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管理的前沿

The Frontiers of Management Where Tomorrows Decisions Are Being Shaped Today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9 459
    51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改變就是機會」這個主軸貫穿全書,這也是杜拉克眾多著作中的一貫信念。本書包括杜拉克從1982 年至1986 年於《華爾街日報》、《哈佛商業評論》……等多本權威刊物發表的文章,
內容都著眼於改變。


本書的37 個篇章:一篇專訪、一篇後記及35 篇短篇專文和論文,涵蓋各式各樣的題材。不過這些篇章都是一個統一主題(即今日高階主管所面臨的明日挑戰)的不同層面。明日會是什麼模樣,主要取決於今日決策者的知識、洞察力、遠見與能力,特別是我們各種機構裡的決策者,也就是高階主管。但高階主管都是大忙人,因此,如何讓這些大忙人認清並了解他們當前、緊急的日常作為和決定,會產生何等深遠的牽連與衝擊,就是本書每一篇章致力達成的目標。

還有第二個主題貫穿這37 篇多元而互異的文章:變革就是機會。本書每一篇論文與短篇專文都著眼於變革。有些是深刻、重大的變革,例如資訊對組織的衝擊;其他變動或許短暫如過眼雲煙,但絕非較不重要。每一次改變或可視為威脅,但每一次改變也必須被視為機會來善加利用。

作者

彼得‧杜拉克

彼得‧杜拉克生長於一個文化環境優越的家庭,薰陶於猶太–基督教信仰傳統。1937 年移居美國,2002 年6 月20 日榮獲美國「總統自由勳章」。

 

杜拉克一生好學、敏思、善察、能析;筆耕不輟,以逾40 部著作享譽世界;治學精進、不拘框條,觸類旁通、不落窠臼。他早年學金融,1931 年獲法蘭克福大學法學博士。經濟學上,他尊敬凱因斯(John M. Keynes 1883-1946),但跟隨熊彼德(Joseph A. Schumpeter 1883-1950)。政治學上,他主張多元化和去中心化,對極權主義持嚴肅的批判態度。他對存在主義哲學與生存神學,特別是齊克果(S. Kierkegaard 1813-1855)的思想研究,造詣頗深。

 

杜拉克自稱為「旁觀者」,始終持守立場清醒、思維冷靜、人格獨立、思想自由以及責任意識。做為「社會生態學家」,他具有明心慧眼、洞察力強,為世人的社會與組織守望的美德、正直與良知,勇於在批判中追求創新。他創立了「現代管理學」,主張管理的理論創新與實踐探索、走「知信行」合一之路,因此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和「管理大師中的大師」。

 

杜拉克在世近一個世紀。他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見證從科學技術變革到思想理念革新的過程;目睹從工業時代進入智識(知識)時代、資訊時代的變化;親歷從資本主義社會發展到後現代知識型社會的變遷;對所有經歷的變化以及21 世紀的人類發展,他都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見。今天,我們能夠深切感知到他的貢獻永不止於20 世紀,對未來世界的發展與變化,杜拉克的思想必定會產生更加積極且深遠的影響。

 

譯者介紹

 

洪世民

 

六年級生,外文系畢,現為專職翻譯,曾獲吳大猷科普著作翻譯獎,譯作涵蓋各領域,包括《大盜、英雄與革命者之路》、《伊斯蘭啟蒙運動》、《如何「無所事事」》等。

目錄

總序  向一位跨世紀的大師致敬 許士軍 

總序  功能正常的社會和博雅管理 邵明路 

導讀  明日的模樣,取決於今日的決策者 孫明德 

 

前言  未來正在今日塑造

專訪  與一位博學廣知智者的一席談

第一部 經濟

第1 章  已改變的世界經濟

第2 章  美國的創業工作機器

第3 章  OPEC 為何必敗無疑

第4 章  變遷中的多國籍企業

第5 章  管理外匯曝險

第6 章  出口市場與國內政策

第7 章  歐洲的高科技雄心

第8 章  我們可以向德國人學習什麼

第9 章  論進入日本市場

第10 章 對日貿易:解決之道

第11 章 對抗式貿易的危險

第12 章 現代的先知:是熊彼得或凱因斯?

第二部 人員

第13 章 挑選人才:基本規則

第14 章 評量白領的生產力

第15 章 第一線督導員走到衰退之期?

第16 章 薪酬太高的高階主管:貪婪效應

第17 章 年事過高的高階主管:讓公司保持年輕

第18 章 付錢給專業院校

第19 章 工作與人員:愈來愈不相配

第20 章 優質教育:新成長領域

第三部 管理

第21 章 管理階層:成功帶來的問題

第22 章 管控幕僚的工作

第23 章 裁減中階管理層

第24 章 以資訊為基礎的組織

第25 章 工會就要變得無關緊要了嗎?

第26 章 工會的彈性:為何現在有其必要

第27 章 管理是博雅教育

第四部 組織

第28 章 惡意併購及相關弊端

第29 章 成功收購的五原則

第30 章 創新的組織

第31 章 零成長的企業

第32 章 自動化為何划得來

第33 章 IBM 的華生:明日願景

第34 章 貝爾拆分案的教訓

第35 章 社會的需求與商機

後記  社會創新:管理的新面向

謝辭 

序/導讀

【自序】

未來正在今日塑造

本書的 37 個篇章:一篇專訪、一篇後記及 35 篇短篇專文和論文,涵蓋各式各樣的題材。不過這些篇章都是一個統一主題(即今日高階主管所面臨的明日挑戰)的不同層面,從一開始就打算最後要集結成一本書出版。若說有哪一個單一假設構成了這些篇章的基礎,那就是未來正在由完全不知名的人物塑造:這裡的某位執行長、那裡的某位行銷經理、遠方的某位培訓總監或財務總管;他們從事平凡乏味的工作,例如打造管理團隊、開發新的定價策略、改變培訓課程,讓不同教育背景的人員都能運用新技術;或是進行新的成本會計分析,計算是否值得將焊接線自動化。

 

歸根結柢,這是 20 世紀的經驗教訓。這個世紀充斥了前所未見的災禍與大動亂:兩次世界大戰、一個史達林、一個希特勒、一個毛澤東,還有數十個次要但同樣殘暴的惡棍。事實上, 20 世紀每個十年所充斥的「歷史」份量,都和以往一整個世紀一樣多,而且幾乎沒有哪個十年是良性的。但這個世界的大部分地區(特別是已開發世界),不只有辦法一再從大災難中復原,還能重拾方向與動力― 在經濟上、社會上、甚至政治上。之所以能夠如此,主要原因是凡夫俗子(那些在日常公司行號與機構打理日常事務的民眾),於周遭世界崩壞時擔起了責任,繼續為明日打造一切。明日,正在今日塑造。

 

因此,明日會是什麼模樣,主要取決於今日決策者的知識、洞察力、遠見與能力,特別是我們各種機構裡的決策者,也就是高階主管。但高階主管都是大忙人,每一位的時間心力,都完全被日常危機占據(而日常危機實為高階主管平常完全可以預料的事件)。因此,如何讓這些大忙人認清並了解他們當前、緊急的日常作為和決定,會產生何等深遠的牽連與衝擊,就是本書每一篇章致力達成的目標。

 

有第二個主題貫穿這37篇多元而互異的文章:變革就是機會。本書每一篇論文與短篇專文都著眼於變革。有些是深刻、重大的變革,例如資訊對組織的衝擊、過去十年美國創業家激增的意義、成功的管理所引發的問題等等。其他變動或許短暫如過眼雲煙,但絕非較不重要,例如傳統工作與年輕、受過高等教育的職場生力軍的格格不入。每一次改變或可視為威脅(確實也有許多高階主管作如此想)。但每一次改變也必須被視為機會來善加利用:做不同的、新的事情的機會,尤其是做更好的、更具生產力、更能獲利的事情。因此,本書不僅以提供知識、洞察力、遠見、能力為目標,也旨在創造願景。

 

彼得.杜拉克

1986 年夏於美國加州克萊蒙市

 

【導讀】

明日的模樣,取決於今日的決策者

                                                                       孫明德博士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慨:「如果當年……,現在早就……。」這樣的句型不管企業還是個人都一體適用。會有這樣的感慨,是因為多年後回頭看,會覺得是因為當時的資訊不足,或是膽識不夠而做了另一種決策。因此,我們一直希望能夠掌握更多資訊,了解趨勢,才有勇氣做出正確的判斷。

 

不過,管理大師杜拉克的想法卻不同,正如本書開宗明義點出:「未來的社會是不是能夠與我們的想望相同,明日會是什麼模樣,主要取決於今日決策者的知識、眼光、遠見與能力,特別是我們各種機構裡的決策者,也就是高階主管。」

 

未來的結果如何,竟然不是來自精準預測,而是由決策者本身決定!杜拉克顛覆了一般人對未來的看法,而這種信念也成為貫穿他 1980、1990 年代重要著作的基本前提。

 

本書書名《管理的前沿》(The Frontiers of Management),“Frontier” 這個字除了「前沿」之外,還可以翻譯成「新開拓的土地」或「邊境」。試想在美國西部大拓荒時期,面對前方的遼闊大地,是否跟企業經營者如今面對的產業變局,像是美中貿易戰、新冠疫情,以及全球供應鏈的變遷一樣,有著相似的疑慮與期待。

 

「改變就是機會」這個主軸貫穿全書,這也是杜拉克眾多著作中的一貫信念。本書包括杜拉克從 1982 年至 1986 年於《華爾街日報》、《哈佛商業評論》……等多本權威刊物發表的文章,內容都著眼於改變。

 

他將改變簡單分為兩類:有些是深刻、重大的變革,如資訊對組織的衝擊、過去十年美國企業激增的意義、成功管理所引發的問題等;另外一類變動或許時間短暫,但絕非較不重要。

雖然寫作時間距今最遠已有四十年,但杜拉克當年的洞察與預測,卻已不偏不倚成為我們生存時代的現況。例如當時杜拉克就預言:「半導體晶片的成本約有 70%是知識,勞力不超過

12%。」

 

令人驚訝的是,美國政府在 2021 年 6 月出版的〈供應鏈百日檢視〉提到,在半導體三大產品中,邏輯 IC 設計和製造難度遠高於儲存和模擬 IC,占整體產值 42%,而美國在邏輯 IC

四大應用中除了手機 CPU 只占全球 42%,其他如電腦 CPU、GPU,以及可程式 IC,市占率都是百分之百。

 

這讓美國半導體製造市占率雖由 1990 年的 37% 降到 2020年的 12%,但美國卻獲得全球半導體總收入的半數,創造一年兩千億美元的銷售額。尤其是設計最需要的電子設計自動化軟體(EDA),光以 5 奈米設計成本 5.4 億美元來看,就等於 4 台 ASML 最先進的曝光設備造價,其衍生的大量智財權,更使得下游製造和終端客戶無法取代,而只能依循其規格製造和銷售。不僅如此,杜拉克稱之為「象徵經濟」的崛起,亦即資本流動、匯率和信用流動,成為帶動世界經濟的飛輪,取代「實質經濟」:商品與服務的流動。在 2020 年的後疫情時代中,這一點更為明顯可見。

 

杜拉克著作之所以成為經典,因為他提供了不受時間限制、精闢獨到的剖析,讓我們得以學習分析當下的能力、撥開洞察未來的層層迷霧,直指事物本質,並進一步創造未來。因此,千萬不能忽略他對於掌握全球經濟情勢的重要建議:「從現在起,任何想要在經濟上表現傑出的國家還有企業,特別是大企業,都必須接受這個事實:走在最前頭的是世界經濟;國內經濟政策必須能強化,或至少不削弱國家的國際競爭力,才會成功。這或許就是已然改變的世界經

濟最重要的特徵。」

本文作者為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軟精裝
    • ISBN
    • 9786269506415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472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5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