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單就數據來看,中國打破了西方普遍堅信資本主義須與民主制度並行,依然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繁榮。20中國的經濟規模已是1989年的20倍大,並名列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數億人從此脫離貧困。另外,華為、聯想以及阿里巴巴等中國企業也站上國際級的地位,有能力與世界頂尖企業抗衡。然而,最根本的問題仍舊存在——經濟和政治改革到底能否分開?
現在,中國的經濟已來到完全不同的局面,其增長一直主要仰賴充足的勞動力、低廉的成本,以及對外國企業有限度地開放,但這種模式已逐漸失去動能。實際上,中國經濟已面臨自鄧小平改革以來的最大挑戰,如工資上漲蠶食了中國出口的競爭力、債務規模上升使政府面臨的財政壓力不斷增大、房地產投資過熱、產能過剩等。
中國為避免硬著陸,有必要刺激消費支出,以減緩國家建設支出縮減所造成的影響,但沒有任何跡象顯示中國成功做到了這點。中國消費與投資在未來幾年都將呈現放緩。分析師預測,中國GDP增長率,將在未來十年以每年3至4%的速度下滑。
一旦經濟成長放緩,將削弱共產黨以經濟表現為基礎的合法性,導致其統治地位將逐漸衰弱。
種種的問題,有許多是因市場改革不徹底所導致的後果。中國官僚的“國家資本主義”對企業和銀行保有過多的控制權,且過度保護缺乏競爭力的國有和親信企業。為了擺脫困境,中共必須展開變革,除了需要一個更獨立的司法機關,讓企業主有信心承擔風險和進行創新投資,同時也須鬆綁資訊自由度,鼓勵創造性思維。
但是,中共至今沒有可行的方案做到這些, 從而使危機不可避免到來。
本書特色
習近平最後可能敗在經濟問題上
中國夢立足不穩:富豪激增貧困日深
“太子黨”投資海外:資金合法外逃
丈夫裸官受賄 妻子海外洗錢
中國“超越”市場的改革之路
開始爲經濟“新常態”造勢了
老大的位子,中國欲迎還拒
中國能否和平超過美國
中國被迫選擇自由市場經濟
中國各省未來發展趨勢分析
習近平殺向國企
中國國企改革的必要與局限
上海自貿區經驗難推廣
中國“山寨”盛行因缺乏自信
創新為何對中國如此艱難?
馬雲能否從習近平大棒下全身而退?
延伸中國經濟與政治實力的高鐵
壓垮南方生態的最後一根稻草
房市去泡沫,事不過三?
北京打外企無助提升競爭力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