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為何建制民族誌如此強大?解碼日常生活的權力遊戲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9 540
    60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那張重大傷病卡會將已付的部份負擔退錢回來,我同事說呼吸器要裝二十一天以後才能申請,我算一下我爸開刀到今天是十七天,剩四天就可以申請,我要求四天後再拔!要不然我的經濟負擔好重!」
「你爸嘴巴那條管子是放到你爸爸的氣管,你想想一般人被東西嗆到就很不舒服,何況你爸爸嘴巴的管子那麼粗 …… 不能因為家屬的要求漠視個案的舒適,且你的要求是用你爸爸的痛苦來減輕你的負擔! 」(本書第六章)

你是否有過那些時刻,
在職場生涯、人生關卡的階段裡,
經歷尷尬、難為、困窘,無奈與無力感頓由心生,
才驚覺自己被困在一場權力遊戲之中,而且是那隻被打的怪。
權力無息無影,
卻能在日常建起一套人人都難以逃脫的制度,
與相對應的機構。
透過一則則動人、精彩的建制民族誌,
我們更容易看見真實生活裡的權力關係如何建立、角色支配關係如何扭曲,
重新檢視工作現場裡的文本立場、現行制度下的角色為難。

從常民生存的夾縫, 探問反抗的可能

建制民族誌主張研究要從常民的日常生活斷裂經驗出發,看見與探究工作的細節(包含工作知識與工作流程),對協調人們行動的社會關係進行解碼,揭露不平等之由來,進而找到改變現狀的關鍵,促成改變。

傳統社會學往往也從人們的困擾經驗出發,但強調擺脫個人主義式的思考方式,發揮社會學的想像,將問題的定位從個人的困擾提昇到公共議題的層次,讓人們的知識與理解超越他們的日常生活,進而才能帶來改變的可能。

建制民族誌從斷裂出發的提問,讓在實務工作中迷惘、困惑、憤怒、矛盾或困頓的經驗找到出口,而探究建制的過程,則讓這些經驗轉化成為對體制的重新理解,這種重新理解提供了工作者在體制內反抗的基礎。

本書精選的案例出自醫療社會學、社工、護理、教育和性別等領域,是國人以建制民族誌分析本土案例的第一本合集,更是建制民族誌在台灣落地生根的一個里程碑。

名人推薦

名家推薦

閱讀此書,饒富趣味,許多故事都非常吸引人,隨著作者的腳步,一步一步看到專業人士、案主、文本、組織之間的張力/矛盾,像看連續劇一樣,很希望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
王宏仁(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 教授)

認識建制民族誌的理論內涵和方法論之主張,(…)能讓自己加強分析社會現象的能力,提升探究的視野,看見社會建制權力的幽微運作,產生洞見。
游美惠(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 教授)

這本合輯是台灣建制民族誌發展與個案討論的一個里程碑。
高雅寧(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 副教授)

作者

本書主編

王增勇 Frank T.Y. Wang

政大社工所教授,博士論文以建制民族誌探究居家服務的家庭意識形態,推動建制民族誌做為社會倡議的學術研究取徑,致力社工專業的基進化。

梁莉芳 Li-Fang Liang
任教於東華大學社會學系,七歲孩子的媽媽、女性主義者,也是社會學家。教書和寫字的同時,期待自己的研究能帶來行動的力量。

本書作者(依文章次序排列)

許可依 Ko-Yi Hsu

高雄人。喜歡看海發呆的自在與平靜也喜歡老物的故事與溫度。對於人與人的關係感興趣,試著聽懂語言負載的意涵、情緒、權力,以及流動其中的生命養成。同時也漸漸看懂社會的黑與白,以及游移光譜間的各種百態。

程婉若 Wan-Juo Cheng
彰化師大輔導諮商學系助理教授,因博士論文研究美國貧窮單親母親開始認識建制民族誌,致力將建制民族誌帶入諮商心理及婚姻家庭治療教學與研究,提供助人工作者不同的視角。

郭姵妤 Pei-Yu Kuo
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與研究所畢業。曾於新北市慈芳關懷中心任職輔導員,實踐社區精神障礙復健的「會所模式」(Clubhouse Model)的在地化。現職為台北市日日春歡懷互助協會秘書,帶著社區精神社工的經驗轉化為社會運動者/組織工作者,與底層性工作者同行,持續往下踩進社會土壤中實踐變革的道路。

陳正芬 Cheng-Fen Chen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系教授,研究主題聚焦於「老人、家庭與國家」關係。研究軸線主要分為兩方面,一方面係探討「家庭照顧體系」內涵,即老人照顧需求與家庭照顧體系互動關係;另一方面則鎖定於「老人與國家」主題,即社會邁向高齡化後,國家因應老人需求所做之政策回應。

黃綉雯 Xiu-Wen Huang
畢業於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曾任職於臺中市南區區公所、臺南市政府社會局,以及於電視新聞台擔任編輯一職。

唐文慧 Heng-Hao Chang
國立中山大學西灣學院博雅教育中心教授。研究領域:全球化與跨國婚姻移民家庭。專長:性別社會學,社會福利政策與立法。

張恒豪 Wen-Hui Anna Tang
美國夏威夷大學Mānoa分校社會學博士,現任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教授、臺灣障礙研究學會理事長。主要研究領域為障礙研究、社會運動、健康社會學。長期關注障礙者權利、障礙的文化與再現、共融教育、障礙研究理論、障礙者權利運動與障礙政治等相關議題。

張麗珍 Li-Chen Chang
戴德森醫療財團法人嘉義基督教醫院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南華大學應用社會系兼任助理教授。

黃明華 Ming-Hua Huang
現任:嘉義市慈恩居家護理所、長庚科技大學呼吸照護學系業界講師。曾任:戴德森醫療財團法人嘉義基督教醫院呼吸治療師。

齊偉先 Wei-Hsian Chi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專長領域為宗教社會學、社會學理論、文化社會學。

林昱瑄 Yu-Hsuan Lin
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副教授,原本習於以文化研究取徑進行教育社會學研究,遇到建制民族誌後學術興趣出現大轉彎,現在迷上以建制民族誌拆解學術人生活世界中的各種支配關係。

廖珮如 Pei-Ru Liao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以建制民族誌作為研究取徑,探討當代台灣的性別平等機制及性別暴力防治機制。

目錄

 推薦序 比紮根理論還更紮根的建制民族誌  王宏仁
 推薦序 建制民族誌,透過研究拆解建制   游美惠 
 推薦序 藉由建制民族誌反思教育工作者的斷裂經驗  高雅寧 
 序言  桃樂絲・史密斯(Dorothy E. Smith)
 導讀 建制民族誌在台灣的現況與發展  王增勇

第壹部 斷裂與建制
第一章  許可依
 家暴社工為什麼要「演戲」?高危機實務場上的斷裂經驗
第二章  程婉若、王增勇
 當愛情變成案情:性侵害後續追蹤機制的建制與斷裂
第三章  郭姵妤、王增勇
 阿珠上班去:重新看見精神醫療機構化下消失的「人」

第貳部 看見/看不見的工作 
第四章  陳正芬、王增勇
  正式/非正式照顧的協作:家庭外籍看護工進入護理之家
第五章  黃綉雯、張恒豪、唐文慧
  「不被看見」的照護:特殊教育助理員的勞動
第六章  張麗珍、黃明華、齊偉先
  醫療專業的順從與反抗:呼吸治療與科技物的關係網絡及建制

第參部 文本中介的支配關係
第七章  梁莉芳
  文本作為支配關係的中介:外籍居家看護聘僱需求評估的雙重協作
第八章  林昱瑄
  追求教學卓越/拙劣?KPI如何治理高等教育
第九章  廖珮如
 工具人的日常:性平承辦人的建制位置

第肆部 理論、對話與實踐
第十章  齊偉先
  建制民族誌「為何」書寫?探索建制民族誌的系譜、方法特質與挑戰
第十一章  王增勇
 你聽不懂我的恐懼:建制民族誌在社會倡議的運用

各章原出處
關於作者群

序/導讀

序言
桃樂絲・史密斯(Dorothy E. Smith)
王增勇譯


建制民族誌是一種從人們困擾經驗出發來進行探究與發現的社會學。建制民族誌不對問題提出答案,但它對協調人們行動的社會關係進行解碼,因此可以讓人們的知識與理解超越他們的日常生活,進而帶來改變的可能。建制民族誌緣起於一九八〇年代初期,一群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社會學者尋求跟社區婦女一起工作,並為婦女生產改變所需要的知識時,我們發現所學的既有標準化研究取徑並不管用。這些標準化取徑之所以失敗,是因為它們總是把我們想一起工作的人們變成研究的對象。所以我們努力尋找如何從人們的經驗開始,從他們眼中的真實,去發現他們日常所做的是如何隱誨地、被他們日常生活以外、不可見的社會關係所支配。當我們開始時,我們甚至連「建制民族誌」這個名字都沒有,但是我跟一群想學習這種取徑的研究生一起發展,後來我跟我的朋友覺得我們需要一個名字來命名,於是就從我的第一本書《以日常生活作為問題意識》The Everyday World as Problematic的一章標題中選擇了建制民族誌。

因為我只有這本書各章的英文摘要,所以我無法一窺本書各章的研究與思考之全貌。儘管如此,這些篇章很明顯地,都是令人炫目的精彩之作,從聚焦在社工與照顧者的經驗進而探討支配人們建制內勞動的文本運作。在我跟加拿大建制民族誌研究者工作的經驗,從中我得到很多學習,即使是在很不同的建制場域。因此我相信這些文章所探討的議題與問題一定代表著新的見解與新的方法,就像Ellen Pence在研究家庭暴力時所發展的建制分析方法(institutional analysis),就是一種建制民族誌的簡易操作版本。她發展出這種方法給特定建制場域中,想要把建制面向的問題浮現檯面並做出改變的人使用。或者,像是Susan Turner所發展的勾勒「工作—文本—工作」序列方法,藉以勾勒出建制行動的多重複雜序列。這種具有創意的時刻強化了建制民族誌的研究潛力與可能,我相信目前台灣所做的研究中一定也可以有所創新。

或許最重要的啟發在於,當建制民族誌研究者深入探討人們是如何參照既有概念之際,就已經進入到「文化」的領域中。(參見第十一章)最近我提出將語言文字當作是人們的社會實踐的想法,這樣我們就可以將文字納入民族誌的研究範圍,因為這些文字協調並編派了人們的意識。於是,Charlotte Ross,一位正要完成博士學位的護理師,可以看到無可忍受的工作壓力下,是如何形成護士的「專業文化」?這種文化可以在護士如何談論他們的工作壓力的逐字稿中大量發現。她跨出了一大步,你們在台灣也可以做出這樣的創新。我衷心希望未來在這本書的基礎上,可以聽到更多研究與思考。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9747455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608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10/02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