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現實:杜拉克談新政治、新經濟、新社會、新世界觀
The New Realities in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in Economics and Business- in Society and World View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彼得‧杜拉克在三十多年前所提供的種種遠見,已逐漸實現,構成了我們今天面對的「新現實」。
這是一本供決策者和有志成為決策者的人閱讀的書;內容涉及相當廣泛的主題,包括全面討論日本、西歐、俄羅斯和第三世界開發中國家的政府、社會和經濟議題。本書也討論技術對武器與國防的影響、對政府的功能與限制的影響,以及對學校與學習的影響。作者彼得‧杜拉克在本書中並沒有聚焦於明日要做什麼,而是在深思默想明日的同時,聚焦於今日該做什麼。他就像一位智慧而又滿懷關切的老人,再次用他宏觀的視野和淵博的知識,為我們剖析了今日所處時代的前世今生,並指出了那些「已經發生的未來」,讓我們更加明前行的方向。
這是一本供決策者和有志成為決策者的人閱讀的書;內容涉及相當廣泛的主題,包括全面討論日本、西歐、俄羅斯和第三世界開發中國家的政府、社會和經濟議題。本書也討論技術對武器與國防的影響、對政府的功能與限制的影響,以及對學校與學習的影響。作者彼得‧杜拉克在本書中並沒有聚焦於明日要做什麼,而是在深思默想明日的同時,聚焦於今日該做什麼。他就像一位智慧而又滿懷關切的老人,再次用他宏觀的視野和淵博的知識,為我們剖析了今日所處時代的前世今生,並指出了那些「已經發生的未來」,讓我們更加明前行的方向。
目錄
總序 向一位跨世紀的大師致敬 許士軍
總序 功能正常的社會和博雅管理 邵明路
導讀 另一個「歷史分水嶺」是否已悄然來到? 顧忠華
再版前言
前言
第一部 政治現實
第1章 時代分水嶺
第2章 消失的社會拯救
第3章 羅斯福美國願景的終結
第4章 俄羅斯帝國消逝後
第5章 軍備效果適得其反
第二部 政府與政治程序
第6章 政府的局限性
第7章 新多元主義
第8章 提防魅力:對政治領袖的要求已改變
第三部 經濟、生態與經濟學
第9章 跨國經濟與跨國生態
第10章 經濟發展的矛盾
第11章 徘徊在十字路口的經濟學
第四部 知識型社會
第12章 後商業社會
第13章 兩種反主流文化
第14章 以資訊為基礎的組織
第15章 作為社會功能與博雅技藝的管理
第16章 轉變中的知識基礎
結語 從分析到感知:新世界觀
總序 功能正常的社會和博雅管理 邵明路
導讀 另一個「歷史分水嶺」是否已悄然來到? 顧忠華
再版前言
前言
第一部 政治現實
第1章 時代分水嶺
第2章 消失的社會拯救
第3章 羅斯福美國願景的終結
第4章 俄羅斯帝國消逝後
第5章 軍備效果適得其反
第二部 政府與政治程序
第6章 政府的局限性
第7章 新多元主義
第8章 提防魅力:對政治領袖的要求已改變
第三部 經濟、生態與經濟學
第9章 跨國經濟與跨國生態
第10章 經濟發展的矛盾
第11章 徘徊在十字路口的經濟學
第四部 知識型社會
第12章 後商業社會
第13章 兩種反主流文化
第14章 以資訊為基礎的組織
第15章 作為社會功能與博雅技藝的管理
第16章 轉變中的知識基礎
結語 從分析到感知:新世界觀
序/導讀
【導讀】
另一個「歷史分水嶺」是否已悄然來到?
顧忠華教授
彼得‧杜拉克於1989年出版本書時,意外地預言了「蘇聯帝國」的垮台,他澄清從未想要「預測未來」,只是根據經驗的綜合判斷,描述自己看到的「現實」。實際上,杜拉克在三十多年前所提供的種種遠見,有不少現象的確已逐漸實現,也就構成了我們今天面對的「新現實」。
為何杜拉克有能力注意到一般管理學者忽略的情境,以致看得到局勢發展的趨勢呢?原因不僅僅在於杜拉克本身有著深厚的人文知識背景,更在於他始終把持著自由開放的心靈,不斷觀察周遭環境的變化,如他自己所說:
歷史上也有這樣的分水嶺,往往不引人注目,而且在當下很少受到大眾注意。但一旦跨越了分水嶺,社會景觀和政治景觀就會改變,社會氣候和政治氣候都會不同,社會語言和政治語言也異於以往。新的現實情況就此出現。
本書採取了一種宏觀的視野,觸及了極為廣泛的主題,杜拉克表示這是「一本供決策者和有志成為決策者的人閱讀的書」;不過,他也批評「他們中有太多人,也許是大多數人,仍然把決策建立在昨日的現實基礎上。」值得玩味的是,今日的讀者若是想要直接參考本書的論點,又應該如何避免落入「把決策建立在過時的現實上」?
其實沒關係,杜拉克先生早就聲明本書不會提供「答案」,而是「試圖讓在 21世紀社會中以資訊為基礎的知識組織決策者提出正確的問題。」即便如此,建議讀者仍須好好咀嚼本書並深入分析的各項議題,尤其是有關第7章的「新多元主義」,本章清楚描繪了現代社會如何產生了「功能性」的組織,這類組織又如何塑造出新的勞資關係,也時時挑戰陳舊的管理知識;而第四部「知識型社會」中的幾個章節更濃縮了杜拉克對於知識創新帶來深刻變革的「新世界觀」,而我們只須考慮到人工智慧(AI)造成的衝擊,便有可能自行想像人類目前面對的「新現實」。
最後不妨問道:另一個「歷史的分水嶺」是否已悄然來到?杜拉克若處於2021年,會如何看待世界局勢的變化?本書並未提到近三十年在國際經濟上出現的最大變數:中國的崛起。眾所皆知,杜拉克是非常反對共產主義的體制,他始終堅信唯有一個自由的市場經濟,能夠釋放出人類最積極的創造力,也才有能力經營美好共善的社會(他因此強調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性)。然而,今天的民主價值體系正受到「數位極權主義」的嚴重威脅,究竟人類的未來命運將由哪種體制來支配?這讓我們不禁懷念起彼得‧杜拉克的「預言」了!
(本文作者曾任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特聘教授)
另一個「歷史分水嶺」是否已悄然來到?
顧忠華教授
彼得‧杜拉克於1989年出版本書時,意外地預言了「蘇聯帝國」的垮台,他澄清從未想要「預測未來」,只是根據經驗的綜合判斷,描述自己看到的「現實」。實際上,杜拉克在三十多年前所提供的種種遠見,有不少現象的確已逐漸實現,也就構成了我們今天面對的「新現實」。
為何杜拉克有能力注意到一般管理學者忽略的情境,以致看得到局勢發展的趨勢呢?原因不僅僅在於杜拉克本身有著深厚的人文知識背景,更在於他始終把持著自由開放的心靈,不斷觀察周遭環境的變化,如他自己所說:
歷史上也有這樣的分水嶺,往往不引人注目,而且在當下很少受到大眾注意。但一旦跨越了分水嶺,社會景觀和政治景觀就會改變,社會氣候和政治氣候都會不同,社會語言和政治語言也異於以往。新的現實情況就此出現。
本書採取了一種宏觀的視野,觸及了極為廣泛的主題,杜拉克表示這是「一本供決策者和有志成為決策者的人閱讀的書」;不過,他也批評「他們中有太多人,也許是大多數人,仍然把決策建立在昨日的現實基礎上。」值得玩味的是,今日的讀者若是想要直接參考本書的論點,又應該如何避免落入「把決策建立在過時的現實上」?
其實沒關係,杜拉克先生早就聲明本書不會提供「答案」,而是「試圖讓在 21世紀社會中以資訊為基礎的知識組織決策者提出正確的問題。」即便如此,建議讀者仍須好好咀嚼本書並深入分析的各項議題,尤其是有關第7章的「新多元主義」,本章清楚描繪了現代社會如何產生了「功能性」的組織,這類組織又如何塑造出新的勞資關係,也時時挑戰陳舊的管理知識;而第四部「知識型社會」中的幾個章節更濃縮了杜拉克對於知識創新帶來深刻變革的「新世界觀」,而我們只須考慮到人工智慧(AI)造成的衝擊,便有可能自行想像人類目前面對的「新現實」。
最後不妨問道:另一個「歷史的分水嶺」是否已悄然來到?杜拉克若處於2021年,會如何看待世界局勢的變化?本書並未提到近三十年在國際經濟上出現的最大變數:中國的崛起。眾所皆知,杜拉克是非常反對共產主義的體制,他始終堅信唯有一個自由的市場經濟,能夠釋放出人類最積極的創造力,也才有能力經營美好共善的社會(他因此強調企業社會責任的重要性)。然而,今天的民主價值體系正受到「數位極權主義」的嚴重威脅,究竟人類的未來命運將由哪種體制來支配?這讓我們不禁懷念起彼得‧杜拉克的「預言」了!
(本文作者曾任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系特聘教授)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