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偵查實務-探論虛偽供述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有些事物的錯誤,是可以被原諒的;有些事物的錯誤,是不可被原諒的。在偵查中因「人為因素」種下的任何錯誤的因子,皆會讓法院於調查證據程序中陷入苦熬難解、甚至誤認,這種錯誤是無法被原諒的。如此的錯誤,不僅增加了檢察官的濫訴與法院誤判的可能,更足以產生不可逆轉的遺憾與人權的侵害,不可不慎。
本書在探討警察偵查犯罪的工作重心,不僅止於偵查效率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如何去發現偵查中潛在的風險因子。本書藉由解析各種虛偽供述的具體類型,釐清在現行法制下供述中虛偽不實的成因,以及影響真實發見的嚴重性;並進而提供警察偵查實務上判斷體系的科學化、人性化、法制化等系統性知識及防制之道,以便在偵、審程序中,得以排除證據法上證據證明成立之風險,降低誤判的機會。
目錄
引 言
自 序
導 論
第一章 緒論:受訊問人虛偽供述的焦點問題
第一節 警詢(訊)筆錄虛偽供述,影響真實發見的嚴重性
第二節 犯罪偵查與訴訟風險
第二章 警察偵查犯罪的屬性與實踐
第一節 犯罪的本質與類型
第二節 司法警察偵查的基本問題
第三節 警察調查與偵查犯罪的特色
第四節 行政檢查與犯罪偵查
第五節 警察調查或偵查犯罪的規範基礎
第六節 案件關係的發展
第三章 調查犯罪的虛偽供述
第一節 犯罪嫌疑人於警詢(訊)的虛偽供述
第二節 司法警察於警詢(訊)中的幾個問題
第三節 非犯罪嫌疑人於警詢(訊)中的虛偽供述
第四章 各國警詢(訊)虛偽供述實例研究
第一節 美國虛偽供述的實例
第二節 日本虛偽供述的實例
第三節 我國虛偽供述的實例
第五章 人權保障與犯罪偵查
第一節 人權保障與偵訊
第二節 刑案蒐證與人權保障
第三節 刑案偵訊與犯罪事實
第四節 傳聞證據與案件的隨機變項因素
第六章 偵訊中犯罪嫌疑人的自白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偵查中自白的幾個問題
第三節 自白在刑事訴訟的證據地位
第四節 偵訊中自白的定位
第五節 偵訊中自白的取得
第七章 偵訊中虛偽自白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虛偽自白形成的原因事實
第三節 虛偽自白出自人為的因素
第四節 自白虛偽不實的嚴重性
第八章 防制偵查犯罪中虛偽供述
第一節 偵訊中取供的基本要求
第二節 如何鞏固警詢(訊)中的供述與影響
第三節 以偵查實務的觀點論傳聞例外
第四節 共犯供述他人犯罪事實的虛偽供述
第五節 精神障礙或心智障礙之人的虛偽供述
第六節 精神障礙與心智障礙之人偵訊適應力
第七節 毒癮犯罪的偵訊適應力
第八節 防止虛偽供述的注意事項
第九章 結 論
第一節 本書特殊的發見
第二節 警詢(訊)筆錄的正確性乃在兼顧偵查的實效性與人權保障
第三節 警詢(訊)筆錄在證據證明的重要性
附錄:偵訊技巧案例研究
參考文獻
序/導讀
供述部分,分為真實陳述與非真實陳述。儘管有罪的人比無罪的人更容易認罪,不過在犯罪偵查實務中,真實陳述的比例並不高,尤其是針對一些自願性自白。根據1987年美國學者A. Bedau和M. Radelet在史丹福大學期刊發表一項研究(摘自Fred E. Inbau, John E. Reid, Joseph P. Buckley, Brian C. Jayne (2013). Criminal Interrogation and Confessions.),對數百位犯罪者進行訪談,發現堅信自己是無罪的犯人,他們真實陳述的比例仍不高。但是,非真實陳述的部分比例很高,尤其在犯罪自白領域有最嚴重不實的自白,占45%,此最嚴重不實的自白,係出自警察強制手段所造成的;而自願性被警察誘發而為虛偽不實的陳述,占34%,例如利益交換等因素。
序
生命的價值何在,聖經有段經文這樣說道「你們務必要警醒,在真道上站立得穩,要作大丈夫,要剛強。不要自以為站立得穩,須要謹慎,免得跌倒。」(出自新約聖經歌林多前書第十章第十二節、第十六章第十三節)。是在勸勉願意持守真理的人,務必要謹守本分,直奔標竿,一次一次造就我們的意志與品格。
開始撰寫論文時,即面對許多挑戰與考驗,因為這過程必須堅持心志,向著標竿直奔。再回首這段學術思辨之旅的心境,曾有孤獨、茫然、挫折、灰心、沮喪,再回顧這段信心之旅的每一個環節,曾有甘甜、有苦澀、有苦難、有喜悅,再回想如果這段旅程盡皆一帆風順的話,那就說明還不夠努力。因而,經過如此的熬鍊,才能夠淬鍊出無比剛強的氣節,也能夠化成無比的祝福與平安,得以在學術真理的道路上有所長進與喜樂。
正因為不斷地追求真理的這股學術生命力量,激發出無數的思緒,促使文稿的脈絡更加流暢清晰。內心的喜悅與滿足又不斷催促我繼續寫著,這是我撰寫論文中最大的體悟與收穫,至於論文耗費多少時間、精神,對我而言,已經不再重要了。
在撰寫過程中,學習到傾聽各種的聲音,以及自己內心的聲音。讓我學習到積極地轉向,接受各方論點,也不斷地反思如何更加完美,也不斷地自我質疑。真理的亮光促使我不斷地更新,視野也不斷地擴張,也不再畫地自限,而這股動力持續進行著、催促著我努力去完成論文。
聖經有段經文這樣說道:「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出自新約聖經腓立比書第三章第十三節),紀念曾為追求真理而努力的人們。如此的信賴,讓我能夠期待自己在永恆的春天裡,再度吐露新芽。
通往學術的殿堂沒有捷徑。其中最困難的,就是在撰寫過程中,資料的蒐集再蒐集,整理、再整理;問題意識的思索、再思索;文稿與文字的檢視、再檢視;相關事理的探討、再探討;章節間反覆地連結、再連結;文章無關的部分修改、再修改,有時好不容易理出來的文思,突然又消失在眼前,百般的反覆激盪,再度尋回這樣的思緒。聖經有段經文這樣說道:「要詳細查驗每一件事,持守那美善的。」(出自新約聖經帖撒羅尼迦書第五章第二十一節),觀察與驗證是追求美好事物,必經的過程。
逐步的完成這本專書,是如此豐盛的恩典,使我相信這是來自上天的祝福。回首來時路,也讓我深切地學習感恩、讚美。因為這時才知道,我所努力追求的目的,不是在於完成這論文,真正的意義,是在這一路走來,有太多、太多師長、親友、友人的扶持、鼓勵,而他們都將成為我生命中的貴人與榜樣。而這些過往的事實,使我真誠的期待成為每個人願意努力追求學術真理的祝福。
陳宏毅
2017年9月於臺灣警察專科學校研究室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