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高效回報:領導力的最高境界—倍增領袖的關鍵三階段

  • 9 432
    48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你團隊中有潛力的領袖,要不就是資產,要不就是負債。享譽國際的麥斯威爾,以淬鍊30年的領導 10 堂課,手把手帶你培育他人起來領導,將你共事者所擁有的能力用到極致,使他們達到自己的最好境地,讓團隊的影響力翻倍!

【本書簡介】
■讓你的給予更高效■
今日栽培的領袖,就是你明日的資產
領袖所投資時間的最大回報是多少?
如何吸引有領導潛力的人才加入組織或團隊?
實現願景和發展組織的最佳方式是什麼?

培育其他領袖!焦點不在聚集更多跟隨者,而在專注培育領袖。

任何組織的未來只受限於它培育出來的好領袖數目。領袖弱就等於組織弱,領袖強就等於組織強,萬事都因領導而有起有落。

國際級領導力專家約翰‧麥斯威爾,將帶領您逐步完成辨識、吸引、授權和定位領袖的過程,以創造一種能夠倍增領袖和複製領導力的文化。在書中,他將示範:

★領導桌:預備一個地方,讓有潛力的人可以前來
★七個激勵因素:發現可以激勵每一個人的個別因素
★團隊成功:使用10-80-10方法為部屬的成功做好準備
★誰該成長為領袖:珍愛並重視每個人,但使用80/20法則來選擇誰應該成長為領袖

您將真正體驗到培育領袖帶來的複利效應,並進入領導力的最高峰!

【本書特色】
1.有心有栽培其他領袖的最佳10堂「一對一」
2.帶領團隊進入「吸引、培育、倍增領袖」的正向循環
3.首刷隨書附贈「領導力倍增視覺化小卡」

【各界領袖力薦】(按姓氏筆畫列序)
◎本書揭示了投資潛在領袖的方式會產生一個複合效應:不僅改變組織、發揮組織效能、展現領導力,也留下可持續的資產,隱隱約約地揭開了第五階領導力的神祕面紗。
——逢甲大學跨領域設計學院暨雲創學院院長|佘日新
◎從企業 CEO 到投入公職,我完全明白書中提及「懷抱大夢想,卻有壞團隊,簡直是噩夢一場」的現實。如何改變這種公務文化?答案是——訓練他們成為領袖。
——前台東縣縣長|黃健庭
◎我的哲學是:「自己要成功,先幫助下面的人成功。」這個理念正與這本書所提到的觀點一致:「領導最高效的回報,就是培育領袖。」這樣的回報不僅體現在工作績效上,更能帶來領袖自身深層的滿足。
——前雅虎亞太區董事總經理、台達電等上市公司獨立董事|鄒開蓮
◎為何你該付出時間、力氣、資源,幫助別人起來領導?在經歷領導的不同季節後,我逐漸體會書中所說的:「我不保證這很容易,但我保證這很值得。」誠心推薦這本好書。
——「TFT為台灣而教」創辦人暨董事|劉安婷

【聯名推薦】
劉群茂|夏凱納靈糧堂、士林靈糧堂主任牧師
廖文華|真道教會主任牧師、夢想之家教育基金會創辦人暨董事長
萬力豪|The Hope教會主任牧師
陳鳳馨|資深媒體人、News98《財經起床號》主持人

作者

約翰‧麥斯威爾(John C. Maxwell)

美國知名領導學專家、演說家、《紐約時報》暢銷榜作者。他的著作以五十種語言發行,銷售量超過兩千六百萬本。由他主編的《聖經‧職場事奉版》(The Maxwell Leadership Bible),亦於2009年發行中文版。

2014年,他被「美國管理協會」(AMA)公認為商業界第一名的領導者,也被《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與《Inc.》雜誌遴選為全世界最具影響力的領導學專家。他創辦的約翰‧麥斯威爾公司(John Maxwell Company)、約翰‧麥斯威爾團隊(John Maxwell Team)、領袖裝備中心(EQUIP),以及約翰‧麥斯威爾領導力基金會(John Maxwell Leadership Foundation),已培訓過數百萬的領導者。

2015年,他們邁入新的里程碑:世界各國都有他們培訓過的領導者。身為「傑出領導網絡」(Luminary Leadership Network)所頒發的「德雷莎修女全球和平領導獎」的得主,麥斯威爾博士每年都受邀向《財星》500大公司、各國元首和許多頂尖的商業領袖,以及背景十分多元化的聽眾:美國西點軍校、美式足球國家聯盟及各國駐聯合國大使等演講。

目錄

【聯合推薦】劉安婷、黃健庭
【序1】以培育人才為核心的領導文化/鄒開蓮
【序2】永續與傳承/佘日新

◆引 言 培育領袖,人人都是贏家

◆第1章 發掘領袖:找出領袖,才能培育
發掘領袖的六個重點
缺了好球員,沒一隊會贏

◆第2章 吸引領袖:邀請人坐到領導桌前
坐到領導桌前的邀請
在領導桌前會發生何事
領導者要為他人擺設餐桌

◆第3章 理解領袖:先與人交心,才能領導
領導力永遠與人有關
試著從別人觀點看世界
總要問問題
成為更好的傾聽者

◆第4章 激勵領袖:鼓勵人全力以赴
內在還是外在?
七個激勵因素
哪些激勵因素能連結?
從激勵到習慣
動機發電廠

◆第5章 裝備領袖:訓練人把工作做得出色
裝備人的旅程
以裝備領袖的身分思考
裝備的重點
被裝備的領袖成為裝備人的領袖
重新評估方向
讓自己可以離開

◆第6章 授權領袖:放手讓人發揮潛能
為什麼有些領袖不授權給別人
成為授權給人之領袖的三個關鍵
我如何用10–80–10法則授權給我的領袖
從被授權的領袖到授權給人的領袖

◆第7章 部署領袖:組織團隊好讓影響力倍增
領導的困難度層級
邀請誰進入領袖團隊
五步驟:培育更好的領袖團隊
我的領袖團隊

◆第8章 作領袖的導師:擔任教練,使人更上層樓
投資別人
超級巨星
作導師的價值
誰是好導師?
作教練還是作導師?
如何作領袖們的導師

◆第9章 領袖的再產生:向他們展示如何培育領袖
發展再產生的文化
培育3-G領袖

◆第10章 複利效應:獲得培育領袖的至高回報
帕累托法則的複利效應
已培育的領袖如何為你的投資帶來複利效應的回報
極大的投資回報
◆參考資料

序/導讀

【引言】培育領袖,人人都是贏家

為何你該培育領袖? 為何你該付出時間、力氣、精神、資源,幫助別人起來領導? 值得嗎? 真的會帶來改變? 需要付出那麼多,回報有保證嗎?絕對保證! 放眼望去,處處可見領導力短缺。全世界所有國家都缺好領袖,美國當然也是。我想美國各政黨都會同意,好領袖不夠多,在各州和地方層級也同樣:我們需要更多更好的領袖。在企業界、非營利組織、乃至家庭—好領袖都不夠!

好消息是領袖可以培育,而當領袖培育其他好領袖時,人人都是贏家。如果你是領袖—無論在哪個層級或職位—當你開始培育領袖,你所在的組織必然獲益。而且你可以從今天就開始。我希望幫助你培育領袖,我希望讓領袖們看到這條可獲至高回報的路。對領袖而言,世上再沒有比這更高的投資報酬,那就是吸引、培育、倍增領袖。這是任何國家、家庭、組織或機構成功的關鍵。

培育領袖的須知

我花了幾十年才學習到培育領袖的知識。有失敗,有成功。我把生命傾注給別人,反而讓他們離我而去,或因他們不合格而叫他們離開。我看見有人有自己看不見的潛力,他們本來大可有所作為,卻沒有成為那樣的人。在這過程中,我曾失望沮喪,但我從來沒放棄。沒有什麼比培育領袖更好的投資了。開始這趟領導旅程時,有一些你要先預備好自己的須知:

★培育領袖會有困難,但很值得

如果你曾經在任何職位上領導過別人,我相信你會同意,領導是做苦工。領袖的生活中,沒有連續兩天能過輕鬆好日子。如果今天過得很輕鬆容易,你就知道明天很可能會如何。但凡有價值的事都像走上坡路。如果生命的目的就是過得輕鬆舒服,沒有一個明智者會承擔領導的需求。培育領袖甚至比領導更難,就像要照管一群貓。這就是為什麼許多領導者讓自己安於吸引跟隨者、帶領跟隨者,而不是去尋找領袖、培育領袖。跟隨者通常會跟隨別人;領袖則不一定這麼願意跟隨別人。

然而,投資生命去培育其他領袖的工作,有很高的回報。就像我朋友艾特‧威廉(Art Williams)傾向這樣說:「我不保證這很容易,但我保證這很值得。」

當我想到培育領袖,就不由得升起笑意。四十七年來,我把心靈投注在助人學習領導。我的旅程開始於想訓練少數幾個領袖的渴望,結果卻遠超過我的野心夢想。今天,我已經看見數以百萬的男女被訓練成領袖。一開始我無法想像寫有關領導的書,一旦我有足夠經驗去寫,我想我大概一共可寫兩本這類主題的書,而現在我已經寫了好多本。一開始我只在我的社群培育少數幾位領袖,現在我的組織已經在世界各國培育領袖了。

我的笑意並非因為培育的人數龐大,而是因為每個數字都代表一個人。我可能不全知道他們的名字,但每一位由我組織訓練出來的人,生活都過得更好,因為有另一位領袖提升了他們。這些受培育的領袖,又在更佳位置上,使自己周圍的人生活改進,並有所作為,創造不同。

二十五歲時,我發現萬事都因領導而有起有落。我很有把握確信這個真理,它也推動我,培育我自己成為領袖。今天我這種信念甚至更強大,驅使我培育其他領袖。這項任務值得我盡最大努力,讓別人有最大的增值,也帶給我極大的喜悅。培育其他領袖能使一個領袖的時間、影響力、精力、願景、文化、財務、使命,都有收穫複利的效果。

★培育領袖是個沒完沒了的工作

二十一歲時,我領悟到領導力的重要,就以領袖身分開始刻意培育自己。剛開始時,我想到了某個時間點,我會成為領導力的專家。我在想:需要多久才能到達終點線? 五年? 十年? 十五年總一定可以知道所有該知道的事了吧,對嗎? 現在我七十出頭了,終於有了答案。其實根本沒有終點線! 我越認識領導力是什麼,就越知道自己還有很多不知道的。我現在比以前對學習領導力更加飢渴。

維斯蒙特學院(Westmont College)校長蓋爾‧畢比(Gayle Beebe),曾深入研究領導力的發展。他在《形塑有效率的領袖》(The Shaping of anEffective Leader,中文暫譯)一書中這樣寫:我們不會一下子就完全理解領導力,會需要時間。在我們這種什麼都要求快速的文化中,我們通常想在領袖特有的漸進式發展上,即領袖的想法、反思、行動上走捷徑。理解如何培育領袖,以及為何這很重要,需要有識別力、智慧、洞見。

同時我們也需要時間。如果培育我們自己成為領袖是一生之久的過程,那麼我們培育其他人成為領袖也該是持續而永無止境的。正如個人達不到終點線,組織也一樣。我這輩子幫助各組織去尋找、興起、培育領袖—幫助的數目我都數不清了—卻從來沒有一家公司的發言人會說:﹁不用幫助我們,我們有太多好領袖了。﹂領袖人才總是短缺不足的。這在每個組織都一樣,我的幾個公司與非營利機構都聚焦在領導力發展,好多年來我都被稱為領導力專家。

然而,我的所有組織需要的是什麼呢?更多的好領袖。許多組織都有領導力的文化、領導力的願景、領導力的師徒制度,然而,我們仍然需要更多更好的領袖。為何如此?因為萬事都因領導而有起有落。當一個組織停止培養領袖的生成,就停止繼續成長了。

我最近與朋友一起拜訪納帕谷(Napa Valley)葡萄園,其第三代園主指著一道石頭牆解釋說,他的祖父—也就是葡萄園的創始人—開始建造這道牆。後來創始人的兒子增建這道牆,而其子—就是現在的主人—也增建這道牆。一面聽他講解,一面看他指給我們看的不同段落,我可以體會他的驕傲,以及對父親和祖父的尊敬。這是傳統的意識,也是共同的願景,代代相傳。這裡有很強的傳承意味,是快不來、急不得的。

如果你想滿足大膽願景,或成就大事,就必須放下只注重領導力的微小心態。成就大事的過程無法速成,要像慢鍋慢慢燉煮。凡值得的事都要花時間。你必須放棄望著終點線的想法,反要找到自己的內在滿足線。這是當你欣然接受培育領袖時,在過程中每天都可達到的。

★培育領袖是任何組織最好的成長策略

我主持領導力研討會時,經常問大家如何使組織改善與成長。答案很直接了當:生成一個領袖,組織就會成長。公司不能完全成長,除非內部有領袖生成。

我經常很驚訝,組織在無法產生成長的活動上,花了這麼多錢與精力。他們在行銷上大撒幣,卻不訓練員工如何對待上門的顧客。你大可說顧客第一,但顧客分得出良好服務與只有口惠之不同。華而不實的廣告和朗朗上口的口號,永遠無法克服領導無方。或者有些組織試著重組,冀望把人調來調去或讓部門換個名稱,就會產生增長。這樣是行不通的。任何組織的能力都直接來自領袖的能力。領袖弱就等於組織弱,領袖強就等於組織強。領袖的領導力決定一切。

如果你想使組織或部門成長或強化,從培育你身邊最親近的人開始,因為他們會決定你團隊可達到的成功等級。我在《領導力法則:領導贏家》(The 21 Irrefutable Laws of Leadership, 基石出版)一書中,寫到領導力的第一定律,稱為鍋蓋法則(Law of the Lid),說到領導能力決定一個人的效能(effectiveness)層級。

換句話說,你領導得多好,決定你多成功。不僅對個人如此,團體也一樣。他們領導得多好就決定了組織會有多成功。一群平庸的領袖不會打造高於平均水準的公司。你團隊中有潛力的領袖,要不就是資產,要不就是負債。正如管理學專家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說:「沒有高層會因下屬又強又有效能而受苦。」

人們有時過分重視夢想(dream),而不夠重視團隊(team)。他們會想,「如果我相信,我就能達到」。但這根本就不對。只有信念是不足以達成任何目標的,需要的遠遠超過信念,你的團隊才能決定夢想是否成真。懷抱大夢想,卻有壞團隊,簡直是噩夢一場。

★培育領袖是創造領導文化的唯一途徑

過去十年,大家開始認知組織內文化的重要性。文化影響組織運作的各個方面。負面文化造成恐怖的環境,像播散火苗,到
處造成毀損。

我曾經擔任一個不再成長、沒有領導文化之組織的領袖。我教導下屬領袖們的第一件事,就是兩個桶子的功課。當組織內有了問題,就像起了火星。領袖們通常是最先抵達的人,一到現場,手中總有兩個桶子。一桶有水,一桶有油。他們遇到的火星,要不就因澆了油燒成烈火,要不就因澆了水而熄滅。我要訓練他們澆水,不澆油。

身為領袖,你得到的就是你所造成的文化,那文化的性質影響你在組織內可以做什麼或不可做什麼。如果你想培育領袖,有領導文化當然比較容易,而這種文化唯獨由組織內的領袖才有可能創造。

福來雞(Chick-fil-A)的副總裁馬克‧米勒(Mark Miller)是個高效領導者,多年來在組織內訓練領袖,也廣泛寫過相關議題。在他的《領袖在此養成》(Leaders Made Here,中文暫譯)一書中寫道:

你如何確保有足夠供應未來成功所需的領袖呢?簡單的答案就是:建造領導文化。一開始我們就要弄清楚這個專有名詞。領導文化存在於常規性、有系統地培育領袖之中,而且,為了下一個機會或挑戰,你有足夠有餘、已經預備好的領袖。

米勒說,現存的領袖最常妨礙弱組織發展領導文化。他們合理化的想法就是自己已經做得夠好了,或者他們覺得自己太忙了,無法培育領袖。但這樣就造成了在平庸中不斷循環。如果你是某組織中的領袖,唯獨你能創造正向的領導文化,而此文化唯獨從培育領袖而來。米勒在他的書中描述培育領袖的最佳方法:

1.定義領導文化—發問卷詢問,我們組織中,行得通的領導,其定義為何。

2.教導領導文化—確保每個人都知道我們領導的觀點,並且領袖都具有達到成功的技能。

3.練習領導文化—為領袖們創造機會,產生領袖去領導;把任務盡量伸展拉長,這樣能證明一個人是否為領袖,也能使領袖改善。

4.衡量領導文化—追蹤努力發展領導的進展,並隨進展來調整策略與戰術。

5.示範領導文化—言行一致,用榜樣來領導—人總會一直看著領袖。

如果組織尚未擁有領導文化,要創造出來會是漫長的過程,但很值得去做。為什麼呢?因為培育領袖是成長、進步、創造衝力、達成更大成功的唯一方法。我很喜歡引用十九世紀鋼鐵大亨慈善家安德烈‧ 卡內基(AndrewCarnegie)的話。他說:「我想我的墓誌銘很可能會是:『這裡躺著的,是知道如何與比自己聰明得多的人相處之人。』」

要達成此目的萬無一失的方法就是培育更多領袖,讓他們發揮潛力,這是任何領袖都不能委派別人去做,或放棄不做的,因為不做的代價太大。只有領袖才能示範給別的領袖看,使其他領袖成長。

我渴望本書帶你走一遍整個過程,一步接著一步。如果你渴望團隊進步,夢想達成,就必須學習下列步驟:

1.發掘領袖:找出領袖,才能培育

2.吸引領袖:邀請人坐到領導桌前

3.理解領袖:先與人交心,才能領導

4.激勵領袖:鼓勵人全力以赴

5.裝備領袖:訓練人把工作做得出色

6.授權領袖:放手讓人發揮潛能

7.部署領袖:組織團隊好讓影響力倍增

8.作領袖的導師:擔任教練,使人更上層樓

9.領袖的再產生:向他們展示如何培育領袖

試閱

【第一章】發掘領袖

我演講時最喜歡的活動,就是回答聽眾席中領袖所問的具體問題。最近,在福來雞(Chick-fil-A)辦的研討會上,有人問我如何培育好的領袖。我回答:「首先,你需要知道好領袖是什麼樣子。」

我知道這樣聽起來太簡單了,但這是真的。我發現很多人無法形容好領袖,或說有潛力的領袖,是什麼樣子。領導力專家與作者詹姆士‧庫塞基(James M. Kouzes)和貝瑞‧波斯納(Barry Z. Posner)說:「我們對於誰是領袖、誰不是領袖的印象很混淆,所以對於領導力是什麼、不是什麼,有先入為主的觀念。」

如果認不出來,怎麼找得到?

身為演講者,我經常往來各地演講。通常主辦單位會請一位司機到機場接我。這麼多年來,我發現要找我的人分為兩種。一種是站在靠近拿行李的地方,舉著牌子或iPad,上面有我的名字。我需要走過去,找到此人,表明我自己的身分。另一種人是當我一踏下電扶梯,就找到我,走到我面前說:「嗨,麥斯威爾先生,我帶您去您的旅館。」

兩種人都和我素未謀面,然而第二種人能夠找到我,他們如何辦到呢?他們主動花時間從我某一本書上的照片或從網路上看了我的模樣,就知道是我了。

在預備培育領袖時,你想做哪一種人? 你想知道在某些人身上看到什麼,就能發掘有潛力的領袖嗎? 還是你想舉個牌子,希望有人走過來找到你?選擇在你。

巴柏‧泰勒(Bob Taylor)是我多年好友,他是泰勒吉他的創辦人之一,製造全球最好的吉他。他的祕訣是什麼?他會告訴你,是設計與製造的過程。他可以用任何材料製造吉他,為了證明此事,有一次他甚至用製作橡木托盤的廢料來做吉他,但這不是一般狀況。平常他用可能找到的最佳木料製造吉他,但後來越來越難買到好木料,因為國外最好的木料都列在瀕臨絕種的清單上,或根本就絕跡了。巴柏說:「我活在兩個臨界點的年代間,從『全球的木料都買得到』到『再也沒有了』」。

十多年前他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說:「一九七○年代我買的都是巴西的紅木,在木材場一平方英尺要價二美元。現在我們製作吉他不可能再用進口到美國的紅木了,就算可以買到一點這種木料,也貴得不得了。紅木的砍伐已經全面停止,阿第倫達克雲杉也買不到了。以前桃花心木很多,是普通貨品,現在只有專業的切割商才能取得,而且價格衝破天花板,這一切都是在我這輩子發生的。」

這成了巴柏最關心的事,所以接下來二十年,他就委身於一項創舉,負責確保木料來源,並為未來而植樹—不是為了他的未來,而是其他人的未來—從現在開始的六十、八十、一百年。巴柏說:「我們不再生活在開發新領域的世界,處處有自然資源可以揮霍浪費了。」

巴柏知道要找什麼樣的木料,才有潛力製作吉他。如果你想在培育領袖上成功,就需要知道有潛力的領袖是怎樣的人,你要像巴柏‧泰勒找吉他木料時一樣堅持。你帶進團隊的每一個人,不是讓你更好就是讓你更糟。你所培育的領袖也將要做同樣的事。也許這就是為什麼亞馬遜的創辦人貝佐斯(JeffBezos)說:「我寧願面試五十個人之後一個都不錄用,而不要錄用不對的人。」

發掘領袖的六個重點

辨識才能的能力,這對於要培育領袖的領袖來說,是更重要而稀罕的能力。任何成功領袖的首要責任之一就是發掘潛在的領袖。彼得‧杜拉克觀察
到:

要妥善管理一個組織,最終極的方式就是正確的人事策略。這種決策能顯示管理階層是否適任,價值觀如何,以及到底多重視自己的工作。無論經理人多努力把人事策略保密到家—有些人還在努力嘗試—但人事策略藏不了,一定會被看出來……高階主管如果沒有努力做好人事決策,他們所冒的風險就不只是績效不佳而已,還有在組織中失去別人敬重的風險。

那該怎麼做呢? 如何發掘潛在的好領袖,找到想要培育的人才呢? 正如我說的,你需要這種人才的圖像,容我來為你繪製。請看以下發掘領袖的六方面,並回答相對應的問題,就會知道你要尋找怎樣的人了。

★ㄧ 評估需要:「你需要什麼?」

你尋找誰? 如果組織的任務是爬樹,你寧願做哪一件事:僱一隻松鼠,還是訓練一匹馬? 答案很明顯。那麼你的組織試著要做什麼? 有清楚的目標嗎? 你知道要追逐什麼嗎? 這會告訴你需要尋找什麼樣的領袖來改善組織。如果還沒有指認目標,就永遠達不到。

在引言中我引用過「福來雞」快餐連鎖店馬克‧米勒說的話,他在尋找領袖與訓練領袖方面,經驗豐富。他說:

身為領袖,我好奇我們有多常不把目標定義清楚。我總是想到我的領導力不足……有多少失敗可以直接或間接歸咎於沒有清楚的目標?

有許多事是領袖不可以為下屬做的,然而,清晰的意圖,永不可少。員工必須總是知道他們要完成什麼事。

如果你從來沒有定義目標,或是最近沒有重新檢視過,我鼓勵你現在就行動,這必須要在你開始發掘潛在領袖之前。請回答下列問題:

‧ 你的願景是什麼?
‧ 你的任務是什麼?
‧ 你需要誰在團隊中來完成願景與任務?
‧ 你需要什麼資源來完成願景與任務?

知道需要是什麼,知道要找怎樣的人,對於是否成功極為重要。在選擇怎樣的人來培育這件事上,不可能只靠偶然卻還奢望成功。

★二 手上的資產:「在組織內部,誰有領導潛力?」

尋找潛在的領袖來培育,在哪裡找最好? 就在你的組織或團隊中。道理顯而易見,且舉幾個:

他們是已知數

不像外面來應徵的人,你面試內部的人,不用想像他們的表現會如何,也不用光聽他們說得口沫橫飛,更不會受限於他們選的推薦者之意見。你可以看實際表現就知道他們能做什麼,你可以觀察他們的強項,可以親自向他們的同事詢問,就能認識他們。

他們已經適應組織內的文化

每次從外面帶新人進組織,你都要猜想這人是否真的適應你們的文化,能好好與組織中的人共事。但已經在組織內工作的人,不論工作了多久,你知道此人是否適應,而此人也已經是這社群的一分子。

他們已經發展了影響力

好領袖會影響其他人,即使受的訓練很少或經驗不多。當你要發掘有潛力的領袖來培育時,要看影響力。這是你想培育之人必須有的特質,因為領導力就是影響力,僅此而已。無法影響別人的人,就無法領導。如果他們在你組織內已經有某種影響力,他們就已經擁有將來可以使用的資產,達成任務。就像在賽跑中搶先一步。你賦予任務,他們能夠更快地動員他們已經影響的人。

如何衡量他們的影響力呢? 我建議你可以使用領導力的五個層次。下面就是這五個層次,按順序從影響力最低到最高。

職位(Position):人會跟隨你,是因你的頭銜。
認可(Permission):人會跟隨你,是因與你的關係。
生產(Production):人會跟隨你,是因你的成果。
立人(People Development):人會跟隨你,是因你使他們生命改變。
巔峰(Pinnacle):人會跟隨你,是因尊敬你贏得的聲望。

卡內基(Andrew Carnegie)是個能發掘有潛力領導者的大師。有次他受訪時被問到,如何能雇用四十三個百萬富翁,他回答,那些人開始為他工作時還不是百萬富翁,那是為他工作之後的結果。訪問者接著想知道的就是,他如何培育這些人變成如此有價值的領袖。卡內基回答:「培養人才就像挖掘金礦︙︙移除好幾噸泥土後,才能得到一盎司黃金;但你進礦場不是去找泥土,而是去找尋黃金。」

不能領導泥土的人,我不會找他們來;但能領導黃金的人,我一定找他們來。你聚焦在哪兒? 不能領導的,還是能領導的? 誰是你組織內部的黃金?

我的朋友克里斯‧霍奇斯(Chris Hodges)是我認識的最佳領袖之一,他在二○○一年創辦了阿拉巴馬州伯明罕的高地教會。每週出席的人數在二十二個分會共達五萬五千人。資產超過美金兩億六千萬,且沒有負債。超過兩萬兩千義工積極參與在他稱之為夢幻的團隊中。如果你對教會界不熟悉,那麼讓我告訴你:這真是異乎尋常!

我很喜歡定期與克里斯相聚談論領導力。最近有一次,我問克里斯如何發掘並培育成千的領袖。他跟我分享兩個原則,我也樂意與各位分享。

首先,集合多人,尋找一個人

克里斯的方法是從廣大範圍開始。他告訴我:「我從來不知道下一個領導者是誰,或來自我組織的哪個地方。」因此他就像大聯盟一樣,發展了領導力的小聯盟(farm team,俗稱農場球隊)。職業棒球隊有多個層級的農場球隊,簽約的球員按照目前表現等級,被安排在其中一個隊伍,有機會慢慢爬升。球員最大的夢想就是從小聯盟打到大聯盟。

克里斯採用類似模式,除了他不是用1A、2A、3A這類小聯盟的層級,他有二十二個分區。每個分區相當於一個農場球隊,招募義工來給他們訓練,給他們機會服事。有潛力的領袖自然就會升到頂端,有個職位可以練習,磨練領導技巧。

第二,看見且說出別人的潛在領導力

克里斯的二十二個分區都是領袖們的農場球隊,但在過程中,並非每個分區都表現相等。某些分區發掘並培育領袖的速度遠超過其他。我問克里斯原因何在,他說他發現這一點的時候,也同樣問原因何在。克里斯做了些研究才找到原因,原來成功地區的領袖,不僅看見領袖有潛力,而且如克里斯所說:「向人說出他們有潛在領導力。」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軟精裝
    • ISBN
    • 9789862774250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68
    • 商品規格
    • 20.8*15*0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0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