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故鄉魅力俱樂部【世代共好新生版】:日本17個社區營造故事,給台灣家鄉守護的啟示

Machi Namimachi Dukuri Monogatari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79 356
    450
  • 分類:
    中文書社會哲思社會議題城市/土地發展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西村幸夫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譯者:王惠君
  • 出版社: 遠流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5/09/26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西村幸夫:
我認為有必要將這些街區的故事,
作為「故事本身」來口耳相傳,珍惜刻印於其中的奮鬥痕跡。
 
地方的魅力,是因居住這片土地上的人之魅力而產生出來的。有時起於一位主婦的提議,或是關心自己家園的小學生。而社區改造不光只是淨化水溝或把房子弄漂亮,還包括了對故鄉的那份摯愛,以及維護並推展社區特色的熱忱。
本書是日本十七個小城鎮大改造的故事,記錄著一群打從心底深愛自己居住土地、熱心推動社區營造工作的人們,面對產業蕭條、人口外流等困境,如何透過建築、老屋、護城河等的再生利用,創造出地方新生命的過程。不只是建築和景觀的改變,更重要的是穿針引線的人的故事。
這種藉由營造社區追求美好生活的想像與渴望,超越了文化與國界,標示著台灣向日本學習社區發展的里程碑。此刻台灣正邁入地方創生時代,希望有志於社區營造者經由這本書,更進一步接合台灣的特殊情境,為了更美好的未來一起築夢與圓夢,讓台灣成為更有魅力、更宜居的地方。
 
很不喜歡早起的我們,為什麼能如此持續不斷,
彷彿消防隊的清晨練習活動一樣?
這是愛護鄉土的心情在支持著我們。
──矢部和男
 
每天在這個地方工作、購物、和人相會,
我們都能汲取自己所感受到的、「在這裡生活」的微細事物,
和街上所擁有、潛藏的東西,
用來推動社區營造。
這些東西也許並不亮麗時髦,但我們確信,
它卻是能將我們的地方特色發揮出來、真正的社區營造。
──《臼杵──街景創造.景觀導覽》

作者

西村幸夫
1952年出生於日本福岡市。東京大學工學都市工學科、研究所畢業。曾任教於明治大學,1996至2018年任職東京大學教授,現為東京大學名譽教授、國學院大學觀光地方營造學科教授。
西村幸夫為都市計畫、都市景觀計畫專家,也是文化資產保存、社區營造與地方創生的專家,曾任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Monuments and Sites,簡稱ICOMOS)副委員長。長年在國際上替台灣發聲,擔任過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顧問,為台灣菸廠、酒廠、發電廠古蹟遺產保存提供專業意見。
著有與編著多冊都市計畫、都市保存與社區營造主題專書,主要著作有《縣都物語》(有斐閣,2018年)、《西村幸夫文化.觀光論》(鹿島出版會,2018年)、《都市保存計畫》(東京大學出版會,2004年)、《環境保護與景觀創造》(鹿島出版會,1997年)等。已翻譯成繁體中文版的有《故鄉魅力俱樂部》、《東京大學最終演講:我與都市共學的這條路》(遠流)、《大家一起來!打造觀光城鄉:從城鄉之傲開始的地域管理》(天下雜誌)等作品。

譯者

王惠君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畢業,日本國立橫濱大學工學博士,現任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所教授,同時擔任文化部聚落建築群史蹟及文化景觀審議委員、臺北市政府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聚落建築群考古遺址史蹟及文化景觀審議委員、新北市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審議委員等。
長期致力於台灣建築史與古蹟修復保存研究,著有《臺北歷史.空間.建築:新莊、艋舺、西門、大龍峒、圓山、劍潭》(左岸文化)、《解開中山樓建築之謎》(國立臺灣圖書館)、《老建築、好故事》(台灣東販)、《台灣都市物語》(日文版)等。

目錄

推薦文  美好的生活從夢想開始╱丘如華
          社區營造運動中的新社會╱夏鑄九
譯者序  因為人,住居展現永續生命╱王惠君
作者序  讓街區保存傳承至未來╱西村幸夫
前言  推動社區營造工作的人們
本書相關城鎮位置略圖
 
1  十年後的小樽運河:北海道小樽市
2  為自己的城市著色:北海道函館市
3  把這條街道送給您:栃木縣足利市
4  從製絲之城到藏造之城:長野縣須坂市
5  一切都從若林邸的修復工程開始:新潟縣村上市
6  適合狐狸娶親的社區營造:新潟縣津川町
7  青空下的土藏街道:愛知縣足助町
8  每天都在前進的飛驒匠師聚落:岐阜縣古川町
9  從一條汙水溝開始的故事:滋賀縣近江八幡市
10  紅磚的「發現」:京都府舞鶴市
11  鯖魚街道 熊川宿的春天:福井縣上中町
12  城下町嶄新的第一步:岡山縣高梁市
13  石見銀山和生活產業:島根縣大田市
14  散播錦川新種子:山口縣岩國市
15  陶瓷之鄉新魅力:佐賀縣有田町
16  尋找生活的新街景:大分縣臼杵市
17  突破百分之十七:沖繩縣嘉手納町
 
附錄  各地的街屋社區營造運動
參考文獻

序/導讀

讓街區保存傳承至未來
 
      在長年摯友、亦是志同道合夥伴的王榮文先生所領導的遠流出版公司邁入五十週年這值得紀念的時刻,能夠獲得拙作繁體中文版重新出版的提議,令我萬分感激。在此,特別撰寫這篇新版序文。 
充滿人味的街區故事 
      本書原著《町並みまちづくり物語》於一九九七年二月在日本出版。而其繁體中文版則以《故鄉魅力俱樂部:日本十七個社區營造故事》為書名,於短短九個月後的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在台灣問世。這驚人的翻譯速度,想必正是當時的台灣社會對歷史街區保存與其運動所展現前所未有關注的明證。
      本書所欲描繪的,正是日本各地為守護歷史街區而展開各種行動的人們之努力。我希望能以人的故事來述說「街區」這個主題。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必須親身深入各地的保存運動之中。與其說是「為了寫這本書而投入各地的保存運動」,不如說「正因為投入了各地的保存運動,才得以完成此書」才更加貼切。只有身處於瞬息萬變的保存運動現場,才能正確理解人們懷著什麼樣的想法,並以什麼樣的說服力打動了眾人。要以實名的方式講述這些街區故事,當然也必須懷抱相應的責任與覺悟。
      或許正是這些地方實踐者的真情實感,透過本書也深深傳達給台灣的讀者。每當回想起當年台灣保存運動的熱烈現場,總讓我更堅信這一點。
      然而遺憾的是,書中所介紹的各地社區營造者當中,像小樽的峯山富美女士、足助的田口金八先生那樣已不在人世的朋友不在少數。此外,各地的街區保存運動歷經近三十年歲月,取得一定成果之後也進入穩定期。而當穩定期長期持續時,人們開始習以為常,逐漸遺忘了曾有一群人為了守護這些街區是如何激烈討論、努力行動。
      正因為如此,我認為有必要將這些街區的故事,作為「故事本身」來口耳相傳。此刻我正是如此深信不疑。唯有如此,才能將前人的努力傳承至未來。即使人已離世,但其心念仍然能夠延續不息。
      回顧過往,「街區」這樣的空間本身,儼然正是這些先人乃至延續至我們今日一切努力的承載體,是一種容器。也因此,我們必須以「故事」的形式重新描繪這樣的空間,珍惜刻印於其中的先人們奮鬥的痕跡,這才是最為重要的。
      如果本書能夠在這方面略盡棉薄之力,也許就能為遠流出版公司創立五十週年添上一筆祝賀。仔細想想,書籍本身作為承載思想與情感的容器,在這一點上其實與街區這種具體的物理空間有著相似之處。透過敘事(narrative)這個行動,將流動的記憶固定為故事(story)的框架,故事便得以客觀化,並獲得長遠的生命。 
街區與社區營造正邁入下一階段 
      回想起來,我開始關注台灣的街區保存及營造運動,是因為當時與樂山文教基金會的丘如華女士有了聯繫。那時她創立了「亞洲及西太平洋都市保存聯盟」組織,首次會議於一九九二年在馬來西亞檳城舉行,之後在奈良、印尼的日惹也多次聚會,到了一九九七年十一月在台灣召開第六屆會議,當時正值台北老街、迪化街的保存運動興盛的時候。
      此後,我頻繁往返台灣,十分懷念當時因社區營造而結識的人們,以及曾經與他們的各種討論。與已故喻肇青老師的初遇也是在那段時間,這也是透過丘如華女士的引介。還有為本書撰寫序文的夏鑄九老師,我不勝感激。
      由於這本書正好在那樣的時期於台灣出版,日本的「社區營造」與台灣的「社區總體營造」有了交集,或許因此讓台灣的人們對日本地方城市的社區營造運動感到親近又熟悉。
      自從我第一次造訪台灣已經過了大約三十年,台灣各地的街區樣貌也有了巨大改變。當時我曾踏入形同廢墟的松山菸廠與華山酒廠,討論著未來的可能性時,從不曾想像過這些地方竟能戲劇性地重生為今日的文化據點。位於瑞芳鎮九份礦山的街區樣貌,其轉變也遠遠超乎我們的想像。即使是台北的迪化街,那些曾經盤據道路上空喧騰熱鬧的招牌,如今搖身變成別具潮流的設計,融入成為街道景色的一部分。
      台灣的街道向我們證明了,只要懷抱信念、熱心參與,街區風貌乃至城市本身都一定能夠有所改變。我作為一位外部見證者,確實感受到並見證了其中的變化。
      經歷了街區與社區營造的繁盛時期,無論是台灣還是日本,我認為此刻正邁入下一個階段,也就是需要更進一步且更深入探索街區與社區營造故事的時期。而這本書在這樣的時期重新出版,或許就是為了能夠更進一步所投下的一顆小石子。倘若如此,以今日的眼光重新回顧過去,也可說是別具意義。
      懷抱著「願先人們為街區與保存付出的故事,能夠傳承至未來的居住者」這份心意,我希望能將這本書再次交到全新的讀者手中,並且成為將來社區營造的一股助力。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4183628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44
    • 商品規格
    • 21*14.8*1.8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