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責任與保護義務:2019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於2019年召開之「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國家責任與保護義務」學術研討會,計有5個場次。前4場次由8位學者發表論文,4位評論人與談,共同探討國家賠償及國家保護義務上的重要課題。最後場次則安排「我國國家賠償法的修法及檢討」圓桌論壇。本書共收錄論文7篇,並附圓桌論壇實錄,以饗讀者。
目錄
主編序 i
論國家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以法國「公共服務過錯」責任為中心 王必芳 001
法院如何確立國家對氣候變遷之保護義務?──簡述荷蘭Urgenda v. The Netherlands案之一、二審判決 李仲軒 081
歐洲人權法下國家應對氣候變遷的積極義務──以荷蘭Urgenda一案為例 李仲軒 107
國家對文化保存與維護的憲法義務──以文化資產保存法為觀察 王韻茹 155
論原住民族轉型正義的國家責任──以自然資源利用及主觀認同為核心 辛年豐 193
德國能源稅法對臺灣能源稅立法之啟發 陳汶津 245
「與有過失」與國家責任──法律用語、概念、原則的融貫思維與體系建構 李建良 289
我國國家賠償法的修法及檢討──【圓桌論壇】會議實錄 333
事項索引 367
案例索引 369
論國家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以法國「公共服務過錯」責任為中心 王必芳 001
法院如何確立國家對氣候變遷之保護義務?──簡述荷蘭Urgenda v. The Netherlands案之一、二審判決 李仲軒 081
歐洲人權法下國家應對氣候變遷的積極義務──以荷蘭Urgenda一案為例 李仲軒 107
國家對文化保存與維護的憲法義務──以文化資產保存法為觀察 王韻茹 155
論原住民族轉型正義的國家責任──以自然資源利用及主觀認同為核心 辛年豐 193
德國能源稅法對臺灣能源稅立法之啟發 陳汶津 245
「與有過失」與國家責任──法律用語、概念、原則的融貫思維與體系建構 李建良 289
我國國家賠償法的修法及檢討──【圓桌論壇】會議實錄 333
事項索引 367
案例索引 369
序/導讀
主編序
「2019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學術研討會,於2019年11月22日舉行。本次會議以「國家責任與保護義務」為主編序
「2019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學術研討會,於2019年11月22日舉行。本次會議以「國家責任與保護義務」為主題,計有5個場次。前4場次由8位學者發表論文,4位評論人與談,共同探討國家賠償及國家保護義務上的重要課題。最後場次則安排「我國國家賠償法的修法及檢討」圓桌論壇,由前司法院大法官廖義男教授主持和引言,6位專家參與座談,依當時發言順序和職稱,分別是鍾瑞蘭(法務部法律事務司司長)、簡慧娟(司法院行政訴訟及懲戒廳廳長)、董保城(東吳大學副校長)、辛年豐(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副教授)、范文清(東吳大學法學院暨法律學系副教授)、李建良(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學術研討會,自2005年11月首次舉辦以來,已集結10冊專書出版。惟為回應國內學術出版的生態轉變,自本次會議起,系列論文集改採叢書形式編輯,亦即,本所不再對會議論文進行雙向匿名審查,而是由作者自行投稿後再集結成書。本書共收錄論文7篇,並附圓桌論壇實錄,以饗讀者。
本書之問世,李孟哲先生襄助研討會籌備與執行、蔡錦鴻先生整理圓桌論壇實錄,並承葉欣怡小姐、陳婉瑜小姐、宋承翰先生協助本書編輯及後製,特此致謝。
王必芳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2023年11月28日於南港
主題,計有5個場次。前4場次由8位學者發表論文,4位評論人與談,共同探討國家賠償及國家保護義務上的重要課題。最後場次則安排「我國國家賠償法的修法及檢討」圓桌論壇,由前司法院大法官廖義男教授主持和引言,6位專家參與座談,依當時發言順序和職稱,分別是鍾瑞蘭(法務部法律事務司司長)、簡慧娟(司法院行政訴訟及懲戒廳廳長)、董保城(東吳大學副校長)、辛年豐(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副教授)、范文清(東吳大學法學院暨法律學系副教授)、李建良(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學術研討會,自2005年11月首次舉辦以來,已集結10冊專書出版。惟為回應國內學術出版的生態轉變,自本次會議起,系列論文集改採叢書形式編輯,亦即,本所不再對會議論文進行雙向匿名審查,而是由作者自行投稿後再集結成書。本書共收錄論文7篇,並附圓桌論壇實錄,以饗讀者。
本書之問世,李孟哲先生襄助研討會籌備與執行、蔡錦鴻先生整理圓桌論壇實錄,並承葉欣怡小姐、陳婉瑜小姐、宋承翰先生協助本書編輯及後製,特此致謝。
王必芳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2023年11月28日於南港
「2019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學術研討會,於2019年11月22日舉行。本次會議以「國家責任與保護義務」為主編序
「2019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學術研討會,於2019年11月22日舉行。本次會議以「國家責任與保護義務」為主題,計有5個場次。前4場次由8位學者發表論文,4位評論人與談,共同探討國家賠償及國家保護義務上的重要課題。最後場次則安排「我國國家賠償法的修法及檢討」圓桌論壇,由前司法院大法官廖義男教授主持和引言,6位專家參與座談,依當時發言順序和職稱,分別是鍾瑞蘭(法務部法律事務司司長)、簡慧娟(司法院行政訴訟及懲戒廳廳長)、董保城(東吳大學副校長)、辛年豐(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副教授)、范文清(東吳大學法學院暨法律學系副教授)、李建良(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學術研討會,自2005年11月首次舉辦以來,已集結10冊專書出版。惟為回應國內學術出版的生態轉變,自本次會議起,系列論文集改採叢書形式編輯,亦即,本所不再對會議論文進行雙向匿名審查,而是由作者自行投稿後再集結成書。本書共收錄論文7篇,並附圓桌論壇實錄,以饗讀者。
本書之問世,李孟哲先生襄助研討會籌備與執行、蔡錦鴻先生整理圓桌論壇實錄,並承葉欣怡小姐、陳婉瑜小姐、宋承翰先生協助本書編輯及後製,特此致謝。
王必芳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2023年11月28日於南港
主題,計有5個場次。前4場次由8位學者發表論文,4位評論人與談,共同探討國家賠償及國家保護義務上的重要課題。最後場次則安排「我國國家賠償法的修法及檢討」圓桌論壇,由前司法院大法官廖義男教授主持和引言,6位專家參與座談,依當時發言順序和職稱,分別是鍾瑞蘭(法務部法律事務司司長)、簡慧娟(司法院行政訴訟及懲戒廳廳長)、董保城(東吳大學副校長)、辛年豐(逢甲大學土地管理學系副教授)、范文清(東吳大學法學院暨法律學系副教授)、李建良(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學術研討會,自2005年11月首次舉辦以來,已集結10冊專書出版。惟為回應國內學術出版的生態轉變,自本次會議起,系列論文集改採叢書形式編輯,亦即,本所不再對會議論文進行雙向匿名審查,而是由作者自行投稿後再集結成書。本書共收錄論文7篇,並附圓桌論壇實錄,以饗讀者。
本書之問世,李孟哲先生襄助研討會籌備與執行、蔡錦鴻先生整理圓桌論壇實錄,並承葉欣怡小姐、陳婉瑜小姐、宋承翰先生協助本書編輯及後製,特此致謝。
王必芳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2023年11月28日於南港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