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的地方創生(隨書附贈精美加賀風景明信片):台日跨國工作移居手記
作者帶領我們從日本地方創生政策,看一個專案的執行過程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內容簡介
這本書是以一個外行人的角度,去看日本地方創生政策下一個小小專案的執行過程。從作者自己創業在東京吃鼈開始,遇到社會創新組織NCL、實際走訪日本地方政府、接任地域振興協力隊、當然還有那些在各地看到的奇人異事,過程不敢說精彩絕倫,但經驗絕對是獨一無二。
以台灣作者寫日本經驗來說,前面有子涵前輩論政策的《抓住風一樣的人》以及奕屏前輩論設計如何改變地方的《地方設計》這兩本書,我想就地方創生領域談論方法的優秀刊物跟前輩已經多如繁星,而我這本書,比起她們那些認真派,應該比較偏小說跟隨筆,希望大家可以用悠閒的心情,跟著這本書一起到日本鄉間走一回。
作者自稱不擅長聊政治跟商業,但可以跟大家說個故事-一個關於他自己的故事。
地方創生究竟是什麼?他覺得光是以「讓青年回鄉創業」或「改善少子高齡化問題」等關鍵字應該無法勾勒出這個政策下所有故事的輪廓。政策有具體目標、企業則有商業模式,但每個獨特的人生,究竟該邁向哪一個目標?又該套進什麼模式?
人生的答案究竟是什麼?這些是在我前往加賀市開始三年任期前想都沒想過的問題。不細談哪些是可複製的模式,也不會分析數據與商業模型。這次,就跟著當年在東京事業觸礁的作者,拋下那些傳統教育灌輸的垃圾,來趟輕鬆愉快的放棄人生之旅,放空腦袋到日本鄉間與都市走一回吧!
目錄
前言
序章
第1章 與NCL相遇
1 謎般的組織
2 何謂後資本主義社會?NCL組織架構
3 特殊的專案「HUB台灣」
4 HUB台灣與我
第2章 門外漢跨入社會創新界的第一份工作
1 初訪加賀市
2 第一份工作
3 社會企業與社區營造
4 參訪開始
5 禾餘麥酒的小川町大冒險
6 歡迎光臨西成區
7 初訪組織最前線!!日本妖怪們的故鄉「遠野見聞錄」
8 生態系與社會問題當事人意識
9 參訪之後
10 民間認知的文創、社區營造跟地方創生
11 重視模式的台灣
第3章 一百個人的一百種人生─社區營造學校光輝塾
1 重回加賀市
2 社區營造學校光輝塾
3 行動者培育學校系統創始人尾野寬明
4 光輝塾與我
5 第一次上課
6 後來的課程
7 前輩們的故事
8 人生中最重要的寶物
第4章 讓大學生成為地方的英雄─PLUS KAGA
1 初聞PLUS KAGA
2 三島老師與plus kaga
3 地獄般操勞的工作坊
4 遠在東京的另一個現實
5 大學生們的計畫
6 後日談
7 結語:能傳承到下一代的技術
終章 邁向下一個時代
從心中的北極星到人際連結
待驗證的模式
地方的處世方式─「用最討喜的方式做自己」
無所不在的階級
那些沒寫到的事
那些任期結束以後的事
序/導讀
【導讀】
紀錄一個以「寧為真小人,不作偽君子」做為信條的平凡台灣人,在東京事業觸礁後,接觸社區營造、社會創新與地方創生的過程。
有別於目前探討地方創生相關的書籍都是教方法、教工具、透過訪談介紹大師案例;本書雖冠以地方創生之名,但內容著重在作者自身觀察與思考,紀錄自己身為一個身為外行執行者與外國執行者,在日的所見所聞。故事從作者離開東京時開始撰寫,就任時經歷北陸豪雪時期、帶著台灣社會創新公司成員走訪日本各組織,最後再一路寫回地方政府與地方創生。
全文沒有厲害的日本大人物背書,只有台灣小人物碎嘴;沒有著名的經典案例撐場,但紀錄了一個平凡台灣人從東京到加賀樸實的足跡。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