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來過節!新加坡學前節慶教案(簡體中文版)
Preschool Teaching Activities for Festivals of Singapore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本書提供新加坡廣為人知涵蓋多個種族的節慶教學案例介紹,並框架出節慶教學活動進行的方向與脈絡。節日的介紹以普遍化的知識以及在幼稚教育中所代表的價值作為背景書寫,提供給幼稚園教師簡潔卻有情感的閱讀文字,以及可在幼稚園運作的簡單教學活動數則不等,給予幼稚園教師靈感,教師可以根據任教班級幼兒的年齡及程度,將書中提供的教案加以延伸、修改,在班級中進行,各節慶教案之間也可以互相流轉、改造。本書並配搭有教學工具《來!來過節—新加坡學前節慶教材》,此套教學工具的設計配合本書十三個節日,可作為教師節慶教學時的輔助,教學工具包含可作為教室佈置背景的節慶圖案中型佈景六幕,及大型如舞臺佈景的圖像四幕,教師可再從教學工具中的近百個節慶元素,展開相關的故事說明,設計與幼兒互動的扮演、語文遊戲等。
目錄
序/蘇啟禎(博士)
序/李淑惠(博士)
目錄
兒童生命中最初始的文化場景——幼稚園中的節慶教學
春節
清明節
端午節
中秋節
種族和諧日
萬聖節
耶誕節
耶穌受難日
衛塞節
國慶日
開齋節
哈藝節
屠妖節
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 中心介紹
About SCCL
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 學前部簡介
SCCL Early Childhood Care and Education Department
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學前部作者介紹
鄭婉妮博士
陳志銳博士
李集慶博士
鄭迎江特級教師
出版品介紹
序/李淑惠(博士)
目錄
兒童生命中最初始的文化場景——幼稚園中的節慶教學
春節
清明節
端午節
中秋節
種族和諧日
萬聖節
耶誕節
耶穌受難日
衛塞節
國慶日
開齋節
哈藝節
屠妖節
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 中心介紹
About SCCL
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 學前部簡介
SCCL Early Childhood Care and Education Department
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學前部作者介紹
鄭婉妮博士
陳志銳博士
李集慶博士
鄭迎江特級教師
出版品介紹
序/導讀
※序一/蘇啟禎(博士)
節日慶典帶給人歡樂的情緒和愉悅的回憶。單是這兩點,就使節日慶典富有教學上的價值,因為它們讓學生高高興興地學,而且學過了能長長久久地記得。不只這樣,節日慶典有更高一層的教育意義。不論年齡大小,學生可以在節日慶典中學到歷史、文化、語言和價值,同時,在慶祝的活動中培養善心和發揮創意。這種學習,不是勉強的學習,而是潛移默化的學習,對學生有長遠的影響。總的來說,節日慶典既是教學的工具,也是教育的目的。
然而,節日慶典的商業化,往往使它們失去原有的社會意義,把人們的注意轉移到五花八門、使人眼花繚亂的應景商品,忽略節日慶典的精粹。慶祝端午節只急著吃花樣百出的粽子,忘了憂國憂民的屈原。慶祝中秋節只顧品嘗口味新奇的月餅,忘了秋高氣爽是辛勤耕耘的獎賞。這些起源於中國農村社會的節日,對日日漢堡、天天可樂的新加坡都市孩童,可說幾乎完全沒有意義。此外,在多元社會的新加坡,除了華族節日之外,還有其他種族的節日。這些也自有它們的社會意義,而不只是多一天公共假日。
可是,小朋友們可能不知道慶祝的節日是 什麼為什麼。可稱幸的是學校和幼稚園都在這些節日舉行特別活動。這對他們來說也算是個調劑,偶然撇開一般枯燥的課堂學習,也讓他們知道有節日這麼一回事。然而,要充分發揮節日慶典的教育功能,就需要細心的教學設計,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通過不同的活動,認識和瞭解節日的原由和意義,也讓他們在有創意的運作 中經驗和表達應分的情緒感受。
《來!來過節—新加坡學前節慶教案》是我中心的幾位同事(志銳、婉妮、集慶和迎江)在繁忙的研究和教學之外,“製造”時間編寫的。他們幫幼兒教師設計教案,推介能吸引幼兒的教學活動,希望小朋友們浸濡在歡樂的氣氛中,同時也感覺到這些節日慶典對自己和周圍的人們的意義。
教案是替教師寫的,幫她們節省了不少備課的時間和精力。希望幼兒教師能好好地運用教案中的活動和資訊,在幼小的心靈中培養一棵棵愛自己也愛別人的幼苗。
蘇啟禎(博士)
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研究顧問
國立教育學院實用教育研究所前所長
2016年1月23日
※序二/李淑惠(博士)
節慶是常民在長遠的生活經驗中,所 積累保留的重要日子,這些重要日子通常會與當地的自然、社會環境有著密切的關係,同時隨著四季春夏秋冬的變化,會逐漸發展出不同時節的節慶,反映出不同的節令意義,而這當中也必然混雜著人們的生活習慣與當地的文化特色。節慶,在常民的生活中具有重要且特殊的位置與紀念意義,且通常為年度迴圈的性質,而這些 依著歲時祭儀產生的傳統節慶,也是華人文化中相當重要的文化資產,並鮮活地反映了人們生活的經驗法則與蘊含的文化價值,同時成為連結各世代之間、個人與家庭間、個人與社會間的重要媒介,而節慶自然地融入現代生活,也成為一股凝聚社會情感的重要力量。
由於節慶通常與在地文化特色具有相當高 度的關聯性,而這些在地文化對於幼兒來說就是重要的生活經驗。幼兒天生具有好奇、探索的特質,老師需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出發,幫助幼兒從中觀察、感受與體會周遭的人事物,在親身參與社會文化活動、節慶活動的過程中,體驗各種文化活動與節慶的意義,並能主動解讀生活情境中的訊息,建立個人與環境互動的關係,藉 由提供幼兒多樣的社會文化活動經驗,引導幼兒連結舊經驗、整合新經驗,以體驗節慶與生活的意義。
身為幼稚園老師,在幼兒成長的不同階段,除了帶領幼兒溫習節慶的意涵之外,如何藉由相同的節慶活動,提供不同層次的學習與培養不同程度的能力,也是老師在進行節慶活動中另一個重要的思考課題。而節慶也因為其年度迴圈的特質,經常被作為商業炒作的議題,而逐漸淡化了節慶本來的精神,讓商業消費淩駕了節慶對人們本來具有的意義,也扭曲了幼稚園看待節慶的方式。進一步觀察幼稚園對於節慶的課程與教學,大多老師雖然很能善用節慶與生活的關聯來設計相關活動,然 而,對於每年重複進行的節慶,例如過新年、中秋節等,老師是否能有不同角度的思考,在每年重複的節慶活動中設定不一樣的教育目標,提供不同層次的引導,善用幼兒的舊經驗,擴展其新經驗,逐步建立幼兒的能力,而不是僅僅將節慶活動作為重複進行的知識性灌輸,或是做為商業炒作的打手,這些也成為幼教師在進行節 慶活動時最大的挑戰。
新加坡具有多元種族融合的文化特性,節 慶更是多元,藉由節慶讓幼兒感受到新加坡多元文化的特色,是幼稚園老師不可忽視的媒介。欣聞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將針對節慶議題出版《來!來過節—新加坡學前節慶教案》一書,提供幼稚園教師在節慶教學上的豐富資源,對於幼教師來說無疑為一大福音。我有幸於出版前先睹為快,感佩華文教研中心對此議題的關注與前 瞻看法。本書最大特色是將華人文化中常見的節慶活動,包括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以及新加坡多元種族社會中特有的節慶活動,例如種族和諧日、回教的哈芝節等,從節慶相關緣由談起,讓老師先帶領幼兒瞭解節慶的意義與文化意涵後,接著提供不同領域的具體學習活動,作為老師活動設計之參考,每個活動均 標注了學習目標、適用年齡、活動領域、教材與教學資源的選用、注意事項、活動步驟以及製作示範,讓老師可以根據書中所提供之完整教學資源,根據班級幼兒狀況彈性調整活動內容,是很具有參考價值的節慶活動設計工具書。
我和華文教研中心學前主任鄭婉妮博士為 多年好友,她囑咐我為新書寫序,我深感榮幸,也相信這本《來!來過節—新加坡學前節慶教案》的豐富資源,能提供幼稚園老師透過節慶活動發想設計教學,讓幼兒透過節慶活動感受社會文化風俗的歷史意義,理解各種生活型態,認同自身文化,進而關懷與尊重不同文化,讓節慶在幼兒生活與成長中生根萌芽,成為一顆文化 種籽,也讓節慶作為代代相傳的文化印記。
李淑惠(博士)
臺灣·高雄·樹德科技大學兒童與家庭服務系主任
2016年2月1日
節日慶典帶給人歡樂的情緒和愉悅的回憶。單是這兩點,就使節日慶典富有教學上的價值,因為它們讓學生高高興興地學,而且學過了能長長久久地記得。不只這樣,節日慶典有更高一層的教育意義。不論年齡大小,學生可以在節日慶典中學到歷史、文化、語言和價值,同時,在慶祝的活動中培養善心和發揮創意。這種學習,不是勉強的學習,而是潛移默化的學習,對學生有長遠的影響。總的來說,節日慶典既是教學的工具,也是教育的目的。
然而,節日慶典的商業化,往往使它們失去原有的社會意義,把人們的注意轉移到五花八門、使人眼花繚亂的應景商品,忽略節日慶典的精粹。慶祝端午節只急著吃花樣百出的粽子,忘了憂國憂民的屈原。慶祝中秋節只顧品嘗口味新奇的月餅,忘了秋高氣爽是辛勤耕耘的獎賞。這些起源於中國農村社會的節日,對日日漢堡、天天可樂的新加坡都市孩童,可說幾乎完全沒有意義。此外,在多元社會的新加坡,除了華族節日之外,還有其他種族的節日。這些也自有它們的社會意義,而不只是多一天公共假日。
可是,小朋友們可能不知道慶祝的節日是 什麼為什麼。可稱幸的是學校和幼稚園都在這些節日舉行特別活動。這對他們來說也算是個調劑,偶然撇開一般枯燥的課堂學習,也讓他們知道有節日這麼一回事。然而,要充分發揮節日慶典的教育功能,就需要細心的教學設計,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通過不同的活動,認識和瞭解節日的原由和意義,也讓他們在有創意的運作 中經驗和表達應分的情緒感受。
《來!來過節—新加坡學前節慶教案》是我中心的幾位同事(志銳、婉妮、集慶和迎江)在繁忙的研究和教學之外,“製造”時間編寫的。他們幫幼兒教師設計教案,推介能吸引幼兒的教學活動,希望小朋友們浸濡在歡樂的氣氛中,同時也感覺到這些節日慶典對自己和周圍的人們的意義。
教案是替教師寫的,幫她們節省了不少備課的時間和精力。希望幼兒教師能好好地運用教案中的活動和資訊,在幼小的心靈中培養一棵棵愛自己也愛別人的幼苗。
蘇啟禎(博士)
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研究顧問
國立教育學院實用教育研究所前所長
2016年1月23日
※序二/李淑惠(博士)
節慶是常民在長遠的生活經驗中,所 積累保留的重要日子,這些重要日子通常會與當地的自然、社會環境有著密切的關係,同時隨著四季春夏秋冬的變化,會逐漸發展出不同時節的節慶,反映出不同的節令意義,而這當中也必然混雜著人們的生活習慣與當地的文化特色。節慶,在常民的生活中具有重要且特殊的位置與紀念意義,且通常為年度迴圈的性質,而這些 依著歲時祭儀產生的傳統節慶,也是華人文化中相當重要的文化資產,並鮮活地反映了人們生活的經驗法則與蘊含的文化價值,同時成為連結各世代之間、個人與家庭間、個人與社會間的重要媒介,而節慶自然地融入現代生活,也成為一股凝聚社會情感的重要力量。
由於節慶通常與在地文化特色具有相當高 度的關聯性,而這些在地文化對於幼兒來說就是重要的生活經驗。幼兒天生具有好奇、探索的特質,老師需從幼兒的生活經驗出發,幫助幼兒從中觀察、感受與體會周遭的人事物,在親身參與社會文化活動、節慶活動的過程中,體驗各種文化活動與節慶的意義,並能主動解讀生活情境中的訊息,建立個人與環境互動的關係,藉 由提供幼兒多樣的社會文化活動經驗,引導幼兒連結舊經驗、整合新經驗,以體驗節慶與生活的意義。
身為幼稚園老師,在幼兒成長的不同階段,除了帶領幼兒溫習節慶的意涵之外,如何藉由相同的節慶活動,提供不同層次的學習與培養不同程度的能力,也是老師在進行節慶活動中另一個重要的思考課題。而節慶也因為其年度迴圈的特質,經常被作為商業炒作的議題,而逐漸淡化了節慶本來的精神,讓商業消費淩駕了節慶對人們本來具有的意義,也扭曲了幼稚園看待節慶的方式。進一步觀察幼稚園對於節慶的課程與教學,大多老師雖然很能善用節慶與生活的關聯來設計相關活動,然 而,對於每年重複進行的節慶,例如過新年、中秋節等,老師是否能有不同角度的思考,在每年重複的節慶活動中設定不一樣的教育目標,提供不同層次的引導,善用幼兒的舊經驗,擴展其新經驗,逐步建立幼兒的能力,而不是僅僅將節慶活動作為重複進行的知識性灌輸,或是做為商業炒作的打手,這些也成為幼教師在進行節 慶活動時最大的挑戰。
新加坡具有多元種族融合的文化特性,節 慶更是多元,藉由節慶讓幼兒感受到新加坡多元文化的特色,是幼稚園老師不可忽視的媒介。欣聞新加坡華文教研中心將針對節慶議題出版《來!來過節—新加坡學前節慶教案》一書,提供幼稚園教師在節慶教學上的豐富資源,對於幼教師來說無疑為一大福音。我有幸於出版前先睹為快,感佩華文教研中心對此議題的關注與前 瞻看法。本書最大特色是將華人文化中常見的節慶活動,包括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以及新加坡多元種族社會中特有的節慶活動,例如種族和諧日、回教的哈芝節等,從節慶相關緣由談起,讓老師先帶領幼兒瞭解節慶的意義與文化意涵後,接著提供不同領域的具體學習活動,作為老師活動設計之參考,每個活動均 標注了學習目標、適用年齡、活動領域、教材與教學資源的選用、注意事項、活動步驟以及製作示範,讓老師可以根據書中所提供之完整教學資源,根據班級幼兒狀況彈性調整活動內容,是很具有參考價值的節慶活動設計工具書。
我和華文教研中心學前主任鄭婉妮博士為 多年好友,她囑咐我為新書寫序,我深感榮幸,也相信這本《來!來過節—新加坡學前節慶教案》的豐富資源,能提供幼稚園老師透過節慶活動發想設計教學,讓幼兒透過節慶活動感受社會文化風俗的歷史意義,理解各種生活型態,認同自身文化,進而關懷與尊重不同文化,讓節慶在幼兒生活與成長中生根萌芽,成為一顆文化 種籽,也讓節慶作為代代相傳的文化印記。
李淑惠(博士)
臺灣·高雄·樹德科技大學兒童與家庭服務系主任
2016年2月1日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