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民主是最好的制度嗎?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 9 405
    45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民主政治全球大蒐奇

 

日本《朝日新聞》

以約四十人的團隊,一年多的時間

走訪全球約三十的國家和地區

探討約四十個民主政治實踐案例

 

‧日本:市長否決補助移除蜂巢,因為會排擠預算!

‧法國:核能等同「一國自立」,不容民主討論?

‧匈牙利:為保護未成年國民,給母親兩張選票?

‧加拿大:沒住過也沒去過選區,卻仍然當選!

‧不丹:為節制民眾消費,大幅提高稅金以壓制物欲?

‧冰島:銀行破產,公民投票拒絕償還外國人的存款!

‧韓國:想贏選舉?先學會用臉書跟推特!

‧日本:連續十五回的村長選舉皆為無投票當選,這還是民主嗎?

‧美國:只要影響潛意識就能左右選票,神經行銷學主導你的選擇!

‧瑞典:將遺產稅、贈與稅及財富税全部廢除,才能維持國家競爭力?

‧日本:推行新政策卻於下台後被判決須賠償,還會有主張改革的政治家嗎?

‧匈牙利:降低稅率就能讓隱瞞實際所得不惜違法的人減少?

‧宏都拉斯:為吸引外國企業,打造一個不受司法權管轄的「新市鎮」?

 

 

討厭支持貪婪財閥的政府嗎?

那可都是人民自己選出來的!

 

自由市場最棒?

它可是政治背後毫無道德廉恥的幕後黑手!

 

民主為當前世界主流價值,

為何卻讓各國人民吃盡苦頭?

 

 

何謂民主政治?人們對於民主政治的認識又有幾種面向?對於民主的定義與想像是什麼?是否是教科書上單薄的敘述,又或是過於空泛、崇拜光明的脆弱幻想?

民間社會運動,無非是民眾站出來反擊人民自己選出的政府;既然是人民經由投票選舉、理應建立在民意之上被選出的政府團隊,為何會背離民意?民意對選舉能產生什麼作用?選舉的弊病與民意的流動與複雜性又會將民主與國家未來、個人未來帶向何處?

本書以民主政治之深度討論為主旨,從民主政治、選舉、國債、市場、稅金至民意,多方面探討民主政治的背後陰影處有何缺陷與需要改善之處。

 

本書序章以日本偶像團體AKB48總選舉為開頭,舉例說明選舉對於民主的意義何在;在團員人數眾多的AKB48中,誰最有資格站在中央顯眼位置?不論製作人指示誰站在中央,都難以令團員心服,然而利用總選舉的方式讓粉絲決定第一名,反而產生了所謂多數決後的「正統性」,意喻擁有眾多國民的民主國家,人民同樣使用選舉這樣的多數決方式來使國家領導者擁有正統性,並讓所有人民認同。

 

然而選舉與民意對於民主與國家發展是否有益?如何有益?它的可信有效度無法測量,也無法控制選舉的價值高低,導致部分案例無法貫徹民主政治之價值,例如日本大分縣姬島村的村長選舉,五十年來無人投票,宛若世襲,民主選舉的價值蕩然無存。但是從另一面向看,選擇不投票、不關心由何人領導的民意也是種民意。為了贏得選舉而討好民意的政治,又真的對人民有利嗎?

 

在其他全球案例中,也清楚顯示所謂民意與民主指向可以被「操弄」,被金錢操弄、被輿論操弄、被環境操弄或被人性種種操弄。民主的不穩定與可操作、同時卻又千變萬化的性質,讓學者、政治人物與民眾心中對於民主政治的定義與想像化為美好的理想與殘酷的現實,形成心中二元對立的矛盾狀況。

 

本書訪問全球著名人物、採訪近年曾經沸騰的各種事件,例如佔領華爾街、歐債危機、韓國大選的新時代社群策略、加拿大國會大選變天等,以紀實案例呈現當代世人擁護的民主政治的真實面貌,以及民主政治之下的各種怪奇現象。

名人推薦

南方朔‧評論家                                    專文評析

蔡東杰‧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

 

王力行‧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發行人                共同推薦

王業立‧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李家同‧清華大學榮譽教授

林濁水‧政治評論家

周偉航‧人渣文本‧評論家

胡忠信‧政治評論家

洪仁進‧師大附中校長

徐建國‧建國中學校長

張添唐‧台南一中校長

張鐵志‧政治評論家

鈕則勳‧中國文化大學廣告系教授

蔡英文‧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劉寶傑‧節目主持人

鄭有傑‧導演

 廖義銘‧高雄大學法學院院長

作者

《朝日新聞》「混沌的深淵」採訪組
 
「混沌的深淵」於2011年12月至2013年2月期間,在《朝日新聞》中以一至三面的版面進行連載。
 
除了九種系列共計三十二回之外,也刊登相關訪問與專欄。從佔領華爾街運動到AKB48現象,走過範圍廣泛的各種現場,以民主政治、選舉與資本市場等為主,提出為現代社會帶來「混沌」的問題與課題,並使之成為話題。
 
採訪組以年輕一代為主,跨越所屬部門的隔閡,從世界各地聚集、採訪寫作者有三十二人、設計部分則有六人參加。

譯者

郭書妤

自由譯者。譯稿指教:kuoftrans@gmail.com

目錄

推薦序民主已到了混沌期!    南方朔

推薦序走向民主……這樣就夠了嗎?    蔡東杰

 

前言

 

序章「被選上的繆思女神」的看法

被選上的我所背負的事物

【訪問】前田敦子(演員、歌手)

要是沒有選舉,我早就逃走了

 

第一章崩壞的民主政治

問題:民主政治能解決問題嗎?

1.1五十年無人投票的島【大分‧姬島】

1.2以民粹主義治青年的渴【法國、日本】

用狂熱填補空白的民意

對既有政黨的不信任【芬蘭】

騷動的季節逝去【鹿兒島‧阿久根】

【總結&下一個問題】民主政治能解決問題嗎?

 

第二章 不是選舉,是佔領!

交給代表,沒問題嗎?

2.1 在世界金融中心呼喊NO【紐約】

運用網路,將佔領手法傳播至全世界【馬德里】

阿拉伯之春,從對貧富差距的憤怒起步【開羅】

三一一過後的核電廠爭議【東京】

【訪問】卡勒‧拉森(Kalle Lasn,佔領華爾街的號召者)

貧富差距的元凶,群起攻之

2.2 超人根本不存在【北海道‧夕張、希臘】

決定不再託付給他人

派對結束了

大家一起在受災街道上看F1吧!【宮城‧氣仙沼】

2.3 神鬼奇航:柏林海盜

藉由抽籤選出的政治參與【東京‧狛江】

讓G1000之聲反映在政策上【布魯塞爾】

政黨是身邊的推銷員【英國‧卡地夫】

2.4 批判者的規則是?【東京】

政權輪替,「請信任官員吧!」【英國】

讓「瞌睡委員會」變成「熱烈委員會」【日本】

【專欄】政治不信任「2.0」 大野博人

【總結&下一個問題】交給代表,沒問題嗎?

 

第三章國債支配民主政治

問題:償還國債最優先嗎?

3.1 失準的時間【歐洲】

3.2 市場這種怪物【德國、斯洛伐克】

露出獠牙的熊【柏林】

小國的抵抗與苦澀【布拉提斯拉瓦】

痛苦呻吟的交易員【東京】

3.3 「市場統治」

3.4 稅金奔逃的國家【義大利】

不信任的漩渦,逃稅與加稅【羅馬】

為了節稅而聚集的企業【瑞士‧日內瓦】

課金融交易的税【法國‧坎城】

3.5 不需要國家了【比利時】

再生能源發達之地的獨立論【英國‧蘇格蘭】

追求高薪,醫師西移【布拉格】

跨國共鳴的綠色政黨【馬德里】

【總結&下一個問題】償還國債最優先嗎?

 

第四章市場的真面目

問題:市場有那麼偉大嗎?

4.1 再快一點,市場的欲望【日本、美國】

高頻交易,電腦屢次買進賣出

主機代管,交易所系統旁的平等存取【東京】

4.2 看清國家,創造選擇的自由【美國、宏都拉斯】

不要政治,只要競爭再競爭【宏都拉斯】

4.3 投資的恐怖,依賴評等

是「賽馬預測」,還是藝術?【東京】

憤怒的義大利,檢察官捜查「不正當操作」

4.4 瀕臨破產的保險金,膨脹的不安

為了迴避風險而次次衍生的衍生性金融商品

全世界囤積的金錢高達一百兆美元以上

4.5 虛擬與現實,逐漸模糊的邊界【大阪】

脫軌的市場,懷抱不安的人們

【訪問】邁可‧桑德爾(美國哈佛大學教授)

道德能戰勝市場嗎?

【總結&下一個問題】市場有那麼偉大嗎?

 

第五章畏縮不前的稅金

問題:稅金贏過市場了嗎?

5.1 用稅壓抑物欲的「幸福之國」【不丹】

靠援助支撐的王國

至多五倍的城鄉貧富差距

【訪問】吉美‧廷禮(不丹總理)

       「幸福之國」的煩惱

【訪問】萱野稔人(津田塾大學教授)

因為有稅,市場才……

5.2 「繼承是風險」,前往沒有稅的國家【日本、瑞典】

廢除富人税的「福利國家」【瑞典】

在要價數億日圓的海上豪華公寓中展開旅程

5.3 邁向貧窮的減稅競賽【盧安達】

鎖定可取之處下手【匈牙利】

網路,成為漏網之魚的國外直接電子商務及個人買賣

從容易下手的地方課稅?

5.4 蜂巢爭論,費用由誰來承擔?【千葉】

眾人的錢包,握在手中的責任【東京‧國立】

忍無可忍的「貪污大國」【印尼】

5.5 「再向我多課點稅吧」【美國】

無法徵收稅金的現狀【前橋、福井‧勝山】

5.6 清除蜂巢。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

【總結&下一個問題】稅金贏過市場了嗎?

 

第六章懷疑選舉

問題:選舉結果就是民意嗎?

6.1 左右選舉,社群推文的攻擊【首爾】

首爾市長選舉,在野黨催票得勝

藉由「跟隨者集會」增加支持者並重返國會

行之過甚的網路選舉,被擺弄的韓國政黨

日本方面,安倍首相發揮FB力量,共產黨則靠「吉祥物」攻勢

6.2 你有一票,母親則有兩票【匈牙利】

十六歲就能獲得選舉權!右翼政黨將觸手伸向不滿的年輕人【奧地利】

小孩也有一票,自己的未來自己選【瑞士】

日本也展開「年齡層」研究

【專欄】選舉權,讓小孩決定自己的未來  石松恒

6.3 一個議席就能支配國家【澳洲】

無法做決定的兩大政黨

政策差距日漸縮小,受冷落的部分民意轉向小政黨

日本的選舉不爭也不鬥?

6.4 不需要政策的埃及之春

吾等乃塔克辛派,大夢初醒的泰國農村地區

加深的社會裂痕,漸強的政治對立

6.5 作出選擇的真的是自己嗎?【美國】

一票解憂愁【希臘、法國】

6.6 心情痛快,問題仍在

【總結&下一個問題】選舉結果就是民意嗎?

 

第七章徬徨的菁英

問題:菁英的發揮空間何在?

7.1 歐洲菁英,自負與困惑【比利時】

在PKO的作業現場也得顧及國家利益【東帝汶】

法國外籍兵團,「不為國家而戰」

7.2 被迫背負邁向「世界」的夢【委內瑞拉】

在全球獲取財富【德國】

何謂卓越人才?認知與現實的差距

7.3 相信技術之力,跨向他領域【美國】

得到知識,逃出底層【印度】

新世代「導師」,聚集而來的成功者

7.4 「核能政策不容民主政治」【法國】

序/導讀

民主已到了渾沌期!

 

南方朔

 

在一九六○年代求學時,我們都相信自由民主是最好的制度,當時的學生和老師都把政治學大師、德國維也納大學暨美國加州大學教授艾本斯坦(William Ebenstein)所寫的那本《今日的主義》(Today’s isms)當作主要教科書。該書就教導人們自由民主可貴的價值。那本書也是台灣當時學生反共爭民主的主要時代指南。對自由民主有嚮往和憧憬,也使得台灣由威權社會一路走來,直到如今。

 

但自由民主是個發展的過程,近年來像以前那樣歌頌民主的著作已愈來愈少。相反的,則是對自由民主提出質疑的著作愈來愈多。比較敏銳的學者最先察覺到民主已形成新的問題,所以他們在理論上對自由民主提出質疑。這種理論上的質疑主要都是歐洲的思想家,例如德國思想家哈貝瑪斯(Jürgen Habermas)最早就察覺由於時代改變,民主政治必須向人民更加開放,擺脫代議士及官僚的獨佔;德國思想家奧菲(Claus Offe)很早就警覺到由於國家權力無能,只會讓國家日益無法統治;英國思想家季登斯(Anthony Giddens)也很早就發現由於資本累積的速度不對等,階級衝突必將再起。上述這些理論上的反省,簡而言之,就是他們認為自由民主已造成了許多新問題,使得自由民主必將超載,最後會造成更大的問題。「民主超載論」早已成了新主流。

 

但是上述理論家的批判反省,他們的影響力只在學術界,對現實界並沒有作用。於是自由民主的問題遂愈積愈深。二○一一年美國所爆發的「佔領華爾街運動」就是個新起點。二○一五年的英國脫歐,以及二○一六年歐美的新民粹主義同步快速崛起,則是大爆發。傳統的自由民主已到了一個難以繼續的階段,自由民主如何走下去,已成了當代世界最新的難題。

 

研究當代歐美政治的學者早就延續理論家的說法,認為當代民主社會在現象上已出現許多重大的新問題,歸納而言,它有如下幾點:

(一)「過多元主義」(Hyperpluralism)造成的政府無能。以前的民主理論相信社會多元,但政府卻可以有權力調和各種人群的矛盾,解決問題,形成效率與能力。但一九八○年代初期,英美許多學者都警覺到由於民主深化,人人有話想說,人人有話要說。在參與爆炸下,已到了眾聲喧嘩、諸神交戰的新時代。許多問題一發生,各種集會及遊行示威就會出現。面對這種分歧,政府的調和及決策能力已告技窮,政府做了任何決定,不是得罪這邊,就會得罪另一邊,於是對許多公眾問題只好以拖待變,這是人們無懼於說出和別人不同見解的新異議文化,它已形成「決策癱瘓」的新現象。今天的臺灣為了一個休假問題就搞得烏煙瘴氣,可說就是「過多元主義」所造成的問題。

 

(二)就是全球化所造成的國家主權凋謝。以前的政治是國家歸國家,國際歸國際,國家的治理都有主權作為憑證。國家最重要的乃是集稅權和財政權。但二十一世紀發展迄今,由大國資本集團所發動的經濟全球化已成了最有強制力的新權力主體,資本可以全球自由流動,許多境外銀行可以包庇各國的富人,也可使外國大公司任意移動,也可任意在境外世界逃漏稅,於是各國的集稅權遂告崩壞,各國政府只要想向富人課稅,富人及其公司就向境外移動,只要想課遺產稅,他們就向境外移轉。富人及大公司在這個全球化時代已成了最新的游牧民族。第二次大戰後,民主國家都相信福利國家這種制度,也相信財產稅的累進制,這些原則在全球化時代已全被放棄。世界的資本主義體制經過十九世紀的革命,走向強調平等的階段,但繞了一大圈,到了二十一世紀又重回資本主義的新野蠻時代。自由民主又形成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新封建主義。

 

(三)除了全球化的市場主義掛帥侵蝕了民主國家的主權外,民主制度的反噬,也侵害了民主的原始精神。

人們對自由民主的認知,都相信「人人一票,票票等值」這句口頭禪,但民主的運作並不是這麼簡單,民主涉及各種個人及機構的權力和影響力,也涉及暗中的運作,以及公職人員和政黨的運作。

 

就以美國為例,不久前重要的評論家羅斯可夫(David Rothkopf)就寫了一本暢銷書《權力大公司:大企業和政府的時代性敵對以及即將到來的報應》。該書即指出近年來政府的權力就被大公司的影響力幾乎全部壟斷,支持大公司利益的政客、民意代表、學者及公務員已全部左右了美國政府的運作。至於權力極大的歐盟總部以及「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官員,他們都非選舉產生,卻擁有超國家權力。所以遂使得今日美國亂象日增,全世界的民主遊戲規則更亂。美國人的反政府和反超級富人始於二○一一年的占領華爾街運動,但在十餘年前歐洲人就有多次在世銀年會及國際貨幣基金年會反對全球化,以及包圍設於比利時的歐盟總部。美國重要經濟學家薩克斯(Jeffrey D. Sachs)也在近作中指出,美國的參眾議員及政府官員有很高比率都在下台後改任大公司及特殊利益團體的遊說客。美國及全世界變得日益再封建化。事實上世界及各國早已有了一個新封建上層結構。

 

綜合上面所述,我們可以說今天的世界,自由民主早已走岔了道路。二○一五到二○一六年就是對自由民主發出嚴重警告的時間到了。

(A)以前的人們相信自由民主是整合差異的理性力量,但由英國的脫歐、英國的蘇格蘭獨立公投,再加上主張脫歐的新政黨,如英國的獨立黨、義大利的五星運動黨、法國的國家陣線,它們都是親俄政黨,這已顯示出歐洲的新運動著重的已不是整合,而是自己國家人民的福祉。以前的自由民主和社會主義對立的左右翼劃分已成為過去。在二戰以後,世人談自由民主都以美國的冷戰自由民主為模式,強調自由民主的擴張性,而疏忽了自由民主應該是保護人民福祉的「保護式民主」(protective Democracy)的功能。英國政治學家黑爾德(David Held)在一九八○年代末歐洲思想家討論近代「危機理論」時,他即寫了一本重要的民主理論著作《民主的各種模式》,該書就已經預見了今天的某些亂象。如何收束大公司的民主?如何強化民主的保護功能?如何擴大民主的參與?這都是當代民主的重大課題。

 

(B)二○一六起,乃是世界新民粹主義大爆發的時刻,對於這種新民粹主義,我們不要視之為洪水猛獸,而要把它看成是民主受害者的心聲,進而從他們的心聲裡找到當今的問題,例如當今的貧富不均該如何解決?今天的難民潮湧往歐洲是何以致之?這些問題不去面對,歐洲危機即不可能解決。民主發生問題,乃是對人類所做的另一挑戰。世人如何做出反應,乃是對當代人最大的考驗。

 

(C)根據民主發展的過去經驗,當民主發生問題時,通常也是政治冒險家最可能將危機向外導向,進行冒險活動的時刻。最近新民粹主義大爆發,世界變化的不穩定性因而大增。最近的《經濟學人》雜誌都以「新民族主義」(New Nationalism)做封面或以「民粹主義大爆發」(Populism explosion)做專題,由此可見這個民主異形的確已受到人們的關注。我長期就對民主的理論及其發展至為注意,現在在這個民主大轉變的時刻,對各國民主問題以及最新的「軍事民主」可能已需要格外注意。

 

近年來日本「朝日新聞社」動員了四十人組成大型採訪組,訪問了三十個國家,對當今的民主實踐及其問題專題討論,他們在發表後將其集結成書,就是這本《民主是最好的制度嗎?》。該書內容涵蓋面甚廣,討論也深,乃是本對民主問題進行反思的重要著作。由於我對民主的哲學理論及其實踐曾長期注意,於是遂利用這個機會對民主近年來若干理論上的反省簡要的敘述如上,一則做為向本書致敬,二則或許可以做為此書的理論性導讀。今天的全世界民主已到了麻煩時刻,願我們大家一齊來注意這個問題!

明明努力至此,卻仍不順利。

 

不論是政治、經濟,甚至是我們的生活,產生這種感覺的機會似乎變多了。莫非民主政治、市場及選舉制度並未確實發揮各自的機能嗎?

我們之所以在《朝日新聞》報紙上開始連載「混沌的深淵」系列,正是因為意識到這些問題。本書以該連載專欄為基礎,進行修改、增寫及重新整合,最後完成本著作。

民主政治是否變得無法反映民意?市場是否已經無法將我們「想賺錢」的欲望轉換成具建設性的能量?使人感受到混沌的地方不僅限於日本,亞洲、美國、歐洲及非洲也擁有相同的煩憂。國家現有的結構已經無法跟上因全球化而共衰共榮的經濟。

 

「混沌的深淵」專欄並未將日本與世界各國拆分討論,例如大阪市長橋下徹及前法國總統薩科齊、鹿兒島縣阿久根市與芬蘭的城市庫奧皮奧,皆被共同提出並探討。

美國「占領華爾街運動」的策畫者於本書中登場,而本書同時也收錄前田敦子的訪談,她過去是AKB48中不可動搖的中心人物,這次她在訪談中談論「被選上」這件事。

然而,本書的目標並不是提供「這樣做就沒問題了」這般的答案。若真知道答案,眾人就無須如此辛苦。未解之事依舊未解,因此,本書提出並「確立問題」,期望作為讀者思考的墊腳石。

住家附近的蜂巢該由政府行政單位負責驅除,還是必須自行處理?本書也有這樣的主題,希望能與讀者一同思考。

不論是大學生或在文化中心進修的社會人士,又或是與朋友、熟人共開學習會的人,本書都期望成為讀者相互討論時所使用的教材,因此於每一大章的開頭設置「問題」,而接續於問題後的文章內容則作為讀者思考時的參考資料。同時,本書也附上讀者可能不熟悉的用語之解說及情勢變化等說明。章節最後則加入引導讀者進入下一章節的「總結&下一個問題」。

「混沌的深淵」專欄從二○一一年十二月開始至二○一三年二月為止,以約兩個月一次的節奏刊載。書中登場人物的年齡及職位稱號,基本上以專欄連載當時的資訊為主。

若本書能成為思考現有混沌狀態的墊腳石,將令我感到萬分欣喜。

二○一四年三月

 

岸善樹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934812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430
    • 商品規格
    • 23*16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10/02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