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學:海洋法系、大陸法系與中華法系國家行政之通觀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本書的架構係依照下列的主軸來衍伸:
1.將世界上最主要的國家行政原型──海洋法系的英國與美國、大陸法系的德國與法國、以及中華法系的我國,做了精要而深刻的闡述與分析。
2.以古、今、中、外的經緯,來架構論述的場域。從歷史的大敘事、歷史結構、到歷史辯證,鏈結到今日的公共行政,開展至深層的行政價值、以及超越的行政革新、終而宏觀的全球治理。
3.條分縷析「管理型行政∕公共利益的行政」和「傳統型行政∕法治型行政」的世紀對話。接著,對照中華法系的行政,從而瞭解我國行政的主體性。
1.將世界上最主要的國家行政原型──海洋法系的英國與美國、大陸法系的德國與法國、以及中華法系的我國,做了精要而深刻的闡述與分析。
2.以古、今、中、外的經緯,來架構論述的場域。從歷史的大敘事、歷史結構、到歷史辯證,鏈結到今日的公共行政,開展至深層的行政價值、以及超越的行政革新、終而宏觀的全球治理。
3.條分縷析「管理型行政∕公共利益的行政」和「傳統型行政∕法治型行政」的世紀對話。接著,對照中華法系的行政,從而瞭解我國行政的主體性。
目錄
自 序i
導 論1
第1章公共行政的歷史與發展5
第一節 英國公共行政的歷史與發展6
第二節 美國公共行政的歷史與發展11
第三節 法國公共行政的歷史與發展15
第四節 德國公共行政的歷史與發展20
第五節 我國公共行政的歷史與發展23
第2章公共行政的本質與分析33
第一節 大陸法系國家行政的特質34
第二節 海洋法系國家行政的特質36
第三節 中華法系國家行政的特質37
第四節 通 觀42
第五節 行政的本質43
第3章公共行政的定義與原型53
第一節 行政學的演進54
第二節 公共行政意義的界定69
第三節 公共行政的三個原型71
第4章 公共行政的功能與任務95
第一節 公共與非公共任務96
第二節 任務的發展與變遷102
第三節 當前公共任務的發展趨勢108
第5章 公共行政任務的新趨勢與任務評鑑113
第一節 國家與市場間的第三部門國11 4
第二節 公私協力11 8
第三節 公共任務的認知122
第四節 任務評鑑126
第6章 行政組織139
第一節 行政組織的原理140
第二節 行政組織的內部建構15 5
第三節 中央政府的組織18 1
第四節 地方政府的組織190
第7章 人事行政205
第一節英美德法人事機關(構)體制206
第二節 我國人事機關體制21 0
第三節 英美德法文官考選制度21 6
第四節 我國公務人員的考選228
第五節 公務人員任用制度244
第六節 公務人員考績制度249
第8章 財務行政的規範與實踐271
第一節 前 言272
第二節 財務行政的規範273
第三節 財務行政的實踐280
第四節 結論與建議283
第9章 行政決策287
第一節 行政決策的概念與基礎28 8
第二節 行政決策的類型、功能與侷限性297
第三節 第三節法治主義下的決策形式與方法300
第四節 行政決策的情境與對應308
第五節 行政決策的執行349
第10 章 行政的價值、文化與倫理359
第一節 公共行政的價值思考360
第二節 行政文化與價值的運作36 1
第三節 公共行政的職業倫理368
第四節 行政倫理的彰顯375
第11 章 行政倫理的實踐383
第一節 倫理作為溝通媒介384
第二節 行政倫理的要求387
第三節 我國行政倫理實踐的檢視40 1
第12 章 行政革新425
第一節 概 念426
第二節 行政改革從結構到範圍43 1
第三節 政府再造443
第四節 政府再造步驟─德國案例455
第五節 政府再造運動的省思463
第13 章 全球治理的概念─論善治483
第一節 從全球化到全球治理482
第二節 聯合國的治理觀489
第三節 世界銀行論善治496
第四節 OECD 的SIGMA 治理途徑503
第14 章 全球治理在發展中國家的推行515
第一節 北非伊斯蘭國家(Maghreb) 的法治行政與民主51 6
第二節 發展中國家的地方治理與行政文化51 9
第三節 綜 論528
參考文獻543
導 論1
第1章公共行政的歷史與發展5
第一節 英國公共行政的歷史與發展6
第二節 美國公共行政的歷史與發展11
第三節 法國公共行政的歷史與發展15
第四節 德國公共行政的歷史與發展20
第五節 我國公共行政的歷史與發展23
第2章公共行政的本質與分析33
第一節 大陸法系國家行政的特質34
第二節 海洋法系國家行政的特質36
第三節 中華法系國家行政的特質37
第四節 通 觀42
第五節 行政的本質43
第3章公共行政的定義與原型53
第一節 行政學的演進54
第二節 公共行政意義的界定69
第三節 公共行政的三個原型71
第4章 公共行政的功能與任務95
第一節 公共與非公共任務96
第二節 任務的發展與變遷102
第三節 當前公共任務的發展趨勢108
第5章 公共行政任務的新趨勢與任務評鑑113
第一節 國家與市場間的第三部門國11 4
第二節 公私協力11 8
第三節 公共任務的認知122
第四節 任務評鑑126
第6章 行政組織139
第一節 行政組織的原理140
第二節 行政組織的內部建構15 5
第三節 中央政府的組織18 1
第四節 地方政府的組織190
第7章 人事行政205
第一節英美德法人事機關(構)體制206
第二節 我國人事機關體制21 0
第三節 英美德法文官考選制度21 6
第四節 我國公務人員的考選228
第五節 公務人員任用制度244
第六節 公務人員考績制度249
第8章 財務行政的規範與實踐271
第一節 前 言272
第二節 財務行政的規範273
第三節 財務行政的實踐280
第四節 結論與建議283
第9章 行政決策287
第一節 行政決策的概念與基礎28 8
第二節 行政決策的類型、功能與侷限性297
第三節 第三節法治主義下的決策形式與方法300
第四節 行政決策的情境與對應308
第五節 行政決策的執行349
第10 章 行政的價值、文化與倫理359
第一節 公共行政的價值思考360
第二節 行政文化與價值的運作36 1
第三節 公共行政的職業倫理368
第四節 行政倫理的彰顯375
第11 章 行政倫理的實踐383
第一節 倫理作為溝通媒介384
第二節 行政倫理的要求387
第三節 我國行政倫理實踐的檢視40 1
第12 章 行政革新425
第一節 概 念426
第二節 行政改革從結構到範圍43 1
第三節 政府再造443
第四節 政府再造步驟─德國案例455
第五節 政府再造運動的省思463
第13 章 全球治理的概念─論善治483
第一節 從全球化到全球治理482
第二節 聯合國的治理觀489
第三節 世界銀行論善治496
第四節 OECD 的SIGMA 治理途徑503
第14 章 全球治理在發展中國家的推行515
第一節 北非伊斯蘭國家(Maghreb) 的法治行政與民主51 6
第二節 發展中國家的地方治理與行政文化51 9
第三節 綜 論528
參考文獻543
序/導讀
自序
民國62 年余就讀中央警官學校行政系,校址在臺北小南門的廣州街,司法院及中樞機關皆在附近,學校也很容易延聘許多博學鴻儒之士前來教授,除了許多大法官外,還有幸受教於張金鑑、張劍寒、湯絢章等行政學耆學。民國68 年負笈德國海德堡大學,70 年續研修於史拜爾行政大學(二德合併後更名為史拜爾德國行政大學), 研讀行政學、公法及社會學。75 年回國任教。
回國以後才發現國內行政學的環境,基本上是以美國行政學為主,而德國這一方面就統歸之於行政法。事實上,德國行政學的表現也是以行政法為訴求, 法國也是同樣的狀況。個人一方面震懾於美國行政學的求新求變,另外一方面又被德國行政法的傳統所束縛,故而困思多年不得正解。
行年望六,積累三十九年的認識後,個人才逐漸擴清各項疑惑,透過全面而深入的閱讀和思索,瞭解世界上的國家行政類型中,最重要的有三大原型,其中英、美海洋法系的是「管理型行政」、「公共利益的行政」,而德、法大陸法系的是「傳統型行政」、「法治型行政」。在海洋法系的國家行政和大陸法系的國家行政之間的碰撞、齟齬、尖銳對話,是行政學發展最重要的原動力,也是行政學思想史最重要的篇章,如果能夠將這一個道理瞭解的話, 1 行政學的理解才算完整,學術研究才得以融會貫通;反之,如果單單執持於美國行政學的思想來看世界,甚或定義其他思想,則只能得一家之言、一己之見,當然就不能理解為什麼歐盟和英國之間齟齬不斷的原因。中華法系的我國行政(請見涂懷瑩《法學序論》)傳統,是僅有的「行政」與「政治」、「治權」與「政權」分庭抗禮的重大歷史公案,內外朝、宰相制度就是政道與治道的歷史辯證(請參閱牟宗三), 再加上監察制度、考選制度等等,構成了我國行政的特質。三個行政原型的輝映下,公共行政的本質就更清晰的浮現出來,行政學研究的圖像也更趨於真實及完整。
民國62 年余就讀中央警官學校行政系,校址在臺北小南門的廣州街,司法院及中樞機關皆在附近,學校也很容易延聘許多博學鴻儒之士前來教授,除了許多大法官外,還有幸受教於張金鑑、張劍寒、湯絢章等行政學耆學。民國68 年負笈德國海德堡大學,70 年續研修於史拜爾行政大學(二德合併後更名為史拜爾德國行政大學), 研讀行政學、公法及社會學。75 年回國任教。
回國以後才發現國內行政學的環境,基本上是以美國行政學為主,而德國這一方面就統歸之於行政法。事實上,德國行政學的表現也是以行政法為訴求, 法國也是同樣的狀況。個人一方面震懾於美國行政學的求新求變,另外一方面又被德國行政法的傳統所束縛,故而困思多年不得正解。
行年望六,積累三十九年的認識後,個人才逐漸擴清各項疑惑,透過全面而深入的閱讀和思索,瞭解世界上的國家行政類型中,最重要的有三大原型,其中英、美海洋法系的是「管理型行政」、「公共利益的行政」,而德、法大陸法系的是「傳統型行政」、「法治型行政」。在海洋法系的國家行政和大陸法系的國家行政之間的碰撞、齟齬、尖銳對話,是行政學發展最重要的原動力,也是行政學思想史最重要的篇章,如果能夠將這一個道理瞭解的話, 1 行政學的理解才算完整,學術研究才得以融會貫通;反之,如果單單執持於美國行政學的思想來看世界,甚或定義其他思想,則只能得一家之言、一己之見,當然就不能理解為什麼歐盟和英國之間齟齬不斷的原因。中華法系的我國行政(請見涂懷瑩《法學序論》)傳統,是僅有的「行政」與「政治」、「治權」與「政權」分庭抗禮的重大歷史公案,內外朝、宰相制度就是政道與治道的歷史辯證(請參閱牟宗三), 再加上監察制度、考選制度等等,構成了我國行政的特質。三個行政原型的輝映下,公共行政的本質就更清晰的浮現出來,行政學研究的圖像也更趨於真實及完整。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