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百句說管理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論語百句說管理》乃是將論語的文句中篩選出跟管理應用過程可以有較為明顯連接的意涵,利用語譯及管理延伸內涵的方式,將平時可以學習到的管理方法及應用技巧,嘗試從企業管理觀點來加以解釋及說明。希望讀者不僅可以體會論語中的孔子思想,同時也能加以推展到管理上的創造應用,以發揮「讀、想、用」之境界。
目錄
推薦序
前言
第一篇 團隊管理
第二篇 目標管理
第三篇 人力資源管理
第四篇 行銷管理
第五篇 員工管理教育及自我管理
第六篇 領導及管理創新思維
第七篇 自我及人際關係管理
第八篇 經營管理
第九篇 企業文化
第十篇 忠誠度之建立
第十一篇 成本管理
第十二篇 企業誠信
第十三篇 其他管理範疇
序/導讀
推薦序
方俊吉
中華民族不僅歷史悠久,更創造出優良、厚實而具包容力之文化。先秦時期,諸子百家為中國開創多元而燦爛之學術思想基礎。降及漢代,孝武皇帝採董仲舒之議,而宣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自此,以孔子為宗師,而揭櫫「人本」,強調「倫理」、倡導「道德」,而秉持「中道」之儒家學說,終成中華民族兩千多年來,學術思想與生活文化之主流核心。
《史記.孔子世家》載:「天下君王至於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清世宗於雍正元年三月(西元1723年),
詔禮部曰:「至聖先師孔子,道冠古今,德參天地,樹百王之模範,立萬世之宗師,其為功于天下者,至矣!」雍正五年二月,又詔云:「朕惟孔子,以天縱之至德,集群聖之大成。堯、舜、禹、湯、文、武相傳之道,具於經籍者,賴孔子纂述修明之。而《魯論》一書,尤切於人生日用之實,使萬世之倫紀以明,萬世之名分以辨,萬世之人心以正,風俗以端。⋯⋯」雍正連發兩詔,指明孔子之所以受億兆世人之崇敬,除因其人格之偉大外,乃在於夫子倡導「明倫紀」、「辨名分」、「正人心」、「端風俗」之教化,而奠定中華民族優良之人文精神根基。
《論語》一書,乃載錄孔子之人格風範及其明訓,最直接之典籍。《漢書.藝文志》載:「《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然則,《論語》可謂蘊含夫子天縱之睿智與遠大之視野與胸襟。或有以「中國人之聖經」稱之,良有以也。近人梁任公先生推崇《論語》一書,云:「二千年來,國人思想之總泉源。」又:「孔子這個人有若干價值,則《論語》這部書,也連帶有若干價值。」日本近代之著名漢學家、兒島獻吉郎則云:「《論語》一書,實通之古今而不謬,施之中外而不悖者。」且謂:「孔教博行於一國,孔道永傳於百世。⋯⋯予所以稱孔子為中國絕代之偉人。且也孔子之道,遠播於四域之外。⋯⋯就全世界觀之,論語之價值,已與《新約全書》競勝。」古今中外學者之推崇如此,《論語》之殊勝,可想而知矣。
實則,《論語》一書之思想理念,不僅為無數中國人藉以為立身處世及為學、為政之圭臬,其精神更被廣泛應用於教育、藝文,乃至經濟、企管⋯⋯等方面,多能發揮其直接而有效之指導功能。長久以來,以儒家思想所建構之價值觀念與道德標準,更影響於鄰近之韓國、日本、越南、新加坡⋯⋯等,亞洲大半之國家,形成所謂「儒家文化生活圈」,相較於凸顯「個人英雄」,標榜「功利主義」,而憑藉宗教之力量,以維繫家庭關係及社會正義之「西方文化」,截然有所不同,且多所超越。
《大學》載:「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此誠千古不易之定律。然而,為學求知,其本末、先後為何﹖竊以為世人為學,當以「正德」為本,即以修己立品、開展胸襟視野,提昇自身之人格為先務,而知識之充實與見聞之增廣,則等而次之。至於,學問知識之價值及其終極目標,則在於發揮其指導功能,以改善、提昇人類之生活品質。《尚書.大禹謨》載:禹曰:「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其此之謂乎﹗宋初、鴻儒胡安定先生嘗謂:儒家之綱常名教,乃萬世不變之「體」,而儒家之典籍詩書,為垂法後世之「文」。將「體」、「文」付諸現實,藉以「潤澤斯民」,達到「民安國治」之目的,即所謂「用」之所在。先生倡此「明體達用」之說,誠乃的論也。
眾所周知,大和民族乃一注重教育而擅於仿效之族群。長久以來,日本之傳統文化受儒家思想之影響至為深遠,其有識之士,亦多服膺於儒家思想,而深好《論語》一書。近代以來,成功將《論語》之精神,應用於企業經營者,比比皆是。如:被譽為「日本近代工業之父」、「日本金融之王」及「日本近代經濟領路人」之澀澤榮一(1840-1931),即認定《論語》一書乃「工商之本」,奉之為「商業聖經」,進而,將儒家之精神,與效仿歐美之經濟理論,融合為一,著《論語加算盤》一書,而奠定近代以來,日本經營思想之基礎。澀澤氏嘗謂:《論語》一書,講究忠、孝、仁、義;「算盤」則言商求利。二者並不矛盾,關鍵在於能「見利思義」。稍後,有「日本經營之神」美譽之「松下電器」(NATIONAL)創辦人松下幸之助,其經營管理之論,亦明顯以儒家思想為基礎。至於晚近,諸多對日本經濟振興有重大貢獻之企業家,亦多深受儒家精神之影響。如:「當代日本經營四聖」之一,「京瓷」會社
(KYOCERA)之創辦人稻盛和夫,有一追隨多年之學生皆木和義,撰就《稻盛和夫的論語》一書,指稱稻盛先生之經營哲學,乃源自《論語》。且謂:一般而言,《論語》對倫理、道德論述較多,然而,稻盛和夫除論述經營者之修身養性外,於企業之社會責任與倫理等方面,亦大量引用《論語》之道理。他如:「東芝」(TOSHIBA)總經理土光敏夫、「豐田」會社(TOYOTA)之創始人豐田佐吉、豐田喜一郎父子均喜好研讀《論語》。此外:盛田昭夫(SONY「索尼」電器會社創辦人之一)、橫山亮次(日本化成會社總經理)、小平浪平(HITACHI「日立」集團創辦人)與立石一真(立石電機會社創辦人)⋯⋯等,日本工商界舉足輕重之企業家,多將儒家所倡之「人本」、「誠」、「禮」與「和為貴」、「和而不同」⋯⋯等精神,或加體現、倡導,或作為企業經營之指導原則。《論語》一書所闡發之理念、精神,對於日本企業文化之影響,可見一斑。
管理學博士李樑堅出身北港小康之家,自幼勤勉好學。就讀中學時,初誦《論語》一書,即愛不釋手,一再研讀,而未嘗或懈。及長,就讀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系、所,以優異之成績獲管理學之博士學位,並通過公務人員高等考試。經短暫之公職生涯,旋獲聘至義守大學任教並兼任財金系主任。由於樑堅博士學識優異而擅於融會貫通,且能學以致用,並將所學發揮於行政管理之實務上,而政通人和,屢蒙長官委以重任。歷任推廣教育中心主任、主任秘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EMBA執行長等職,成效卓著,終獲董事會拔擢為行政副校長。
樑堅博士有鑑於於平素授課,時有援引《論語》中相關之章句,以為企業管理之參驗,而反應奇佳。乃於課餘之暇,爬羅剔抉,精選廿篇《論語》四百八十餘章中,與管理相關之言百句,分別摘隸於:團隊管理、目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行銷管理、員工管理及自我管理、領導及管理創新思維、自我及人際關係管理、經營管理、企業文化、忠誠度建立、成本管理、企業誠信、其他管理共十三單元。推衍聖哲之智慧教言,以為析說管理實務之參酌,名曰:《論語百句說管理》。書成,邀序於我,觀乎此書,乃援傳統之哲思,而用於現代管理之所謂跨領域著作,頗具創意。余於管理學雖屬門外漢,然閱讀之後,多所領悟,受益匪淺。唯《論語》一書蘊含古昔聖哲諸多為人處事之智慧與經驗,無怪乎宋初、宰相趙普嘗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言。然則,《論語》章句中之義理,可應用推衍於企業管理之章句,當不止於此。誠有待樑堅博士再接再勵,進一步充實發揮者。謹贅此,用表慶賀及期勉之意。
前言
管理學是一門實務活用的學科,不僅可應用在企業經營與治理,也可用在平常人際關係互動及人生自我管理以及政府職能的治理。然而至聖先師孔子的人生言論及治理智慧更是無限延伸,除了對相關事件的管理智慧加以闡述外,跟其弟子的問答及其他君王諸侯的詢問對談中,也處處流露出管理的禪機及哲理。
《論語百句說管理》乃是將論語的文句中篩選出跟管理應用過程可以有較為明顯連接的意涵,利用語譯及管理延伸內涵的方式,將平時可以學習到的管理方法及應用技巧,嘗試從企業管理觀點來加以解釋及說
明。希望讀者不僅可以體會論語中的孔子思想,同時也能加以推展到管理上的創造應用,以發揮「讀、想、用」之境界。
本書均以魏‧何晏注、北宋‧邢隅疏之《論語注疏》為底本,包含100句孔子及其弟子主講論語的經典語句,共分13篇,區分有團隊管理3則、目標管理2則、人力資源管理15則、行銷管理3則、員工管理教育及自我管理22則、領導及管理創新思維13則、自我及人際關係管理22則、經營管理10則、企業文化4則、忠誠度建立1則、成本管理1則、企業誠信2則及其他管理範疇2則,因此跟企業管理各功能也都嘗試予以互相呼應,再經由文句之翻譯及個人管理經驗之體會,希望給予讀者有「相互串聯,融合古今」之想法。
管理之功效往往需見證於許多相關企業案例的實踐,而論語之中心思維則是環繞在「自我管理」、「誠信待人」、「不斷成長及創新」之內涵中,雖然這只是個人看法的提出,而後也希望能結合孟子、大學、中庸再擴大融合形成四書管理學之精華,讓中華先賢的智慧領悟能夠感動影響更多人,並能加以力行實踐,進而提昇社會國家的中道力量,以形成更為臻善的生活氛圍。
論語雍也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一個人不能只有自己有能力,而是要別人也一起共同成長,這就是團隊管理的重要性,如果主管能力強,也能帶動部屬能力有所提昇,就能發揮整體戰鬥力。在論語泰伯篇也提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知識分子有責任目標,也要宣導仁道,同樣地企業經營的
試閱
方俊吉
中華民族不僅歷史悠久,更創造出優良、厚實而具包容力之文化。先秦時期,諸子百家為中國開創多元而燦爛之學術思想基礎。降及漢代,孝武皇帝採董仲舒之議,而宣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自此,以孔子為宗師,而揭櫫「人本」,強調「倫理」、倡導「道德」,而秉持「中道」之儒家學說,終成中華民族兩千多年來,學術思想與生活文化之主流核心。
《史記.孔子世家》載:「天下君王至於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於夫子,可謂至聖矣。」清世宗於雍正元年三月(西元1723年),
詔禮部曰:「至聖先師孔子,道冠古今,德參天地,樹百王之模範,立萬世之宗師,其為功于天下者,至矣!」雍正五年二月,又詔云:「朕惟孔子,以天縱之至德,集群聖之大成。堯、舜、禹、湯、文、武相傳之道,具於經籍者,賴孔子纂述修明之。而《魯論》一書,尤切於人生日用之實,使萬世之倫紀以明,萬世之名分以辨,萬世之人心以正,風俗以端。⋯⋯」雍正連發兩詔,指明孔子之所以受億兆世人之崇敬,除因其人格之偉大外,乃在於夫子倡導「明倫紀」、「辨名分」、「正人心」、「端風俗」之教化,而奠定中華民族優良之人文精神根基。
《論語》一書,乃載錄孔子之人格風範及其明訓,最直接之典籍。《漢書.藝文志》載:「《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然則,《論語》可謂蘊含夫子天縱之睿智與遠大之視野與胸襟。或有以「中國人之聖經」稱之,良有以也。近人梁任公先生推崇《論語》一書,云:「二千年來,國人思想之總泉源。」又:「孔子這個人有若干價值,則《論語》這部書,也連帶有若干價值。」日本近代之著名漢學家、兒島獻吉郎則云:「《論語》一書,實通之古今而不謬,施之中外而不悖者。」且謂:「孔教博行於一國,孔道永傳於百世。⋯⋯予所以稱孔子為中國絕代之偉人。且也孔子之道,遠播於四域之外。⋯⋯就全世界觀之,論語之價值,已與《新約全書》競勝。」古今中外學者之推崇如此,《論語》之殊勝,可想而知矣。
實則,《論語》一書之思想理念,不僅為無數中國人藉以為立身處世及為學、為政之圭臬,其精神更被廣泛應用於教育、藝文,乃至經濟、企管⋯⋯等方面,多能發揮其直接而有效之指導功能。長久以來,以儒家思想所建構之價值觀念與道德標準,更影響於鄰近之韓國、日本、越南、新加坡⋯⋯等,亞洲大半之國家,形成所謂「儒家文化生活圈」,相較於凸顯「個人英雄」,標榜「功利主義」,而憑藉宗教之力量,以維繫家庭關係及社會正義之「西方文化」,截然有所不同,且多所超越。
《大學》載:「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此誠千古不易之定律。然而,為學求知,其本末、先後為何﹖竊以為世人為學,當以「正德」為本,即以修己立品、開展胸襟視野,提昇自身之人格為先務,而知識之充實與見聞之增廣,則等而次之。至於,學問知識之價值及其終極目標,則在於發揮其指導功能,以改善、提昇人類之生活品質。《尚書.大禹謨》載:禹曰:「正德、利用、厚生,惟和。」其此之謂乎﹗宋初、鴻儒胡安定先生嘗謂:儒家之綱常名教,乃萬世不變之「體」,而儒家之典籍詩書,為垂法後世之「文」。將「體」、「文」付諸現實,藉以「潤澤斯民」,達到「民安國治」之目的,即所謂「用」之所在。先生倡此「明體達用」之說,誠乃的論也。
眾所周知,大和民族乃一注重教育而擅於仿效之族群。長久以來,日本之傳統文化受儒家思想之影響至為深遠,其有識之士,亦多服膺於儒家思想,而深好《論語》一書。近代以來,成功將《論語》之精神,應用於企業經營者,比比皆是。如:被譽為「日本近代工業之父」、「日本金融之王」及「日本近代經濟領路人」之澀澤榮一(1840-1931),即認定《論語》一書乃「工商之本」,奉之為「商業聖經」,進而,將儒家之精神,與效仿歐美之經濟理論,融合為一,著《論語加算盤》一書,而奠定近代以來,日本經營思想之基礎。澀澤氏嘗謂:《論語》一書,講究忠、孝、仁、義;「算盤」則言商求利。二者並不矛盾,關鍵在於能「見利思義」。稍後,有「日本經營之神」美譽之「松下電器」(NATIONAL)創辦人松下幸之助,其經營管理之論,亦明顯以儒家思想為基礎。至於晚近,諸多對日本經濟振興有重大貢獻之企業家,亦多深受儒家精神之影響。如:「當代日本經營四聖」之一,「京瓷」會社
(KYOCERA)之創辦人稻盛和夫,有一追隨多年之學生皆木和義,撰就《稻盛和夫的論語》一書,指稱稻盛先生之經營哲學,乃源自《論語》。且謂:一般而言,《論語》對倫理、道德論述較多,然而,稻盛和夫除論述經營者之修身養性外,於企業之社會責任與倫理等方面,亦大量引用《論語》之道理。他如:「東芝」(TOSHIBA)總經理土光敏夫、「豐田」會社(TOYOTA)之創始人豐田佐吉、豐田喜一郎父子均喜好研讀《論語》。此外:盛田昭夫(SONY「索尼」電器會社創辦人之一)、橫山亮次(日本化成會社總經理)、小平浪平(HITACHI「日立」集團創辦人)與立石一真(立石電機會社創辦人)⋯⋯等,日本工商界舉足輕重之企業家,多將儒家所倡之「人本」、「誠」、「禮」與「和為貴」、「和而不同」⋯⋯等精神,或加體現、倡導,或作為企業經營之指導原則。《論語》一書所闡發之理念、精神,對於日本企業文化之影響,可見一斑。
管理學博士李樑堅出身北港小康之家,自幼勤勉好學。就讀中學時,初誦《論語》一書,即愛不釋手,一再研讀,而未嘗或懈。及長,就讀成功大學交通管理系、所,以優異之成績獲管理學之博士學位,並通過公務人員高等考試。經短暫之公職生涯,旋獲聘至義守大學任教並兼任財金系主任。由於樑堅博士學識優異而擅於融會貫通,且能學以致用,並將所學發揮於行政管理之實務上,而政通人和,屢蒙長官委以重任。歷任推廣教育中心主任、主任秘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EMBA執行長等職,成效卓著,終獲董事會拔擢為行政副校長。
樑堅博士有鑑於於平素授課,時有援引《論語》中相關之章句,以為企業管理之參驗,而反應奇佳。乃於課餘之暇,爬羅剔抉,精選廿篇《論語》四百八十餘章中,與管理相關之言百句,分別摘隸於:團隊管理、目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行銷管理、員工管理及自我管理、領導及管理創新思維、自我及人際關係管理、經營管理、企業文化、忠誠度建立、成本管理、企業誠信、其他管理共十三單元。推衍聖哲之智慧教言,以為析說管理實務之參酌,名曰:《論語百句說管理》。書成,邀序於我,觀乎此書,乃援傳統之哲思,而用於現代管理之所謂跨領域著作,頗具創意。余於管理學雖屬門外漢,然閱讀之後,多所領悟,受益匪淺。唯《論語》一書蘊含古昔聖哲諸多為人處事之智慧與經驗,無怪乎宋初、宰相趙普嘗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言。然則,《論語》章句中之義理,可應用推衍於企業管理之章句,當不止於此。誠有待樑堅博士再接再勵,進一步充實發揮者。謹贅此,用表慶賀及期勉之意。
前言
管理學是一門實務活用的學科,不僅可應用在企業經營與治理,也可用在平常人際關係互動及人生自我管理以及政府職能的治理。然而至聖先師孔子的人生言論及治理智慧更是無限延伸,除了對相關事件的管理智慧加以闡述外,跟其弟子的問答及其他君王諸侯的詢問對談中,也處處流露出管理的禪機及哲理。
《論語百句說管理》乃是將論語的文句中篩選出跟管理應用過程可以有較為明顯連接的意涵,利用語譯及管理延伸內涵的方式,將平時可以學習到的管理方法及應用技巧,嘗試從企業管理觀點來加以解釋及說
明。希望讀者不僅可以體會論語中的孔子思想,同時也能加以推展到管理上的創造應用,以發揮「讀、想、用」之境界。
本書均以魏‧何晏注、北宋‧邢隅疏之《論語注疏》為底本,包含100句孔子及其弟子主講論語的經典語句,共分13篇,區分有團隊管理3則、目標管理2則、人力資源管理15則、行銷管理3則、員工管理教育及自我管理22則、領導及管理創新思維13則、自我及人際關係管理22則、經營管理10則、企業文化4則、忠誠度建立1則、成本管理1則、企業誠信2則及其他管理範疇2則,因此跟企業管理各功能也都嘗試予以互相呼應,再經由文句之翻譯及個人管理經驗之體會,希望給予讀者有「相互串聯,融合古今」之想法。
管理之功效往往需見證於許多相關企業案例的實踐,而論語之中心思維則是環繞在「自我管理」、「誠信待人」、「不斷成長及創新」之內涵中,雖然這只是個人看法的提出,而後也希望能結合孟子、大學、中庸再擴大融合形成四書管理學之精華,讓中華先賢的智慧領悟能夠感動影響更多人,並能加以力行實踐,進而提昇社會國家的中道力量,以形成更為臻善的生活氛圍。
論語雍也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一個人不能只有自己有能力,而是要別人也一起共同成長,這就是團隊管理的重要性,如果主管能力強,也能帶動部屬能力有所提昇,就能發揮整體戰鬥力。在論語泰伯篇也提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知識分子有責任目標,也要宣導仁道,同樣地企業經營的目標及願景也是企業經營者要加以努力的部分。又如論語述而篇提及:「奢則不遜,儉則固」,也是企業之基本經營法則及追求目標,企業經營不能賺了錢,就不懂得要節約及減少浪費成本。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