪陳和前情提要,真正的劇情才要開始:一個流浪博士面對這個熟悉又陌生的故鄉能做什麼?需要做什麼?一切都是那麼的不明且讓人不安……
我刻意讓自己無法回頭,在四處謀求教職卻毫無著落時,仍然告訴自己要把握任何機會,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為自己稍欠市場資歷加值。從一開始兩個禮拜一次的政大EMBA課程兼職任教,之後,在政大公企中心找到了我回台灣之後的第一份正職工作──研究諮詢組的專案經理。
我還記得,第一次拜訪政大公企中心當時的主任樓永堅教授,他帶我逛了整個校區,指著兩棟已經年久失修的建築說:「這兩棟教室看看怎麼利用它們吧!」就這樣簡單的一句話,引發了我的無限想像,歷經無數次理想與實踐的衝撞與妥協,終於催生了「創立方」(創意、創新、創業交易所)。
「創立方」座落於大安區金華街的精華地段,人潮、錢潮都不缺,但僅僅一牆之隔的校園內,教室卻空蕩得讓每個人聽得到自己的腳步聲。那時候,我曾想像過很多可能的畫面,想像這裡會延續著政大公企中心的光榮傳統,追隨著台灣經濟每一個起飛的時刻。而創意經濟的來臨,正是改變公企體質的絕佳機會。
我想像這裡會有上百位的創業家聚集,為了未來的事業跟伙伴不斷腦力激盪,大膽的思考與行動。但是在歷經了多次提案後,卻一直找不到方向。而真正挑戰我的是,我的專業是文學與美學的領域,這與「創意」、「創新」看來毫無關聯,更別談「創業」了。
創立方的籌備期間,我在2011年二月造訪史丹佛大學的D-School,開始了我對「設計思考」的研究,這個經驗更讓我認識了「創新教育」與「跨領域教育」和自我人格發展的關聯性。在同一次參訪中,也順道去了D-School的催生者──世界頂尖的解決方案提供者IDEO公司,這一次朝聖之旅,也讓我學到設計創意空間與創意人才管理。史丹佛大學教授婷娜‧希莉格(Tina Seelig)所創立的STVP(Stanford Technology Ventures Program)的創業教育,更讓我認識了創業教育成為一個學門的典範。
同年七月,「創立方」開幕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雖然一開始只有五間公司,十二位創業家,但是當時的團隊之間的互動與氛圍卻是向我所參訪過的世界級教育與創新機構看齊的。創立方開幕之後,我更回到了母校英國劍橋大學,與創業教育的機構討教創業教育的流程。更去訪問了世界第一大的共同工作空間連鎖機構The Hub的經營者,這些都激發了我接下來很多的想法與計畫,讓我能一步步把創立方的景象描繪得越來越清晰。其實,我仍然只能算得上半路出家,許多細節是在執行之中慢慢被發現,然後才知道我需要尋求學理來解決許多工作空間的問題。
在一連串重新學習的過程中,我逐漸發現創業這個領域與我原本的專長其實也不是完全無關。表面上,創業應該屬於經濟、管理的知識,但是當我在研究、觀察創新創業的歷程時,設計思考中相當重視的一個環節與「故事力」有著顯著的關係。形塑一個觀點或對使用者的觀察洞見,需要的就是說故事的能力。直到這個時候,我在英國所學的文學與哲學,開始派上用場。
一個創業家就是在自己的故事裡扮演主角的英雄,有著不同的性格原型,但是都為了改變什麼而踏上冒險旅程,而後碰上試煉,最後成功地凱旋或者壯烈地失敗。這個發現讓我試著由故事與創業的連結切入,用一種不同於經濟的角度來談創業。幸運的是,即使這種解釋方式與眾不同,而且還是出自一個半路出家者的口中,但我並沒有因此被打成離經叛道的異類。
終於,上百個團隊進駐「創立方」,願意相信以人為本的創業價值觀,原本空蕩的教室如我預期的熱鬧了起來。不同的團隊在那裡工作之餘,定期的聚餐、交流、做創意激盪。不少亮點企業也在這裡孕育。
經過了兩個春夏秋冬,一邊管理創立方,一邊在大學裡兼課,日子忙碌且充實,然而回台灣謀得一個正職教授的希望卻越來越遙遠。經歷過許多次教職申請失敗經驗,我的「平凡世界」又再度面臨挑戰。創立方的專案計畫也接近了尾聲,左思右想之後,我決定離開,走向了另一次旅程。
離開政大之後,我幾乎用掉了所有的積蓄,在繁華的西門町鬧區租了一棟四層樓的舊房子,創立了「卡市達創業加油站」,做為實現論述與理想的基地。這對我而言,也是一個做了之後就很難回頭的決定,同時也是極大膽的冒險之旅。我在這裡投注了所有對創業的理念。彷彿如同英雄之旅的預言一般,卡市達的經營歷程也是不斷碰上各種試煉。
上帝用祂最幽默的一面來教育我,正當卡市達如火如荼地營運之後,我原本以為申請的教職已經無望的北科大居然寫信通知我已經錄取。這些來自外在的考驗,每一次都在試驗著我心臟的強度。
我曾經一度把門拉下來暫停對外開放,只留下少數的好友守住店面,也屢次在人員的流動之中不斷重整腳步。但是無論如何,在申請補助失利、未能有足夠的商業模式說服金主募資的情況下,卡市達靠著幾位進駐創業家形成自治村,在市場中還是生存了下來,而且連結更多元的創業家在這裡共同生活,而我從此成了配角。
有開放社群在這裡固定聚會,利用下班後的業餘時間共同為打造屬於台灣全民的國民手機而貢獻所長;有從事教育的團隊,全台灣四處奔波演講推廣理念;也有哲學家們在此起義,思考把哲學當成創業的可能性。這裡的運作證明創業不只是追求KPI、Business model的經濟遊戲,也可以是社會創新概念的實踐,或者追求自己生命的堅持。
更讓我堅持到今天的是,這群創業家始終保持著對社會與人的良善。我進入北科大重拾教師身分,必須與剛創立的卡市達保持距離;這些人便以他們個別的所長,透過共治維持住了卡市達的營運。做高湯料理的老闆,讓聚餐活動的食物可以不必外求;做廢棄物設計的藝術家,替店面規劃著新的裝潢風格。我們距離完全的自給自足仍有大段的路程需要努力,但是在這個已經具備雛型的共榮生活圈裡,可以看見新的創業模式裡,競爭並不是唯一。
不同角色的英雄們像《復仇者聯盟》那樣在卡市達合作,求取全體而非只限於個人的生存。這個光景與我當初創立卡市達時的夢想,已經逐步在接近之中;我感謝曾經為了這裡付出過的每一個伙伴和創業家,同時也慶幸當初投入與之後所有人的幫忙維
【推薦序1】
從「天真者」到「魔術師」的英雄之旅 國立政治大學創新與創造力研究中心創造力講座主持人.名譽教授/吳靜吉
那是2010年,于芸剛回到台灣不久,剛取得劍橋大學的博士學位的她,在一個半公開場合自我介紹。
她把PPT檔投影在牆上,第一張圖片是一位小女孩在大風雪交加的路上撐著一把破傘。這讓我非常驚訝於她利用影像表述生命原型的能力。那時,我知道,她馬上就要展開屬於自己的英雄之旅。
她在這本書的自序中說:「過去二十多年的流浪歷險,其實只是某種的鋪陳和前情提要,真正的劇情才要開始:流浪博士面對這個熟悉又陌生的故鄉能做什麼?需要做什麼?一切都是那麼的不明且讓人不安。」
我相信,2010年那張圖片傳遞的訊息之一,是她回台後,面對熟悉又陌生的台灣近鄉情怯的不安。她認為自己當下和過往的生命原型是「孤兒」,這個「孤兒」正要展開她的英雄之旅。所謂英雄是指每一位決心揮別過去並展開新生命追求、勇敢走向未知旅程的「戰士」。我相信于芸已經認定她未來的轉變不是盲人摸象的大學者,也不是誤闖森林的小白兔。她的確已經下定決心克服種種有形和無狀的關卡,希望在生命舞台上扮演全新的角色。
既然當時認定自己的原型是「孤兒」,她就很像灰姑娘等待喜歡的王子舉辦舞會,也期待及時出現的仙女引領和協助在舞會中遇見王子。憑著她擁有多元智慧等優勢的獨特組合之「水晶鞋」,最後會因這些特色的組合跟她的王子過著快樂幸福的生活。
這裡所謂的王子不是人,是志業。所以,她創業英雄之旅的理想同時具有「追尋者」、「戰士」、「創造者」、「智者」、「愛人者」和「照顧者」等這些原型的內涵。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她在政大公企中心的「事業舞會」中開始建構鋪展「創立方」的創意生態,讓年輕人在此啟動各自的創業英雄之旅,在「創立方」這個創意生態中,他們透過各種試煉,溝通、合作和行銷,而展開經創意到創新到創業的旅程。
在她啟動創業之旅時,我發現她是個「天真者」,她開始覺得「創立方」是安全的地方,相信別人會照顧她、滿足她的需求,她也相信所有的人不會故意互相傷害。對那些進駐的年輕人,她善盡「照顧者」的角色,甚至於教他們怎麼煮鹹稀飯,搏感情、飆創意。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這些年輕人的成長中。
創立方是于芸回台後第一個社會和教育創新,在口耳相傳之下,她突然忙碌起來,「照顧者」的特色之一就是不知道怎麼拒絕別人,她果然忙上加忙。所有的英雄之旅都會面臨許多困難和挑戰,幸虧她「戰士」的原型總是適時出現,因此將恐懼暫放一邊去做她該做的事,也會尋回她原本的信念做適度的冒險。
在這個過程中,她不斷地吸取外來的訊息和能量,不管是本土的創業家或偶而路過台北的外國創業者,她都會透過自己的關係資本,邀請這些外賓來加入「創立方」的英雄之旅。她也親赴矽谷的IDEO,體悟設計思考的方法之後,再繼續運用自己的關係資本提供機會讓更多人學習設計思考。二十幾年的英國學習、工作和生活的經驗,讓她隨時隨意取得豐富助長「創立方」的資源。
為了實踐文創之旅,她也和英國創意經濟之父約翰.霍金斯(John Howkins)以及他的關係企業BOP顧問公司建立伙伴關係,引進知識和經驗。
創立方之後,她自己也在西門町的武昌街「武昌起義」,開辦「卡市達創業加油站」(Custard Cream Coworking Space),複製又創新共同工作空間的理想,之後不久又在安和路打造另一家共同工作空間,為文創人和創業家打造一個「安和樂利」的空間。
這時候的她已經發揮了「魔術師」和「統治者」的原型,因為是「魔術師」,在整個英雄之旅的過程中,從最早的「孤兒」啟動自我療癒的過程,領悟到她可以聚集擁有的息息相關的人事物資源幫助別人。
所以她在自序中說:「在一連串重新學習的過程中,我逐漸發現創業這個領域與我原本的專長其實也不是完全無關。表面上,創業應該屬於經濟、管理的知識,但是當我在研究、觀察創新創業的歷程時,設計思考中相當重視的一個環節與『故事力』有著顯著的關係。形塑一個觀點或對使用者的觀察洞見,需要的就是說故事的能力。直到這個時候,我在英國所學的文學與哲學,開始派上用場。」「一個創業家就是在自己的故事裡扮演主角的英雄,有著不同的性格原型,但是都為了改變什麼而踏上冒險旅程,而後碰上試煉,最後成功地凱旋或者壯烈地失敗。這個發現讓我試著由故事與創業的連結切入,用一種不同於經濟的角度來談創業。幸運的是,即使這種解釋方式與眾不同,而且還是出自一個半路出家者的口中,但我並沒有因此被打成離經叛道的異類。」
于芸具有領袖的特質,擅長賦予別人適性揚才的工作,她也期待那些受她照顧的人可以仰賴她的指導;當然,她也是一個「創造者」。她隨時隨地靈感乍現,她也努力地實踐夢想、開創生命,但總覺得自己未盡全力,繼續發揮在「追尋者」的原型尋找方針,在尋找的過程中,心中總覺得有點騷動不安,並且期待更美好的事情會發生。對那些創業者的年輕人,她仍然扮演「照顧者」的角色。
《創業家的英雄之旅》這本書是她回台後的第四本書,也是我一直想做但連動都沒有動的書,她創業的英雄之旅也在實踐我自己本身的夢想,我羨慕她也感謝她,希望很多人都能夠跟我一起分享閱讀這本書所喚醒的記憶和英雄之旅的故事。
【推薦序2】
創業是一場人生旅行 台灣土地開發公司董事長/邱復生
回想起來,過去的人生裡,我一直在創業。
二十多歲的時候,我向廣告公司的老闆說自己想獨立門戶。老闆除了欣然同意,之後還給了我許多案子做,變成我的主要客戶。因為我幫他製作的影片比別的廣告製片公司好,也更了解老東家的需要。
慢慢的,我們在市場上得到越來越多的肯定,生意好到一年可以拍一百多部廣告片,而且品質一直是市場上最好的。
公司走到了高峰之後,我開始尋找下一個戰場。就這樣,從製作電視、電影、經營電視台到今天做土地開發,我總是不斷的在尋找新的事業方向。就這樣一次又一次的歸零學習,經歷一次又一次的創業人生。
我之所以會不斷的創業,可能是因為我的個性使然吧。從小,我就是一個很喜歡把朋友聚集在一起的人,我享受那種一大群人去把一件事做成的感覺,不管是一起去偷摘水果、烤地瓜或游泳。那種大家一起打拼和共享成果的快樂,促使我不斷的去經歷創業人生。
現在,六十多歲了,我還持續在創業。你問我,創業這麼多年之後對創業的感覺是什麼?
我只有兩個字:「挫折」。是的,創業就是不斷經歷挫折的人生,創業的過程永遠充滿挫折,也就是不斷的失敗,不斷的失敗才能讓你找到成功的道路。挫折的經驗會給你下次的警惕,而成功的經驗則是下次創業的陷阱。那你可能會問,是什麼動力能讓我不斷的去經歷挫折和失敗?我想,那是因為我很清楚我想過的是什麼樣的人生吧。
我知道自己不要過重複的人生,不要一勞永逸的生活。所以總把一個事業做起來之後就會想去做另外一個新事業,而且格局要越做越大,難度要越來越高,特別是那些別人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業。回顧我的創業旅程,就像坐在一列前方沒有軌道的疾行火車,邊開邊在前方鋪鐵軌。
在創業一段時間累積了一些資源之後,1989年,我夢想著要讓台灣的電影能在全世界發光,於是投資連拍了四部電影,一路摘下了威尼斯和坎城影展最重要的獎項。1993年,我們想讓台灣擁有一家不一樣的電視台,於是創辦了TVBS,改變了台灣的電視市場。一路走到今天,我們仍然在想辦法為台灣社會創造更大的可能。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