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距教學理論與實務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針對後疫情時代的來臨,本書聚集八位學養豐富,在各公私立大學任教之教授,結合理論與實務應用,基於教學立場,帶有研究精神,以親身經歷與觀察,分享其在師培教育、武術教育、傳播科技、語文教學、通識教育、工程、商管等,多元領域的遠距教學設計與執行經驗,探討此波遠距教學風潮,與其在高等教育環境中產生的衝擊與影響,提供各方參考,盼能做出些許貢獻,以縮短高等教育與遠距教學之間略感遙遠的距離。
目錄
主編序 iii
推薦序 iv
作者群簡介 viii
第一篇 師資培育課程之漫步在雲端(陳信助) 001
第一章 遠距教學模式 003
第二章 師資培育課程的遠距教學案例分享 007
第三章 漫步雲端體驗遠距教學後記 017
第四章 結論與未來展望 027
第二篇 只有學習、沒有距離(趙貞怡、李佳融) 029
第一章 前 言 031
第二章 遠距教學模式 035
第三章 教育部數位學習課程認證規範及指標 037
第四章 線上教學活動 041
第五章 遠距課程設計 047
第六章 遠距課程後的反饋 055
第七章 結論與建議 061
第三篇 遠距教學的興起與普及讓我們在網路相遇,開始一段無社交距離的學習之旅(宗靜萍) 063
第一章 當傳播科技成為教學科技 065
第二章 高雄空大網路教學的過去、現在、未來 067
第三章 網路學習評量 075
第四章 結 論 079
第四篇 傳播科技課程之雲端體驗與反思(李佳玲) 085
第一章 前 言 087
第二章 遠距教學模式 089
第三章 傳播科技課程遠距課程設計 093
第四章 執行遠距課程後的心得 101
第五章 結論與未來展望 105
第五篇 雲端上的日文微課程(羅素娟) 107
第一章 前 言 109
第二章 日文教學的遠距教學模式 111
第三章 日語教學的遠距課程設計—以非同步遠距教學為例 115
第四章 執行遠距課程後的心得 123
第五章 結論與未來展望 127
第六篇 工程領域科普課程雲端教學初體驗(柴昌維) 131
第一章 前 言 133
第二章 遠距教學模式 135
第三章 工程科普課程遠距教學體驗 141
第四章 後疫情時代雲端線上遠距教學技術延伸應用實例 147
第五章 結論與未來展望 165
第七篇 美國疫情下的遠距與互動教學面面觀(趙貞和) 169
第一章 前 言 171
第二章 紐澤西州立威廉派特森大學2020年3月到8月的疫情應對紀實 173
第三章 紐澤西州立威廉派特森大學2020年秋季班(8月底到感恩節)的疫情應對現況 179
第四章 感想及結語 187
參考文獻 189
序/導讀
主編序
因應新型冠狀肺炎之防疫需求,各大專院校紛紛被要求規劃與實施「線上補課」計畫或是「全面線上上課」方案,大專院校的師生們、行政人員又是如何看待與應對此一現象?「遠距教學」瞬間成為顯學,其在高等教育環境中帶來的衝擊與影響,著實值得注意。
針對後疫情時代的來臨,本書邀請七位學養豐富,在各公私立大學任教之教授,結合理論與實務應用,基於教學立場,帶有研究精神,以親身經歷與觀察,分享其在師培教育、武術教育、傳播科技、語文教學、通識教育、工程、商管等,多元領域的遠距教學設計與執行經驗,並提供各方參考,盼能作出些許貢獻,以縮短高等教育與遠距教學之間略感遙遠的距離。
因緣際會,由於申請了「教育部教學實踐研究北區跨校教師社群計畫」,得以將教育學術界的好友們聚集一起,利用發展教學專業概念,交流教學研究經驗,更促成了本書的出版。從一開始趙貞怡教授所提供「集結經驗」想法,到社群成員中李佳玲教授、羅素娟教授、柴昌維教授的積極配合;在社群活動進行過程中,又有宗靜萍教授、趙貞和教授與李佳融教授的加入,讓「集結經驗」的想法,升級成「出版專書」的實現,亦讓本書對現代遠距教學理論與實務闡述上,得以涵蓋多元領域,兼具國內外實務經驗,真心感謝這群教育學術界良師益友。
此外,中國文化大學校長徐興慶教授、高雄市立空中大學校長暨中華民國空中教育學會理事長劉嘉茹教授,以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前校長張新仁教授,提供推薦序,如獲至寶。五南出版社高執行主編與張責編的編輯團隊大力協助,玉成出版之事,不勝感激。
還要特別感謝學術界前輩趙松喬博士的關心與指導,是這本書成形的重要推手,以「終身學習、不斷成長」勉勵與鼓勵後進,讓後輩在出書過程中,增添信心,充滿動力。
中國文化大學 遠距教學中心
教育系/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
陳信助
謹誌於澎湖
西元2021年春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